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章 渔业水域环境状况 第一节 海水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环境状况 1999-2000年,我国海水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局部水域污染较严重,环境状况相对较差。据对14个重要渔业水域165个测点的监测分析,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重金属铜,见图2-图8。 所监测重要渔业水域中,无机氮平均含量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水域占64%,在南海北部蓝圆■、大眼鲷、沙丁鱼等近海多种经济鱼类产卵场及仔稚幼鱼索饵场(H)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02mg/L;超标水…  相似文献   

2.
通过2009年和2010年4—11月对宁德三都湾2个网箱养殖区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三都湾网箱养殖区无机氮平均浓度0.324~0.368 mg/L,活性磷酸盐平均浓度0.034~0.035 mg/L。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基本上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超标率在50%~75%。网箱养殖区营养盐浓度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并且有发生赤潮的潜在性危险。  相似文献   

3.
于2017—2019年的5月至11月对烟台养马岛贝类养殖区进行水质监测,分析了该贝类养殖区近三年来的营养盐含量变化,并对该海域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探讨其营养盐的潜在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养马岛贝类养殖海域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该海域为氮限制的贫营养化水平;有机...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3~2005年春、秋季对珠江八大门口水域的采样分析结果,研究了珠江八大门口水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水体中无机氮的形态主要以硝酸态氮(NO3--N)为主;无机氮平均含量范围为1·986~5·070mg·L-1;虎门、鸡啼门无机氮含量相对于其他门口偏高,横门、磨刀门则相对偏低。活性磷酸盐含量较低,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该水域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属于N超标富营养化型。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近岸海域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及自然保护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及重金属铜的超标情况依然存在 ,其超标范围与 2 0 0 1年相比有所减少 ,受污染情况略有好转。石油类的超标范围有所增加 ,但增幅不大。从区域分布来看 ,东海区近岸海域污染较严重 ,黄渤海区其次 ,南海区较轻。二、海水鱼、虾、贝、藻类养殖区的环境质量状况与2 0 0 1年基本持平 ,主要污染物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及重金属铅的超标范围分别较 2 0 0 1年略有扩大 ,局部水域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的超标幅度有所增加 ;重金属铜的超标范围略有下降。从分…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4年11月,2015年1月、3月和7月在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得的海水营养盐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评价了海水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显示,该海域无机氮平均含量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对不同养殖区域分析,宁海海藻养殖区和西沪港海带养殖区的无机氮浓度除冬季1个站位点外均劣于国家海水四类水质标准(0.50 mg/L),活性磷酸盐浓度在春、秋两季劣于国家海水四类水质标准(0.045 mg/L)。全年各水层的N/P比值均高于Redfield比值,磷相对缺乏。根据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营养水平属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7.
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祝立 《福建水产》2006,(2):24-28
福清龙江近几年水质严重恶化,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福清湾。本文利用2004~2005年对龙江入海口及其邻近水域的监测结果进行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龙江入海口海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磷酸盐、石油类、BOD5、无机氮、COD的含量均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磷酸盐、无机氮、COD、BOD5甚至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中的重金属汞和铅阶段性的超标。龙江水经过邻近海域的海水稀释之后污染物浓度虽有所降低,但是到了福清湾顶平均污染指数仍然高达3.2。表层沉积物的几种污染物中只有邻近海域的石油类的含量超标,其他项目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龙江入海口海域与福清湾是水产养殖区,受到污染的养殖环境会影响该养殖区水产品的质量,龙江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渔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2002年,中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保持良好,但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依然严重,主要受到营养盐类、有机物、石油类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影响。1、近岸海域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及自然保护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及重金属铜的超标情况依然存在,其超标范围与2001年相比有所减少,受污染情况略有好转。石油类的超标范围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从区域分布来看,东海区近岸海域污染较严重,黄渤海区次之,南海区较轻。2、海水鱼、虾、贝、藻类养殖区的环境质量状况与2001年基本持平,主要污染物无机氮、活性磷酸…  相似文献   

9.
福建九龙江口的水质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善 《福建水产》2004,(4):40-43
依据2003年福建九龙江口海区水质的监测资料,分析并评价该海区的水质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九龙江口海域水质基本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该海域水环境适宜水产养殖,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偏高,潜在富营养化因素,应加强污水排放的治理和海域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海域营养盐现状及年际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6~2009年莱州湾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莱州湾海域5月和8月无机氮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显著高于东部海域;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5月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高于东部海域,8月影响不明显;5月,53.3%的海域内无机氮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00%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34.9%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总体偏低,只有5月小清河口海域超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海域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年际变化结果显示,5月有逐步上升的趋势,8月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活性磷酸盐5月变化不明显,8月下降趋势明显;活性硅酸盐5月和8月变化不明显。4年整个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磷缺乏;平均N/P为164、Si/P为130、Si/N为0.77;净营养盐收支呈磷减少而氮增加的总体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福建泉州湾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依据2000~2001年福建主要港湾水产养殖容量研究的调查资料,分析并评价了泉州湾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泉州湾DO、pH值、COD和活性磷酸盐基本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而无机氮严重超标。由于福建省第三大河流晋江携带大量工农业废水排入该海湾,造成水质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偏高,潜在富营养化因素,应加强污水排放的治理和海域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02,320(7)
中国渔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2001年度,中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部分水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局部水域污染较严重,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离岸较远的海水鱼虾类产卵场、稚幼鱼索饵场、越冬场及内陆一些重要河流上游等渔业水域水质良好,基本没有受到污染,适合鱼类的繁殖和生长,栖息在这些水域的鱼类品质优良。二、近岸海域、河口及内湾部分渔业水域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与2000年相比,所监测的近岸鱼虾类产卵场和稚幼鱼索饵场中,无机氮、铜和化学需氧量的超标范围有所扩大;海水鱼、虾、贝、藻类养…  相似文献   

13.
李培 《河北渔业》2015,(4):17-18,61
根据2014年全年的监测结果,对三亚市大东海近岸海域水体的无机氮、无机磷进行动态研究,并分析了N/P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东海无机氮、无机磷含量分别在0.032~0.366mg/L与0.000~0.008mg/L之间,年平均值分别为0.092mg/L和0.002mg/L;其中,无机氮含量大部分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磷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大东海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良好。N/P比值范围为:15.50~201.00,年平均值为52.06,该值远大于16,则表明无机磷为大东海近岸海域的生长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22日,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2004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依然维持上年度的水平,但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依然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海洋天然重要渔业水域仍然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污染。无机氮污染以东海区和黄渤海区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活性磷酸盐和铜的污染以东海区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石油类的污染以东海区和南海区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海水重要养殖水域重金属平均含量均符合评价标准,部分水域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扇贝养殖区河口区域磷酸盐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扇贝养殖区7条主要河流的入海口,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活性磷酸盐进行监测与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月枯水期7条入海河口活性磷酸盐含量全部超标,大蒲河入海口磷酸盐含量高达1.177 mg/L,超标39倍;各河口磷酸盐甲均污染指数高达19.44.8月丰水期除戴河口磷酸盐污染指数小于1,属末被污染外,其余各入海河口活性磷酸盐含量也全部超标,丰水期大蒲河入海口磷酸盐含量仍最高,达0.930 mg/L,超标31倍;丰水期各河口磷酸盐平均污染指数也达9.41.河北省扇贝养殖区河口区域磷酸盐含量远远超过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扇贝养殖区第二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6.
1999─2000年,我国江河鱼类产卵场、索饵场部分水域污染比较严重,据对25个重要渔业水域124个测点的监测分析,主要污染物是非离子氨、总磷、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挥发性酚及重金属铜和锌,见图18─图26。 监测的江河鱼类产卵场、索场中,非离子氨平均含量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占65%,在长江石首段四大家鱼产卵场(P)和长江天鹅州白暨豚自然保护区(q)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0001mg/1,超标水域中以辽河下游刀鲚、河蟹索饵场及产卵场(f)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04mg/1,超过渔业水质标准1倍。 …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西沿海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2006年—2007年对广西沿海钦州茅岭近江牡蛎增养殖区、合浦廉州湾文蛤养殖区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在监测和评价的环境质量因子中,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锌、砷等,这些监测指标在贝类养殖区局部出现超标情况;分析无机氮超标的原因来自养殖区外源污染而非贝类养殖的自身污染。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8-2013年水质调查资料,分析了青岛市黄岛区南部海域营养盐分布与变化特征,并采用营养指数(E)法和有机污染综合指数(A)法对该海域海水的营养状况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 2012-2013年调查期间,无机氮含量范围为20.82-197.62 µg/L,活性磷酸盐为4.52-52.91 µg/L,COD为0.39-1.25 mg/L。除个别站点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外,其余站点活性磷酸盐含量以及全部站点无机氮和COD含量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2) 调查海域无机氮以春季最高(86.42 µg/L),秋季次之,夏季最低(38.59 µg/L);活性磷酸盐以秋季最高(18.68 µg/L),春季次之,夏季最低(9.10 µg/L);COD以夏季最高(0.962 mg/L),秋季次之,春季最低(0.682 mg/L)。(3) 调查海域无机氮和COD含量2008-2011年呈逐年降低的变化趋势,2012年又有所增高;活性磷酸盐含量2008-2010年呈逐年降低的变化趋势,2010–-2012年呈逐年增高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调查海域海水的营养水平较低,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小。调查海域水质状况良好,未受到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9.
第四节 湖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环境状况 1999-2000年,据对5个湖泊鱼类产卵、索饵场共37个测点进行的监测,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化学需氧量,见图28-图34。 在所监测的湖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中,总磷平均含量符合地表水质二类标准的水域为0,在鄱阳湖白暨豚、江豚分布区(iv) 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为0.03mg/l,在武汉市主要天然湖泊经济鱼类索饵场(iii)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13mg/l,超过地表水质二类标准12倍。 化学需氧量平均含量符合地表水质二类标准的水域占67%,以洞庭湖重要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20.
林永添 《水产养殖》2011,32(4):18-20
2008—2009年通过对金蛇头入海口及邻近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的监测,并对环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海水污染物中COD含量仅宁德金蛇头入海口中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的要求。在无机氮、磷酸盐等项目中宁德金蛇头入海口及邻近海域、对照点站位等海域均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的要求。而表层沉积物监测项目,宁德金蛇头入海口、邻近海域及其对照站位监测结果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第一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