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田烟粉虱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烟粉虱 ( Bo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近年来转基因抗虫棉田中后期经常发生的虫害之一 ,其生活周期有卵、若虫和成虫期 ,其中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棉花。它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 ,据报道 ,其寄主植物多达 74科 5 0 0余种 ;它的繁殖速度快 ,一年可发生 1 1~ 1 5代 ,世代重叠严重 ;危害周期长 ,条件适合的年份可从 7月一直持续危害到 1 0月中旬。此时棉株高大、棉花封行 ,给施药防治造成一定难度。烟粉虱对棉花的危害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棉叶背面 ,直接刺吸棉株的营养物质。虫口密度大时 ,棉叶正面出现成片黄斑 ,危害严重时可使棉…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一九八一年六、七月间发现湖口县流泗公社的流泗、红中、莲花、仓前、红卫等大队,共五、六千亩的棉田,程度不同地遭受梨剑纹夜蛾Acronycta rumicis(Linnaus)幼虫的零星为害,其幼虫同时还为害莴苣和牛皮菜。棉花被害株率一般达0.3—0.56%,个别典型棉地的被害株率高达5.27%。虽然没有造成比较大的虫灾,但象这样为害棉花和蔬菜,过去还未见有记载。据我们调查观察,梨剑纹夜蛾是以三至五令幼虫蚕食棉叶,一直把叶子吃得仅剩叶柄或靠近叶柄附近的几根较粗的叶脉,然后再爬到另外一片棉叶上为害,有的能把整株棉苗上的叶子吃光,使棉苗成为光杆。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它的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其次是高粱、谷子、棉花、向日葵等作物。自推广抗虫棉以来,笔者时常接到棉农反映棉株茎秆、果枝被棉铃虫蛀死的问题,经深入田间查看的结果是因玉米螟为害造成的。在冀、鲁、豫等省的不少地方,近年来都相继报道过玉米螟为害抗虫棉问题,而且玉米螟对抗虫棉的为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此,提醒广大棉农种植抗虫棉时,要注意防治玉米螟。1为害特点玉米螟的卵孵化出幼虫后,便从植株的幼嫩分杈处或叶腋间钻入棉花的主茎和果枝,造成棉株枯枝、断茎,甚至死亡。其幼虫还能吐丝下垂,随风…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0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抗虫棉不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落卵量,但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发生期,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平均百株落卵量分别比Bt棉田增加12.5%和74.3%,比常规棉田增加4.6%和65.7%;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少于常规棉田,但多于Bt棉田。棉盲蝽平均百株数量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分别减少36.1%和66.0%。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粉虱没有控制作用,和常规棉相比,田间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因此,仍需加强田间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为害。同时发现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草蛉、龟纹瓢虫、蜘蛛、小花蝽、寄生蜂等棉田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孟建文 《中国棉花》2005,32(7):28-29
南疆棉区1997年棉铃虫大发生,对棉花为害极为严重,以后随着防治力度的加大、棉花品种的更换、气候因素的变化,棉铃虫发生量逐年下降。2003年部分团场种植非抗虫棉品种,引起局部棉田棉铃虫中量偏重发生,损失较大。为此,对库尔勒垦区棉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防治关键技术进行探讨。1南疆棉区棉铃虫发生动态1.1棉铃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及其分布。棉铃虫在本垦区一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能完成不完全的4代。主要为害棉花,第1代发生量小,主要为害棉苗生长点及其附近心叶;第2代的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主要为害花和铃;第3代次之,主要为害棉铃。…  相似文献   

6.
棉叶螨俗称红蜘蛛、火龙。是我国棉区主要害虫 ,属蛛形纲 ,棉螨目叶螨科 ,棉叶螨从苗期至吐絮期都可以危害棉花 ,黄河流域棉区从 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约发生 2~ 3次高峰 ,7月中旬是棉叶螨危害最高峰期 ,若防治不当 ,棉株叶片将变成褐色 ,干枯 ,脱落 ,棉株枯死 ,减产幅度大 ,甚至绝收。棉叶螨成虫、若虫、幼虫 ,均可危害棉花叶片 ,叶螨常群集在叶片背面 ,用口针刺吸叶片细胞的汁液 ,破坏细胞中的叶绿体。受害叶片最初出现针刺状黄白斑点 ,后变为红色斑点 ,截形叶螨为害棉叶仅表现黄白斑 ,不出现红色斑。受害棉株生长缓慢 ,株高降低 ,现蕾推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有优良的抗性,但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多种病害发生严重。为控制棉花中后期病害发生,笔者对本市棉田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的种类根据调查,在本市棉田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花褐斑病、棉花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等。2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2.1枯萎病。发病时剖视棉株茎秆可见茎内有褐色条纹,破坏输送水分的维管束组织,使根部吸收的水分不能向上输送,造成叶片萎蔫或黄化至全株枯死。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  相似文献   

8.
棉叶螨在新疆一年发生8~15代,是新疆重要的棉花害虫,2004年北疆棉区棉叶螨严重发生,其发生面积大,分布广、进地早、为害时间长,是近10年最重的一年。本文就2004年北疆棉叶螨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12004年棉叶螨在北疆发生的特点1.1棉叶螨进地早,螨量大,来势猛。北疆大部分地区于5月上旬在棉田始见叶螨,迁入棉田比2003年早7~15天,部分棉田螨量大,造成一定为害。如:农五师89团5月12日棉田始见叶螨,开发区1号井东条田边膜有螨株率达20%,百株螨量400头。1.2发生面积大,分布广,为害时间长。北疆农五、六、七、八师棉叶螨总发生面积13.67万公…  相似文献   

9.
1 幼虫化蛹率观察1 998年 8月上旬三代棉铃虫发生盛末期 ,分别从转 Bt基因棉新棉 33B和常规棉石远 32 1 (对照 )棉田捕捉 2龄以上幼虫 96头和 70头带回室内 ,将其放置于 85cm的培养皿内 ,每皿 1头 ,分别用抗虫棉叶和常规棉叶进行饲养 ,室温控制在 2 7℃ ,确保棉铃虫的适生环境。逐日观察记录幼虫成活率、发育进度、化蛹率。2 蛹成活率及化蛹率观察将取自抗虫棉和常规棉棉田的棉铃虫蛹分别称重 ,计算单个蛹的重量 ,再将蛹分别置于饲养笼内 ,观察蛹的羽化进度及羽化率。3 成虫产卵量观察将抗虫棉和常规棉棉铃虫的成虫分开饲养 ,每饲养笼内…  相似文献   

10.
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的观察李洪奎,沈孝恩,刘建生,孙平山东维坊市植保站2610411棉铃虫在抗虫棉上落卵量的观察选地力均匀,棉花长势一致的抗虫中棉所12R93一5和常规中棉所12棉田各一块,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棉花20株,自二代棉铃虫卵始期,每3天...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我国为害棉花的害虫共有310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为便于指导防治,现将几种主要棉虫的发生为害期和防治指标介绍如下,供参考。棉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通常按季节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棉花出苗期至6月底,常年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份为伏蚜发生期,为害高峰期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0%。棉铃虫一年发生四代,个别年份可发生不完整的五代。一代主要为害小麦,卵盛期在5月…  相似文献   

12.
棉花卷叶病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 (整个北部植棉带 )和巴基斯坦 (只有Punjab省 )受棉花卷叶病影响 ,产量损失严重。1 91 2年 ,棉花卷叶病首先在尼日利亚的海岛棉上发现。据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观察报道 ,该病是由白粉虱传播病菌引起的。产量损失程度取决于棉株被侵害的时期 ,若早期被侵害 ,产量损失可达80 %,甚至更高。据 Singh 1 999年报道 ,棉花卷叶病可使铃数减少 1 5%~ 87%,铃重降低 0~ 39%,减产 58%(棉株仅上部受侵害 )和 69%(棉株上部和下部均受侵害 )。棉花卷叶病为害及防治@牛巧鱼…  相似文献   

13.
Bt棉抗棉铃虫鉴定技术及抗虫性指标划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置棉铃虫即将孵化幼虫的卵粒于含Bt基因棉株顶端倒3或4叶片上,进行抗棉铃虫的鉴定,并以棉铃虫幼虫对Bt基因棉顶端叶的为害程度作为棉花抗棉铃虫的划分指标。简便易行,抗虫性鉴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棉蓟马在苏北沿海棉区危害愈来愈重,已上升为转基因抗虫棉田内的重要害虫。2004年因棉蓟马暴发,造成棉花后期幼铃提前开裂,导致棉花减产和品质下降。2005年棉蓟马再次在棉花苗期和中后期重发,由于防治果断,未造成大的损失。为了尽快控制棉蓟马的重发势头,两年来对其寄主分布、为害特点和在转基因抗虫棉田内消长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一些控制技术的研究,效果明显。1发生现状1.1寄主分布广,虫源田多棉蓟马在本地寄主分布十分广泛,主要有棉花、玉米、瓜类(冬瓜、西瓜等)、葱蒜类(大蒜、韭菜、葱等)、茄果类(茄子、蕃茄等)、豆类(黄豆、…  相似文献   

15.
外源Bt基因对棉花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棉花植株的抗虫性控制棉铃虫的为害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最近几年对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产量性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多有报道,但对外源Bt基因导入棉株后对棉叶内部结构产生的影响末见报道。自1995年我们引种试种转基因抗虫棉,对产量性状、抗虫性和叶...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疆奎屯垦区棉叶螨的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素云 《中国棉花》2008,35(5):28-29
棉叶螨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从植棉以来,棉叶螨在奎屯垦区持续发生危害,大发生年份的频率较高.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曾在本区严重暴发,棉花产量损失惨重.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2003-2005年奎屯垦区棉叶螨发生面积分别达2.33万、3.2万、4.0万hm2;2006-2007年在6.0万hm2以上.棉叶螨发生面积持续增加,防治面积由25%上升到80%,大发生年份个别棉田受害减产达50%以上.2007年奎屯垦区加大了棉叶螨的防治力度,大大降低了棉叶螨的危害.现就本地棉叶螨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江国安 《江西棉花》2010,32(4):66-67
安徽省宿松县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常年棉花种植面积20km^2左右。尽管抗虫棉的种植缓解了棉铃虫的为害,但抗虫棉不是无虫棉,且抗虫棉棉株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棉铃虫的抗性不同,棉株的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抗虫能力也不同,因此,还需要化学药剂辅助防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春玉米面积不断压缩,一代玉米螟在棉田的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1984年调查,一般棉株被害率10%左右,重者可达30%。玉米螟幼虫钻蛀棉茎后,防治困难。加之发生危害正值入夏农忙季节,常因用药失时而受害。为了摸索对钻蛀后幼虫的防治方法,我们根据甲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八师地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植棉新技术尤其是高密度与膜下滴灌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田间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此,2004-2006年对本地棉花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生产实践中边研究边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主要害虫发生规律1.1棉叶螨1.1.1越冬场所。主要集中在田旋花、苦荬菜、蒲公英等杂草根基处;棉田内外、地头、林带的枯枝落叶处和棉田内外表土层和土缝中。1.1.2消长规律。据调查,棉叶螨在本地一年可发生9~15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日平均…  相似文献   

20.
棉叶蝉是南方棉区分布广、为害大、寄主多的一种棉花重要害虫。在浙江省的金华、衢州新棉区,80年代初期以来为害严重,发生量大且为害期长。据调查有些村的棉株卷叶率高达90.42%,单株结铃数减少4.4个,铃重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