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山东省2013—2017年主要粮食作物进行了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玉米在全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目前小麦、玉米的市场需求稳定,今后应在现有集约化的环境下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水稻等需水量大的农作物不具有优势,应适当减少其种植面积;大豆及和薯类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应培育品牌、提高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用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对玉溪市主要农作物进行效率、规模和综合优势比较.实证表明,与全国相比,玉溪市水稻、玉米、小麦不具有效率、规模和综合优势;甘蔗、烤烟作物不具有效益优势,但规模和综合优势明显;蔬菜、油菜、水果、茶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缺乏效率和综合优势;花卉、蔬菜、水果、烤烟种植经济效益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玉溪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发展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强化科技与管理、推广优良品种、培育特色种植、调整粮经种植面积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湖南省1991~2005年10种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红薯、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苎麻、甘蔗和烤烟)的国内比较优势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水稻、油菜、苎麻和烤烟是湖南省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作物,大豆、甘蔗、玉米和小麦则不具国内比较优势。同时,针对结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霍灵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119-9120,9155
介绍了吉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概况,基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在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效率上与全国相比并无显著优势,但玉米、高梁、大豆等作物同全国相比具有规模优势。针对这一结论,对优化吉林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及未来粮食增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丽君  滕海燕 《甘肃农业》2009,(5):42-42,55
运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青海省各地区主要农作物小麦、杂粮(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胡麻、油菜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并根据研究院结果确定了不同地市具有各自优劣势作物的品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调整各地区的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山东省四大农作物之一,面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与棉花相近,是山东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对花生种植业中花生与其他主要作物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山东与其他三大花生主产省份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与省内主要竞争作物相比,还是与其他三个花生主产省区相比,山东花生生产都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2018年水稻、玉米、大豆3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所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7.99%,其中仅玉米就占了69.59%,经济作物所占比重较小.该文通过测算2014—2018年吉林省东、中、西各区域主要农作物的平均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分析玉米、水稻及大豆3种粮食作物在吉林省东、中、西部的比较优势差异,进而提出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播种结构和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3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变化趋势。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以改进后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利用2000~2006年的相关数据,测定了河南省各地市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谷子、玉米、大豆、稻谷和薯类)的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中,只有小麦和玉米具有比较优势,稻谷、谷子、大豆和薯类都不具有规模优势;小麦、谷子、薯类具有明显效率优势,稻谷、玉米、大豆具有较弱效率优势;小麦、玉米具有综合优势,稻谷、谷子、大豆、薯类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结合当前河南省具体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所面临的形式,并提出了调整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市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平顶山市主要农作物的单产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相比,玉米、薯类、烟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小麦、玉米、薯类、花生、芝麻、烟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对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顶山市农作物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 《江西农业学报》2012,(2):184-185,188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陕西省小麦、稻谷、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在1990~2009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都处于劣势,其中小麦和玉米具有规模优势但是效率和效益指数较低,稻谷具有效率和效益优势但是规模太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贵州省为例,探讨农业比较优势的内涵与衡量方法,以农业产品生产规模优势指标、生产效率指标、生产综合指标为衡量手段测算贵州2004~2006年的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优势,结果发现贵州农产品中烤烟、薯类、油料、茶叶具有强比较优势,水果、稻谷具有弱比较优势,并相应提出提高贵州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2005~2010年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2-14624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2005~2010年的6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效率、效益和综合4个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种植中,玉米和花生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综合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益优势指数小于1;花生综合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综合优势指数低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它的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规模指数太小;甜菜和棉花同样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棉花虽然效率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棉花的规模呈极端劣势,也说明种植规模太小;烤烟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但效率优势指数变化很大,说明烤烟种植风险很大,不宜多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①鼓励和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玉米、花生的生产;②由于棉花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适当扩大棉花的生产规模;③烤烟的种植风险较高,不宜种植;④大豆是东北的优势传统农作物,所以效率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是规模优势太小,应该大量扩大大豆的生产面积;⑤缺乏比较优势的甜菜,可以适量调减种植面积,用于调节自然资源配置而加以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近30多年来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变动趋势,并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广东省水稻生产的相对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在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2009年间,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在南方13个水稻主产区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水稻的单产相对较低,不具有效率优势。12年间水稻生产的平均综合优势指数为1.4626,在南方水稻主产区中位居第四。故应在保持水稻播种面积持续稳定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广东省水稻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可以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我国2006年县(市)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为基本单元,系统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明显,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在空间布局上存在明显差异。但综合分析发现,水稻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的地区为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指数分别达到了1.45、1.30和1.14;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的地区为西北和华北地区,优势指数分别为1.33和1.02;玉米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地区为华北和东北地区,优势指数分别为1.43和1.37。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应该走优势互补的道路,依据作物综合比较优势,稳定区域优势粮食作物生产规模,深入挖掘后备区域的生产潜力,适当调整劣势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以确保中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甘肃省各地区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药材、蔬菜和瓜果8类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市具有各自的优劣势作物品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应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调整各地区的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7.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拉萨市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油菜籽、蔬菜和青饲料,山南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青饲料、油菜籽、豆类,日喀则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豆类、青稞、蔬菜。除粮食作物外,其他作物空间布局尚未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但粮食种植比例偏高,作物间种植比例有待调整。提出未来几年种植业发展应该以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率为突破点,压缩发展粮食作物,适度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