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河南省的26个种猪场被监测猪群随机抽样,采用g B-ELISA方法和伪狂犬g E-ELISA方法对1807份样品分别进行了伪狂犬免疫抗体检测和伪狂犬感染抗体检测。伪狂犬免疫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为94.19%,个体阳性率≥70%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100%;伪狂犬感染抗体阳性场数为17,场群阳性率为65.38%;伪狂犬感染抗体阳性样品数为428,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3.69%;伪狂犬感染抗体检测结果阴性为合格,场群合格率为34.62%。并对种猪场伪狂犬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种猪场伪狂犬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江苏省猪口蹄疫感染和免疫情况,采用荧光RT-PCR和ELISA方法,对收集的8000份猪组织样品和2718份猪血清样品分别进行口蹄疫病毒核酸和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数据显示,口蹄疫病毒核酸阳性率为0;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68.95%.结果表明,江苏省规模场和屠宰场猪口蹄疫防控情况较好;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略低于70%,说明仍有个别场户的口蹄疫免疫工作存在瑕疵.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掌握陕西省汉中市生猪口蹄疫感染和免疫状况,采用非结构蛋白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汉中市猪口蹄疫固定监测点的35个规模猪场和15个散养户开展了感染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猪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0,O型猪口蹄疫个体合格率为89.9%,群体合格率为77.1%.结果表明,未发现猪口蹄疫病毒感染及带毒情况,疫情形势稳定;规模场的O型猪口蹄疫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均高于散养户,差异极显著(P<0.01);种猪的O型猪口蹄疫个体合格率及群体合格率最高,育肥猪最低,个体合格率差异极显著(P<0.01),群体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县区的猪口蹄疫个体合格率差异显著,个别猪场对口蹄疫免疫不够重视,存在漏免、 不及时补免、 免疫剂量不足等问题,成为口蹄疫疫情发生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
利用ELISA方法,对重庆市渝北区某种猪场种公猪、保育猪、育成猪、后备种猪、基础母猪不同类型和生长阶段猪群的猪瘟病毒抗体、O型口蹄疫抗体、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伪狂犬病抗体、猪伪狂犬病病毒gpI抗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猪瘟、口蹄疫、猪伪狂犬病免疫总体水平较高,在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抗体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8%和62%,抗体阳性率分别在95%~100%和40%~80%,由于该种猪场未曾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会征疫苗,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程度较高,且在不同猪群普遍存在,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可靠、优质的猪口蹄疫疫苗用于猪群免疫,笔者在良圻原种猪场三个猪场开展了本次试验。各场试验均分为5组,分别注射A、B、C、D、E 5个厂家生产的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并采用猪O型口蹄疫VPI抗体检测试剂盒、猪口蹄疫中和抗体检测试剂,分别对几种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如下:用猪O型口蹄疫VPI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三个场的抗体阳性率平均值为E(100%)C(98.9%)D(94.4%)A(91.1%)B(90%);用口蹄疫中和抗体检测试剂检测,1号毒株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E=C=D=A,阳性率均为100%,B阳性率为93%;2号毒株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6.
采用ELISA方法,对186个中小规模猪场的母猪群、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的1400余份血清检测猪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和口蹄疫O型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75%~87%的猪群抗体水平合格,种猪群抗体合格率高于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较高,母猪群中gE抗体阳性样品数占检测样品总数的40.93%,而母猪群中阳性场占总场数的89.74%。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掌握甘肃省猪口蹄疫的感染分布情况以及O型口蹄疫的抗体水平,2009~2012年对全省14个州市定期采集样品,并进行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以及RT-PCR的检测。结果表明:2009~2012年O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分别为:2009年72.8%、2010年78.38%、2011年75.7%、2012年82.05%。病原学RT-PCR检测未见阳性;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结果表明:2009、2010、2011、2012年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4%、3.67%、3.42%、3.95%、四年平均阳性率3.89%;规模场、散养户、屠宰场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2%、2.90%、0。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四川省部分规模猪场口蹄疫免疫效果,笔者从四川省内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川中5个片区的17个规模猪场采集血清样品1 454份,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进行口蹄疫O型和A型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FMD-O型抗体总阳性率为83.29%,FMD-A型抗体总阳性率为80.26%;17个规模猪场的FMD-O型、A型抗体场群免疫合格率均为76.47%;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猪的FMD-O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95%、68.67%、81.31%、94.23%、88.03%、100%,FMD-A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65%、60.96%、79.75%、93.53%、88.03%、100%。本试验表明,四川省规模化猪场口蹄疫免疫效果总体较好,但部分猪场的免疫抗体水平不高,因此规模猪场仍需加强监测和免疫,降低口蹄疫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采用猪口蹄疫O型液相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烟台市莱山区4个规模猪场和5个生猪散养户的105份免疫猪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抗体检验,其中规模场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2.5%,散养户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4.0%。针对本次获得的口蹄疫血清学监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和科学防控意见,强化了猪的免疫、跟踪监测和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2020年对来自665个场次的20 147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E抗体检测,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20.93%和47.97%。按不同场群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显示,种猪场、商品代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gE抗体个体阳性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4.78%、21.51%、23.08%和24.71%;种猪场场群阳性率明显低于商品代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按不同季节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春季、夏季和冬季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个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秋季,且春季和冬季场群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由此可知,2020年河南省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猪群尤其是种猪场的疫病净化工作不容松懈,同时,在春季和冬季等高发时期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北省奶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确定现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试验采用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河北省部分地区109个牛场(养殖小区)4 279头6月龄以上的存栏奶牛进行奶牛血清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奶牛口蹄疫抗体ELISA阻断试验平均阳性率为27.13%,口蹄疫O型抗体阻断试验阳性率平均为14.94%,口蹄疫AsiaⅠ型抗体阻断试验阳性率平均为13.22%,口蹄疫A型抗体阻断试验阳性率为5.75%,说明现有的疫苗免疫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不足80%。口蹄疫各型抗体合格率在免疫后第4个月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不能有效防御口蹄疫病毒的感染。由此可知,现有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不科学,应调整优化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安徽省猪口蹄疫感染状况和免疫情况,使用荧光RT-PCR和ELISA检测方法,对安徽省12个生猪固定监测点采集的578份扁桃体样品和578份血清样品分别开展口蹄疫(通用型)病毒核酸、猪A型口蹄疫抗体和猪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口蹄疫(通用型)病毒核酸阳性率为0,A型抗体阳性率为25.95%,O型抗体合格率为32.87%。结果表明,安徽省中小型生猪养殖场口蹄疫防控情况较好;部分猪场使用了A型口蹄疫疫苗免疫,但效果并不理想;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不高,除免疫时间短的因素外,说明仍有部分猪场不重视口蹄疫免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河北省临西县部分猪场猪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本研究于2022年从临西县部分猪场采集血清样品550份,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猪瘟、口蹄疫病毒O型和A型抗体合格率,并进一步统计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该地区猪群口蹄疫O型和A型抗体合格率均超过90%,而猪瘟抗体合格率为77.3%,均达到国家70%以上合格率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猪场/发育阶段猪群口蹄疫O型和A型抗体合格率差异较小,所有猪场合格率均高于80%;但不同猪场和发育阶段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存在差异,部分猪场猪瘟抗体阳性率低于70%;保育猪和育肥猪较母猪群抗体阳性率低,分别为70.39%和66.6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临西县口蹄疫O型、A型和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均较好,超过国家制定的最低标准,但仍然有个别猪场或猪群存在猪瘟疫苗抗体合格率不高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对比不同ELISA试剂盒评价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免疫效果的差异,选取市面上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口蹄疫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3个免疫不同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羊场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3种试剂盒检测不同场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符合率为72.41%~100%;S2试剂盒检测3个场的A型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S1和S3试剂盒各有2个场的合格率低于70%,且3种试剂盒符合率较低,为48.28%~68.97%。结果表明,不同ELISA试剂盒评价口蹄疫免疫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检测A型抗体试剂盒差异显著(P<0.05);3种ELISA试剂盒均可用于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但并不全适合于A型抗体检测。本试验为相关实验室选择合适试剂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山西省长子县O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其免疫效果,2018—2020年在全县14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随机采集2 258个场户的12 186份血清样品,采用阻断ELISA法检测口蹄疫免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时间、群间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0年全县平均场户免疫合格率为81.18%,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5.21%。其中:2020年抗体合格率最低,场户和个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0.27%和79.78%,与其他年份差异显著(P<0.05);规模场场户合格率和个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7.25%和89.56%,散养户分别为78.96%和82.39%,规模场显著高于散养户(P<0.05);王峪、横水2个乡镇免疫效果较好,个体免疫合格率均在90%以上,而大堡头、碾张、色头3个乡镇免疫效果较差,个体免疫合格率为70%~80%,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长子县O型口蹄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达到了国家要求的70%以上标准;但抗体水平不稳定,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和场群差异,散养户和部分乡镇免疫水平偏低,存在发生疫情风险。结果提示,长子县可依据地区和场群不均衡的抗体水平分布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措施,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全县口蹄疫防控与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笔者对山西省忻州市7个地区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和g E感染抗体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伪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比散养户高,感染几率大,群体感染率16%以上,场感染率达26%。监测结果表明,规模场猪群抗体合格率远高于散养户,经济越发达地区,免疫合格率好于经济落后地区,养猪密集和存栏量大的地区,猪群免疫合格率比养猪非主产业地区好,种猪场比自繁自养场猪伪狂犬免疫好。  相似文献   

17.
摘要贵州省某规模猪场2013年春秋季两防后,对基础母猪群、基础公猪群和育成猪群(保育猪群、哺乳仔猪群均按滚动免疫程序执行免疫,不参与春秋两防)3个猪群进行随机抽样采集血清样本,O型口蹄疫春防满4个月时采样345头份、满6个月时采样295头份,秋防满3个月时采样318头份,共计958头份;采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用Ns单抗竞争ELISA检测口蹄疫野毒感染抗体。结果表明该场口蹄疫秋防满3个月时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5.2%,其中母猪群合格率为83.0%、公猪群合格率为86.7%、育成群合格率为70.4%,只有公猪群与母猪群的抗体合格率达到了农业部要求的标准(大于等于75%)。而春防口蹄疫疫苗免疫后4个月时,抗体水平已下降,抗体合格率低于60%;到6个月时,抗体合格率低于40%,均未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所有血清样品中均未检测出口蹄疫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山东省猪群口蹄疫免疫状况,评估疫苗免疫效果,2017—2018年对全省135家规模化猪场,随机采集血液并分离血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猪O型口蹄疫抗体和猪口蹄疫结构蛋白VP1抗体。结果显示:2017—2018年,无疫区内的合格率分别为96.03%、94.80%,其余地区的O型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8.24%、81.88%,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70%以上的标准;聊城和济宁等地区的猪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最低,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4.68%和63.5%;各类型养殖场中,种猪场合格率最高,分别为90.73%和88.00%,散养户最低,合格率分别为68.80%和66.88%。2017—2018年,VP1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7.9%、84.9%,达到了70%以上的标准。结果表明,山东省猪口蹄疫免疫效果整体较好,说明强制免疫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散养户和部分地区猪群的免疫水平偏低,需要加强免疫宣传和培训,调整优化免疫程序,加大监测督查力度,实施疫苗的科学免疫,从而全面提高猪群免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掌握安徽省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等主要猪群疫病的感染及免疫状况,2015—2018年,从安徽省东部、中部和南部选取12个生猪养殖场,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检测方法,连续4年对上述疫病病原和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每年均检测出口蹄疫3ABC阳性抗体,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猪瘟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情况较好,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标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猪伪狂犬病在猪场中存在一定的流行,gE(野毒)抗体阳性率在0.74%~19.90%之间;gB免疫抗体合格率在35.64%~71.16%之间,合格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小型猪场的主要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普遍低于中型猪场,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抗体合格率低于其他生产阶段猪群。结果提示,该地定点猪场的口蹄疫和猪伪狂犬病防控效果不理想,不仅存在一定的病毒感染,免疫抗体合格率也偏低,病毒流行风险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免疫;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总体防控效果较好,但需要加强种公猪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江门市规模奶牛场口蹄疫免疫情况,有针对性开展防控。[方法]在2个规模奶牛场中随机监督采集奶牛血清进行检测,根据国标用ELISA法检测O型口蹄疫抗体,用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A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抗体。[结果]240份样品中O型、A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依次为99.6%(239/240),92.9%(223/240),81.7%(196/240),差异显著(P<0.01);但A场2019年亚洲Ⅰ型合格率仅65.0%(39/60),未达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标准,以及B场2018年亚洲Ⅰ型合格率仅71.7%(43/60);其他项目合格率均在80%以上。[结论]江门市规模奶牛场口蹄疫总体免疫效果较好,奶牛群能得到有效保护,但亚洲Ⅰ型合格率相对偏低,相应场应加强免疫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