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对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分泌IFN-γ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CS的免疫增强机制提供资料。体外培养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MVECs),CS分为10、50、500 μg/mL 3个浓度组刺激RMMVECs,ELISA法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RMMVECs正常情况下能够分泌一定量的IFN-γ,经CS处理后IFN-γ的分泌量显著升高,且3个剂量组在刺激后24 h分泌量均达到峰值。结果表明,CS诱导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FN-γ可能是其免疫增强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褪黑激素(MT)主要是由松果腺分泌的吲哚类激素,光信号是调控MT合成的一个主要因素,自然或人为控制明暗交替的光照循环条件下,黑暗引起分泌量降低,光照引起分泌量升高。M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综述了禽类MT的生物合成、分泌、调节及其免疫、生殖和抗应激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33-2237
子宫内膜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试验探讨了约氏乳杆菌对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预防作用。约氏乳杆菌悬浮至10~4,10~5,10~6 CFU/mL后,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同培养3 h,添加1 mg/L LPS处理3 h,检测趋化因子IL-8和促炎因子TNF-αmRNA、蛋白分泌量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LPS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3 h后,IL-8和TNF-αmRNA和蛋白分泌量均显著上升(P0.05), 10~4 CFU/mL约氏乳杆菌预处理后IL-8、TNF-α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而10~5或10~6 CFU/mL约氏乳杆菌预处理并未影响IL-8和TNF-α表达。结果提示,约氏乳杆菌具有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作用,且10~4 CFU/mL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用。  相似文献   

4.
1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胰液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值为7.2-8.4。家畜的胰液是连续分泌,马一昼夜的分泌量约为7升,牛为6-7升,猪约7-10升、狗约200-300毫升。胰液除水和电解质外,还含有有机物。电解质主要是高浓度的碳酸氢盐和氯化物,是由胰腺内的小导管细胞所分泌。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他主要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多种消化酶组成。  相似文献   

5.
氯前列烯醇控制母猪白天产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的正常分娩由多种激素控制完成。分娩前数日 ,母猪血液中孕激素含量下降。妊娠期雌激素分泌量不断增加 ,在分娩发动前达到高峰。它既可增加子宫肌的自发收缩作用 ,又可刺激子宫分泌前列腺素 (主要是PGF2a)。PGF2a具有强烈的溶解黄体作用 ,造成妊娠黄体的溶解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 ,进而触发分娩。同时雌激素对催产素又有高度的敏感性 ,即更易引起子宫收缩而发动分娩。据观察 ,催产素晚间分泌量较多 ,所以母猪晚间分娩也较多。为了减轻工厂化养猪场接产人员晚间特别是后半夜的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有利于母猪和仔猪实行全…  相似文献   

6.
采用钼蓝比色法(molybdenum blue colorimetry, MBC)、乙炔还原法(acetylene reduction assay, ARA)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了分离自无脉苔草根际的6株根际促生菌溶磷、固氮及分泌激素的特性,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对筛选出的2株优良促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株促生菌的溶磷量在298.17~554.67 mg/L之间,其中菌株TPRS3的溶磷能力最强(554.67 mg/L);6株促生菌中有4株具有固氮能力,固氮酶活性在170.19~456.87 nmol C2H4/(mL·h)之间,菌株TPRS19的固氮能力最强,固氮酶活性为456.87 nmol C2H4/(mL·h),菌株TRPS3和TPRS12无固氮能力;6株促生菌均具有分泌植物激素的能力,其中3-吲哚乙酸(IAA)分泌量在8.20~86.36 mg/L范围内,赤霉素(GA3)在26.36~135.90 mg/L范围内,反-玉米素(t-Z)在9.55~141.68 mg/L范围内,菌株TPRS19分泌IAA的能力最强,为86.36 mg/L,菌株TPRS5分泌GA3的能力最强,为135.90 mg/L,菌株TPRS2分泌t-Z的能力最强,为141.68 mg/L,菌株TPRS3、TPRS5、TPRS12和TPRS19兼具分泌3种激素能力。经鉴定,菌株TPRS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TPRS19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这2株菌有望作为研制微生物肥料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7.
IL-10对感染口蹄疫病毒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机体中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病毒感染机体后的免疫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调节IL-10的分泌是否会影响DC感染病毒后的免疫反应,本研究用FMDV感染DC后发现,IL-10的分泌量可以影响DC在免疫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故认为IL-10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中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CART和胰岛素对颗粒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采用细胞培养液中梯度量添加CART和胰岛素的方法,以探究CART对颗粒细胞增殖和E2分泌的影响。研究发现CART对颗粒细胞增殖和E2分泌有抑制作用,而胰岛素有促进作用。当CART1ng/mL且无胰岛素时,颗粒细胞和E2分泌量最小;胰岛素10ng/mL且无CART时,颗粒细胞和E2分泌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正> 应用激素养蚕有明显的增产、增丝效果。由于这一新药剂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技术容易为群众掌握等优点,近几年来我省在养蚕上应用激素已达30万张左右。对提高蚕茧产量、调节桑叶余缺,起到良好的作用,是增产蚕丝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保幼激素的应用(一)为什么保幼激素能增产蚕丝体喷保幼激素后产茧量能增加10%左右,茧层量能增加10~15%,茧层率稍有提高,而对丝质无不良影响,每张种的净收入可增加10元左右。蚕的生长、发育、蜕皮与变态,是由自身分泌的各种激素协调控制。保幼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幼虫的特征,抑制变态。保幼激素在各龄前期和中期分泌旺盛,后期逐渐减弱,到末龄分泌量日益减少以至消失。如果在末龄人为地给蚕体本文承许心义先生审阅,特此致谢  相似文献   

10.
利用蒙金娜培养基,从甜高粱根际分离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通过溶磷圈法筛选出5株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比色法分别对溶磷特性与分泌IAA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筛选的菌株分解磷酸钙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溶磷量在107.26~233.95 μg/mL之间,各菌株均具有分泌IAA能力,IAA分泌量在15.23~27.79 μg/mL之间,接种溶磷菌后甜高粱株高、茎粗、干重都比对照明显提升。因此, 溶磷能力和分泌IAA能力较强的菌株(WD51、WD20) 可作为研制微生物肥料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在体试验方法研究单羧酸转运蛋白第1亚型(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1)抑制剂(p-chloromercuribenzene sulfonate,p-CMB)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诱导的大鼠胰液分泌的影响。Spra-gue-Dwley(SD)雄性大鼠,体重180g-210g,分6组,每组5只,试验前禁食24h,自由饮水。动物麻醉后经外科手术后,每隔10min收集一次胰液,采用Lowry法测定胰液蛋白量,Bernfeld法测定胰酶。结果对照组(-p-CMB)和实验组(+p-CMB),在注射1、5、10μg/kg的Ach后对胰液分泌量、胰蛋白分泌量以及胰淀粉酶分泌量都呈现增加作用,注射后1h内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然而,试验组的胰液分泌各项指标比对照组的显著减少(P〈0.01)。表明MCT1抑制剂p-CMB减弱了Ach增加大鼠胰液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牛垂体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技术,研究了促甲状腺素释放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促黄体激素(LH)和催乳素(PRL)对牛垂体细胞PRL分泌的调节。细胞在培养箱内预培养24小时后开始各项处理,以后隔24小时采集培养液一次,并换新的相同处理的培养液。结果表明:GnRH和TRH在第一次处理时均能显著增加PRL的分泌。加入1、10、100ng/ml的GnRH可使PRL分泌量分别增加53%(P<0.05)、111%(P<0.01)和60%(P<0.01),而TRH只有在10、100ng/ml的剂量时明显引起PRL释放增加(P<0.01)。第二次处理时细胞对TRH的反应消失,但对GnRH的反应却发生了逆转,PRL分别降低了70%(P<0.05)、68%(P<0.05)和73%(P<0.05)。表明GnRH和TRH在培养初期具有促进垂体细胞释放PRL的作用。LH(1、10、100ng/ml)对牛垂体细胞PRL的分泌无影响。但LH和TRH合用时,100ng/ml LH可明显地降低由TRH引起的PRL分泌(P<0.05)。PRL本身对牛垂体细胞的分泌有自我调节作用,100、1000ng/ml的PRL处理细胞使其分泌的PRL显著下降,分别降低70%(P<0.05)和100%(P<0.001)。此外1000ng/ml的PRL可显著地抑制由GnRH在第一次处理时引起的PRL释放。本实验在垂体细胞水平说明多种激素对PRL的分泌调节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放射免疫测定(RIA)等方法,研究了褪黑素(MLT)对季节性繁殖的蒙古母羊垂体细胞分泌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促乳素(PRL)的作用。结果表明:当单独用递增的MLT(0、10、100、1000pg/ml)处理原代垂体细胞时,伴随时间的延长FSH的分泌量极显著下降(P<0·01),但对LH的基础分泌没有影响;用10IU/ml hCG单独刺激或用不同剂量MLT与10IU/ml hCG共同刺激垂体细胞,FSH和LH的分泌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MLT的剂量没有关系。MLT能改变抑制垂体细胞PRL的分泌,用10IU/ml HCG单独作用使垂体细胞PRL分泌减少,但这种作用可被MLT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本研究表明MLT可作用于季节性繁殖蒙古绵羊的垂体细胞并影响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犬库欣氏综合症 (Cuching’ssynderome)又称皮质醇增质症 ,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 (主要是皮质醇 )所致。1 病因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或垂体病 ,垂体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引起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而分泌过多的皮质醇 ,由此原因所致发病约占 70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病变 ,见于肾上腺皮质瘤及皮质癌 ,此腺体肿瘤的生长和分泌功能为自主性 ,不受垂体促肾上腺皮质 (ACTH)的控制 ,由于分泌大量的皮质醇反馈抑制垂体(ACTA)的释放 ,以致瘤的同侧及对侧肾上腺皮质萎缩。2 病例一患犬 10…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146S病毒粒子抗原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L-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介素1(IL-1)是免疫与炎症反应启动的重要调节因子。为了研究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VECs)在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FMDV 146S抗原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膜MVECs分泌IL-1α和IL-1β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正常情况下大鼠心肌膜MVECs能够低水平的分泌IL-1α和IL-1β,FMDV 146S刺激后其分泌量显著增加。结果表明,MVECs通过上调IL-1分泌,在FMDV抗原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成年塞北兔公兔随机分成3组:常温组、热应激组(基础日粮)和地衣芽孢杆菌组(基础日粮+1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常温组温度为20~25℃,其他2个组人工模拟夏季温度。在试验期间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试验结束后测定甲状腺质量,计算甲状腺指数;观察光镜下甲状腺组织、透射电镜下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变化。结果显示,地衣芽孢杆菌可极显著降低热应激公兔皮质醇含量,提高热应激15 d后公兔甲状腺质量和指数(P<0.01);明显改善甲状腺滤泡结构,膜结构较为清晰,降低细胞核萎缩和胞质内细胞器损伤;降低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中线粒体空泡化程度。结果表明,在塞北兔公兔日粮中添加1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热应激公兔血浆皮质醇含量,缓解对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损伤,对保证塞北兔公兔正常生殖机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取健康昆明系小鼠28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BA低、中、高剂量组(0.25 mg/kg、0.5 mg/kg、1 m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14 d。检测BA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IL-10以及对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BA可降低小鼠血清IL-2和IL-6的分泌量,提高腹腔巨噬细胞TNF-α的分泌量。说明BA在治疗机体肿瘤、感染和炎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种不同产地(新疆和山东)北寒水石对大鼠胃液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胃液分泌增加模型,观察2种产地北寒水石对大鼠胃液分泌量、pH值、胃液酸度的影响。[结果]山东产地北寒水石组的胃液分泌量减少,pH值升高,胃液酸度下降。[结论]山东产地北寒水石对大鼠胃液分泌有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紫锥菊多糖(EPP)和硫酸化紫锥菊多糖(SEPP)对鸡骨髓源树突细胞(chBM-DCs)的影响,试验先测定EPP和SEPP对chBM-DCs的安全浓度,并设计空白组(B组),对照组(LPS组),紫锥菊多糖高(EPPH组)、中(EPPM组)、低(EPPL组)3个剂量组和硫酸化紫锥菊多糖高(SEPPH组)、中(SEPPM组)、低(SEPPL组)3个剂量组,检测多糖对chBM-DCs表型分子表达,吞噬功能,分泌NO、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EPP和SEP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最佳安全浓度分别为2~(-2) mg/mL、2~(-3) mg/mL、2~(-4) mg/mL和2~(-7 )mg/mL、2~(-8) mg/mL、2~(-9) mg/mL。SEPP各组均能增强未成熟chBM-DCs表型分子CD11c和MHC-Ⅱ的表达。当吞噬作用45分钟时,SEPPH组、SEPPL组及EPPH组的吞噬能力与LPS组和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当吞噬作用90分钟时,除SEPPM组和EPPM组外,其余各组的吞噬能力与LPS组和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EPP各组、EPPH组和EPPM组未成熟chBM-DCs分泌NO的含量均高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LPS组有提高未成熟chBM-DCs分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降低未成熟chBM-DCs分泌IL-4和IL-10的作用,SEPPH组、SEPPL组及EPPL组分泌IL-2的作用与LP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EPP各组、EPP各组分泌IL-4的作用与LP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EPPH组分泌IFN-γ的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B组(P0.05)。SEPPL组和EPPM组可促进未成熟chBM-DCs分泌Rantes。说明硫酸化修饰的EPP对chBM-DCs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牧草内生细菌产IAA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高寒草地优势牧草内生细菌在特殊生存环境下分泌吲哚乙酸(IAA)的能力及其在宿主体内的分布情况,本试验采用Salkowski比色法对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 C.B.Clarke)、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 Sergiev)、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和醉马草(Ahnatherum inebrians Keng)的种子、休眠期根部、叶部和花期根部内生细菌分泌IAA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04株供试内生细菌中有101株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IAA量在1.52~327.81 mg·L-1之间,外源色氨酸对73.3%的菌株分泌IAA的能力有促进作用。其中76(75.2%)株的分泌量在0~20 mg·L-1之间,分泌IAA能力最强的菌株为263XY3(327.82 mg·L-1),265XY6(146.93 mg·L-1)和266XY1(126.26 mg·L-1)。分泌量达到10 mg·L-1以上的有57株,主要分布于线叶嵩草叶部(30.4%)和花期的根部(17.9%)以及紫花针茅花期的根部(10.7%)和叶部(8.9%)。该结果为高寒草地牧草产IAA内生细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筛选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