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田斜纹夜蛾上升为害的主导原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定忠 《江西棉花》2003,25(1):29-29
斜纹夜蛾在彭泽县棉花上属次要害虫 ,一般年份发生较轻 ,为害不大 ,仅个别年份发生较为突出。 2 0 0 1年 8、9月间 ,该虫在部分棉田内发生严重 ,2 0 0 2年 ,在棉田内大面积暴发 ,其发生时间早、密度高为近 4 0年来罕见。1 近年来发生与为害简况2 0 0 1年 ,斜纹夜蛾在棉田内开始上升为害 ,8~ 9月份调查 ,每公顷有卵块一般 30~ 15 0块 ,多的 2 4 0~ 36 0块 ,部分前期防治不好的田块高达 6 0 0块以上。 2 0 0 2年棉田内系统监测 ,6月下旬开始迁入棉田 ,比 2 0 0 1年提前近4 0天。 7月下旬调查 ,田间卵块密度急增 ,每公顷有卵块一般 4 5~ 9…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在新余每年发生5-6代,历年以为害蔬菜为主,棉田仅有零星发生。但2003年在棉田严重发生为害为历史少见,8月下旬.9月中旬第四代斜纹夜蛾在棉田暴发,并迅速扩展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据调查百株幼虫一般为250—726头,最高的1株上百头,通过近几年的田间观察、调查、分析得出斜纹夜蛾在新余市棉田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棉田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张志宽,李明光,马宏,丁旭,王学平,顾庆红,刘萍江苏如皋市植保站226500我市多种耕作制度并存,复种指数高,植被丰富,生态环境有利于棉田玉米螟发生危害。1985~1992年连续8年三代棉田累计百株卵量100块以上,最高的19...  相似文献   

4.
棉田斜纹夜蛾的发生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进  孙云  杨益众 《中国棉花》2006,33(10):23-24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棉田的种群数量有所上升,已成为常规棉田和转基因棉田一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本文对近几年来斜纹夜蛾在棉田的发生动态、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期望引起人们对该害虫的重视。1斜纹夜蛾在棉田的发生为害特点斜纹夜蛾具群集性、隐蔽性、暴食性、假死性、多食性与暴发性等特点。在棉田虽以第3、4代为主害代,发生盛期在8~9月,但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从6月下旬到10月上旬棉田均有不同龄期的幼虫出现。成虫白天隐蔽于棉花下部、枯叶、杂草或土缝处,日落后开始活动,夜间产卵,以20∶00-24∶00点活动最盛。成虫对黑光灯、糖醋…  相似文献   

5.
2003-2004年滨州市棉区二代棉铃虫发生较轻,2005年二代棉铃虫在棉田全面反弹,发生面积11.31万hm2,占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的86%,产量损失达819.1t,发生为害程度明显重于前两年,给棉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其反弹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1发生特点2005年滨州市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特点为发生略偏晚,但卵和幼虫量多,为害重。据调查,截止7月5日,全市平均累计百株卵量914.4粒,较近几年同期明显偏高,为大发生程度,其中惠民最高,百株卵量2147粒,博兴次之,百株卵量1481.5粒。全市最早于6月5日见卵,较常年晚1天,当日百株卵…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田用农药次数及用药量逐步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 0 0 2 - 2 0 0 3年7月2 2日、8月7日在城南长屯村调查,平均百株虫量达2 0头左右,最高的已达5 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45 % ,叶片平均受害率70 % ,蕾铃脱落中有40 %~5 0 %是棉盲蝽造成的,造成叶片破碎,破头疯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1危害症状棉盲蝽于6月上旬侵入棉田,8月中旬迁出,在棉田活动长达80天左右,以成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汁…  相似文献   

7.
《江西棉花》2003,25(3):39-39
一、一代发生情况田间性诱剂下于 5月 1日始见越冬代蛾 ,比去年早 3天 ,为1995年以来最早。共诱蛾 8头 ,明显多于去年 ,少于其它年份 ,集中在 5月中旬 ,以 12日~ 15日为最多。卵密度较低 ,棉田外番茄上及棉花苗床上调查 ,均未查到。二、二代趋势预报1、发生期与发生面积 :预计产卵盛期为 6月 14日~ 2 2日 ,高峰期为 6月 17日~ 19日。比去年早 2~ 3天 ,接近常年。发生面积可达 2 0 %左右。2、发生量与发生程度 :预计百株卵量一般为 10~ 2 0粒左右 ,高的可达 40~ 60粒。发生程度为 2级 (偏轻发生 )。三、预报的主要依据1、棉花生育进程 …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与棉铃虫虫害发生相关显著的气象因子,并据此做出棉铃虫发生情况的合理预报,分析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2000―2017年的气象资料和棉铃虫虫情资料。得出:衡水棉铃虫卵的始见日最早为5月24日,最晚为8月22日;2代、3代、4代卵盛期分别为6月13日-7月1日、7月18日-8月4日和8月17日-9月14日;棉铃虫虫害主要发生在6-8月;棉铃虫的发生主要和气温、地温和相对湿度有关。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棉铃虫发生的预报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回测检验,相应预报模型对2代、3代、4代百株累计卵量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1%、20.7%、29.9%,对各代卵的等级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4.4%、83.3%、77.8%。  相似文献   

9.
皖东地区甜菜夜蛾在棉花上的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菜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近年来在皖东地区多种作物上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蔬菜、棉花、花生、豆类、甘薯等.2001年,甜菜夜蛾在我地棉花上暴发为害,发生面积460公顷,三代暴发期受害株率100%,百株虫量600~800头,最高2000头,单株最高有虫96头,百株卵量8~10块,造成一般田块减产1~2成,重者3~5成.为此,笔者将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我地棉花上发生以及药剂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前 ,当地棉铃虫的主害代是三、四代 ,近年来已逐渐扩大到五代 ,发生程度也越来越重。2 0 0 0年各代大发生 ,全年百株累计卵量 3.7万粒 ,是有史记载大暴发年 1 972年的 1 0倍。1  2 0 0 0年棉铃虫暴发特点1 .1 发生期早、发生量大 ,来势猛 ,为害重。二代棉铃虫在当地由秋冬播作物和早春作物转移进入棉田 ,始盛日是 6月 5日 ,比 1 972年提早 7天。发生量除二代略低于 1 972年和 1 999年外 ,其它各代均大大超过历年 ,且为害程度也达到历年之最。全区因虫灾损失子棉 50 %以上 ,2 0 0公顷棉田绝收。1 .2 卵高峰持续时间长 ,世代重叠严…  相似文献   

11.
1 发生特点及原因1 .1 发生特点。 1 999年冬至 2 0 0 0年春 ,滨州地区气温较低 ,降水较多 ,对棉铃虫越冬极为不利 ,且越冬虫蛹较少。据地区植保站挖蛹调查 ,全区棉铃虫越冬蛹每平方米平均不足 0 .2头 ,许多点未查到虫蛹 ;说明棉铃虫越冬基数低。一代棉铃虫在寄主作物发生较轻 ,麦类及蔬菜等作物未受到虫害影响。然而 ,二代棉铃虫却呈特大暴发趋势 ,发生面积之大 ,来势之猛 ,程度之重 ,令人始料未及 ,据省植保总站提供的数据 ,到 6月 2 7日二代棉铃虫累计落卵量全省平均为百株 2 0 0 0粒 ,东营、滨州、聊城三地市最为严重 ,百株平均为 50 …  相似文献   

12.
甜菜夜蛾 ( Laphygma exigua Hübner)俗称青虫 ,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杂食性害虫。 1 995年开始在当地局部棉田发生为害 ,近年来发生为害呈逐渐加重趋势 ,1 999年甜菜夜蛾在当地棉田大发生 ,对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 生活习性1 .1 成虫。甜菜夜蛾成虫昼伏夜出 ,白天隐藏在土缝内、杂草丛里、枯叶内以及茂密植株的阴凉处等场所 ,夜间进行取食、交配、产卵活动 ,没有月光的夜里活动最盛 ,夜里以 2 0~ 2 3时活动最盛 ,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杨柳枝把性。在没有补充营养的条件下 ,成虫存活 6~ 1 0天。1 .2 卵。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13.
谈棉田棉铃虫综防技术程文华汤阴县植保站靳绪琴汤阴县农科所唐济民,赵树英汤阴县佳多科工贸公司4561501棉铃虫发生危害的严重性近两年,我县棉铃虫暴发成灾,一代棉铃虫使小麦单产减收375~750kg/hm2,二、三、四代棉铃虫在棉田百株累计卵量2000...  相似文献   

14.
酒泉市棉田大面积发生棉铃虫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铃虫在我国各棉区普遍发生危害 ,而甘肃酒泉地区在 2 0世纪 5 0年代虽有分布记载 ,但一直未见危害棉花的报道 ,进入 90年代虽然在棉田零星发现棉铃虫危害 ,但危害程度很低。自 2 0 0 0年以来 ,棉铃虫开始危害棉田并呈逐年加重趋势。据本站 2 0 0 0年在敦煌市杨家桥中渠村调查 ,棉铃虫危害率 6.6% ,百株虫量 1 .7头。 2 0 0 1年敦煌市有 9个乡 (镇 ) 45 33hm2棉田受棉铃虫危害 ,其中七里镇、杨家桥、肃州等乡镇 1 33hm2 棉田受害较重 ,百株虫量高达 94头 ,棉铃平均被蛀率 7.2 % ,最高达2 0 .4% ,花、蕾平均被蛀率 1 3.8% ,最高达 31 .6%。2…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害虫 ,1 999年本市棉田 7~ 8月份甜菜夜蛾为害严重 ,商丘市历史上罕见。一般棉田为害株率 60 %左右 ,严重地块达1 0 0 %,群众一时感到束手无策 ,为解决棉田突发的严重问题 ,采取了以下有效防治措施。1 筛选有效药剂 ,迅速组织防治针对甜菜夜蛾为害的严重性 ,在 7月初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米螨、2 0 %杀得快、90 %万灵、2 5%棉虫杀 DDV对棉田甜菜夜蛾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效果最好的属米螨 ,48小时虫口减退率为 96%,明显好于其它药剂。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甜菜夜蛾幼虫具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田用药量下降,过去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不断增长,危害逐渐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应引起高度重视。1危害情况近年来,棉盲蝽象在河北省魏县棉田普遍发生,造成较重危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蕾铃脱落中的30%~60%是由盲蝽象引起的。遭受棉盲蝽象危害的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2发生规律棉盲蝽象在本县一般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棉田内的棉柴、…  相似文献   

17.
据 1 997~ 1 999年 ,各试验团场采取定点和普查进行挖土剖查 ,结合室内外化蛹试验结果表明 ,一代棉铃虫化蛹盛期在 6月 7~ 2 4日 ,化蛹多集中在冬麦地、菜地和苜蓿田等 ;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化蛹量占其它作物的 83% ,盛蛹期在 7月 1 6~ 2 8日 ;三代化蛹主要在棉田、复播玉米地、绿肥油葵及油料油葵 ,盛蛹期在 8月 1 2~ 2 6日 ;四代盛蛹期在9月 2 5日~ 1 0月 4日 ,以滞育蛹越冬。一代至二代、二代至三代、三代至四代盛蛹期间隔分别为 38~ 39天、2 7~ 2 8天、34~ 36天。据观察 ,垦区二代棉铃虫始见少量滞育蛹 ,8月下旬后 (三代 )大量出…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0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抗虫棉不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落卵量,但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发生期,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平均百株落卵量分别比Bt棉田增加12.5%和74.3%,比常规棉田增加4.6%和65.7%;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少于常规棉田,但多于Bt棉田。棉盲蝽平均百株数量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分别减少36.1%和66.0%。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粉虱没有控制作用,和常规棉相比,田间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因此,仍需加强田间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为害。同时发现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草蛉、龟纹瓢虫、蜘蛛、小花蝽、寄生蜂等棉田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瓜棉共生期长达 2个多月 ,复种指数高 ,瓜类需肥量大 ,土壤肥力足 ,田间小气候郁蔽 ,棉花害虫趋重发生明显。主要表现为 :害虫重发的种类多 ,重发代次频率高 ,发生盛期拉长 ,世代重叠严重 ,导致防治难度大 ,为害损失重。1 瓜套棉田主要害虫发生特点1 .1 棉铃虫重发代次多 ,产卵盛期长 ,卵峰多 ,卵量多。近 3年来 ,当地三代棉铃虫在纯作棉区均属重发生 ,百株累计卵量在 1 0~ 2 0粒之间 ,而瓜套棉区因肥力足 ,植株旺长嫩绿 ,西瓜、棉花开花不断 ,对棉铃虫产卵有明显的诱集作用 ,且蕾铃、幼果多 ,幼虫食料丰富 ,成活率高 ,卵量都在 60~…  相似文献   

20.
应用性信息素进行斜纹夜蛾测报和防治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2011年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夜蛾类通用诱捕器诱杀雄蛾进行防治示范,并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与测报灯诱蛾相比较,结合冬后挖蛹,进行测报技术研究。结果:利用性信息素能有效防治斜纹夜蛾,在生产实践上,要与棉铃虫、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防治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在安徽省宿松县一年发生6~7代,发生期在5-11月份;以3代、4代、5代为主害代,主要危害棉花;6代、7代危害蔬菜及油菜,7代为不完全代;在自然环境下,在宿松县冬前不进入休眠期,不作越冬准备,所以不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