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红会  胡振  张金刚  邹桂伟  梁宏伟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6-019606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溶解氧、水温和氨氮等水环境因子胁迫已成为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抗逆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鱼类对温度、低氧、氨氮、亚硝态氮、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环境耐受性鱼类新品种的育种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结果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技术,深入解析鱼类响应环境因子胁迫的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高效精准抗逆新品种的培育,为鱼类抗逆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望舒  刘琳 《水产科学》2004,23(5):43-44
在水产科技论文中,有关鱼类拉丁学名的表述存在某些问题,下面,笔者对此谈一点儿看法,以供水产科技人员撰写论文时参考。1 关于鱼类的选育品种有许多养殖鱼类是水产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者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等多种方式培育出的养殖品种,其中鲤Cyprinus(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菜籽饼是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的很好饲料蛋白源。其含有的配糖体——葡萄糖硫苷 (介子苷 )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产生异硫氰酸盐和唑烷硫酮毒素,这种毒素在畜禽养殖中能导致家畜中毒,已被实践证明,但在水产养殖方面普遍认为毒性不明显。但是,笔者在进行鱼病防治指导过程中,发现这种毒素在水产养殖方面表现还是明显的。   有的养殖户在主养鲫和鳙的生产模式中,为了降低养殖鱼类的饲料成本,采用在池塘或水库里直接投喂菜籽饼的生产方式,鱼类生长良好,未见异常现象。但是到起捕上市时,所起捕的鱼主要表现在,体表鳞片局部…  相似文献   

4.
鱼类育种在国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随着鱼类养殖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改良养殖品种,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各国的科学工作者除了不断改善管理方式、改进养殖技术外,在鱼类育种方面还进行了不少的工作。但与家禽和家畜的育种工作相比,鱼类育种仅局限于较少的品种。鱼类的育种工作大致包括下列几个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利用性别控制技术生产全雌鱼或全雄鱼,以及利用多倍体技术生产三倍体鱼,正成为现代水产育种技术研究的热点。但由于缺乏鱼类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实际操作上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些鱼类遗传学的基本知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外简讯     
国际鱼类遗传、育种和杂交学术研讨会在法国举行 1986年,在法国波尔多市召开了“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遗传、育种、杂交学术研讨会”。有28个国家的160多位科学家和专家出席大会。会议对当前国际遗传、育种和杂交方面的科研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拟定了改进鱼类和水生无脊推动物渔业利用的方法,明确了对养殖对象的新的研究方向。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总结有以下几个部分:1、水产养殖对象的种群遗传学;2、选择繁育和工业化杂交;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防治困难.水产科研人员曾对该病进行了病原方面的研究.未分离到病原微生物,证明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鱼类应激通过降低摄食量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生理变化.降低了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了鱼类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养殖生产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国际虹鳟育种产业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原产于北美地区,为典型的冷水性鱼类,是世界性重要经济养殖鱼类之一和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虹鳟是最早采用数量遗传学理论指导遗传选育的水产动物之一,BLUP育种值估计和配合力分析等遗传评定方法以及家系选育、杂交和配套系育种等技术均在虹鳟育种实践中广泛应用。淡水鱼类养殖中,必须使用遗传选育的优良品种的行业共识,最早在虹鳟中确立。目前,在欧洲、北美以及智利等主要鲑鳟鱼养殖国家和地区,虹鳟良种覆盖率均已达到90%以上。鉴于虹鳟仍是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鲑鳟鱼类,其育种工作在许多非原产国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以全球化的视角,从虹鳟养殖与选育的历史概况、虹鳟种业的主要技术手段及产业格局、主要虹鳟育种机构的组织形式与类型特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国际虹鳟种业的发展及对我国虹鳟种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鲑鳟鱼类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现代数量遗传学理论指导育种实践的水产动物之一,在近50年育种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育种策略、选择方法,为其他水产动物的遗传选育提供借鉴。育种者为满足消费市场和养殖者对鱼肉品质、鱼体规格、高抗病力、高饲料转化率等需求,利用多种育种策略和选择方法来开发相应的养殖品种和品系。本文从育种策略、选择方法等概括介绍目前我国鲑鳟鱼遗传育种领域的主要支撑技术,以期为其他水产动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射线在鱼类育种方面的利用:用射线照射农作物或家畜,可提高突变频率,有利于人为的进行选择。在鱼类育种方面,其原理亦同样,有可能产生饲料利用率高、成长快或者肉味美的新品种。至今,养殖鱼类辐射育种的实用例子,不十分了解。  相似文献   

11.
育种,就是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实践表明,品种是养殖生产的物质基础,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增产的有效途径。要从根本上提高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必须在品种上狠下功夫。凡是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都被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自五十年代以来,苏联、东欧、美国、日本以及以色列等国都在致力于养殖鱼类的遗传改良,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慢,基础较差。自1958年至70年代初,虽然也开展过一些杂交育种工作,但基本上是自发进行的,缺乏计划性和信息交流。直到1972年在湖北沙市召开全国淡水养殖鱼类优良品种选育和基础理论研究会  相似文献   

12.
鲤科(或包括鲤亚目、泥鳅等)鱼类的染色体试验的比较早,已能制成各式各样的倍数体和雌性发生二倍体等。一般地说,鲤科、鱼类等,不象鲑科鱼类随着成熟期出现的弊病(生长、成活率、商品价值低等)显著,致使养殖界对生产三倍体不育鱼的兴趣不大。反而积极发展雌核生殖的全雌(种苗)生产和确立早期纯系的研究。这里,概要介绍东京水产大学水产养殖学教研组和水产厅养殖研究所育种研究室共同进行的“关于通过染色体操作的鲤科鱼类全雌性生产的研究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遗传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鱼类杂交新品种不断涌现,加快了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然而,如果对杂交鱼放养不当,则会导致该地区自然鱼类基因库的衰败。在自然界中,鱼类一般都是选择同一种群中的个体进行交配。因此,一旦在这一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学会池塘养殖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2月21日——26日在江西南昌市召开了全国养殖鱼类移殖和育种基础理论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产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及中央和地方的水产行政管理部门,《中国水产》、《水产学报》、  相似文献   

15.
冷水性鲑科鱼类肉质鲜美,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易加工,是世界性养殖鱼类,其中大西洋鲑、虹鳟和红点鲑属鱼类等主要养殖鲑科鱼类,一直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简要叙述了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介绍了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选择育种、分子遗传与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鲑科鱼类遗传育种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对全世界范围内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别控制、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低温保存技术、DNA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就,并对鱼类遗传改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淡水鱼类近5 000种,其中海水鱼约占三分之二,淡水鱼约占三分之一,鱼类养殖种类数由60年代的十多种增加到目前的百种左右,养殖产量也得到相应提高。建立先进的鱼类育种技术体系和育种研究创新平台、提高鱼类遗传育种的效果和种苗质量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鱼类遗传育种的技术及其当前的发展动态,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概况,探讨了鱼类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鱼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的一种表观遗传机制。近年来,随着对水产养殖动物各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DNA甲基化在水产养种动物遗传育种的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简要介绍了DNA甲基化和其检测技术,并从鱼类、贝类、棘皮动物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该技术在这三类动物上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水产养殖动物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抗菌药物防治鱼病的规范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苗种的频繁交换、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导致的突出问题是养殖鱼类疾病的流行愈加广泛,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渔药在水产养殖鱼病防治中担负着确保养殖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重任。尤其是抗菌药物防治鱼病具有直接、经济、有效的特点,最易被养殖者接受。水产养殖生产中由于养殖者安全用药知识淡薄,滥用或误用渔药现象相当普遍,不仅造成了水产品的  相似文献   

20.
<正>食盐在水产养殖中用途非常广泛,如鱼类人工繁育、鱼类病害防治与商品鱼远途运输,还可以用来改善水质、防止浮头,而且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