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在同一田块、同一土壤肥力、同一密度、同一台直播机、同一气候的条 件下,不同水稻品种机直播产量不同,展示结果,Y两优585单产最高,每667m2单产567.42kg,比对照增加69.45kg,产量居第一位;江优919每667m2单产527.74kg,比对照增加29.77kg,产量居第二位;隆两优1025每667m2单产526.79kg,比对照增加28.82kg,产量居第三位;C两优华占每667m2单产517.81kg,比对照增加,19.84kg,产量居第四位。这四个品种产量表现较好,均比对照增加,适宜我区机直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贵州省兴义市"种三产四"工程中选取产量超过900 kg/667m2的杂交水稻品种黔优88、内5优39、Y两优5845、两优143,对其高产潜力与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水稻品种产量均超过960 kg/667m2;4个品种中以两优143的分蘖力最大,达到29.04个/株,但其有效穗数与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成穗率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黔优88的无效分蘖最少,成穗率达到76.69%;在控蘖以后,内5优39表现出较好的控蘖效果,分蘖势下降最快;Y两优5845实际产量最高,达980.66kg/667m2,在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上,与其他3个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各产量性状特征,内5优39和Y两优5845更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以Y两优9918和晶两优华占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进行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时头季稻、再生稻的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下,2个水稻品种水稻生育期均无明显差异;头季稻产量以Y两优9918较高,达545.88 kg/667m~2;再生季水稻产量以晶两优华占较高,达254.53 kg/667m~2。两季水稻,以Y两优9918的经济效益较高,为910.37元/667m~2。总的来说,选择Y两优9918水稻品种开展中稻-再生稻栽培模式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连山县农科所承担广东省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Y两优2号、Y两优302种植面积各为1hm2,以粤优8号作对照,示范区经实割测产,Y两优2号平均每667m2产量678kg,Y两优平均302每667m2产量661kg,比对照粤优8号分别增产21.9%和18.9%.介绍了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不同机插秧密度对其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黔生 《农技服务》2013,30(6):558-559
为了探明水稻不同机插秧密度与其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关系,以科优21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不同机插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插秧密度为1.71万穴/667 m2(30 cm×13 cm)时,每窝插2~3株的效果最好,其水稻群体的结构最合理,产量最高,为690.5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Ⅱ优6号、科优21、Y两优6号、Q优6号、准两优527(ck),贵香优5号共6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而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良好,适合在思南县推广和栽培的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得出:"科优21"和"Y两优6号"这两个品种与其余参试品种(组合)相比具有较高的产量分别为772.3kg/667m2和762.2kg/667m2,且在各参试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在思南县内进行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Ⅱ优6号、科优21、Y两优6号、Q优6号、准两优527(ck),贵香优5号共6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而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良好,适合在思南县推广和栽培的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得出:"科优21"和"Y两优6号"这两个品种与其余参试品种(组合)相比具有较高的产量分别为772.3kg/667m2和762.2kg/667m2,且在各参试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在思南县内进行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8.
兴义市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6个优质水稻良种在兴义市的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的试验方法,对6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产量在827.4~570.0kg/667m2,相差257.4kg/667m2,其中超级杂交稻Y两优6号产量最高为842kg/667m2,这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并且在该市其它生态环境下连续种植2a也表现出特有的高产性状,适合在兴义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两优2208、扬两优6号为试验材料,水稻全生育期每667 m2分别施氮肥0、6、9、12、15、18、21 kg,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增加,盐两优2208及对照扬两优6号均为每667 m2施用氮肥12 kg时产量最高;施氮量对水稻品质有一定调节作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生育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在新昌县丘陵山区进行水稻中浙优1号"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最高产量施肥配方为每667 m2 N 10.22 kg,P2O52.12 kg,K2O 4.2 kg;经济产量施肥配方为每667 m2 N 9.02 kg,P2O52.01 kg,K2O3.71 kg。  相似文献   

11.
2017年在四川省什邡市将22个杂交水稻组合作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栽培,比较其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晶两优1199,为796.6kg/667m~2,比对照F498增产259.9kg,增产幅度达到48.4%,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93.1kg,增产幅度达到13.2%;第2位是隆两优1377,为795.5kg/667m~2,比对照F498增产258.8kg,增产幅度达到48.2%,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92kg,增产幅度达到13.1%;排在第3位的是隆两优1319,为778.7kg/667m~2,比对照增产242kg,增产幅度达到45.1%,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75.2kg,增产幅度达到10.7%。  相似文献   

12.
水稻黄华占配方施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水稻肥效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水稻黄华占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N2P2K3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高的是处理N2P2K2,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最佳施肥量每667m2尿素21.57kg、过磷酸钙65.61kg和氯化钾16.66kg时最大目标产量达到881.24kg/667m2。通过DPS优化结果分析,每667m2尿素24.79kg、过磷酸钙21.74kg和氯化钾7.30kg时产量836.66kg/667m2,效益达到最大为2677.29元。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评价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及抗逆性,根据贵州省种子站安排,笔者承担了品种(组合)引种试验。通过试验表明产量排列前三位的是:Y两优5845号,589.8kg/667㎡;冈优900号,481.4kg/667㎡,科优21号,476.8kg/667㎡。  相似文献   

14.
杂交稻金稻6号、五优308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早造,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施了国家水稻新品种示范项目,示范品种为金稻6号、五优308,种植面积均为16.7 hm2,示范区经实割验收,金稻6号平均每667 m2干谷产量502.9 kg,五优308平均每667 m2干谷产量459.0 kg。介绍了杂交稻金稻6号、五优308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茂优201在施相同底肥的条件下,以尿素作追肥,进行不同施肥时期、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生育期、株高、千粒重差异不大,达到分蘖高峰的时间相差不大。以分蘖期施尿素2 kg/667m2,抽穗期施尿素1 kg/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分蘖期施尿素3 kg/667m2的处理。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茂优201在分蘖期施足分蘖肥能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黔杂6-18号油菜在不同施硼量条件下的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施硼肥,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施硼量为0.75kg/667m2时效益最高,投入1元硼砂可增收8.84元;施硼量为1.25kg/667m2时产量最高,其每667m2产量达到117.50kg。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品种Y两优2号、博ш优9678为材料,研究了晚稻不同机插密度对杂交水稻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机插密度对机插质量无影响,与杂交水稻产量密切相关,杂交稻机插密度以行距30cm×株距14cm和行距30cm×株距16cm处理,即667m2机插1.39万株和1.59万株处理单位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密度对杂交水稻Q优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遵义市部分农户稀大窝种植水稻(密度0.6~0.8万穴/667m2),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在低水平(产量350~400 kg/667m2)上徘徊的情况,应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研究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规格对超级稻品种Q优6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旱育秧、适当增大移栽叶龄(6~7.5叶)、移栽规格为40 cm×45 cm、每窝采用等边三角形单株苗距7 cm移栽、大田每667 m2施1 500 kg厩肥基础上补充化学氮磷钾肥、科学管水等强化栽培措施的应用,Q优6号的大面积产量可达579.7 kg/667m2以上,高于常规栽培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义龙区种植的水稻品种,2014年义龙实验区农业局农业股和德卧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德卧镇毛杉树村进行了7个水稻不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两优华占产量最高,为13 080.00 kg/hm2,较Q优6号增产9.5%,其次是Y两优6号,产量为12 840.00 kg/hm2,较Q优6号增产7.5%,再次是筑优985,产量为12 703.33 kg/hm2,较Q优6号增产6.4%。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合浦县通过对天优998、365号、银丰优L619、博优9089等8个水稻品种进行小区评比试验,结果表明:银丰优619、准两优1141、深两优5814产量都超6OOkg/667m2,特性及其经济性状都不错,适宜推广种植。其次是天优998、泰丰优807、中浙优Ps13号,产量都超500kg/667m2博优9089,产量95kg/667m2,也可适当推广,365号早熟,适宜在冬种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