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世英  张明 《水产科学》1999,18(2):47-48
我国养鲍业发展历史较短,本世纪70年代中期、后期在鲍的苗种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农牧渔业部水产总局的主持下,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主笔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鲍的人工育苗生产操作工艺规程,将我国鲍的人工育苗技术推向了规范化实用化阶段,80...  相似文献   

2.
皱纹盘鲍的人工育苗生产,在国内已进行了20余年。自1976年山东烟台和辽宁大连取得了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成功之后,经过多年的继续努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在80年代以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为主,编制了《鲍鱼人工育苗操作规程》。本规程较全面地规范了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的技术、工艺,促进了我国的鲍鱼人工育苗生产的发展。 综观国内尤其是北方近十几年来的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生产实践,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单位面积出苗量不稳定,且区域性出苗量低,仅在1000粒/m2左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部分工…  相似文献   

3.
鲍低温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鲍既是美食,又可入药,经济价值极高,是珍贵的海产品。七十年代初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东山县水产局联合攻关,开创杂色鲍(1970)和皱纹盘鲍(1973)人工育苗生产工艺以来,推动了我国养鲍业迅速发展。九十年代福建省自台湾引入杂色鲍的台湾种群----九孔鲍及其集约式养殖技术,使得鲍的养殖规模和产量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鲍的最重要养殖区,养鲍场和鲍苗场已遍布我省沿海各地, 2001年我省鲍的养殖面积已超过43万平方米,产量2800t以上,产值约4亿元;我省还是我国的鲍苗主要输出地,2001年生产鲍苗6.7亿粒,产值8646万元。…  相似文献   

4.
黑鲷人工育苗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日本在60年代进行黑鲷人工育苗,80年代开始建造大型黑鲷人工渔场。我国港台地区于70年代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工作,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分别于1980、1981年取得黑鲷苗种中间生产成功。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90年首次在我国南海区取得黑鲷苗种批量生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长岛县水产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山东省水产局、烟台市科委下达的“皱纹盘鲍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和山东省科委下达的“光棘球海胆人工移植增饵技术研究”两项水产海珍品研究课题,经过两个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预期完成了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长吻鲍人工驯化及养殖技术研究”,从1980年开始至88年底,已在亲鱼培育、蓄养繁殖、鱼卵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配合饲料、鱼病防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水产专家们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业又有一项新的突破,石花菜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这是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荣成县水产研究所合作攻关,在荣成县璃江试验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鲍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我国鲍养殖的主要种类、常见的养殖模式、人工育苗以及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就当前鲍增养殖面临的病害和种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我国鲍增养殖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冀渔广角     
<正> 《锯缘青蟹人工育苗 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由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于1996年7月11日在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昌黎水产科技试验场通过验收。该项目于1995年由河北省水产局下达。课题组人员在1995年就完成了亲蟹引进、人工促熟、抱卵、孵化及育苗的工作。1996年又从夏门引进80只亲蟹,获抱卵蟹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1983年农牧渔业科技成果技术改进奖已于去年11月7日经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定,获奖项目共219项。水产方面的有42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项32项,河蟹人工半咸水工业化育苗技术项目达到了国际水平。水产一等奖项目为:河蟹人工半咸水工业化育苗技术(安徽省滁州市水产研究所),草鱼吻端组织细胞株ZC—7901的建立及其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性的研究(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海蜇生活史的研究及其育苗技术(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对虾渔  相似文献   

11.
水产信息     
水产信息张志恩先生谈订合人工文首位求关议中华绒其蟹俗称河蟹,十多年来,全国许多单位进行河蟹人工育苗,均取得很大进展。在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涉及许多技术关键问题,倘若某个技术关键掌握不好,均会影响育苗质量。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张志恩先生最近撰文谈河蟹人工育...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10,(10):70-71
9月9日~10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在厦门对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离子诱变日本锦鲤的技术研究”、“黄鳍东方鲍人工育苗技术”和“几种常见抗菌药物在花尾胡椒鲷体内代谢动力学及残留控制的研究”等3个项目进行成果鉴定。经鉴定,1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个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鲈鱼人工育苗目前在河北省水产研究所获得成功。鲈鱼为大型经济鱼类,味道鲜美。在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东南亚深受欢迎,我国则以渤、黄海为多,主要产地是秦皇岛以及青岛等地。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陆昌公司在开发其它苗种的同时,坚持对鲈鱼的驯化培养和人工繁育进行试验。他们利用人工驯化培育的自然亲鱼,采取人工催产授精的办法,共获授  相似文献   

14.
由山东省科委下达、荣成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山东寻山水产集团公司协作的“石鲽鱼原种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顺利通过了威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石鲽鱼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冷温性底层高档海水鱼类,其肉质、口味和营养价值可与牙鲆媲美,而生长速度、低温耐受力和摄食习性则明显优于牙鲆,适宜浅海网箱养殖,可直接在海上越冬,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石鲽鱼养殖由于人工育苗技术难以解决,完全依赖采捕自然苗,因而一直未能得到大规模发展。荣成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经过两年…  相似文献   

15.
鲍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味珍品,其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壳可药用,又是贝雕工艺的优质原料。目前我国福建、山东、辽宁、广东、渐江等省育苗已获成功。现介绍一下渐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培育皱纹盘鲍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亲鲍的精养;2.亲鲍的选择和催产;3.受精、洗卵和孵化;4.鲍幼体的培育;5.稚鲍培育;6.鲍苗的中间育成。  相似文献   

16.
辽林 《海洋渔业》1985,7(4):180-180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对刺参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最近,由省科委和省水产局主持,在大连召开了技术鉴定会。  相似文献   

17.
<正> 山东省烟台市科委1990年下达、长岛县水产研究所承担的“皱纹盘鲍新麻醉剂 FQ—420应用技术研究”课题,于1992年3月10日通过了烟台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该课题涉及到目前皱纹盘鲍育苗过程中稚鲍剥离的死亡率较高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海水盐度低、水质差,对虾育苗问题很突出。为了适应对虾养殖的发展,及时解决苗种便成为当务之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和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共同协作,由市水产所提供对虾人工育苗工艺流程和育苗指标,渔机所负责设计、试制组装式对虾人工育苗装置。1982年2月完成了这一套装置的设计、试制,施工安装和调试。1982年3月28日纳入亲虾,市水产所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9.
据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消息,备受国内水产界、科技界关注的舟山岱衢族大黄鱼人工育苗研究,200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岙山试验基地,10月28日、29日连续两个晚上,大黄鱼亲鱼经人工促熟催产等技术措施,顺利收获受精卵30多万粒,并育成两毫米、细如发丝的大黄鱼苗约30万尾。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在淡水养鱼业中开始试用水净化机。在海水养殖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1983年底,我们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进行了水净化机应用于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用水处理的初步试验。经过318天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用水净化机来处理某些海水养殖种类的育苗用水,净水效果良好,同时还可以简化育苗工艺过程,在节能节电、降低育苗成本等方面效果显著,是可以推广应用的。现将1983~1984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