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高山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山蔬菜是指在海拔800~1 800m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产的蔬菜.湖北省有丰富的高山蔬菜生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恩施州的巴东、建始、利川、鹤峰,宜昌市的长阳、五峰、兴山、秭归、夷陵,襄樊市的保康,十堰市的房县、张湾等12县(市、区).2004年,湖北省政府率先启动了巴东和长阳两县高山蔬菜板块建设,有力地带动了湖北西北部高山地区蔬菜产业发展步伐,出现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民间资本大量投入的火红局面,形成了高山蔬菜经济带,成为湖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产业.  相似文献   

2.
高山蔬菜发展的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山蔬菜栽培是在一定海拔高度(500~1 800 m)的山区进行蔬菜生产,实现蔬菜反季节生产的方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高山蔬菜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蔬菜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安徽、江西、浙江、重庆等省市的高山蔬菜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2009年8月,国家农业部"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高山蔬菜"现场会在湖北恩施利川市召开,利川高山蔬菜生态型生产方式和规模宏大的6670hm2  相似文献   

4.
湖北外向型蔬菜产业发展区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湖北外向型蔬菜发展的产业背景,并从地理气候和市场供应等区位特点出发客观分析了湖北以高山蔬菜、水生蔬菜、露地喜冷凉越冬菜为主的地方特色蔬菜的地域特色和外向优势,剖析了湖北外向型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提出了发挥区域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克服瓶颈问题促进产业发展的主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高山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湖北俗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靠山靠水发展蔬菜,是湖北蔬菜产业的一大特点。特别是鄂西北山地资源丰富,气候独特,是发展高山蔬菜的理想之地。这些山地是立体气候,最高海拔3005m,最低海拔66.8m,土壤肥沃疏松,雨量充沛,环境优美,适宜各类蔬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山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广义来讲,在高山(海拔1 200 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 200 m)地区生产的蔬菜统称为高山蔬菜;狭义所指的高山蔬菜通常是指在高山、二高山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  相似文献   

7.
湖北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蔬菜是湖北省特色板块之一,2019年播种面积14.54万hm~2,总产量416.04万t,产值64.71亿元,为满足夏季鲜菜市场供应和山区农民致富发挥重要作用。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采取科学规划布局、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广轻简化生产措施、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强高山蔬菜公共品牌建设、强化财政支农政策等措施,推进湖北高山蔬菜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山四季豆适栽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种植四季豆是本县高山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主要蔬菜生产商品之一,2005年高山四季豆面积发展到810hm2,占全县高山蔬菜面积44.2%,全年产值近4300万元。四季豆生产对本县高山蔬菜产业能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改善、缓解品种单一及品种退化等诸多阻碍因素,促进高山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湖北作为全国蔬菜大省,蔬菜增值前景极大,发展后劲很足,正致力于发展蔬菜千亿产业工程。就发展蔬菜千亿产业提出以下8条建议:加快标准蔬菜园创建,加大沼气池建设,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速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积极发展湖北省的高山茭白产业,积极发展无土栽培水生蔬菜产业,加快发展湖北省蔬菜保鲜加工产业,加大蔬菜加工设备的研发和投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山蔬菜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夏秋时令蔬菜,高山蔬菜区也即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渡淡”基地。湖北高山辣椒栽培已有近20年历史,主要分青椒和红椒两种产品形式,青椒销售到武汉、南昌、长沙、重庆等附近大城市,红椒远销半径为1000公里以内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福州、上海等地。  相似文献   

11.
高山辣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高山蔬菜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夏秋时令蔬菜,高山蔬菜区也即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渡淡"基地。湖北高山辣椒栽培已有近20年历史,主要分青椒和红椒两种产品形式,青椒销售到武汉、南昌、长沙、重庆等附近大城市,红椒远销半径为1000公里以内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福州、上海等地。  相似文献   

12.
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海拔1200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200m)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我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大巴山、大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高山蔬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蔬菜是开化县蔬菜产业重点内容之一。随着高山蔬菜生产的不断发展,一些如青枯病、疫病、叶霉病及烟青虫、豆野螟等蔬菜病虫的危害也不断加剧,这些病虫适宜温凉多雨或高温季节的气候条件。防治好这些病虫害,是发展无公害蔬菜,并取得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笔者近几年来从农业防治、药剂防治、栽培管理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一套无公害高山蔬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并取得了较好实效,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浅谈重庆高山蔬菜应用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蔬菜是选择海拔800~1500m之间的山区宜耕地进行规模化、商品化蔬菜栽培,于每年7~10月供应市场的产业模式。它既是缓解城市蔬菜“秋淡伏缺”的有效措施,又是贫困山区农民利用自然资源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广泛开展了高山蔬菜生产,如日本利用山地生产萝卜、缅甸利用山地生产甘蓝等。在我国,台湾利用高山生产番茄,内地也有10多个省市进行了高山蔬菜栽培,如湖北长阳地区、浙江天目山区、临安市、杭州市、文成县、安徽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等地区,不但面积发展较快,而且蔬菜品种也由单一的甘蓝、番茄、萝卜发展到7大类23个…  相似文献   

15.
妙晓莉 《蔬菜》2022,(1):61-63
凤县高海拔、低污染的自然条件优势促成了高山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无公害蔬菜成为当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在发展高山蔬菜过程中暴露了蔬菜产品质量优势不明显、无公害生产意识欠缺、菜区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依托产业基地平台,做好技术支持;确定主栽蔬菜,合理搭配品种类型;推广菜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等高山无公害蔬菜发展策略,以促进凤县高山蔬菜产业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山蔬菜经过20年的发展,已逐步发展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高山蔬菜在山区致富一方百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总结交流全国高山蔬菜发展的经验,研讨高山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山蔬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7月18~20日首届全国高山蔬菜研讨会在素有“高山蔬菜第一县”之称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高山蔬菜主产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香芹别名荷兰芹、欧芹、洋芫荽。原产地中海,喜温耐寒怕热,适宜凉爽的气候条件。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了加大高山蔬菜结构调整力度,于2004年引进香芹在高山试种成功,经过冻干加工,出口欧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该县主要冻干出口蔬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湖北是我国高山蔬菜主产省,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鄂西山区,该区域大都是海拔1 000 m 左右的山地,生态优良,日照充足,可耕地土层深厚肥沃,雨量充沛,夏季气候冷凉,发展高山蔬菜条件得天独厚。到2010 年全省高山蔬菜生产面积已达10.67 万hm2,总产近500 万t,产值已突破40 亿元,高山蔬菜产业为满足山下夏季鲜菜市场供应和山区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利 《西南园艺》2010,(3):90-91
总结分析武隆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等,提出武隆县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6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潘晓燕  李仲惺 《蔬菜》2011,(7):39-41
发展高山蔬菜是21世纪的大势所趋。一是因为高山蔬菜生长在水质洁净、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没有污染,质量好,市民喜欢;二是发展高山蔬菜,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三是高山蔬菜的发展可有效利用山区的土地资源。就此,对永嘉县张溪乡如何发展高山蔬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