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甲醇提取物及不同提取部位抑菌活性。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台湾相思成分进行提取,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和滤纸片法测定提取物对14种动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液-液萃取法对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初步分离,测定各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台湾相思甲醇提取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在10.0 g/L浓度下,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9种动物病原细菌有抑制活性。其中对甘蓝黑斑病菌(Alternaria olerace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和甘蔗凤梨病菌(Ceratocystis paradoxa)的抑菌率均达89.55%以上,对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的最低抑制浓度为1.0 g/L;台湾相思对植物病原真菌和动物病原细菌均有广谱抑制作用,活性部位主要在正丁醇、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明确毛竹纤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将毛竹纤维粉碎成粉末后,分别用水、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按照1∶5和1∶10料液比(m∶V)分别提取1,2,4h,采用琼脂扩散法观察比较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采用最佳提取方法得到的毛竹纤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有效质量浓度(MBC)。【结果】毛竹纤维水提取物对3种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2种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由此确定竹纤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m∶V)为1∶5,提取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毛竹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125,0.062 5 mg/mL;最低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0.500,0.500,0.125mg/mL。【结论】毛竹纤维在料液比为1∶5时提取4h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几种杨树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方法]以5种杨树病原真菌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丙酮为溶剂)对其进行体外抑制试验。[结果]白藜芦醇对杨树烟炭病菌(Capnodium salicinum Mont.)、杨树穿孔病菌(Alternariatenuis Nees.)和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ribis Gross.et Dugg.)的押制效果较好,在浓度为20 mg/m时抑菌率接近40.00%;对杨树白斑病菌(Coniothyrium populicola Miura oo.)仅在浓度较高时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对杨树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n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在各浓度下的抑制率均小于20.00%,抑菌效果不明显。综合考虑抑菌率、方差分析结果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成本,20mg/ml可视为白藜芦醇的最佳浓度。[结论]可以考虑将白藜芦醇作为植物源抑菌剂应用于林木真菌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采用牛津杯法及琼脂打孔法测定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arotovora pv.citri、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 mg/mL时,卷柏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13.6~15.3mm,对姜瘟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μg/mL.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香蕉酸腐病菌(Geotrichum candidum Link ex Pers)、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nase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li)、玉米小斑病菌(Helninthosporiun maydwas)、葡萄黑痘病菌(Sphaceloma ampelinum)、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l ternate f.sp.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棉腐病菌(Pythium ultimum)]的抑制作用,发现除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外(抑制率为56.3%),对其余供试菌的抑制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无患子总皂苷提取、富集工艺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无患子总皂苷提取工艺,将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作为考察因素,以无患子总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筛选无患子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无患子提取物纯化后,对各组分体外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进行考察,评价其美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总皂苷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 g∶30 mL,提取时间1.5 h。经D101大孔树脂70%乙醇富集后的无患子提取物Y-3(70%乙醇)体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较强,纯化效率较高,与同浓度阳性对照熊果苷抑制活性相接近。综上,经试验优化所得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靠,按此方法提取的无患子总皂苷提取物再经进一步纯化富集后有更好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和更好的美白效果。  相似文献   

6.
博落回生物碱对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博落回生物碱的抑菌作用范围。[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和琼脂打孔法研究博落回生物总碱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和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博落回生物总碱在浓度为1.00mg/ml时,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大白菜软腐病菌、柑橘溃疡病菌和姜瘟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大于30mm),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对棉花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小瘫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效果明显,抑菌圈直径达16mm以上。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1.25~62.50μg/ml,对真菌的MIC为125.00250.00μg/ml。[结论]博落回生物总碱具有作为抗菌剂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灰霉病菌及杨树溃疡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相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次之;乙酸乙酯相含量为800 μg·mL1时,其代谢产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  相似文献   

8.
大蒜废弃物对农作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大蒜废弃物资源丰富,为引导其合理化、资源化利用,测定了大蒜提取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 eBary)、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 yringae pv.glycinea)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Ishiyama〕Dye,Xoo)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大蒜提取物、大蒜渣、大蒜肥对土壤中大豆尖孢镰刀菌的抑制试验,测定了其在土壤中对土传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大蒜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也更为明显。质量浓度为500mg.mL-1时对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基中提取物浓度达100mg.mL-1时对两种真菌的抑制达100%。同时,含大蒜提取物0.05mL.g-1、大蒜渣5%或大蒜肥25%的土壤能抑制土传病原菌大豆尖孢镰刀菌在土壤中的定殖。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肤子水提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活性部位,试验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水提液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和指示菌的室内毒力,并确定了水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后的抑菌活性部位。结果表明:地肤子水提液对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106mg/L时水提液对辣椒炭疽病菌抑菌活性最强,抑制率为99.96%,EC50值为2.28×104mg/L,经大孔树脂分离20%乙醇洗脱液抑制辣椒炭疽病菌活性最强,抑制率达100%,EC50值为5.46×103mg/L。抑菌物质可能是极性较强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以9种植物病原真菌和10种动物病原细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药培养基涂布法,测定了银杏外种皮中酚酸类物质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对柿角斑病菌、稻瘟病菌、梨锈病菌、玉米炭疽病菌、柑橘疮痂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梨褐斑病菌和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在0.665 7~19.558 0 g/L,对香蕉炭疽病菌活性最高,对稻瘟病菌活性最低。银杏外种皮酚酸类物质对10种动物病原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高,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1.25 g/L。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素对植物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蛇床子素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浓度在400~800μg/mL时,蛇床子素对8种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在95%~100%,其EC50分别为37.71μg/mL和47.06μg/mL,但对蕃茄叶霉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差;蛇床子素对7种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甜豌豆带化病菌,浓度在1000μg/mL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mm和36mm,但对兰花褐腐病菌抑制力很低,只有8mm。  相似文献   

12.
7种药用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利军  尹健  熊建伟  史洪中  陈月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62-5562,5571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药用植物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在浓度为0.1 g/ml时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博落回的水提液对大葱紫斑病菌、乌桕的水提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高于60%;乌桕的2种提取液对西瓜枯萎病菌、博落回的2种提取液对大葱紫斑病菌、黄精的醇提液对3种病原菌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乌桕、博落回和黄精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2种中药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苍术和乌药2种中药植物甲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其在农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苍术甲醇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金橘砂皮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茶轮斑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L时,抑菌率在85.17%~100%,其对玉米大斑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茶轮斑病菌、水稻胡麻叶斑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的有效中浓度(EC50值)为0.131 6~0.980 2 g/L。乌药甲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L时,抑菌率均在80%以上,其中对除贡柑链格孢菌外9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EC50值为0.102 0~0.632 9 g/L。采用液-液萃取法和固-液萃取法分别对苍术和乌药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合活性跟踪,发现苍术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层和石油醚萃取层中,乌药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层中。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通过制备黄连、黄芩、金银花、牡丹皮及柴胡不同提取方式及浓度的制剂,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两株细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显示:黄连的水提及酯提液在多数浓度下对金葡菌有中度抑菌效果;黄芩的酯提液、牡丹皮的水提液及金银花1.00 g·m L~(-1)、0.75 g·m L~(-1)时的水提液对金葡菌有中度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黄芩的水提液在1.00 g·m L~(-1)时对其抑制效果最好,为中度抑菌;其他几种中药则效果偏低甚至无效果。提示此株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很强,表明几种中药对金葡菌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槟榔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在分析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槟榔中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00W,乙醇浓度81%,料液比为1∶13,提取时间为25min,碱化pH值为8.3,槟榔碱平均含量0.341%.采用平板打孔法研究槟榔碱对食品中常见的4种细菌和3种真菌的抑制活性,通过测量抑菌圈和最低抑菌浓度来定性评定抑菌结果.结果表明,槟榔提取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细菌(G+)和革兰氏阴性细菌(G-)都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真菌完全无抑制作用,说明其在开发益齿抗菌产品上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出的DBR-12和DBR-23两株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其在抗菌剂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首先用液体培养基对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采用两相溶剂液液萃取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然后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毒平板法分别测定发酵产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和15种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DBR-12和DBR-23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DBR-12对玉米小斑病菌等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有效中浓度(EC50)为0.010 4~0.079 7 g/L,其中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毒力最高;DBR-23对除玉米小斑病菌外的9种病原真菌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020 6~0.174 6 g/L,其中对甘蔗凤梨病菌的毒力最高。DBR-12发酵产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107 8~0.646 9 g/L,其中对金橘砂皮病菌的毒力最高。DBR-23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痢疾志贺氏菌等12种动物致病菌有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 g/L;DBR-12发酵产物对动物病原菌无抑菌活性。综上,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DBR-12和DBR-23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抗菌剂领域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思茅松毛虫五龄幼虫肠道细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除茎提取物外,对5种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共10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叶>根>茎。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叶提取物对5种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为雷金斯堡约克氏菌(Yokenella regensburgei)>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产酸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oxytoca)>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eneumoniae)>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其对雷金斯堡约克氏菌、产酸克雷伯氏杆菌以及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125g/mL,对其余2种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25g/mL、0.5g/mL。根提取液对雷金斯堡约克氏菌和克雷伯氏杆菌无抑制作用,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其对其余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与叶提取液相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25g/mL。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于开发新型的植物源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8.
为选用合适的浓度大蒜浸提液进行生物抑菌时,将大蒜浸提液添加到细菌培养基中,配制成不同浓度(0、3%、6%、9%、12%、15%和18%)的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用这些培养基分别培养3种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观察大蒜浸提液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大蒜浸提液在培养基中浓度升高,其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并且当大蒜浸提液的浓度超过12%后,细菌的菌落直径和繁殖速率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巴东醉鱼草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3种溶剂萃取相的抑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g/L(干样)的巴东醉鱼草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的2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超过80%;3种溶剂萃取相对上述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相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5g/L(干样)下,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75%以上,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作用最强(89.14%);质量浓度为1g/L时,对油菜菌核的作用为71.37%,对以上4种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492、0.534、0.531和0.938g/L。据此,可推测巴东醉鱼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中等极性部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发应用于蓝莓保鲜的天然保鲜剂,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10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鉴定,研究了植物精油对2种代表性革兰氏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蓝莓中3种有害真菌(链格孢霉、指状青霉、灰霉)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肉桂精油、百里香精油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肉桂精油、马尾松精油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有较好抑制;10种植物精油中有7种精油对3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肉桂精油、丁香精油、八角精油、百里香精油等精油均有较强的抑真菌能力;其中,肉桂精油对真菌以及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有强烈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在0.039 1~0.156 0μL/m L之间;植物精油对真菌的抑菌效果优于细菌,可以用肉桂精油作为复配基油,添加其他精油应用于蓝莓的天然保鲜,以达到更好的抑菌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