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够帮助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提升就业质量;能够完善农民工救助体系,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在中国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助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就业培训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非农就业的关键。在回顾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特征,给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实施要点,以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促进其非农就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2亿多名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是我国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南京市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项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20-40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低,建筑装潢业、批发贸易零售业和制造业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高于其他行业,私营和个体性质单位就业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则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制单位,参加单位社会保险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高。就业稳定性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水平三个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类别差异,并且年龄、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就业稳定性类别差异的影响较强,而职业技能水平因素仅产生较弱的影响。因此,建议从改善人力资本特征和就业特征着手适当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解决农民工二代就业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艳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33-134
在青年就业难的背景下,解决农民工二代就业更加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就业机会、就业能力和就业环境角度分析了制约农民工二代就业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农民工二代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114-117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群体就业代际差异逐渐突显出来,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在发生变化。根据淮安、常州两市调查数据,用就业流动率来衡量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基于代际视角,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对其建立稳健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代际差异明显,升职机会对两代农民工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性别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亿万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大规模地实现了跨地区流动就业。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公布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有关情况和对策措施》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农民工的数目已经超过1.3亿,而今年需要就业的有2500万之多。在当前农民工就业最艰难的一年,本文从农民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出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难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针对农民工在新农村低碳化建设中的就业需要,借鉴国内外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健全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型与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越来越快,非正规就业成了目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模式。这种就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但同时,它对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搞好农民工转职培训工程,是促进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赵颖 《广西农学报》2007,22(5):60-61
农民工的就业直接关系其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但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就业竞争中,改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现状,为农民工的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我们当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申鹏  李明昊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3):207-212
: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就业是农民工就业领域的新话题。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及文献分析 法探讨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就业的作用机理,旨在为新常态下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支持 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借鉴。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信息来源以“强关系”型 社会资本为主,这将影响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及其就业质量;社会资本通过就业信息获取能力和就业过程支 持能力等指标作用于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及稳定就近就业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逆的单向过程。基 于此,从合理引导“强关系型”社会资本和有效发挥“弱关系型”社会资本角度提出了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 就业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就业渠道与女性农民工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正式就业渠道对女性农民工就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是一条不可或缺的渠道;但是,它也是存在诸多风险的就业渠道,女性农民工选择非正式就业渠道就业有她们的理由和苦衷。因此,在目前,国家应该完善正式就业渠道,同时也规范非正式就业渠道,防范女性农民工外出就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们对于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他们在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呈现的新特点,然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尝试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周婷  东梅   《农业科学研究》2015,(2):77-81
近几年,宁夏农民工短期培训每年保持在3.5万人左右,培训后的农民工就业率达到了96%以上.但同时,也显现出就业稳定性差、个别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技能水平和收入不均衡等问题.农民工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就业的稳定性和质量.因此,对培训后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了解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岗位、工资收入、就业稳定性、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培训反馈等信息,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对策建议,为制定和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政策提供相关数据和战略参考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研究以世行贷款"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对宁夏7个市县2011年、2012年及2013年短期培训的3 264个农民工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19,(12):266-270
研究了供给侧改革农民工就业面临的困境,设计了基于供给侧改革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探讨了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方法和步骤。依据农民工就业能力测评实践认为当前农民工总体上对供给侧改革还不适应、职业教育供给与市场人才需求还不匹配、农民工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潜能没有被激发,影响了农民工就业能力;个体上要坚持终生教育理念,依据各自短板有针对性提高人力资本、提升就业能力,适应供给侧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规模扩大和城市失业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使传统的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工就业的需要。农民工创业意识强烈,并通过创业示范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将农民工转移就业内生化,因而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路径。优化创业环境、拓展农民工社会网络、增强创业服务及培训、建立创业孵化及园区等,应该成为地方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合理地制定制度政策,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是当前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以江西、湖南、黑龙江、河南、四川和重庆6省市4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分析农民工就业情况的基础上,运用SPSS 17.0软件对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与其年龄、工资收入、工作单位性质、失业保险、工作条件、权益保护等对农民工就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教育培训对其就业保障满意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秦秀清  胡庆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7-12430,12446
通过2010年6月23~27日在赣州市于都县工业园就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的相关问题对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调查研究,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的择业就业发展情况及职业理想。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用人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新生代农民工知识和技术水平滞后于企业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新生代农民工欠缺职业规划,学习培训需求难以有效实现;受户籍制度制约,新生代农民工难以真正的融入务工所在地。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和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各项劳动经济权益;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竞争力;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权利保障,提高他们的话语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体面劳动"就是高质量的就业.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面临着就业规模大,就业质量低下的难题.农民工就业的现实状况,农民工就业质量等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都亟待研究,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早日实现中国农民工"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9.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内江市东兴区返乡农民工调查样本的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源禀赋状况是返乡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的首要影响因素,收入和职业类型提升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性别、工作地点与教育程度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无显著影响。据此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帮助返乡农民工积累就业资源、改善收入结构帮助返乡农民工增加收入、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观念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姚志  刘健  种聪 《世界农业》2023,(7):14-27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推进农民市民化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新生代农民的就业质量出现了诸多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在梳理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历史政策演化的基础上,给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内在理论逻辑,利用CMDS2018数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况与特征,选择美国、巴西、日本、印度等典型代表性国家进行国际经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政策演化经历了“完善就业保障→推进职业培训→强化乐业融入”的过程。(2)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内在理论逻辑是实现职业技能、收入水平提升和农民市民化的本质要求。(3)职业技能和受教育水平反映的人力资本质量偏低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主要内因,就业稳定性差、就业行业面窄和区域性跨度大是新生代农民就业的重要特征。(4)总结出美国措施、巴西方案、日本模式、印度经验等国际经验,各国都注重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保障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几点措施: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新职业新技术培训,提高就业质量;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就业时限;逐步提升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