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复配生防菌株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根腐病(Soybean root rot)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复合侵染所致的土传病害,其分布广、危害重,利用单一生防菌株防治困难。针对该问题将实验室筛选出的多个木霉菌生防菌株FMM35、FMM9、FMM5,毛壳菌CHZ1和生防细菌B7进行复配研究,通过测定生防菌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及体外拮抗能力,探索复配可能性,并将适宜复配的生防菌组合进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防菌之间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其中组合C1(FMM9和FMM35)复配效果好,避免生防菌间拮抗作用,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明显,并对大豆有促生作用,具有复配潜力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室内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病原菌研究了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对大豆根腐病几种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拮抗作用,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绿木霉对苗期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影响.拮抗试验结果表明,黄绿木霉在与镰刀菌对峙培养中,菌丝交叉、接触与纠结,接触后镰刀菌菌丝被破坏;发酵产物只可延长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时间,但对孢子最终萌发率没有影响,发酵产物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以山梨醇、葡萄糖及蔗糖作为碳源时,抑菌效果好,抑菌能力分别可达63%、51%、58%;盆栽试验证明黄绿木霉对大豆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73.2%,处理后幼苗株高与干重均高于未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3.
生防微生物BRF-1对大豆根腐病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RF-1是从大豆根际分离获得的生防细菌(Bacillus spp.).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该菌对大豆根腐病4种主要病原菌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霉菌(Pythium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进一步盆栽试验发现,BRF-1的不同处理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由尖孢镰刀菌引起大豆根腐病发生,而且还具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是一株极有希望的生防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生防菌BRF-1和BRF-2对大豆根腐病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F-1和BRF-2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从大豆根际土壤筛选得到的2株革兰氏阳性生防细菌,为了检测它们对田间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2010年在沈阳军区龙镇农副业基地对BRF-1和BRF-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株生防细菌均有效地抑制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发病程度分别降低44.4%和8.8%,BRF-1菌株效果较好,在降低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同时,能增加大豆植株花期、始粒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提高大豆产量5.9%,是一株很有潜力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5.
野生大豆根际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缓解大豆连作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唯一碳源培养基筛选野生大豆根际微生物,分离获得5株分别降解邻苯二甲酸、丙二酸、乙酸、丙酸、苯等大豆化感物质的微生物,分别命名为HK14-2、HK26-2、HN31-1、HK46-2、HK53-1.通过单菌落培养、显微镜观察、革兰氏染色以及PCR-DGGE电泳试验证明,筛选的5种微生物均为细菌,HK26-2为杆菌,其余为球菌,且均为纯系.菌落平皿对峙试验证明5种细菌均可拮抗大豆立枯丝核菌;不同菌剂的大豆盆栽试验证明5种细菌均可降低大豆根腐病发生率,其中HN31-1与HK53-1复配菌剂的防效高达69.5%.统计根系的主根长以及根干重的数据表明:筛选菌剂的添加增加了大豆的主根长以及根干重,改善大豆根际微生态环境.初步认为所分离野生大豆根际细菌可以缓解大豆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病害症状以及利用转基因技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大豆抗病转基因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方法研究了大豆根际土壤细菌不同接菌量和接入时间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镰孢菌(Fusarium)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对镰孢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入细菌量越大,抑制率越高,当接入细菌量为5×106cfu·mL -时,细菌对其菌丝生长及产孢抑制率分别达98.9%和98.3...  相似文献   

8.
大豆内生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龙江省不同地点采集大豆,从不同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并用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对病原真菌做皿内拮抗试验,经过两次筛选有生物拮抗活性的内生菌菌株。结果表明,从大豆各种组织中分离得到137株内生细菌,其中2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经初步鉴定2菌株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拮抗大豆根腐病的土壤微生物,以邻苯二甲酸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从野生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命名为HK26-21.通过平皿接种以及16s rDNA序列扩增,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EF032879)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最佳降解条件:温度为25℃,pH为7.0,降解速率与接种量呈正相关.平皿微生物对峙试验表明菌株可拮抗大豆菌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初步认为所分离野生大豆根际芽孢杆菌HK26-21可以缓解大豆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根腐病拮抗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筛选出的对大豆根腐病拮抗效果较好的8株细菌(B01c、B021a、B04b、B06、B072b、B09、B131和Bl)为研究对象,对其适宜生长温度、pH、氧气、渗透压、生长速度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测试温度中,B01c、B021a、B04b和B131适宜生长温度为(30±1)℃,B06和B09适...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999年大豆重茬条件下,通过农业措施对大豆根腐病发生情况及大豆生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措施不仅能减轻重茬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并且使大豆株高、根长增加明显、干物积累增加,能够为大豆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变种(农抗"769")是一株来源于土壤中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农用链霉菌,为明确农抗"769"对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免疫诱抗作用及对大豆生长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对盆栽种植不同大豆品种植株进行下胚轴创伤接种,鉴定大豆幼苗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接种7 d后测定幼苗叶片PAL、PPO、MDA、SOD、CAT、POD、GLU的活性及Chl的含量。小区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在大豆播种后以农抗"769"菌液浇灌,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不同生育期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菌群数量,并测定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等生物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农抗"769"菌液浇灌后不同品种的大豆幼苗在抵御疫霉根腐病侵染时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个品种在农抗"769"诱导下抗性顺序为:Williams 82沈农9号九农21 Jack,分别比对照提高74.74%、68.82%、14.32%和8.30%。农抗"769"诱导可增强大豆幼苗的诱导抗性,且在病原菌侵入时具有更强的系统抗性。在病原菌与农抗"769"的双重诱导下,PAL、PPO、SOD、CAT、GLU表达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5.22%、34.55%、9.46%,73.01%和10.71%,Chl的含量比对照高18.19%;MDA比对照降低了33.47%,POD活性比对照降低0.69%,差异不显著。农抗"769"菌液浇灌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化及土壤酶活性升高具有促进作用。农抗"769"菌液浇灌后大豆植株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菌群数量增加,真菌菌群数量降低,根际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最高分别提高342.59%、73.98%和150.27%,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农抗"769"诱导可提升大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并对其生长的土壤微环境的改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尖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豆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体系中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镰孢菌(F.oxysporum)和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为研究对象,测试分离于大豆和小麦根部及根际土壤的生防菌对2种病原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拮抗试验中所测试的生防菌对2种镰孢菌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生防菌HJ-ZT1、HJ-MM7、HJ-ZT2、CH-Tr...  相似文献   

14.
采用黄化苗下胚轴接种法,利用大豆疫霉菌株Pm8对来自不同地区的355份大豆品种(系)进行疫霉根腐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96份材料表现为抗病类型,占鉴定总数的27%,106份表现为中间类型,占总数的30%。在所鉴定的品种(系)中,北京、浙江等省(市)抗大豆疫霉菌株Pm8的资源比较丰富;吉林、四川等省的抗性资源较贫乏。研究结果为大豆抗病育种选择亲本和利用品种布局进行大豆疫霉根腐病生态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豆根腐病的致病因子及发病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豆根腐病的致病因子及发病规律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白雪梅唐忠信随着大豆生产的发展,大豆重迎茬面积的不断扩大,加重了豆类和其它作物根腐病的危害程度及大量扩散,给大豆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明确大豆根腐病的致病成因、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我们曾考察了有多年...  相似文献   

16.
6株生防细菌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初步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从大豆根际分离出的1500多株细菌中筛选出6株生防细菌,其在离体的条件下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18BRR2-2、18BRR9-1和3BRR16-2在离体的条件下也对茄腐镰刀菌(F.solani)、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抑制作用,并且这6株生防细菌的发酵液可以抑制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的生长.通过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这些生防菌对大豆根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18BRR2-2盆栽和大田的防效均最高,分别达到了45.9%和65.00%.而且这些生防菌也表现出对大豆明显的促生作用.认为18BRR2-2号菌株有开发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用8株生防细菌对15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平板对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株生防细菌都具用较广的抑菌谱,其中B021a、B072b对14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宽抑菌带,B09、B131对13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宽抑菌带。抑菌率为15.6%~67.5%。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axyspo-rum)和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分别进行盆栽试验。防效最高为m4b(F.axysporum)达62.7%和mg(F.solani)达60%。各生防菌株对大豆种子发芽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在种子发芽过程中还能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田间试验大豆根腐病防效34.6%~47.6%,各菌株对大豆植株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除草剂对大豆幼苗根腐病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立杰  刘惕若 《大豆科学》1999,18(2):115-119
两种除草剂中,地乐胺可降低大豆幼苗、根腐病的发生,而乙草胺可国重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在施工初期(10天左右)土壤中各和睦具菌被抑制,细菌数量增加;后期地乐胺处理区Penicillium和细菌的相对数量有所增加,而乙草胺处理区Fusarium,Rhizoctonia数量有所增加,Penicillium和细菌的活性被抑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测试鸡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后大豆根际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种群在大豆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化肥和未施肥对照基本一致.鸡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当使用剂量为150 kg·hm-2时对大豆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影响与化肥使用剂量225 kg·hm-2整体差异不显著,并可增加大豆的根瘤数、株高,降低根腐病发病程度,同时该剂量也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微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原理,研发了生物种衣剂SN101,并进行了田间试验,旨在解决大豆胞囊线虫病问题。采用自主筛选的对线虫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Sneb482、简单芽孢杆菌Sneb545和费氏中华根瘤菌Sneb183菌株进行多菌株复配,通过对大豆种子发芽能力的检测试验,验证种衣剂的复配比例及对寄主植物的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SN101对大豆出苗无影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46.51%)显著高于商品种衣剂对照(重茬丹,主要成分为BFA生物制剂20%)和空白对照,对大豆株高、产量亦有明显的促生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