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达2116在雏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庆椿  冯燕 《南方农业》2007,1(5):52-53
本文探讨了在雏菊上喷施天达2116细胞膜稳态剂对雏菊生长的影响及对病虫害的抑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雏菊上喷施一定浓度的"天达2116-花喜欢"能促进雏菊生长,提早及延长花期,对常见菌核病、叶斑病和短额负蝗危害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叶面肥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以牛蒡提取液为溶剂、牛蒡寡糖或壳寡糖为主要成分研制的植物源叶面肥对西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叶面肥Ⅰ(以牛蒡寡糖为主成分)和天达2116分别使西瓜产量增加18.44%和11.27%;叶面肥Ⅰ、叶面肥Ⅱ(以壳寡糖为主成分)和天达2116分别使西瓜Vc含量增加50.19%、19.96%和50.92%,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1.89%、3.76%和11.65%,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8.91%、13.59%和13.99%;叶面肥I使西瓜皮中钾含量提高8.49%。产量方面,叶面肥Ⅰ的效果优于天达2116和叶面肥Ⅱ;就品质而言,叶面肥Ⅰ的效果与天达2116相当,优于叶面肥Ⅱ。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叶面肥Ⅰ既能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又能促进钾素向西瓜皮中运输,是适合西瓜生长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3.
天达-2116对渠灌区冬小麦生育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调节剂具有改善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征的作用,主要论述了天达-2116对小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经天达-2116处理后,使单株次生根增加,增强了植株抗寒和抗旱能力;提高蘖数和加快叶龄进程,提高籽料的灌浆速率,使产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水平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小麦叶锈病是由专性寄生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主要小麦病害之一。选育并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小麦叶锈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为了掌握甘肃省小麦品种的抗叶锈特点,为全省小麦抗叶锈病育种、品种合理布局以及小麦锈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2016 — 2017年度和2017 — 2018年度对1013份甘肃省小麦生产品种、高代材料、后备品种及抗源等不同小麦材料和33份甘肃省主栽小麦品种采用苗期室内接种和成株期田间接种的方法进行抗叶锈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种质资源中,苗期表现抗病的材料有301份,分布频率为31.19%;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材料380份,分布频率为44.92%。另外,筛选出10份全生育期抗叶锈病的材料,即2006-1-4-1-4-2-7-1-1-8、小黑麦CM-12、010-61-3-1-1、02-129-2-1-1-3-2-1、0439-6-5-1-1-1-1-2-1、9629-03A-3-2-1-1、09-104-1-3-1-1、01-29-7-1-1-2-1-3、SW-14和陇麦491。甘肃省主栽品种中,苗期表现抗病的有5份,分别为兰天22号、天选43号、天选67号、天选72号和中梁38号,分布频率为15.15%;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有12份,分别为陇中5号、天选46号和天选48号等,分布频率为36.36%。其中,中梁38号、天选67号和天选72号在全生育期表现出近免疫-中抗,未检测出对供试混合菌表现免疫的品种;此研究可为抗叶锈病鉴定材料在小麦育种中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双效菌素(Zwittermicin A, ZwA)是一种广谱、新型的抗生素,对很多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AHL内酯酶)通过降解植物病原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系统的信号分子,减弱致病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抗病的效果。结合这两种物质的不同抗病机理,本研究将来自苏云金芽胞杆菌中的AHL内酯酶基因导入到ZwA产量不同的蜡状芽胞杆菌中,得到相应的重组菌株。实验表明,AHL内酯酶基因在重组菌中可正常表达,并且不影响受体菌ZwA的表达和产量;感病实验证明,同时表达ZwA和AHL内酯酶的重组菌对于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感染马铃薯所引起的病害的抗病效果比单独含产ZwA或AHL内酯酶的蜡状芽胞杆菌的抗病效果有明显增强。说明结合ZwA和AHL内酯酶的不同抗病机理来提高抗病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铵转运蛋白在众多生物中被克隆与鉴定,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细胞及动物的细胞膜上主动转运铵离子的载体,分子量约为48kD,含有10-11个跨膜域。本文阐述了植物铵转运蛋白分离鉴定的过程,对于铵转运蛋白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作了较详细叙述。不同氮素条件下,铵转运蛋白基因通过转录调控表现了对铵离子吸收转运的不同特点,使植物根系在较宽的浓度范围中吸收铵离子,为细胞内铵离子库的内稳态提供了理论依据。铵转运蛋白有助于作物更有效的吸收氮素,为农业生产粮食增收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1):F0002-F0002
番木瓜生物技术研究室组建于1998年,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热带果树研究领域专门从事番木瓜抗病分子生物学(抗病相关基因克隆及抗病机理)、转基因技术及组织培养(优质试管苗培育)等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的研究机构,学术带头人为周鹏研究员,研究团队由2名科研助手、1名实验技术员、6—8名博士研究生和8-10名硕士研究生组成。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超高压对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的损伤机理,该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圆二色谱、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等多种方法测定超高压处理(100、200、300、400、500 MPa)对菌体细胞膜、形态结构、胞内物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300 MPa和300 s作为处理条件,超高压处理后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的死亡数为4.36 lg(CFU/mL),拥有较好的灭活效果。处理后细胞膜被破坏,70.50%的菌体可被碘化丙啶染色,核酸、蛋白、离子大量外泄,紫外260与280 nm吸光度分别达1.132及0.374,电导率升至26μS/cm,说明大部分菌体细胞膜通透性提高。同时胞内Na+/K+-ATP酶、Ca2+/Mg2+-ATP酶和总ATP酶的活力降低,抑制率分别达到31.13%,16.01%和20.06%,核酸、蛋白结构均发生改变,表明超高压可以影响胞内物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图像显示,细胞膜穿孔,形态结构改变。以上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体的损伤主要在于破坏细胞膜,并使得胞内物质失活。研究结果为超高压对非酿酒酵母的损伤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木奈果实低温贮藏12d各处理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变化较小。贮藏24d各处理的细胞膜透性急剧增加,PPO活性亦急剧升高,氧化酚类物质而使其含量急剧下降,导致果肉发生褐变。贮藏36d各处理的PPO活性下降,膜透性仍继续增加。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减压处理的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变化最小,贮藏36d的果肉褐变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木奈)贮藏过程中果肉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奈)果实低温贮藏12d各处理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变化较小。贮藏24d各处理的细胞膜透性急剧增加,PPO活性亦急剧升高,氧化酚类物质而使其含量急剧下降,导致果肉发生褐变。贮藏36d各处理的PPO活性下降,膜透性仍继续增加。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减压处理的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变化最小,贮藏36d的果肉褐变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早中熟花莱杂一代新品种选育”项目是市科委1997年下达的重庆市六大作物联合育种攻关项目“根茎叶花果蔬菜杂一代新品种选育”的子项目。通过5年试验研究,该项目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早中熟花菜杂一代新品种“金佛洁玉”,并于2006年通过重庆市品种鉴定。该品种生育期80天,具有植株生长势强,耐热、耐旱能力强,花球洁白、紧实、无毛,单球重750g左右,抗病(TuMV、黑腐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2004~2006年累计示范推广14960.8hm^2,较全国同类主栽品种“厦花四号”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机械伤处理对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该研究以"桂蕉6号"为材料,采用划伤、穿刺、坠落3种不同机械伤处理,以未处理组为对照,测定贮藏过程中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机械损伤处理均加速了香蕉果实硬度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引起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积累,其中划伤处理组的O2-产生速率在贮藏第8 天为对照组的2.0倍,H2O2含量为对照组的2.5倍,这可能与机械伤处理抑制了果皮组织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关;同时,3种不同机械损伤处理加速细胞膜脂过氧化的进程,造成香蕉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其中对照、划伤、穿刺和坠落处理组的丙二醛含量在贮藏第8 天分别是贮藏初期的3.3、3.4、5.4和7.5倍。;此外,划伤和穿刺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香蕉果皮中PPO活性(P <0.01)。相关性聚类热图分析表明,H2O2含量与香蕉果实硬度、叶绿素含量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 <0.05);同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H2O2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 <0.05)。结合主成分分析可知,不同机械伤处理均可加速香蕉果皮活性氧的积累进而导致香蕉果实的衰老腐败,其中划伤处理对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影响最大,其次是穿刺处理,坠落处理对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影响最小。该研究阐明了香蕉果实机械伤、活性氧和贮藏品质三者的关系,并为香蕉采后不同机械伤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猪粪和秸秆替代部分化肥对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番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方法】  在等氮磷钾条件下,将猪粪 (M)、秸秆 (S) 单独或配合替代化肥中1/4和1/2的氮素。在日光温室进行9年定位试验后,于2018年取番茄果实样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营养品质、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结果】  单独施用猪粪或者秸秆替化肥的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番茄红素含量,但是对果实中硝酸盐、Vc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秸秆和猪粪配合替代1/2的化肥氮,不会降低果实的营养品质,而且可改善果实的风味。配合猪粪处理的果实中水果香味和花香味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增加,如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3-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醛、6-甲基-5-庚烯-2-酮;部分风味物质3-甲基-丁醇、6-甲基-5-庚烯-2-酮、3-甲基-丁醛、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和E-2-己烯醛含量随着猪粪替代比例的提高呈逐渐增加趋势。  【结论】  在长期等氮磷钾施肥条件下,猪粪和秸秆配合替代1/2的化肥氮素,不会降低番茄的营养品质,还可提高番茄风味品质。猪粪有助于具有水果香味和花香味的挥发性物质在果实内的积累,如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3-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醛、6-甲基-5-庚烯-2-酮,且积累量以化肥、猪粪和秸秆配施效果最佳。在30余种挥发性物质中,有12种挥发性物质受不同处理的影响超过预期平均贡献,以E, E-6,10,14-三甲基-5,9,13-十五碳三烯-2-酮和2-甲基-4-戊烯醛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红壤稻田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了湘北红壤稻田系统4种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结果表明,N、P、K养分输出为稻-稻-油种植制度>稻-稻-油(肥)种植制度>稻-稻-肥(紫云英)种植制度>稻-稻种植制度;N盈余量以稻-稻-肥种植制度最大,达18.4kg/hm2*,稻-稻-油(肥)种植制度基本维持平衡,稻-稻种植制度表现亏缺,稻-稻-油种植制度亏缺最大,达38.9kg/hm2*;4种种植制度P和K均有亏缺,但以稻-稻-油种植制度亏缺量最大,分别为11.2kg/hm2*和118.7kg/hm2*,稻-稻-肥种植制度亏缺量最小;稻-稻-肥种植制度有机物质归还量最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稻-稻种植制度有机物质归还量最小,有机质呈现亏缺状态.  相似文献   

15.
细胞膜H+-ATP酶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质子泵,也是一种极其关键的转运蛋白,在植物各种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文综述了细胞膜H+-ATP酶的活性调控机制,及其在植物根系吸收与利用矿质营养中的生理作用。细胞膜H+-ATP酶通过消耗ATP将细胞质中的H+排出,为养分离子的跨膜转运,以及有机酸和生物硝化抑制剂等物质的分泌提供细胞膜电位和质子驱动力。在缺磷、缺铁和铝毒等营养逆境下,细胞膜H+-ATP酶在受诱导后通过分泌H+使根际酸化,从而提高磷和铁的有效性,还通过促进有机酸分泌来活化土壤中的矿物态磷,并且可以降低铝离子的毒害。此外,细胞膜H+-ATP酶还参与调节植物根系的生长以及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通过遗传途径调节细胞膜H+-ATP酶及其上游调节因子,如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等基因的表达,以及对细胞膜H+-ATP酶的特定氨基酸位点进行突变,可以改良作物细胞膜H+-ATP酶的活性。这是一种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增强作物抵抗营养逆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双效菌素(zwittermicin A,ZwA)是一种广谱、新型的抗生素,对很多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AHL)通过降解植物病原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系统的信号分子,减弱致病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抗病的效果。结合这两种物质的不同抗病机理,将来自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中的AHL基因导入到蜡状芽胞杆菌(B.cereus)中,得到相应的重组菌株。实验表明,AHL基因在重组菌中可正常表达,并且不影响受体菌ZwA的表达和产量;感病实验证明,同时表达ZwA和AHL的重组菌对于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感染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所引起的病害的抗病效果比单独含产ZwA或AHL的蜡状芽胞杆菌的抗病效果有明显增强。说明结合ZwA和AHL的不同抗病机理来提高抗病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耐盐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简单的综述,包括植物的耐盐机制、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细胞膜透性、激素、矿质元素吸收、有机物质的积累、保护酶类的活性的影响,以及植物的耐盐性在基因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嘉祥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作物种类繁多,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廉价而易得,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可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再生资源。采用生物技术反应堆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等有益物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防病抗病能力,同时,可以使秸秆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和转发增值,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19.
以趋近律设计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与系统参数及扰动有关。该文受生物启发,提出一种生物细胞膜分流模型同以趋近律设计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将该方法应用于遗传算法建模的变参数双容对象的液位控制,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它克服了基于趋近律设计的一般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的缺陷,可明显改善具有外部干扰及参数变化时的系统稳态性能。该研究为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液位控制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创新高营养糯稻品种,采用250 Gy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宁粳3号种子,结合组织培养技术,选育出留胚率高达80%以上的优质高产抗病糯稻突变体原胚糯;同时,对原胚糯留胚米、宁粳3号糙米和精米进行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测定,并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原胚糯留胚米蛋白质含量达8.25%,主要矿物质K、Ca、Mg、Na、Gu、Zn、Fe含量分别为898.41、107.55、95.13、21.39、1.11、12.12、10.51 mg·kg~(-1),17种氨基酸总含量达117.2 g·kg~(-1),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9.6g·kg~(-1),均显著高于宁粳3号精米,具有与宁粳3号糙米相当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原胚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