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株型栽培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棉花株型栽培,以多结优质铃为根本,把优质铃开花期长短作为栽培措施应变的依据。主要把握3个环节:⒈要根据熟制、种植方式,选用相应熟性的品种和适期播种,以争取有较长的优质铃开花期;⒉为保证棉株内围果节的蕾均在优质铃开花期内开花,确定所要培植的株型,选定合理密度和单株果枝数、果节数;⒊在满足棉株生长所需足够的肥水供应前提下,以化控为主要手段,配合其他措施,尽量缩小棉株营养体,建起与密度相适应的株型,促使棉株内围果节多结铃、从而达到铃数与铃重协调配合,实现优质高产之目的。实践证明,只要把握住以上3个环节,即使优质铃开花期只有20天左右的麦垄直播夏棉,同样可取得早熟与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夏棉直播与春棉移栽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我省沿江棉区发展夏棉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夏棉在我省沿江棉区能够实现最佳开花结铃期与当地高温富照期同步,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不亚于移栽春棉的产量潜力;夏棉直播霜前皮棉和霜前花率高于移栽春棉,早熟性优于移栽春棉;且夏棉直播省工节本,棉田综合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麦棉两熟连作制发展很快,1983年夏棉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90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16.4%,预计今后将逐年增加。为了推动我省夏棉生产,在1982、83两年中,对夏棉(中棉所十号)的成铃规律作了一些观测,现根据夏棉成铃特点,谈谈栽培管理上应采取的一些措施。一、夏棉成铃特点从两年观测结果列  相似文献   

4.
1小麦连作夏短季棉双直播模式 1.1模式。小麦四密一稀,行距11cm,预留棉行17cm;夏棉等行距,行距50cm。夏直播棉亩密度8000~10000株。自2006年开始试种,3年来,一般亩产小麦450kg,籽棉200~300蚝。小麦6月5日前收获,夏直播棉10月15日前收获,吐絮率9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小麦收获后麦茬的不同处理试验,探讨对麦后直播夏棉的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秸秆还田机切秆灭茬,旋耕机整地后,用玉米播种机播种棉花,采用先播后浇的栽培技术,简约、快速,省人省力,棉花出苗好,生育期提前1周,为麦后直播棉稳产高产优质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 夏播棉生育期短,应选用早熟品种。当前推广的夏棉(短季棉)优良品种有:豫棉5号、辽棉9号等不抗病品种,适合在无病区和轻病区种植;中棉16号(中375)、中427为抗病高产优质良种,适合在老棉区和重病区种植。 播期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夏棉应抢时早播。麦垄点种田,以收麦前10~15天抢种为宜。高产麦田可适当推后,低产麦田可适当提前;有预留行的可适当提前。麦收后直播的夏棉,可足墒铁茬播  相似文献   

7.
麦套棉棉蚜防治指标和主要害虫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组建了麦套春棉、麦套夏棉和夏直播棉由于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ar为害形成的不同卷叶株率和棉花产量损失率的相关式。分别提出了它们在亩产60~70公斤产量水平下的防治指标:麦套春棉1~3叶期和4~7叶期卷叶株率10%和18%;麦套夏棉和夏直播棉1~7叶期均为卷叶株率18%;三者蕾铃期均为卷叶株率10%。调查了棉蚜、棉铃虫和棉叶螨在上述三种类型棉田内的种群动态。提出了麦套春棉主要棉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验组建了麦套春棉、麦套夏棉和夏直播棉第二~四代、第三~四代和第四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与棉花产量损失率的相关式。分别提出麦套春棉第二、三、四代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180粒、50粒和200粒;麦套夏棉第三代和第四代为百株累计卵量25粒和100粒;夏直播棉第四代为百株累计卵量100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麦收获后麦茬的不同处理和不同的播种机械使用,探讨其对麦后直播夏棉的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秸秆还田机切秆灭茬、旋耕机整地后,用玉米播种机播种光籽棉种或用非标准棉花毛籽播种机,采用先播后浇的栽培技术,简约、省时、省工,棉花出苗好,为棉花增加了1周的有效生长时间,为麦后直播棉稳产、高产、优质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夏直播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次性见花施肥、固定氮磷钾施肥比例条件下,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夏(麦/油后)直播棉花(Gossypium spp)主要农艺性状、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直播棉花在种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时,对单株成铃数、铃重等产量相关性状有明显影响,烂铃数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因此,该种植密度可作为夏直播棉花高产栽培的参考密度。  相似文献   

11.
<正> 豫早110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培育的夏棉新品系。在1990、1991年省夏棉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孟县试点,霜前花率分别为79%和89.6%,皮棉亩产分别为95.6和111.68kg,均居试验首位。早熟性、丰产性均明显优于对照中棉14和16号。而且铃大、吐絮  相似文献   

12.
结果表明移栽棉地膜、露地栽培、直播地膜栽培较直播露地栽培早熟,开花结铃高峰勘交直播露地栽培提前10天左右,与最佳开花结铃时间比较吻合,结铃空间分布佳,结桃数多,优质铃比例高,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获得高产主要通过增加伏前蕾,伏期花提高伏期桃和总桃,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播期(x_1)、密度(x_2)、追纯氮(x_3)打顶留果枝数(x_4)、去蕾果枝数(x_5)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夏棉农艺组合措施、群体动态、成铃分布及产量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建立起皮棉产量、霜前花两个目标性状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兼顾高产、优质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是合理的。同时研究了夏棉高产优质的群体生育动态,找出了看苗促控的管理指标及成铃分布状况和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影响彼此消长的互变关系,进而模拟出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明确了夺取夏棉高产优质的主攻方向,实现夏棉高产优质。达到667m2产皮棉60kg,霜前籽棉2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为5月20~23日播种,密度7.3~7.5千株,追纯氮11.04~12.0kg,打顶留果枝数8.4~8.7个,去下部1个果枝的早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15.
麦后直播高密度短季棉有效铃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万株/hm2高密度麦后直播的不同短季棉品种为对象,调查清水和棉太金处理下棉花单株有效铃的产量性状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单株有效铃数、棉铃质量、衣分、籽指分别为5.4~7.4个、4.0~4.2 g、34.7%~37.9%、10.3~11.7 g;1至6台果枝的籽棉产量、有效铃数分别占单株总籽棉产量、有效铃数的78.1%~92.2%、79.3%~92.1%;果枝第1节位籽棉产量、有效铃数分别占总籽棉产量、有效铃数的78.1%~85.4%、76.7%~85.1%。由结果可知,麦后直播棉在栽培管理上应着重利用第1~6台果枝和果枝第1节位铃。  相似文献   

16.
棉花铃重时空分布特点及增重途径与技术田克雨(东辛农场种子公司连云港222248)棉花皮棉产量由亩总铃数、铃重、衣分三个因素构成。从本场近5年棉花产量构成三要素看,年度间铃重的高低对产量的影响比亩总铃数还要大(表1)。本文就目前我场露地直播棉亩产70~...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南京、丰县、泗阳、太仑、射阳、如皋等6个不同生态棉区试点研究表明:亩产百公斤优质棉优化成铃的指标有3个:亩铃数需6.5~7.0万以上,铃重4g左右,衣分38%~39%;成铃期间棉田成铃强度要求1500个铃/亩·日左右,优质铃占亩铃数的70%~80%,单铃经济系数75%以上;8月底前形成85%~90%大铃,10月底前有85%~90%棉铃吐絮,霜前花率90%左右。本文还提出了棉田优化成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氟铃脲对蔬菜害虫的防效及其应用技术,进行了氟铃脲等药剂防治蔬菜主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和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氟铃脲防治菜青虫见效快、效果明显,于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1次,药后1d,防效可达85%左右,最高可达95%以上;对小菜蛾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氟铃脲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50mL/667m2为好;在菜青虫特大发生的情况下,须用药2次,间隔期为5~7d,以确保防治效果和蔬菜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周口地区在生产上选择夏棉良种的标准是:早熟性好,生育期101~105天,果节始节5~6节,霜前花率90%以上;丰产性好,植株低矮耐密,株高65~75 cm,塔型,叶片中等偏小,衣分38%~40%、铃重5~5.5 g,单株结铃7~8个;稳产性强,正常年份皮棉产量超过950 kg/hm2;纤维品质优良,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对病虫具有良好的抗耐性,高抗棉铃虫,兼抗耐蚜虫.  相似文献   

20.
1982~1983年,在田间条件下,以中棉10号品种为材料,进行了黄淮海地区麦棉两熟制短季棉应用 DPC 诱导最佳部位成铃与优质栽培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开花时间、开花部位、铃期、铃重等多因子相关的综合评价,确定了单株较佳的时空成铃结构,为定向诱导成铃提供了科学依据。(2)肯定了应用 DPC 化控措施对短季棉中棉10号早熟优质丰产的效果:可以促进提早开花结铃、增加前期成铃数;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每亩6000株提高到8000株),增加了群体最佳部位成铃的比重;皮棉单产可增加11%以上,并提高了霜前花百分率。(3)提出了在棉花优质栽培上应用 DPC 诱导最佳部位成铃的一般原理,以及适应于黄淮海棉区的化控技术指标参数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