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鸡痘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但以雏鸡和青年鸡最常发病,雏鸡死亡率高。鸡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为多,特别秋末和初春最易流行。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这两种病混合感染危害较为严重。现将一例蛋鸡感染鸡痘继发大肠杆菌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费县城关镇马兴庄村蛋鸡饲养户李某,饲养蛋雏鸡1800余只。常规饲养、防疫,防疫按种鸡场提供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在36日龄时发现鸡群出现甩鼻、打喷嚏,有时发出“嗄嗄”的呼吸音。个别鸡出现眼流泪,也没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是免疫、断喙等应激…  相似文献   

2.
对于规模化、集约化、高密度饲养的蛋鸡场,采取综合性的防疫与环境控制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1科学免疫,提高机体抗病力针对目前新城疫、法氏囊炎、马立克、禽流感及鸡痘、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的散养土鸡因为远离环境污染,所以疾病发生较少。但是由于其饲养周期较长,加之放养于野外,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而农户的防疫意识较差,因此散养土鸡痘病时有发生。本文详述散养土鸡痘病的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就散养土鸡痘病的防治提出对策,供广大农户参考。1病原及流行特点鸡的痘病病原是一种较大的痘病毒,系禽痘病毒中的一个代表种,隶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同一属中还有感染火鸡、鸽子、鹌鹑和麻雀等的病毒种,也  相似文献   

4.
鸡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鸡传染病,可分为皮肤型鸡痘和黏膜型鸡痘两种类型,部分患鸡会出现两者的混合感染。皮肤型鸡痘其痘疹主要发生在患鸡的无毛或少毛皮肤上,而黏膜型鸡痘则发生于患鸡的口腔、咽部黏膜和眼睑部。本病由鸡痘病毒所引发,由于对防疫不够重视和疫苗防疫种类欠缺,农村散养鸡极易发生鸡痘病,给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首先分析了散养鸡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然后以近期接诊的一例鸡痘为例,对散养鸡痘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鸡痘是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鸡群一旦发病,则会造成生长不良,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给养鸡业带来相当大的危害。为预防鸡痘的发生,最常用的免疫方法是  相似文献   

6.
1病毒污染 在我国,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常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7.
某肉鸡饲养专业户,已有十年的饲养历史,平均年出栏肉鸡5000余羽。1985年起,针对肉鸡接种Ⅱ系苗、鸡痘苗时,常因操作技术失误,屡给生产造成损失,尤其对强毒污染过的饲养场、户,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在认真总结了国内有关资料介绍的防疫技术后,大胆试用Ⅰ系苗与痘苗混合后一次肌肉注射的免疫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七年中,应用此法免疫接种肉鸡3.5万羽,尽管苗鸡、成鸡连环饲养,但鸡新城疫、鸡痘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何梅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32-132,160
从挑选健康苗鸡、饲养管理、鸡病防疫等方面介绍了土鸡育雏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养殖农村土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何梅 《内蒙古畜牧科学》2010,(4):132-132,160
从挑选健康苗鸡、饲养管理、鸡病防疫等方面介绍了土鸡育雏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养殖农村土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正康 《兽医导刊》2016,(16):192-192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农村散养鸡由于对防疫不重视或疫苗防疫种类不全,极易发生鸡痘疫病。鸡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鸡传染病,可分为皮肤型鸡痘、白喉型和混合型鸡痘三种类型,部分患鸡会出现两者的混合感染。皮肤型鸡痘其痘疹主要发生在患鸡的无毛或少毛皮肤上,而白喉型鸡痘则发生于患鸡的口腔、咽部黏膜和眼睑部。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及症状2007年1月9日,河北省邱县香城固镇孙某饲养的1000只蛋鸡发病。常规饲养,防疫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了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免疫。50日龄上笼育成,60日龄新城疫Ⅰ系、鸡痘免疫,到87日龄,突然出现病鸡,当日死亡5只,第二天死亡19只。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散,采食量减少,排白色水样稀便,群体饮水量增加,部分病鸡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有的病鸡咳嗽、打喷嚏,呼吸时气管有啰音。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由于土鸡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可观,农村饲养土鸡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成为农民短、平、快增收致富的重要养殖业。但很多农民往往只注重发展养殖,而忽视对鸡病的综合防治,给养鸡业带来了危害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人通过多年来对农民饲养土鸡采取制定免疫程序、疫病诊治、环境卫生消毒及建设鸡舍、科学饲养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鸡病的发生,保障了土鸡的健康养殖,实现了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由于土鸡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可观,农村饲养土鸡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成为农民短、平、快增收致富的重要养殖业。但很多农民往往只注重发展养殖,而忽视对鸡病的综合防治,给养鸡业带来了危害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多年来对饲养土鸡采取制定免疫程序、疫病诊治、环境卫生消毒及建设鸡舍、科学饲养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鸡病的发生,保障了土鸡的健康养殖,实现了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4.
从育雏准备、饲养管理、鸡病防疫及销售方面介绍土鸡的育雏技术,探讨散养土鸡的育雏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养殖土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发病原因1鸡场受病毒污染,病毒毒力增强在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往往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新城疫病毒能随空气、带病毒野鸟广泛传播,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新城疫强病毒。新城疫病毒污染鸡场后,在病鸡体内大量复制、循环,使毒力增强,并长期维持下去,一旦遇到免疫水平低的鸡群或免疫力不足的鸡,极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相似文献   

16.
<正>土鸡的抗病力较强,肉鸡和良种鸡容易发生的疫病土鸡则很少发生。影响土鸡健康生长的主要有3种病毒病、3种细菌病和3种寄生虫病。针对土鸡的易发病并结合当地土鸡的疫情状况,现将本人多年来总结的疫病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 3种病毒病的防治(1)鸡痘。该病由鸡痘病毒引起,在病鸡身体的各个部位可见结节,白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和气管黏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预防措施为14~21日龄用鸡  相似文献   

17.
正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鸡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所有养鸡的地方都有鸡痘病发生,并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以春、秋两季和蚊蝇活跃的季节最易流行,特别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在鸡群高密度饲养条件下更易流行。可使病鸡生长迟缓,蛋鸡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卫生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土鸡的饲养周期较长,散养于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夏不避暑,冬不保温,长此以往,鸡只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其抵抗力降低,极易感染疾病,因此土鸡养殖业将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是家禽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 山东省平原县王庙镇杨某饲养的3000只青年鸡,前期生长良好,并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鸡痘等疫病的免疫接种。由于以前周围多次发生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后发病的情况,故未进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鸡群按常规饲养,饲养方式为笼养,根据当地常发病情况进行了免疫,如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痘、传染性法氏囊病、减蛋综合症、多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防疫,但未免疫禽霍乱疫苗。该鸡群于201日龄时出现病情,当夜死亡7只鸡,以后每天均有10只左右的鸡死亡。蛋鸡产蛋率迅速下降,软壳蛋、粗壳蛋增多,蛋壳色泽变淡,用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且不断加重。当时的气候炎热、多雨,鸡舍卫生条件较差。2临床症状部分病鸡无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大部分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绝食,饮水增加。病鸡垂头缩颈,两翅下垂,羽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