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实际,从理论与实践上,论述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改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2004年6月下旬开始,笔者分别对部分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调研,调研重点是了解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项目执行情况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初步了解部分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项目执行和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些做法,以及项目执行所取得的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建设,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服务体系,改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向国家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只有通过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纽带。文章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成果推广模式为例,阐述了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保障体系建设及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简述了其在增强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完善支持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多元化支持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投入机制等对策和思路,以期进一步加强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广西横县茉莉花专家大院进行实地调研,从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对技术推广的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三种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技术推广模式,对各种模式的运行机制、推广效果、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科教结合实体建设是改变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科技合作共建“专家大院”为倒,阐述了当前湖北省农科教结合实体构建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并从组织领导、考评机制、基层资源和科研与示范推广等方面总结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专家大院”对于新形势下构建农科教结合实体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为例,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运作三种模式,总结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农业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自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12日,张左己省长率领省各大厅局主要领导,齐齐哈尔市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视察了黑龙江省农科院与泰来县合作共建的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家大院,并听取了“院县共建”工作的汇报。 泰来县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帮扶的十弱县之一。为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真正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泰来县开展“院县共建”活动。由刘娣副院长具体负责科技共建的全面工作,选派张太忠同志为科技副县长、科技服务团团长到泰来县工作。指派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为“院县共建”的牵头单位。从全院十个研究所选派出36名专家深入一线进行调研、论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组建专家大院。 张左己省长一行参观了专家大院科技成果展区,详细了解了“院县共建”工作的有关情况,如科技示范园区的作用、专家大院的用途及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嫩江所所长张村权、书记于桂霞向省长汇报了科技共建工作的实施情况。一年来,在泰来县县委、县政府及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牵头单位嫩江所积极组织实施,泰来县农委及相关部门的领导积极落实,密切配合,院属各所党政领导积极响应,与专家团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克服了泰来县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的诸多困难,较好地完成了科技园区建设、专家大院建设和科技培训工作。并针对泰来县的县情,重点实施了泰来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泰来县松粳系列优质水稻种子基地建设、泰来县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泰来县优质苜蓿草籽繁育基地建设、黑农科复混肥在泰来县主要作物上的示范与推广、泰来县青贮玉米的示范与推广、泰来县沙棘种苗繁育、特种作物及牧草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泰来县出口创汇型绿豆种基地建设和泰来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构建天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系统总结了其创新之处在于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组织的集成,以项目为载体实现了专家和企业、农户实质性的结合,并从制定优惠政策、深化产学研联盟、完善运行机制及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专家大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院校拥有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农业科技信息优势,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力量。但受传统体制壁垒制约,农业院校有组织的技术推广与服务长期游离于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之外,其优势发挥缺乏长效机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宝鸡市人民政府探索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过程中,创建了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大学科技力量为依托,布局在农产品集中产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体制壁垒,实现了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直接对接,效果明显。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形成的背景、运行机制模式及效果、存在问题等,揭示其中的规律和值得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需求与解决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科技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反映,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通过研究黑龙江省院县共建10个县3 a科技专家大院农民咨询记录,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生产中农民科技需求总体状况、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方式、内容。阐述了黑龙江省通过实施院县科技合作共建,建科技园区、办专家大院、推致富项目、搞科技培训的"四位一体"科技帮扶模式,有效地实现科研与生产、专家与农民、科技与农业有效对接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现代农业生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以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为例,总结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进而得出农业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自有科技成果的优势,通过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科技专家大院优势、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途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现代农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成了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网,开发了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数据资源,结合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站、专家大院、农业专家服务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初步构建了毕节试验区农村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信息中心+信息服务站+种养殖大户+农户、信息服务站+专家大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信息服务站+专家团队+农户等有效的信息服务模式,为毕节试验区农村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3年始,通过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培训、致富项目对我省十弱县进行科技帮扶.3年来,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基地,"零距离"接触农民,搭建了农业技术推广平台;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集成展示农业新成果,构建了农业新技术示范高地;以科技项目为依托,集聚农业生产要素,扶壮了一批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龙头,取得农业标准化水平、农民科技素质、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四个"提高的显著成效.开创了全国院县共建的先河,提高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甘肃省科技厅推荐、国家科技部评审认定,天水市有四家单位成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被确定为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示范单位,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星火计划龙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建立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一种新的尝试,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科技资源的禀赋以及农民接受水平的不同,政府主管部门在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时,应尽量做到因地、因时、因人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专家大院的建设,实现了农业园区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拉近了专家和农民之间的距离。专家大院进门是实验室、推广站,出门是试验田和基地,使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农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通过专家大院从实验室直接走到农民身边,真正体现农业园区技术提升和成果转化的载体功能,促进农业园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造升级的步伐,为农业园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刘翠君 《湖北农业科学》2016,(15):3913-3913
正8月4日至5日,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焦春海一行赴恩施州农科院、利川市专家大院、中药材所实地调研洪涝灾害和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情况,深入灾区一线了解"三农"最新技术需求,指导科技抗灾救灾。焦春海一行听取了恩施州农科院、中药材所、利川市专家大院科技抗灾救灾基本情况和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开展情况,冒雨实地查看了因洪灾损失严重的利川市南坪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恩施州农科院天池山基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现有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专家大院为个案,重点选择名山茶叶专家大院为例,找到了关于名山茶叶专家大院农业技术在农村、农户中推广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专家大院型农业技术服务新体系,是2003年从陕西杨陵率先发展起来的,遂引起科技部、农业部等多家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我省德阳市于2004年在广汉建立了小麦专家大院、水稻专家大院,在中江建立了甜油桃专家大院,以及2005年建立的食用菌专家大院、水果专家大院、水产专家大院、畜牧专家大院等,2年间共建立了11  相似文献   

20.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县(市、区)开展科技合作共建,探索了科技服务"三农"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模式。以农业专家大院为服务平台,以科技成果展示为载体,省、县(市、区)科技专家联合编队,紧密配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科技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