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甜菜象虫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1981年研究了黑龙江省为害甜菜的象虫种类有甜菜长柄象、蒙古土象、甜菜象、二斑尖眼象、三北甜菜象、黑斜纹象、锥喙筒喙象、甜菜毛足象及甜菜碗额象等9种,其中甜菜长柄象和蒙古土象为优势种。40%甲胺磷乳油500~800倍液喷洒幼苗,杀虫率80~95%;用“3911”闷种对防治甜菜象虫有较高的效果,可挽回甜菜块根产量11~25%。  相似文献   

2.
甜菜筒喙象是世界潜在入侵象虫网收录的一种重要象甲科昆虫,主要为害甜菜,以及藜科、苋科和蓼科的一些杂草,国内外未曾见有为害藜麦的报道,2016年7月下旬我们发现该种象虫在北京严重为害藜麦。本文首次报道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同时介绍了其形态识别特征、生物学特性,给出了防治建议,并提出下一步研究重点,为有效防范甜菜筒喙象的进一步扩散为害,保障我国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白缘象甲     
1 学名 Graphognathus leucoloma(Boheman)2 异名 Naupactus leucoloma Boheman Pantomorus(Graphognathns)dubius Buchanan P.(G.)pilosus Buchanan P.(G.)striatus Buchanan Graphognathus teucoloma dubius(Buchanan) G.leucoloma pilosus(Buchanan) G.leucoloma striatus(Buchanan)3 分类该虫为鞘翅目,象虫科,短喙象亚科、白缘象属。  相似文献   

4.
甜菜筒喙象的防治冯祥和(山西忻州地区植保站,034000)甜菜筒喙象(LixussubtilisBoheman)是当地甜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苗期害虫,一般虫口密度3~5头/m2。严重田块在20头/m2以上。此虫占当地甜菜苗期害虫的90%以上。在山西甜菜...  相似文献   

5.
植物检疫中两种芒果象学名的变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部1980年公布的我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各单中,芒果隐喙象甲和芒果象甲的学名为 Cryptorhynchus mangifersa(Fabr.和 C.grayis(Fabr.)。这两种象虫均属象虫科隐喙象亚科。1980年赵养昌等编著的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册象虫科(?)把它们归入芒果象属 Acryptorhynchus,(?)两种芒果象分别称为印度芒果象 A.mangiferae(Fabr.)和果肉芒果 A.frigidus(F.),把 Cryptor-hynchus gravis(F.)作为 A.frigidus(F.)的异名,并介绍了我国另一种芒果象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木材上截获的两种锥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扬州口岸木材进口较多,扬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疫人员从中截获大量有害生物,特别是象虫类.经初步鉴定,分隶于长角象科Anthribidae、锥象科Brentidae、象虫科Curculionidae的隐喙象亚科Cryptorhynchinae和大眼象亚科Zygopinae及隐颏象亚科Rhynchophorinae等.现将已定名的两种锥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987年从印尼进口藤枝中检获象甲,经鉴定为象虫科隐颏象亚科的 Rhinostomus meldolae(Pascoe)。该虫成虫体长6~24.5ram,黑色或棕黑色。两眼相近,在喙的腹面几乎彼此接触;在喙的背面被两条窄隆线分离,两眼间距离窄于触角柄节宽。前胸前缘两侧不具眼叶,雄虫喙背面锯齿状,腹面有许多黄色长毛,雌虫喙背面基部刻点密,腹面光滑无毛。触角棒基部角质化部分大约等于端部海绵状部分,两部分之间的缝弯曲。前足基节间距至少为基节直径的  相似文献   

8.
加强检疫严防芒果象甲传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恒忠 《广西植保》1998,11(2):25-26
加强检疫严防芒果象甲传入李恒忠(百色地区植保植检站百色533000)在世界芒果产区内,为害芒果果实的象虫科Curculionidae,隐喙象亚科Cryptor-rhynchinae的象虫,目前已知共有三种:芒果果核象甲(印度果核芒果象)Sternoc...  相似文献   

9.
警惕桑根害虫——灌县癞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保护》1983,9(4):38-38
1982年,四川省三台县蚕种场发生一种象甲,其幼虫为害桑树根部。我们应邀前往调查;标本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元清同志鉴定为灌县癞象Episomus kwanhsiensis Heller.属象虫科Curculionidae、耳喙象亚科Otiorrhyvnchinae。  相似文献   

10.
1985年7月,我们在集中隔离试种的锦松上,发现一种象虫,经陈元清先生鉴定:为马尾松角胫象 Snirahoshizo insidiosus。此虫在锦松的枝条、主杆、地下根部都能危害,以幼虫蛀食树木的形成层,也能蛀入木质部,植株如被危害严重,导致全株死亡。同时,我们在邻近的其它品种松树上,也发现了此虫。该虫属隐喙象亚科,角胫象属中的一种。其成虫体长约3—4mm。黄褐色或黑褐色,较活泼,喙凸起,弯曲,胸沟不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