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测定拮抗菌剂对大豆菌核病的抗扩展能力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离体试验中,叶片接种后,拮抗细菌和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均可较好的抑制菌核病病斑的进一步扩展;盆栽试验中,黄绿木霉菌处理对大豆根、第1复叶、第3复叶的PAL、PPO、POD活性均有明显增强作用,而解磷钾菌或拮抗细菌处理对PAL、PPO、POD活性的变化无明显影响,化肥处理则降低PAL、PPO、POD活性;有机肥处理对PAL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对PPO、POD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18℃条件下,利用赫奇逊滤纸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根据透明圈和滤纸降解情况筛选菌株,最终通过酶活分析和秸秆降解率确定目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与ITS基因序列分析对目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分离筛选高效低温秸秆纤维素降解菌并研究其产酶特性。结果表明,从小兴安岭山区土壤中分离到1株在低温下具有较强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真菌菌株C1,15 d内对秸秆的降解能力达55.6%,滤纸酶活和CMC酶活分别为18.4 U/mL和54.3 U/mL,初步鉴定菌株C1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室内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病原菌研究了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对大豆根腐病几种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拮抗作用,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绿木霉对苗期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影响.拮抗试验结果表明,黄绿木霉在与镰刀菌对峙培养中,菌丝交叉、接触与纠结,接触后镰刀菌菌丝被破坏;发酵产物只可延长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时间,但对孢子最终萌发率没有影响,发酵产物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以山梨醇、葡萄糖及蔗糖作为碳源时,抑菌效果好,抑菌能力分别可达63%、51%、58%;盆栽试验证明黄绿木霉对大豆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73.2%,处理后幼苗株高与干重均高于未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4.
黄绿木霉诱变菌株对大豆根腐病镰刀菌的拮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冬梅  杨谦  张军政 《大豆科学》2005,24(3):171-175
以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为出发茵株,孢子经紫外线照射,亚硝酸及氯化锂复合处理后获得一株酶活增强的突变株.通过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病原茵研究了该诱变株对大豆根腐病几种镰刀茵(Fusarium spp.)的拮抗作用.诱变株经传代30代后,其产酶活性仍保持增强,生防能力有所提高.拮抗试验结果明确了黄绿木霉诱变株对镰刀茵的拮抗机理以生存竞争和接触后对病原茵茵丝破坏的溶菌作用为主,且诱变株产孢速度快,分生孢子梗空间竞争优势强于原始茵株.酶活测定结果表明,诱变株的滤纸酶活提高85.7%,CMC-Na酶活提高26.7%,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130.3%.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滤纸和木薯渣的分解能力、产酶活性等指标比较嗜热侧孢霉、黑曲霉、康宁木霉、白腐菌等8株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结果表明:这8株菌均具有较好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其中康宁木霉、白腐菌、无花果曲霉水解圈效果明显;康宁木霉产纤维素酶能力比较稳定,且酶活性较高;康宁木霉、白腐菌、嗜热侧孢霉、无花果曲霉对滤纸和木薯渣的实际分解效果较好.固体发酵培养到第5天时,对粗纤维和纤维素分解率较高的依次为无花果曲霉(23.98%、20.76%)、康宁木霉(23.35%、20.22%)、白腐菌(23.08%、20.16%);固体发酵培养到第10天时,对粗纤维分解率较高的是无花果曲霉(39.22%)、嗜热侧孢霉(36.39%)、米曲霉(35.11%),纤维素分解率较高的是嗜热侧孢霉(42.37%)、无花果曲霉(39.99%)、康宁木霉(38.97%).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接种菌剂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植株磷含量和吸收量以外,施肥处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导致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植株氮素与钾素含量下降,但接种菌剂能够改善农艺性状,降低减产幅度,而且能够改善玉米籽品质,提高植株氮素与钾素养分含量及吸收量。不同菌剂处理间以FSB2农艺性状较好,而品质和植株养分无明显差异。另外,化肥配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能够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接种菌剂时效果更佳,在土壤养分方面以FSB2效果较好,而土壤酶无明显差异。说明接种降解菌剂有利于提高秸秆还田效果。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分解效果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低温条件下,从腐烂的秸秆与土壤的混合样品中分离出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4株菌株,测定这4株菌在玉米秸秆发酵中的CMC酶活。结果表明,菌株A14和A41在整个培养过程中CMC酶的活性比较高,分别为8.341 U/g和8.792 U/g。采用A14、A41处理玉米秸秆10 d,降解率分别达30.80%和31.52%。确定菌株A14和A41的最佳产酶条件为摇床转速150 r/min,接菌量为菌悬液(108个孢子/mL)与秸秆用量比1/10(质量比)。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低温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复配菌降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下利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具有明显水解圈的单菌株11株,并根据单菌特性进行有效组配,在液态、固态和模拟环境培养模式下,通过测定滤纸酶活性及玉米秸秆降解率进行复配菌筛选及降解效果评价。组配获得10组复配菌,复配菌A、D、G在15℃条件下培养可分解滤纸,且复配菌的降解能力优于单菌。复配菌在3种培养模式条件下的玉米秸秆降解率总体趋势为模拟环境培养>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其中复配菌G在模拟环境培养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优,滤纸酶活性(FPA)为32.96 U/mL,较CK增加20.98 U/mL;秸秆降解率为47.56%,较CK增加21.56%。经16SrDNA分子鉴定,复配菌G由Pseudomonas sp.CellulosimicrobiumcellulansAchromobactermarplatensisPseudomonas fuscovaginae组成。  相似文献   

9.
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理检测及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的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浸种和茎叶处理,大豆幼苗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处理后大豆的株高、根长、株鲜重和根鲜重均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生长状态好于对照,不同浓度处理间具有明显差异,在发酵液浓度为5 g·L-1时,效果最佳。尤其是对根鲜重的影响,促进率最高可达56.21%,同时增强了幼苗根系活力,最大可以提高57.82%,浸种和茎叶处理后,分别提高了叶绿素含量41.25%和15.40%;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2.20%和11.70%;过氧化物酶31.33%和29.95%;过氧化氢酶活性42.8%和20.0%,这为发酵液在大豆田推广应用、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棉秆是新疆最主要的农副产品,提高还田棉秆的降解率是解决棉秆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择2种对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较高的菌种,通过与市场上对秸秆降解效果较好的菌剂进行对比验证其降解效果,并以棉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为测定指标研究不同菌种在施加营养液和碱预处理下对棉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嗜热性侧孢霉和白腐真菌对棉秆的降解效果优于现有商品化的复合菌剂.在碱预处理并施加营养液条件下,嗜热性侧孢霉对棉秆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可达30.54%;而白腐真菌则对棉秆木质素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能达到29.41%.  相似文献   

11.
不同还田方式下大豆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网袋法模拟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不同阶段大豆秸秆有机碳、氮、磷、钾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50 d的分解,大豆秸秆生物量有39.2%~55.9%被分解,埋于土壤的大豆秸秆分解速度明显高于露天处理.腐解后大豆秸秆从组织结构上变得松散.露天与土埋处理秸秆有机碳分解率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50 d时大豆秸秆分解了40.7%~59.2%,加入腐熟剂效果不明显.经150 d腐解后,大豆秸秆的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分别为60.1%~65.4%、18.3%~39.4%和74.6%~86.4%.  相似文献   

12.
利用HCHs高效矿化菌Sphingomonas sp.BHC-A,对海南省澄迈县蔬菜种植区土壤微量残留的六六六(HCHs)进行微生物降解应用基础研究,评价BHC-A对HCHs的降解效果及其对土壤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BHC-A对该试验区土壤中残留的α-HCH和γ-HCH均具有降解作用,其中对γ-HCH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27 d降解率达100%.(2)BHC-A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27 d时3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土壤.(3)BHC-A对土壤细菌在短期(15 d)内存在促进作用,对放线菌在短期(15 d)内存在抑制作用,15d后两者数量均恢复到对照水平;BHC-A对土壤真菌的影响较小,27 d内处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说明降解菌BHC-A能够快速清除土壤残留HCHs,且不干扰试验区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导致黑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的生物转化和总茶多酚含量的下降,这一转化过程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添加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m)菌株PE-1和黑曲霉(A. niger)菌株PE-4混合发酵绿茶,采用鉴别培养基平板检测、酶活性测定和酶蛋白分离纯化,研究脂肪酶活性及其对酯型儿茶素的水解作用。两个菌株单菌发酵和混合菌种发酵绿茶条件下均可以检测到脂肪酶活性,混菌发酵酶活力高于两个菌株单菌发酵的酶活力。混菌发酵条件下获得一个分子量约为37 kDa的脂肪酶,对EGCG和ECG有不同的生物转化作用。UPLC检测结果表明,该脂肪酶对EGCG有较好的底物选择性,EGCG的水解率为94.46%,EGC的产率为63.33%;ECG的水解率为15.45%,EC的产率为4.15%。脂肪酶对EGCG和ECG的生物转化将为儿茶素代谢途径的研究和单体儿茶素的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木质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海南省乐东、三亚和儋州等市县采集的23份土样中粗筛获得186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11株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经进一步筛选获得纤维素酶高产菌和木质素酶高产菌各2株,编号分别为12—4、3—5、6—1和3—3。在以香蕉茎叶粉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中30℃、120r/min振荡培养5d,12—4和3—5分解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酶活分别达到979U和226U,分解滤纸(FP)的酶活分别为46.4U和15.1U,6—1和3—3的木质素酶活分别为32.8U和16.4U。经初步鉴定,这些菌株分别属于Trichodermasp.,Penicillumsp.,Streptomycesflavus和ChoanephoraCurreysp.,可用于发酵香蕉茎叶生产饲料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辽典型的盐碱地玉米田为研究对象,在玉米吐丝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盐碱地土壤细菌进行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未开垦盐碱地(ZH1)、非盐碱地连作玉米田(ZH2)和玉米秸秆还田盐碱地种植玉米田(ZH3)3个处理下耕层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差异大,已知菌属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pontibacter是ZH1与ZH3的优势菌属;ZH2的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鞘氨醇单胞菌属和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玉米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大,细菌菌群Alpha及样品群落组成丰度分析可知,两年玉米秸秆还田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与未开垦盐碱地比较均有所上升,并出现能降解有机物料和农药的功能菌属。  相似文献   

16.
为高效降解秸秆和腐解油菜病原菌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研制出由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孢子悬浮液配制的复合液体菌剂和由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菜籽饼和油菜秸秆进行发酵所得的固体复合生物肥料,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复合生物制剂腐解秸秆和油菜病原菌菌核的效率,测定其对盆栽土壤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基质对照相比,油菜和水稻秸秆腐解率分别提高15.07%和5.81%,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20.98%和12.28%;复合生物制剂腐解的秸秆可显著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利用水稻秸秆还田并施用复合生物肥料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油菜籽比空白对照增产9.6%。  相似文献   

17.
2018年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碱化土壤实施玉米秸秆还田基础上配施中农绿康腐熟剂和人元秸秆腐熟剂、混沙和混糠醛渣试验,测定春玉米产量、玉米根系特性及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研究不同改良措施对碱化土壤特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碱地常规掺混沙子处理比较,在玉米秸秆还田基础上,配施中农绿康和人元秸秆腐熟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根干重,增加37.41%和31.94%,增强根系SOD和POD活性,降低根系MDA含量,增加硝态氮含量118.42%和93.60%;配施中农绿康秸秆腐熟剂和掺混糠醛渣显著增加吐丝期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21.32%和39.18%;配施人元秸秆腐熟剂显著增加完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121.89%;配施中农绿康秸秆腐熟剂增加完熟期土壤铵态氮171.28%;配施中农绿康秸秆腐熟剂显著提高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配施中农绿康秸秆腐熟剂显著增加玉米产量17.65%。因此,碱化土壤玉米秸秆还田配施中农绿康秸秆腐熟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够促使大豆疫霉菌卵孢子在短时间内大量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卵孢子菌龄、预处理温度、化学物质及其浓度在某种程度上均影响大豆疫霉菌卵孢子的生活力。胡萝卜琼脂平板上24℃密封培养条件下,30d菌龄的卵孢子中只有10.56%处于萌动状态,但经0.4%的KMnO4处理20min 或35℃处理5d后,萌动率分别提高到58.49%和83.55%,但并不萌发。以3ml大豆感病品种Sloan的根系分泌物为培养液,26℃黑暗或光照培养7d即可获得80%以上的卵孢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FH-1和NJ-1混合菌发酵液缓解铅(Pb2+)与莠去津复合胁迫对大豆种子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Pb2+浓度下FH-1和NJ-1 (3∶2)混合细菌对莠去津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2,0.04,0.06,0.08,0.1和0.2mol·L-1 Pb2+后,第1天时低浓度0.02mol·L-1 Pb2+对莠去津降解率有促进作用,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莠去津降解率均受到抑制作用;当培养第3天和第5天时,添加各浓度Pb2+后莠去津降解率均受到抑制作用。同时种子萌发试验和幼苗盆栽试验进一步表明,Pb2+与莠去津复合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部发育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高于单一胁迫;而加入FH-1和NJ-1混合菌发酵液后,大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长度分别提高了36.36%和46.76%。幼苗的相对茎叶干重和根长分别恢复38.60%和60...  相似文献   

20.
在10℃黑暗条件下进行室内土培接种实验,评价玉米秸秆低温降解复合菌系GF-20对玉米秸秆的促分解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接种后15、30、45和60 d分别测定GF-20及对照菌剂LK和SM的玉米秸秆降解率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未施菌剂对照(CK)相比,施用菌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玉米秸秆的分解,以低温高效菌剂GF-20效果最佳,可明显加快秸秆分解进程。利用16Sr DNA-PCR-DGGE技术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未施菌剂对照(CK)和无秸秆无菌剂的空白对照(B)相比,施用菌剂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GF-20LKSMCKB;各处理之间的种群均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玉米秸秆添加促腐解菌剂,可有效加快秸秆分解,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