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红花羊蹄甲、宫粉羊蹄甲2种植物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选用染色法(1%TTC液染色法、1%醋酸洋红液染色法I、-KI染色法)和无机酸(0.8 mol/L硝酸)处理,测定羊蹄甲属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1%醋酸洋红1、%TTC液染色法0、.8 mol/L硝酸处理法测定羊蹄甲属植物的花粉生活力都是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并鉴定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为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识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通过针刺回接法确定其致病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及柯赫氏法则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不同杀菌剂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根据抑制中浓度(EC50)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杀菌剂.[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不同杀菌剂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不同,其中98.4%多菌灵、98%溴菌腈和97%吡唑醚菌酯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0.071、0.083和0.095 mg/mL;97%嘧霉胺和81%氨基寡糖素的抑制作用较弱,EC50均大于4.000 mg/mL,而95%啶酰菌胺在高浓度时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时反而促进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生长.[结论]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98.4%多菌灵、98%溴菌腈和97%吡唑醚菌酯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防治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化学杀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10个羊蹄甲优良家系为材料,采用自然干旱的方式,分别在干旱0、3、6、9d测定相关的叶片生理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干旱胁迫对羊蹄甲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羊蹄甲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出抗旱性优良的家系。结果表明,NX07的抗旱性比其他家系强,LKY01的综合抗旱能力最差;10个羊蹄甲家系从强到弱分成4类,抗旱性强的羊蹄甲有NX07、NX05、DNS21、DNS11,抗旱性较强的羊蹄甲只有1种,为DNS14,抗旱性中等羊蹄甲有DNS34、NX08、NX04、DNS16,抗旱性弱的羊蹄甲有LKY01。  相似文献   

4.
羊蹄甲白粉病的首次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蹄甲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园林景观树种,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白粉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通过对羊蹄甲白粉病的症状及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学特征进行描述,根据核糖体DNA-ITS序列发现,羊蹄甲白粉病病原菌与Erysiphe lespedezae(登录号:KP794926)相似性为100%,初步鉴定该菌为子囊菌门白粉菌属(Erysiphe sp.)真菌(登录号:KX960783),目前在野外尚未发现该病原菌的有性世代。该研究结果为羊蹄甲白粉病的首次报道,为羊蹄甲白粉病的鉴定及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2个家系(DNS06号、DNS16号)幼苗最佳施氮量,以提高羊蹄甲的育苗效率。本研究采用指数施肥的方式对在不同氮素浓度下羊蹄甲的2个家系幼苗进行生长测试,对比不同氮素浓度下羊蹄甲2个家系幼苗的生长、根系和叶片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氮素指数施肥处理下羊蹄甲DNS06号家系地径和生物量差异显著,其他生长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羊蹄甲DNS16号家系的根部鲜重在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浓度氮素指数施肥处理下DNS06号家系根系生长指标差异显著。DNS16号家系在不同处理组除了投影面积和表面积差异不显著,其他根系指标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2个家系的叶片指标之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生长指标方面,DNS06号家系和DNS16号家系都在施氮总量为5 000mg·株~(-1)时表现的效果最好。根系指标方面,对羊蹄甲DNS06号家系和DNS16号家系促进效果最好的施氮总量分别为4 000、2 000mg·株~(-1)。叶片各指标,当施氮总量为4 000mg·株~(-1)时,羊蹄甲DNS06号家系的表现最好;当施肥总量为2 000mg·株~(-1)时,羊蹄甲DNS16号家系的叶片指标表现最好。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浓度指数施氮总量对羊蹄甲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羊蹄甲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综合分析指出,羊蹄甲DNS06号家系、羊蹄甲DNS16号家系的最佳施氮总量分别为4 000、5 000mg·株~(-1)。  相似文献   

6.
模拟高质量浓度的CO环境,对福州城市基调树种小叶榕(Fious microcarpa var.pusillifolia)和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进行为期1a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受到高质量浓度CO胁迫后,小叶榕叶片比羊蹄甲叶片受害程度轻,没有出现受害坏死的现象。对4个季节的小叶榕和羊蹄甲的受害程度比较发现,夏季2树种叶片受害均尤为严重。从植物的光合作用角度来看,在高质量浓度CO环境下,小叶榕和羊蹄甲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这表明在高质量浓度的CO胁迫下,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7.
6种藤本植物的生态效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外自然条件下,通过测定爬山虎、常春藤、紫藤、凌霄、络石和羊蹄甲等6种城市中常见的藤本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与呼吸速率等指标,计算其释氧固碳和降温增湿量,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生态学效应存在差异,降温增湿和释氧固碳能力均以羊蹄甲最强,凌霄和爬山虎次之,其他3种植物相对较弱.应加强藤本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藤本植物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云南苏木科1种新记录植物,攀缘羊蹄甲(Bauhinia scandens Linn.)。  相似文献   

9.
城市行道树对道路空间CO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福州市、厦门市以小叶榕、高山榕、羊蹄甲、樟树、凤凰木、芒果为行道树的主干道路进行CO浓度、小气候、车流量的同步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大气中CO浓度水平的影响呈极其显著关系;道路中央CO浓度与车流量有较大的相关性,树下CO浓度与车流量的相关性减小;行道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气中的CO浓度;福州市4种行道树降低CO浓度从大到小顺序为芒果,樟树,小叶榕,羊蹄甲;厦门市4种行道树降低大气中CO浓度从大到小顺序为凤凰木,芒果,高山榕,羊蹄甲。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07,(2):49-49
南非全国有4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多数处于贫困状态.1994年,南非新政府从前白人政权手中继承了几乎是世界上按种族划分的最不公正的土地分配:白人占据了87%的农业用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黑人只有其余的13%,且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劣质土地.土地分配不公加上其他多种因素,直接导致了南非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前"黑人家园"地区居民的贫困,如何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成为南非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11年来,南非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的办法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化树种对道路空间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州、厦门市以小叶榕、高山榕、羊蹄甲、樟树、凤凰木、芒果等绿化树种为主的主干道路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小气候、车流量等进行同步观测,并分析城市绿化树种对TSP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绿化树种对降低大气中TSP浓度有明显效果;道路中央的TSP浓度明显高于树下;TSP浓度与环境湿度表现为负相关。城市绿化树种降低颗粒物的能力有差异,福州市行道树绿化树种净化能力为小叶榕>芒果>樟树>羊蹄甲;厦门市行道树净化能力为高山榕>芒果>凤凰木>羊蹄甲。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是目前品质最优秀的山羊品种. 波尔山羊是在40年前由南非本地山羊与从印度、西班牙引进的山羊品种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3.
12种植物次生物质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室内测试了12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在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试验中红花羊蹄甲的乙醇提取物驱避作用最高,分别为79.52%和86.87%。用4种不同溶剂对红花羊蹄甲的乙醇提取物做进一步的分离,确定其有效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和水层萃取物中,驱避率分别为80.69%和74.26%。  相似文献   

14.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盆栽模拟方法,重点分析不同土壤磷条件下小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幼苗接种AM真菌后,幼苗的形态、生物量积累、菌根侵染率和菌根效应(mycorrhizal growth response, MGR)在一个生长季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Glomus mosseae Glomus coronatum能较好地侵染幼苗,两种AM真菌显著地增加幼苗根系、叶片数和生物量;接种AM真菌显著影响幼苗的生物量分配,而土壤磷对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影响不明显,AM真菌和土壤磷对幼苗生长的交互作用显著;G. mosseae是小马鞍羊蹄甲的优势AM菌,其接种的幼苗根长、叶片数、生物量、侵染率和菌根效应都显著高于G. coronatum处理的幼苗;菌根效应显著,接种AM真菌能有缓解土壤磷素缺乏的限制作用,且随着苗龄增大促生作用表现更为明显。不同AM菌种对小马鞍羊蹄甲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表现出的差异,提示在多元资源限制的干旱贫瘠环境中进行生物修复须为目标恢复物种筛选出高效的优势AM真菌。  相似文献   

15.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防治困难,通过抑菌圈、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探讨羊蹄甲、三裂蟛蜞菊、马缨丹、芒果叶提取液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范围为15.00~18.13 mm,为高度敏感,在0.40 g·mL-1浓度处理下,其抑菌率达到79.6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羊蹄甲和马缨丹叶提取液的抑菌圈范围为10.67~15.57 mm,为中度敏感,抑菌率分别为58.33%和60.37%;芒果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在显著增长5年之后,2009年,南非的禽蛋消费量出现逐月滑落.正如南非家禽协会最近向国际禽蛋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所述,南非禽蛋工业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去年.该国禽蛋消费量仅增长了0.25%,而在这一小幅上涨之前的5年里,南非人均禽蛋消费量曾提高了33%.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靖西寄生植物菟丝子上分离的生防真菌进行研究,为菟丝子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采集寄生于豆科羊蹄甲属植物羊蹄甲上具有炭疽病斑的日本菟丝子,分离病原并扩大培养,进行致病性鉴定。柯赫氏法则证明该病由真菌YTJ-8侵染引起;根据YTJ-8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比较,推定其为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6,(9):13-15
一、南非农业的概况 南非国土位于东经17.~33.,南纬22.~35.,面积122万公顷(相当于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面积),人口4760万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左右,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2年南非国民生产总值为1332.8亿美元,人均2800美元,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尽管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高,但是在南非经济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南部非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农业具有鲜明的二元结构.南非国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农业生产机制,其生产内容、水平、特点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方面是少数白人农场主经营的发达的大农场,是高度商品化的农业.提供南非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另一方面,是非洲人仅能维持生计的传统农业.南非新政府继承下来的是一种极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结构.种族隔离统治时期的土地法令将86%的土地给了白人,广大的黑人被排挤到土地贫瘠的"保留地".到种族隔离制结束时,先前白人地区由6.7万个农场主占有,规模大都超过1000hm2,而71%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剩余的14%的土地上.黑人地区人均占有可耕地低的仅0.1hm2.南非农业中的这两种极端在短时期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探析重庆石灰岩山地海石公园的3种野生植物光枝勾儿荼、云实、鄂羊蹄甲的物候观赏期。根据地形分区取样,髓机选取树型各异、大小基本相同的光枝勾儿茶、云实成熟植株30株、鄂羊蹄甲7株,进行定株定点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探索3种野生植物的园林观赏价值,并确定其相应的观赏期,为这3种野生植物的园林观赏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