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斑节对虾是养殖对虾类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对虾,也是我国传统养殖对虾种类,且适合大规格虾养殖。近十多年来,由于缺乏良种,苗种良莠不齐,斑节对虾养殖未能获得大的发展。斑节对虾"南海2号"(品种登记号:GS-02-002-2017)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完成选育。培育单位经过多年实验得到生长速度快、耐高氨氮的父  相似文献   

2.
泰国渔业与中泰水产品贸易发展特征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泰国水产养殖业泰国水产养殖业最近十多年发展迅速。1997年泰国养殖产量只有53.98万吨,产值19.06亿美元;而2012年为123.39万吨和33.16亿美元。主要养殖品种有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泥蚶、紫贻贝、牡蛎、鲈鱼等,其中虾产业占绝对优势,是泰国水产的支柱。目前,泰国的主要经济鱼虾人工繁殖、育苗技术以及生产设备在东南亚国家中最先进,尤其是对虾和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俗称草虾、花虾,属热带性大型虾类,我国主要产于海南、广东和广西沿岸,浙江、福建也有少量分布。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是养殖的优良品种。东南亚许多国家养殖斑节对虾有较长的历史,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等国,近年来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发展较快。我国除台湾省在斑节对虾人工育苗、养成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外,广东、福建还处于初期阶段。为了开辟新的养殖品种,促进我省对虾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中外合资马尾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承担省水产厅科教处下达的“斑节对虾高产养殖试验”的任务,于1988年6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由于台湾斑节对虾的疾病,使日本养虾业受到很大损害,并由此被迫转向小规模生产,这就是1988年春季以来,导致日本对虾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这次有机会赴台,目的是调查斑节对虾疾病的实况和了解自1987年以来威胁日本对虾市场的台湾活对虾的现状。调查日期从1988年8月8日至15日。调查区域是以屏东县东港为中心的斑节对虾养殖区;屏东、高雄的虾加工厂;东港、基隆的各水产试验所;以及宜蓝的对虾养殖区。调查报告如下:台湾现代的斑节对虾养殖,是由廖一久博士等在故藤永元作博士的指导下,于1969年斑节对虾在世界首次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的。其后,不断发展,到1983年产量已超过1万吨,1987年达到8万吨以上,创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首次引进的斑节对虾(又名台湾草虾)在江苏省赣榆县人工试育苗成功。 赣榆县是对虾养殖大县,自80年代以来,曾两次获得全国对虾总产、单产、效益第一名。1993年,沿海赤潮给该县对虾带来了灭顶之灾。如何寻找适应本地海况的对虾养殖品种,成为该县发展水产养殖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市场调研,他们认为斑节对虾适应本地海况,经多方联系,去年初,该县与台湾日商有限公司联合投资500多万元,开发80公顷虾塘作为试验场,试养了1000万尾斑节对虾,一举获得成功。今年为了扩大试养面积,台湾客商与该县再次合作,共同投资35万美元兴建了一座斑节对虾育苗场,5月1日从印度尼西亚购进斑节对虾母种100尾进  相似文献   

6.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关键性产业,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的对虾养殖种类主要是以养殖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主。80年代中后期以及90年代,随着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突破,斑节对虾养殖在我国南方兴起,尤其是1992~1993年对虾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WSS)在我国暴发后,斑节对虾养殖得到迅速恢复并成为90年代我国南方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是我国近年来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养殖范围最广的品种。2000年以后,凡纳滨对虾养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养殖面积以及养殖产量在我国占居主导地位,从南方的海南省到北方的辽宁省,从沿海到内陆,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养殖。但是随着对虾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对虾单产面积的不断提高,对虾养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凸显出4个安全问题,即养殖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斑节对虾又名草虾,适应性及抗病害能力强,养殖成活率高,养成周期短(北方90~100天)。斑节对虾盛产于东南亚一带,国际市场上需求量很大,且价格昂贵,在我国北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水产养殖品种。92年4月,山东省莱州顺大海产有限公司与  相似文献   

8.
正这几年随着南美白对虾越来越难养,部分虾农尝试转养其他品种。斑节对虾由于市场价格好且稳定,不少养殖户开始试养斑节对虾。当前,广东是斑节对虾养殖的主产区,占全国斑节对虾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南海1号"应运而生广东省阳江市东泰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东泰水产")今年开始养殖斑节对虾"南海1号"(以下称"南海1号")。该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范敬峰介绍说,斑节对虾属于高档水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人工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北方对虾养殖品种单一,开发和引进新的优良品种,已引起广大水产科技人员和养殖生产单位的极大关注。1992年我们选择了经济价值高、生长快、周期短、个体大、耐高温、广盐性、食性杂、抗病力强、味道鲜美的斑节对虾进行了生产性养殖试验,以探索斑节对虾这一南方特有品种在北方的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生长规律,同时观察和探讨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特性和经济效益分析,给大面积引进与推广提供经验。 1 试验场地与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亚洲和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性海洋产业。我国的对虾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曾在19881992年居于世界首位,年产量达20多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1993年养殖对虾病害的暴发性流行,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严重滑坡,不仅对虾养殖业本身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相关的对虾加工和出口等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由对虾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虾病害防治和养殖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积极引进凡纳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和细角对虾(俗称蓝对虾)等新的虾种进行养殖,特别是我国华南地区采用高位池和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凡纳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迅速回升,对虾养殖业又开始出现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2000年华南地区养殖对虾产量增长迅速,达到12万多吨,其中约5万吨是凡纳对虾;仅广东省就达到7.5万多吨.超过全国产量的1/3。采用新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凡纳对虾单造产量普遍达到510吨,公顷,高的年产量已达到20吨,公顷,在江苏、山东等地进行小规模养殖也取得了成功,其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优于我国原有的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华南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养殖对虾的主产区。2000年我国华南地区引进细角对虾进行试养取得成功,个别地区单造产量达到610吨,公顷,成为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中又一个新的种类。但是,国内对于细角对虾的研究刚刚开始,缺乏专门介绍该虾的资料,广大虾农对此虾也了解不多。作者在此对细角对虾的养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并与凡纳对虾等其他滨对虾属种类进行比较,提供给有关科研人员和养虾业者参考,希望对我国细角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斑节对虾因个体巨大,对水域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应盐度范围广,在我国海水养殖区域以及咸淡水区域均可以养殖,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对虾养殖品种~([1])。而"南海1号"斑节对虾是中国水产科学院从野生种群中经多年连续选育而得到的优良品种,其生长速度比普通斑节对虾平均高20%以上,养殖成活率高10%以上,具有生长速度快、不易患病、适应能力强、养殖成  相似文献   

12.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7月3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对阳江东泰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广东省海洋和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斑节对虾新品种(系)及鱼虾混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组先后走访了广州东涌一家斑节对虾个体养殖户和广州市金海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场。东涌个体养殖户采用集约化精养养殖,经测产,斑节对虾"南海1号"成活率达70%,亩均产420公斤;  相似文献   

14.
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是以水产苗种培育、淡水养殖、饲料加工、水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2004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天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导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团头鲂、斑点叉尾鮰,目前已建成4000亩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总资产1990万元,年产优质鱼虾1000吨,优质渔用饲料4000吨,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带动养殖户1100多户,养殖面积5万余亩,实现社会产值5500  相似文献   

15.
正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又名金鼓鱼,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重要的高端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斑节对虾又名草虾,是世界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亚洲为该品种的主产区,产量占全世界的91%。本团队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金钱鱼与斑节对虾混养技术:通过提前放养斑节对虾幼苗,可有效降低金钱鱼对幼虾攻击造成的损失。运用此模式,平均每亩收益可提高30%~40%,在实现增产增收的同  相似文献   

16.
李吉强  高伟 《齐鲁渔业》2007,24(3):35-39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地为东太平洋沿岸地区,由墨西哥经中美洲至秘鲁北部均有分布。我国曾称之为万氏对虾,与斑节对虾、中国明对虾并列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之一。1970年,厄瓜多尔试养获得成功后,在中南美洲推广发展甚快。从1990年开始,我国及东南亚养殖的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0年,全世界养虾产量只有2万吨,1983年已达10万吨,三年时间翻了二番多。其中白虾系产量6.5万吨,产量最大的是厄瓜多尔,达4万吨,其次是中国8,800吨;黑虾系(斑节对虾)产量3.5万吨,我国台湾省达1.6万吨,其次是孟加拉国7,000吨,印尼5,000吨,菲律宾4,000吨,印度3,000吨。厄瓜多尔的养虾业居世界首位。该国从70年代初开始养虾,79年以来养殖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4年养殖面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省对虾养殖主要品种南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到斑节对虾再到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模式由粗放养殖为主发展到粗放、半集约化、集约化几种养殖方式并存,养殖的规模和产量、效益得到了迅猛发展。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02年广东省对虾养殖产量已超过2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产量近11.8万吨,淡水养殖对虾产量8万多吨。对  相似文献   

19.
印度对虾养殖有数十年的历史,目前是世界上对虾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1985年对虾的捕捞产量约180,000吨,对虾养殖总产量约20,000吨。在印度,对虾养殖地区主要在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和卡纳塔克邦。养殖的种类主要是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绿尾对虾(Metapenaeus dobsoni),其次是印度对虾  相似文献   

20.
<正>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试验获得成功。在当今中国对虾面临病害严重、国际市场呈萎缩态势的情况下,引进和发展养殖斑节对虾,使之渐次形成规模很有必要。 1 引种养殖斑节对虾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从斑节对虾人工养殖的情况看,斑节对虾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斑节对虾又称草虾,是对虾类中最大的一种,盛产于东南亚地区。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和食性杂的优点。目前,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福建等地已成功地进行工厂化育苗并开始大面积养殖出口,效益十分显著。近几年来,在我国其它一些省市如河北、江苏和山东等地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