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正式通过了“延边黄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专家审查.明确了产品名称.确定了延边州现辖区域的保护地域范围。这意味着延边黄牛肉将得到政府法律上的保护。这对于保护延边黄牛这一珍贵品牌、提高延边黄牛的市场知名度、加快延边州黄牛产业的发展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村科技》2006,(1):57-57
驴肉细微、味美,索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美称。其瘦肉多、脂肪少,且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与牛肉、猪肉和羊肉相比,驴肉中蛋白质比牛肉高0.9%,比猪肉高9.1%,比羊肉高6.3%。而脂肪含量比牛肉低19.6%,比猪肉低59.1%,比羊肉低33.9%,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驴肉具有补血、补气和补虚的功效,是理想的保健食品之一。驴鞭具有益肾强筋之功效,主治阳萎、筋骨酸软、骨结核、骨髓炎和气血虚亏等症。  相似文献   

3.
世界牛肉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世界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呈小幅上升趋势.2004年世界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6224.4万t和6225.2万t.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保持平衡。美国、欧盟(25国)、巴西和中国是世界上4个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和消费国.2004.年这4个国家的牛肉产量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7.8%、12.7%、12.3%和10.7%.牛肉消费量占世界牛肉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19.9%、13.0%、10.3%和11.0%。  相似文献   

4.
王姣  肖海峰 《农村科技》2005,(10):62-62
近年来,世界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呈小幅上升趋势,2004年世界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6224.4万吨和6225.2万吨,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保持平衡。美国、欧盟(25国)、巴西和中国是世界上4个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和消费国,2004年这4个国家的牛肉产量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7.8%、12.7%、12.3%和10.7%,牛肉消费量占世界牛肉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19.9%、13.0%、10.3%和11.0%。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是世界上3个最大的牛肉出口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进口国(地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杂交牛肉的加工特性。【方法】以牦牛肉、黄牛肉、安格斯犏牛肉、黄犏牛肉、黑白花犏牛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牛肉的剪切力、pH、肉色、蒸煮损失和质构等品质指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牦牛肉的剪切力值最大为(9.06±0.55)kg,是黄牛肉的3.09倍。牦牛肉的蒸煮损失最大,黄牛肉的最小,3种犏牛肉差异不显著(P>0.05)。黄犏牛肉的L*值最高,黄牛肉的L*值最低;黑白花犏牛肉的a*值和b*值最高;黄牛肉的a*值和b*值最低。黄牛肉的pH最高为(5.69±0.05),牦牛肉的pH值最低为(5.45±0.02),犏牛类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肉和黄牛肉的硬度和咀嚼性有显著差异(P<0.05),犏牛肉类的硬度和弹性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聚类分析,5个品种牛肉聚为3类,安格斯犏牛、黄犏牛、黑白花犏牛肉为一类肉,牦牛肉为一类肉,黄牛肉为一类肉。【结论】安格斯犏牛肉、黄犏牛肉、黑白花犏牛肉的加工特性相似,且均优于牦牛肉,但与黄牛肉相比较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牛肉与牛皮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嫩化和保鲜问题,系统研究了影响木瓜蛋白酶嫩化法对牛肉和牛皮嫩化效果的因素、使牛肉和牛皮达到最佳的加工熟度的加热方法及Nisin和乳酸钠复配使用对酱卤制品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原料肉在腌渍时保持温度0-10℃,加入0.05%木瓜蛋白酶嫩化20min,嫩化效果最好,出品率也最高;煮制时添加1.9%食盐,温度95℃,煮制时间40min,加工产品熟度最佳;Nisin和乳酸钠复配的保鲜液对卤牛肉中的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牛肉与牛皮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嫩化和保鲜问题,系统研究了影响木瓜蛋白酶嫩化法对牛肉和牛皮嫩化效果的因素、使牛肉和牛皮达到最佳的加工熟度的加热方法及Nisin和乳酸钠复配使用对酱卤制品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原料肉在腌渍时保持温度0~10℃,加入0.05%木瓜蛋白酶嫩化20min,嫩化效果最好,出品率也最高;煮制时添加1.9%食盐,温度95℃,煮制时间40min,加工产品熟度最佳;Nisin和乳酸钠复配的保鲜液对卤牛肉中的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农业》2005,(7):60-60
由于美国牛肉因发现疯牛肉而被禁止进入日本市场后.澳大利亚牛肉对日本出口快速增长.目前澳大利亚牛肉已占日本牛肉进口量的91%.2005年3月,澳大利亚牛肉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46%。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限制牛肉进口.日本很可能最早于2005年8月提高牛肉进口关税.其中冷冻牛肉进口关税将从目前的39%提高至50%。这将大大影响澳大利亚牛肉对日出口.仅冷冻牛肉关税提高将使澳大利亚牛肉业损失1.1亿澳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食盐腌制对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以秦川牛肉为研究对象,研究测定超声波结合3%和6%食盐腌制后不同部位牛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含量。【结果】高档牛肉部位的脂肪含量较高,处理后高档牛肉的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处理,不同部位不同脂肪酸含量的排序发生了明显变化,部分脂肪酸含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但显著降低了月桂酸、肉豆蔻酸、15:0、17:0的含量(P<0.05),以月桂酸和17:0的差异最为明显;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也不显著(P>0.05),但显著降低了肉豆蔻油酸、反式棕榈油酸、棕榈油酸、17:1trans-9、17:1cis-9、反式油酸的含量(P<0.05),以17:1trans-9和17:1cis-9的差异最明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均显著增加(P<0.05),而且超声波辅助6%食盐处理效果更佳。【结论】超声波辅助低盐腌制对于降低秦川牛各部位牛肉脂肪的含量、提高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为各部位牛肉加工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元素分析判别牛肉产地来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多元素分析对中国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判别牛肉产地的有效指标。【方法】在代表中国4大牛肉产区的吉林、贵州、宁夏、河北共取牛肉样品61个,进行脱脂后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脱脂牛肉样品中的Na、Mg、Al、K、Ca、V、Mn、Fe、Co、Ni、Cu、Zn、Ga、As、Se、Sr、Zr、Mo、Sn、Sb、Ba、Pb共22种元素的含量,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不同地域牛肉样品中元素含量有其各自的特征。河北样品的Mn、Fe、Co、Zn、Ga、As、Se、Sr、Ba和P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区,吉林样品的Ni含量最高,贵州样品的K、Mo和Sb含量最高,宁夏样品的Na和Ca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使牛肉样品分成不同类别,类别与来源地基本一致。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了5项可判别牛肉产地来源的指标,依次为Se、Sr、Fe、Ni和Zn,它们对吉林、贵州、河北样品的正确判别率均为100%,对宁夏样品的正确判别率为91%,整体的正确判别率为98.4%。【结论】利用多元素分析技术对牛肉产地来源的判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延边黄牛公牛与阉牛产肉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延边黄牛公牛和阉牛产肉性能,选择品种相同、年龄体重相近、生长发育正常的延边黄牛肉牛1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其中试验组为阉牛,对照组为公牛,育肥373d.结果表明:21月龄时,公牛组和阉牛组平均体重分别为468.63和448.88k,差异显著(P〈0.01);公牛组和阉牛组的末重分别为542.38和488.63kg,差异极显著(P〈0.01);公牛组和阉牛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1和0.57kg,公牛组的平均日增重比阉牛组提高25.4%,差异极显著(P〈0.01).阉牛组牛肉的外观肉色呈亮红色,属较理想肉色,公牛组牛肉颜色红色稍暗,差异显著(P〈O.05);阉牛组牛肉脂肪颜色为白色,公牛组白色稍黄,差异不显著(P〉0.05);大理石状花纹阉牛组优于公牛组.肌内脂肪含量阉牛组比公牛组高23.04%,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含量公牛组比阉牛组高4.41%,差异显著(P〈0.05),粗灰分含量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徐磊  贾玉堂  赵拴平  阮永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22-12923
[目的]为复合酶制剂在肉牛日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1%和0.2%的复合酶制剂,探讨不同剂量酶制剂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0.1%和0.2%的复合酶制剂的Ⅰ组和Ⅱ组肉牛的日增重比对照组(Ⅲ组)分别提高14.7%和36.5%,差异极显著(P<0.0l).Ⅰ组和Ⅱ组肉牛的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7.5%和30.6%,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0.2%的复合酶制剂的Ⅱ组肉牛的育肥效果最好.[结论]在肉牛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肉牛育肥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王旭有  杨兴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74-11075
[目的]为延边黄牛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主要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集中度对延边肉牛产业与吉林省肉牛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转边肉牛产业具有综合比较优势,集中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延边肉牛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国黄牛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及皮下脂肪含量与其脂肪酸组成相关性。【方法】选取大理石花纹等级2级以上(含1级和2级)、3级和4级的黄牛胴体各10头,分别测定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背最长肌水分和肌内脂肪含量与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相关。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顺式油酸含量最高,其次是饱和脂肪酸(SFA)中的棕榈酸和硬脂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很少,主要是亚油酸。背最长肌棕榈酸、硬脂酸及SFA与肌内脂肪含量没有相关性,膜脂和储存脂肪中SFA百分含量趋于一致。【结论】油酸、MUFA百分含量以及M/S与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正相关,大理石花纹越丰富,肌内脂肪中油酸和MUFA百分含量越高,M/S比值也越高;而亚油酸、PUFA、n-6PUFA百分含量及P/S、n-6/n-3都与肌内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大理石花纹越丰富,肌内脂肪中亚油酸、PUFA、n-6PUFA百分含量及P/S、n-6/n-3比值都越低。皮下脂肪中n-3PUFA含量显著低于肌内脂肪n-3PUFA含量。  相似文献   

15.
夏广军  严昌国  刘成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69-19873
[目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研究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将豆油、红花油和葵花油,按55%、25%和20%的比例混合,分别以4%、5%、6%(以精料为基础)水平添加于肉牛日粮中,研究不同水平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油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利用率植物油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油组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呈下降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植物油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磷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呈上升趋势,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血清其他指标含量不产生明显变化。植物油组眼肌面积和肉质等级均高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降低了肉牛的采食量、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但对肉牛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增加了眼肌面积,提高了肉质等级,使胴体和牛肉品质得到提高。日粮添加混合植物油的比例不宜过高,可控制在日粮精料的5%以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延边黄牛和韩延F1牛体重和体尺的对比,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韩延F1牛各月龄体重均高于延边黄牛;延边黄牛公、母牛体长的生长发育速度在8月龄左右快于体高,而韩延F1公、母牛的体长的生长发育在4月龄左右就已经快于体高;韩延F1公牛坐骨宽的发育也早于延边黄牛公牛,按性别来说,6月龄前母牛的后躯宽度(腰角宽、坐骨宽)生长强度较公牛大,6~18月龄公牛逐渐超过母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番茄渣在肉牛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番茄渣青贮代替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探讨番茄渣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结果]经青贮后番茄渣ADF和NDF分别比干渣低2.68%和3.49%,粗蛋白含量高1.27%。经过90 d饲养试验,试验Ⅰ组(添加20%番茄渣青贮)和Ⅱ组(添加10%番茄渣青贮)的累计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0.9和6.0 kg(P<0.05),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21和66 g(P<0.05)。试验Ⅰ和Ⅱ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高289.40和156.90元。[结论]在育肥肉牛日粮中添加番茄渣青贮代替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可以促进肉牛生长,提高增重效果,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全株玉米青贮混合日粮饲喂肉牛育肥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选择年龄、体质量和体况接近的安格斯(AG)、利木赞(LM)、西门塔尔(SM)与当地黄牛的杂交育成公牛共24头,按品种分为4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①参试牛头均日增体质量排序为:Ⅱ组、Ⅳ组〉Ⅲ组〉Ⅰ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②BPI均值排序为:Ⅳ组〉Ⅱ组〉Ⅲ组〉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BCS平均增长率(%)排序为:Ⅳ组〉Ⅲ组〉Ⅱ组〉Ⅰ组,且试验Ⅰ组与其余3组差异极显著(P≤0.01);③饲料报酬(耗料量/增质量)排序:Ⅲ组〉Ⅱ组〉Ⅳ组〉Ⅰ组;④参试牛头均纯收益、总投入占产出比及新增投入占产出比排序均为:Ⅲ组〉Ⅱ组〉Ⅳ组〉Ⅰ组。研究表明,在规模化肉牛生产中,应用推广全株玉米混合日粮饲喂技术,育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用皮埃蒙特牛的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改良西门塔尔杂种母牛和晋南母牛,杂交试验,以期为皮埃蒙特肉牛杂交改良利用、提高高档牛肉的生产,提供科学的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皮埃蒙特三元杂种公犊牛初生重、6月龄重、18月龄重分别是36.2 kg、182.3 kg和542.2 kg,育肥期12~18月龄平均日增重1079 g。屠宰率为61.4%,净肉率为52.3%,眼肌面积102 cm2。皮晋牛屠宰率为59%,净肉率50.4%,眼肌面积84 cm2。育肥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皮西杂组合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融合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体外成熟培养22-24h的延边黄牛卵母细胞作为受体,颗粒细胞为供核细胞,挤压法去核,注入供体颗粒细胞到卵黄周隙中,甘露醇融合液中施加20μs时长的电脉冲刺激使之融合,复合化学方法激活,从融合前恢复培养时间、融合电场强度、甘露醇浓度等3个方面研究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适宜融合条件.结果表明,2.5h处理组的融合率(70.9%)显著高于4.0h处理组(58.2%,P〈0.05),2.5h处理组重组胚的卵裂率(77.9%)显著高于其它4组(P〈O.05),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融合电场强度1100V/cm处理组的融合率(86.4%)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67.1%)和1200V/cm处理组(75.2%,P〈O.05),重组胚的卵裂率(84.6%)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69.6%,P〈O.05),囊胚发育率(26.1%)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10.0%),1200V/cm处理组(8.0%,P〈O.05);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对融合率和重组胚的卵裂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0.28mol/L组囊胚发育率(25.3%)显著高于0.25mol/L组(15.3%,P〈0.05).因此,适合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融合条件为融合前恢复培养2.5h,0.28mol/L甘露醇作为融合液,电场强度1100V/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