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安全法规体系非常注重从田间到餐桌的连续性管理和全程性管理,注重从源头上控制食品质量,具有种类多、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1.管理法规相对健全欧盟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规有《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农产品品质管理法》、《植物防疫法》、《农业管理法》、《家禽传染预防法》、《畜产品加工处理法》和《食品卫生法》。  相似文献   

2.
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提高热作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充分利用对台优势,在全国率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台湾农产品集散基地,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开展借鉴台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建设,制定系统的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出台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地方性法规,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通过大力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设备,加强闽台农业科  相似文献   

3.
《台湾农业探索》2011,(3):27-27
<正>台湾"农业委员会"、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5月在京介绍"CAS优良农产品"优质农业及安全农业的理念,并宣布将于2011年7月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海峡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台湾"CAS优良农产品"于2011年年初获得中国大陆商标局核发的证明标章注册证。  相似文献   

4.
1.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2.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3.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4.禁止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5.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6.禁止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指出: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涉及千家  相似文献   

6.
日本特别栽培农产品认证标准和认证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特别栽培农产品是以作物栽培过程中减农药、减化肥为特征的环境保全型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其认证标准由特别栽培农产品标识指导方针和特别栽培农产品地方认证标准两部分组成.指导方针是适用于全日本范围内的,主要针对特别栽培农产品标识作了原则性规定,是日本各地方认证标准制定的基本依据.地方认证标准是由日本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主要规定了当地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消减比例参数,是进行特别栽培农产品认证的直接依据.特别栽培农产品认证制度是在JAS法规范下、由地方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来约束的,由认证要纲、实施要领和表示规程组成,与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准与认证制度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互相借  相似文献   

7.
台湾“行政院农委会”自2007年1月29日《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公布施行以来,目前已有1406家农产品经营业者通过验证,其中农粮产品714家、水产品388家、畜产品304家。“农委会”指出,目前国际上欧盟、日本等先进国家推动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台湾地区并未硬性规定外国农产品如无可追溯制度(产销履历)不得进口,但进口业者基于进口农产品的食品卫生安全及风险管理的需要,会于进口农产品时要求需比照本国农产品附相关可追溯性的证明。推动健康农业是“农委会”的重要施政方针,为照顾广大消费者与农民,推动安全农业采多元辅导方式,包括吉园圃、产销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消除隐患保安全、控制源头上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控制源头上水平,就是要从生产入手,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基础是农业标准体系、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建设。三大体系中,标准体系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广州市番禺区工业"三废"及农业生产过程自身污染对农业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出加快农业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力发展无公害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亚洲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和农产品流通方面的立法很少。当时只有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在政府机构设置、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分级标准等方面制定了一些法规。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产品流通规模的逐步扩大,亚洲发展中国家农产品流通立法从无到有,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各国都巳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农产品流通法规体系,对粮食和农产品流通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正在升温,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从当前资料来看,很多情况下,把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和世界农业遗产等几个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等同起来,不加区分,甚至滥用,这样不利于学术规范,影响农业遗产的研究进展。因此,有必要进行辨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各单位发表论文和在其核心刊物《贵州农业科学》的刊载情况,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数据,对2009-2012年的发文量、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占比、发表文章对《贵州农业科学》载文的引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2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发表文章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发文质量稳中有升;《贵州农业科学》刊载本单位论文数量呈小幅增加趋势;作者在发文平台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认为:单位与其所属刊物间要有效配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刊物的媒介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冉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156-159
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国有资产作为全国高校资产管理的一个缩影与模型,结合中国信息化和高校信息化的特点,以及我国的现实国情,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国有资产及其现状,探讨如何实现安徽农业大学学校资产各个方面管理信息化,并且深入研究尝试找到一条最适合安徽农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道路,使安徽农业大学的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高效,严谨。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业高校与企业广泛合作,逐步建立高等农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密切结合的教育机制,是农业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云南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云南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经验和不足,提出相应措施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大学创建早期历经了直隶农务学堂的创办、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北大学农科和省立农学院等发展阶段。文章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为据,考察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创建和早期发展,梳理了各个阶段发展变化的脉络和发展变化的动因以及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学校职能的变化等,期冀全面展示河北农业大学创建早期发展变化的轨迹,给现代的农业教育予历史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在农业科技和生产政策研究、资源和环境政策研究、城乡协调发展和扶贫战略及政策与农业发展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在农业宏观决策领域所作的研究,并结合广东省典型农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经验,提出广东省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GDAMDSS)的信息化支撑需求和系统功能,为实际系统的实现打好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河北农业大学早期期刊溯"太行山道路"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六五”期间,河北农业大学走出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育人之路、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科教兴国之路、使山区摆脱贫困的致富之路,被国家科委誉为“太行山道路”,充分彰显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从1905年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的《北直农话报》及其相沿承续者——《农学月刊》、《河北通俗农刊》、《河大农刊》、《河北农林学刊》、《农民须知》等一系列早期期刊可以看出,“太行山道路”的一些思路与做法早在办学初期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19.
海南农机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海南省农机化发展现状,对海南省农机化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海南农机化发展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和国家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背景下,文章以新疆农业科学院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5年运行管理、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完善优化重点实验室平台环境,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以期为更好地服务新疆“三农”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