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就常规营养元素P与微量金属元素Fe、Mn和Zn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协同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藻类吸收常规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浓度显著相关,不同培养时间藻类中P-Fe、P-Mn和P-Zn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717和0.926,表明常规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对藻华的诱导具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总磷、水温及矿化度与叶绿素a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海湖水体11个样点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中叶绿素a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用叶绿素a来表征藻类,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水中总磷、水温及矿化度与叶绿素a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5月叶绿素a含量为0.396~4.031 mg·L-1,均值1.387 mg·L-1;7月叶绿素a含量为0.129-0.865 mg·L-1,均值0.432 mg· L-1;9月叶绿素a含量为0.164~1.360 mg·L-1,均值0.665 mg· L-1.5月至9月湖水总磷平均含量从0.124 mg· L-1持续下降到0.061 mg·L-1,藻类生长对总磷的需求大于外源输入和内源转化的总量,磷是青海湖藻类生长繁殖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水温是春季限制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目前青海湖湖水矿化度在藻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在小兴凯湖采集水样,滤掉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进行为期12 d的实验室培养。试验设置了4个光照梯度和5个Fe浓度,分别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Fe浓度的增加,浮游植物对Fe的吸收量也相应的增加。在低光照强度下,浮游植物对Fe的吸收规律不明显。在光强为4000 lx时,浮游植物吸收Fe量为0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丰度降低了63.6 ind· L-1。在光强为8000 lx条件下,浮游植物丰度与吸收Fe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光强为12000 lx时,吸收Fe量为0.091 mg· L-1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丰度增加了2791.2 ind· L-1,说明了光照强度对藻类生长的限制作用明显高于培养液中营养元素对藻类生长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小兴凯湖采集水样,滤掉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进行为期12 d的实验室培养。试验设置了4个光照梯度和5个Fe浓度,分别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Fe浓度的增加,浮游植物对Fe的吸收量也相应的增加。在低光照强度下,浮游植物对Fe的吸收规律不明显。在光强为4 000 lx时,浮游植物吸收Fe量为0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丰度降低了63.6 ind·L-1。在光强为8 000 lx条件下,浮游植物丰度与吸收Fe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光强为12 000 lx时,吸收Fe量为0.091 mg·L-1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丰度增加了2 791.2 ind·L-1,说明了光照强度对藻类生长的限制作用明显高于培养液中营养元素对藻类生长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褐藻多酚是藻类多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抑菌、化学防御、抗胁迫、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调节神经系统等生物活性。本文介绍了藻类多酚的结构分类,对近年藻类多酚的分类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藻类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水流扰动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基于室内藻类生长动力学试验,提出藻类生长过程中的水流扰动参数α,并对藻类生长公式进行修正;运用一维河网与二维湖泊耦合的藻类生长动力学模型对太湖西北部重污染区藻类生长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1)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影响明显,研究区内东西向河流流速较大,水流扰动强,藻类浓度低于南北向河流;(2)各研究断面藻类浓度均呈现时间分布不均性,枯季(11月至次年4月)水流扰动较弱,为藻类生长创造较好的环境,藻类平均浓度较洪季(5月至10月)增加了9.22%;(3)河湖系统内湖口区水流条件更适宜藻类生长,位于湖口区的S2与S4点位浓度平均较河网区增加了18.5%。  相似文献   

7.
氨态氮在渔业生产中的作用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氮是重要的生产物质,水体的初级生产力通常以氮化合物的数量和质量为基础,氮也 是养殖水体中较常见的一种限制初级和的营养元素。在氮的存在形式中,以氨态氮最易被藻类利用。  相似文献   

8.
酵素菌生物营养料是针对鱼类优质饵料生物生长的营养需求特点精心研制成的一种新产品。它的各种营养元素配比合理,能充分满足饵料生物的吸收利用,迅速促进优质藻类和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肥、活、嫩、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丰缺特征,以利促进其合理施肥,以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总体综合评价项目采集8.29万km2的土壤样品分析测试获得大量的高质量、高精度数据为主,对土壤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对丰、缺程度进行分区评价,提出了土壤植物营养元素缺乏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菊芋种质资源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不同来源29份菊芋种质资源块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菊芋矿质资源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主要矿质营养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法国、丹麦和中国三种来源种质资源块茎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菊芋矿质营养元素87%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照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总值大小分布,将29份菊芋资源分为4个类群,通过本研究为今后进行菊芋新品种的选育和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花梨叶片营养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金花梨叶片营养元素状况进行诊断分析。[方法]以高产园和低产园的金花梨叶片为试材,对其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高产园无明显缺肥现象,低产园潜在缺乏P、K、Zn、Fe和B。叶片各营养元素之间存在拮抗或增效作用,其中N对K、Mg和Zn有增效作用,对P、Ca和Fe有拮抗作用;Ca和Mg对多数元素有拮抗作用;B与P之间存在增效关系。K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子之一。各营养元素间的比例失衡是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金花梨叶片内各营养元素最适含量为:N 2.82%、P 0.10%、K 0.56%、Ca3.92%、Mg 0.31%、Zn 50.77 mg/kg、Fe 98.88 mg/kg和B 35.08 mg/kg。[结论]高产园对营养元素的需肥顺序为:K>Mg>N>Fe>Ca>B>P>Zn,低产园的需肥顺序为:B>P>K>Zn>N>Fe>Mg>Ca。  相似文献   

12.
在1983年4月至1984年10月两个生长季中,我们对河北隆化的一片油松人工林养分元素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同时,实测了林分养分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实验林分养分总积累量(五种元素总量为575.46公斤/公顷,林木年吸收量为122.72公斤/公顷,归还量为69.9公斤/公顷·年,养分归还主要是以枯落物形式到达林地,这部分占总归还量的86%。以归还/吸收作为循环速率参数,各元素平均为0,57。林分养分的输入、输出主要受降雨和林地状况影响,由于实验地区年均降雨量较小(<500毫米),近几年又连续受旱,大气输入养分量及林分输出养分量均较小。林分的养分平衡,氮、磷略有盈余,钾、钙、镁有少量亏损。  相似文献   

13.
湘中丘陵区不同经营目标对毛竹林土壤养分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Ⅱ)、材用林(Ⅲ)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经营目标对毛竹林的土壤养分特征、养分库综合指数以及养分相关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笋用林、笋材兼用林、材用林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下降总体呈降低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18.88~40.24g/kg、1.08~2.19g/kg、60.00~200.00mg/kg、0.36~0.52g/kg、0.84~4.07mg/kg、11.29~23.46g/kg和31.72~86.70mg/kg。毛竹笋用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钾含量较高,笋材兼用林水解氮、全磷及有效磷含量较高,毛竹材用林土壤全钾较丰富。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以毛竹笋材兼用林最高,笋用林次之,材用林最低,分别为3.908 1、3.522 8和3.265 0;湘中丘陵区毛竹林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比较丰富,而土壤普遍缺乏磷素、钾素。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水解氮、全磷与有效磷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望天树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桂西南地区32年生望天树人工林乔木层的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不同组分中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树叶中以N含量最高,其他各器官中元素含量均以Ca含量最高,其次是N、P、Mg含量,K含量最小.乔木层5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达2 451.65 kg/hm2,各元素积累量表现为Ca>N>Mg>P>K,乔木层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表现为树干>树皮>树叶>枝枝>树根;5种营养元素年净累积量达76.61 kg/hm2.乔木层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总量为7.12 kg,其中对Ca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N、Mg,对P、K的需求最小.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及凋落物层N、P、K元素平均含量稍高于乔木层,3种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7.69、13.58、64.89 kg/hm2.  相似文献   

15.
对桂西南地区32 年生望天树人工林乔木层的N、P、K、Ca、Mg 等5 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不同组分中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树叶中以N 含量最高,其他各器官中元素含量均以Ca 含量最高,其次是N、P、Mg 含量,K 含量最小。乔木层5 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达2 451.65 kg/hm2,各元素积累量表现为Ca>N>Mg>P>K,乔木层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表现为树干>树皮>树叶>枝枝>树根;5 种营养元素年净累积量达76.61 kg/hm2。乔木层每积累1 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总量为7.12 kg,其中对Ca 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N、Mg,对P、K 的需求最小。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及凋落物层N、P、K 元素平均含量稍高于乔木层,3 种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7.69、13.58、64.89 kg/hm2。  相似文献   

16.
银杏不同营养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季节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时期银杏根、茎、叶中8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各元素浓度随器官生长发育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叶、枝、梢的需养期具有重叠的特点,5月初到6月中旬是各种器官需养的关键期.6月中旬到7月上旬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稳定,是叶分析的最佳时期.平均而言,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均是N>K>P,叶中含N最高,枝中含P,K最高,根中N,P,K含量均相对较低;微量元素各器官中均是Fe>Mn>Zn,根中Fe,Mn和Zn的含量最高,且变幅最大  相似文献   

17.
康由发  尹俊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95-17197,17260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浓度甲壳素对文心兰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营养饥饿状态下,施用不同浓度(0、500、1000、1500、2000μg/L)的甲壳素,测定文心兰叶片和假球茎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甲壳素浓度为1500 μg/L时,文心兰叶片中的N、P、Fe、Mn营养元素含量最高,特别是Fe、Mn表现尤为突出,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假球茎中N、K、Ca、Mg的含量最高,其中K、Ca、Mg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外,Zn虽然在叶片中的含量差异表现不明显,但其在假球茎中含量的变化却极显著,处理浓度越大含量越高。[结论]营养饥饿状态下,施用不同浓度的甲壳素对文心兰叶片和假球茎中营养元素含量影响显著,但对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与假球茎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一致,且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热研7-33-97和RRIM600橡胶树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富集系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树各器官富集系数与养分含量均为树叶最高,树干最低;(2)橡胶树对各营养元素的富集系数大小有差异,表现为N>P>K;(3)橡胶树对养分的富集系数表现出不同的年变化和月变化特征;(4)热研7-33-97橡胶树对养分的富集能力强于RRIM600.  相似文献   

19.
黑木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广西南宁市8年生人工林黑木相思9种营养元素(N、P、K、Ca、Mg、Fe、Mn、Zn和Cu)的质量分数、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不同器官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以树叶为最高,其次是树皮、树枝和树根,树干最低;各器官中大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表现为N>Ca和K>Mg>P,微量元素Mn和Fe的质量分数较高,Cu最低。黑木相思人工林养分储存量为987.17 kg/hm2,其中乔木层(749.23 kg/hm2)占75.89%,林下植被层(170.86 kg/hm2)占17.31%,凋落物层(67.06 kg/hm2)占6.79%。黑木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199.05、105.41和93.64 kg/(hm2.a),年归还量占年吸收量的52.96%;循环系数为0.53,不同营养元素的周转期表现为P>K>Fe>N>Ca>Cu>Mg>Zn>Mn。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探讨植棉土壤表层养分分布特征及优化调节土壤养分元素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统计学、地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方法,在Surfer 8.0 软件的支持下,对植棉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运用ArcGIS 和ENVI 5.0 软件对研究区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定标、大气纠正和几何精校正,得到了相关数据图像。结果表明:(1)由有机质、缓效钾、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峰度值可以看出,数据的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较为陡峭,为尖顶峰。而由全氮、碱解氮等养分元素的峰度值可以看出,总体数据的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较为平坦。(2)有机质与碱解氮、全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等养分元素在不同区域的相关性特征不一样且不明显。(3)沙雅县的所有数据都能通过0.05 的检验水平,都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进行插值分析。(4)研究区北边绿洲主要是沿河道而分布,所以北边的养分元素含量较丰富;南边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干旱区水资源比较缺乏,因此养分元素的分布含量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