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重庆蝶类区系与地理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99年2000年期间,对重庆市蝶类进行的调查表明,已知蝶类有404种,隶属于12科171属。重庆市蝶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占种数的62.1%,广布种次之,占23.3%,古北界种最少,占14.6%,根据聚类分析并结合地形,气候和植被,可大致将重庆市蝶类地理区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录了长白山区蝶类7科,89属,162种,165亚种.  相似文献   

3.
许国权  段海生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812-1815,1858
对湖北省已知478种蝶类中有具体分布的427种的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并讨论478种蝶类的区系组成,以研究湖北省蝶类地理分布。分析研究认为,427种蝶类分布在44个县市,蝶类资源分布不均,不同蝶类的分布区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10个以上县市有分布的种类只有37种,占有具体分布的蝶类种数的8.7%,总体分布呈鄂西南山区、鄂东北山区、鄂东南山区三角形分布的格局,以鄂西南山区最多,鄂西北山区和江汉平原较少。通过对478种蝶类进行区系分析,东洋界种类317种,占66.3%,古北界种类94种,占19.7%,广布两界种类67种,占14.0%。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蝶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区蝶类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载了深圳地区9科65属113种的196类(其中含亚种79个。以下简称“种”)蝶类。其中,蛱蝶科最多(46种,占23.47%),凤蝶科、弄蝶科次之(分别为33种和32种,占16.84%和16.33%),而未发现绢蝶科、珍蝶科和喙蝶科的蝶类。东洋区系种占绝对优势,达133种,占67.86%;其次为东洋-古北界区系,40种,占20.41%。同时,分析了深圳地区蝶类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三峡库区蝶类的同时,对重庆市的其他区(县)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再加上《三峡库区蝶类调查报告》中重庆部分的蝶类和文献记载及2001年5月至9月对永川、南川、江津、巴南、北碚、秀山、酉阳、武隆、城口的重复调查,已知重庆市分布的蝶类有12科、185属、447种。在12科蝶类中,最多的是蛱蝶科128种,其他各科依次为眼蝶科87种,弄蝶科74种,灰蝶科66种,凤蝶科36种、粉蝶科32种、蚬蝶科11种、斑蝶科6种、环蝶科4种、绢蝶、珍蝶、喙蝶各1种。在重庆分布的447种蝶类中,中华虎凤蝶是国家二级保护蝶类;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蝶类9种,它们是:金裳凤蝶、宽尾凤蝶、喙凤蝶、冰清绢蝶、双星箭环蝶、简环蝶、黑紫蛱蝶、枯叶蛱蝶、大伞弄蝶。重庆市蝶类的区系成分是:东洋种290个,占重庆市已知蝶类64.9%(290/447),古北种38个,占8.5%(38/447),东洋古北共有种110个,占24.6%(110/447),广布种9个,占2.0%(9/447)。重庆蝶类区系以东洋种成分占优势,古北种成分所占比例小,具东洋界的基本属性。东洋古北共有种和广布种119个,共占26.6%,表明重庆蝶类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蝶类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1990~1997年对重庆市蝶类调查表明,现有蝶类250种,隶属于11科129属。其中,东洋种165种,古北种23种,广布种6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66.0%,9.2%和24.8%,以东洋界种类为主要成分。与相邻的湖北、湖南两省蝶类区系共同处多,关系密切,在区系形成演化上可能有相似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四川攀枝花地区蝶类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攀枝花地区蝶类239种,隶属于130属,12科。东洋种154个(64.43%),古北种8个(3.35%),东洋古北共有种71个(29.71%),广布种6个(2.51%),限于中国分布47个,川滇区特有种19个。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划中归属于27个分布型;仅限于川滇、江南、华南3区内分布的种类124个,占总数1/2弱;与横断山蝶类区系有较大差异。调查发现四川蝶类新记录33种。至此,四川蝶类已记录251属698种。  相似文献   

8.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记录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蝶类152种,隶属于10科82属。蝶类区系成分以东洋界为主体。对金佛山蝶类的历史和现状对比分析表明,蝶类区系成分已发生变化。虽仍以东洋界成分为主体,但东洋界种数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广布种所占比例上升。表明金佛山的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广布种生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植被、地貌和蝶类生活习性, 将蝶类的生境划分为11个类型, 5个垂直分布带. 结果表明: 已知研究区内分布有蝶类274种, 隶属于10科123属. 罕见种86种, 优势种10种, 共占蝶类总数的35%. 其中, 绢粉蝶属种类占中国绢粉蝶的52.6%, 占调查区优势种的30%. 阔叶林和各种类型灌丛最适宜蝶类栖息, 植被最好的1 500~2 000 m垂直带的蝶类种类最多, 个体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1999年至2000年期间,对重庆市蝾类进行的调查表明,已知蝶类有404种,隶属于12科171属.重庆市蝶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占种数的62.1%;广布种次之,占23.3%;古北界种最少,占14.6%.根据聚类分析并结合地形、气候和植被,可大致将重庆市蝶类地理区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1.
对采自陕西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该保护区蝶类共8科44属68种,其中凤蝶科5属10种,粉蝶科5属15种,眼蝶科8属13种,灰蝶科2属2种,蛱蝶科19属23种,环蝶科2属2种,蚬蝶科1属1种,弄蝶科2属2种。分类统计表明,在属级阶元上,采集的44属中,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粉蝶科>环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蚬蝶科,蛱蝶科居于优势地位,占总属数的43.18%;在种级阶元上,采集的68种蝴蝶中,蛱蝶科>粉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环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蚬蝶科,仍以蛱蝶科占优势,占总种数的33.82%;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单属种较多,有31属仅分布1种,占总属数的70.45%;从单属种分布来看,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灰蝶科=弄蝶科=环蝶科>蚬蝶科>粉蝶科;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具有蝴蝶属级多样性较高的特点。区系分析表明,平河梁自然保护区的古北界蝶类有6属8种,分别占总数的13.64%、11.76%;东洋界蝶类有20属20种,分别占总数的45.45%、29.41%;广布种有27属40种,分别占总数的61.36%、58.82%;以广布种为优势成分。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看,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极不平衡,是以古北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构成的;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来看,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属华中区,共有种较多,具有较为丰富的蝶类资源。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2年5∽8月和2003年7月期间,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蝶类398只,隶属于6科55属78种,蛱蝶科种类最多,凤蝶科最少。对其区系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古北种31种,东洋种20种,广布种(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27种;分别占总数的39.8%,25.6%和34.6%。表明该地区蝶类以古北种为主体,更多反映出古北区的成分。在不同生境中,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高,针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低。而相似性分析表明。各生境之间的蝶类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13.
郭成  袁树先  白桂芬  李冰  刘冰  曹进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263-13265
分析研究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结果表明: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共有7科54属88种;区系组成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54.54%。  相似文献   

14.
南岳蝶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南岳共有117种蝶类昆虫,区系组成以东洋成分为主体,占总数的64.10,其次为东洋与古北共有成分,占总数的17.09;垂直分布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东洋界种类递减,古北界成分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5.
宁夏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对宁夏罗山进行了系统的蝶类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出45种,隶属6科32属,其中以蛱蝶科种类最多,计8属14种,占总种数的28.13%,灰蝶科和眼蝶科次之,分别计9属10种和8属9种,各占总种数的25%.从世界动物区系的构成来看,组成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及典型古北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46.67%,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北+东北+蒙新+青藏+西南+华中+华南型居多,占22.22%.罗山和贺兰山的蝶类相似性系数较高,为0.46,罗山和六盘山的蝶类相似性系数较低,为0.19,3个地区蝶类组成的相似性分析,符合宁夏昆虫地理区划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对麦积山风景区64种蝶类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蝶类以古北界为主体,计31种,占总数的48.4%;东洋界13种,占总数的20.3%;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10种,占总数的15.6%;广布种10种,占总数的15.6%。属于甘肃省首次记录蝶类8种,其中三尾褐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属国家Ⅱ级保护种。  相似文献   

17.
江西蝶类区系结构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江西已知蝴蝶11科163属351种进行区系分析,得知江西蝶类与其他目、科昆虫相似,均以东洋界印度-马来亚系统及印度-喜马拉雅-华西系统种类为主体,同时掺杂有部分古北界东方系统的成分。按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分析,得知江西蝶类与华中、华南、西南三区关系至为密切,共有种数占江西蝶类总数的80%,周边省区则与浙江、福建、四川、台湾、云南共有种数最多,均在50%以上。周边国家与印度共有种最多,占41.88  相似文献   

18.
2006-2008年研究了新疆东部天山蝶类多样性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记录蝴蝶7科43属63种,占新疆已记录蝶类种数的24.80%,区系组成主要是古北种,占73%;其次是广布种,占27%,没有发现东洋种。其中蛱蝶科的物种数最多,为11属19种,蚬蝶科的物种数最少,只有1属1种。按海拔将生境分为5个垂直自然带,包括低山灌木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垫状植被带。蝶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排序为亚高山草甸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低山灌木草原带>高山草甸带>垫状植被带。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G-F指数对蝶类物种和科、属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亚高山草甸带的蝶类多样性最为丰富,其次是山地森林草原带和低山灌木草原带,而高山草甸带和垫状植被带的蝶类多样性相对较低,物种和科、属多样性分析结果均一致。蝶类垂直分布明显,物种数和个体数随海拔变化的趋势类似,均为先增加后下降。蝶类区系成分随着海拔升高发生改变,广布种的比例逐渐降低,高山草甸带和垫状植被带只有古北种分布。研究结果显示,生境改变对蝴蝶群落影响明显,保护生境是保护蝴蝶生存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2年7月对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捕获蝶类519只,隶属于9科60属85种,种类以蛱蝶科为主.区系组成以东洋种为主体,占该保护区蝶类的47.06%.在4个垂直带中,阔叶林带蝶类的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垂直带.垂直带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