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黄贮,是相对于青贮而言的一种秸秆饲料发酵办法。和青贮使用新鲜秸秆、自然发酵不同,黄贮是利用干秸秆做原料,通过添加适量水和生物菌剂,发酵以后利用的一种技术。黄贮加入的高效复合菌剂,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甚至一些木质素分解,并转化为糖类。糖类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乙酸和丙酸,并抑制丁酸菌和霉菌等有害菌的繁殖,最后达到与青贮同样的贮存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稻草微生物秸秆饲料发酵工艺和山羊稻草秸秆微生物饲料配方,利用秸秆发酵微生物菌剂对稻草进行发酵,研究不同水分含量、不同发酵时间对稻草微生物秸秆饲料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发酵时间、水分含量均影响稻草发酵效果,经过32d发酵,试验3组的效果最好,水分、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7.22%、8.23%和52.67%。从而得出山羊的稻草秸秆微生物饲料配方:稻草300kg,食盐2.55kg,尿素6kg,红糖1.5kg,复合微量元素0.6kg,复合维生素0.18kg,微生物菌剂0.9L,水180kg。  相似文献   

3.
秸杆微贮饲料及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微贮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由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干菌剂,在密封的窖或地等厌氧环境中,分解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并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值降至4.5-5.0,抑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带有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优质饲料。秸秆微贮饲料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低,效益高每吨秸秆制成微贮饲料仅需秸秆发酵活干菌3克(价格9.2元),而每吨秸秆搞氨化则需用尿素30-50公斤,微贮成本仅为氨化成本的20%。2、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眼下,又到南北农作物相继收获后秸秆焚烧的多发季节。为引导秸秆科学高效利用,治理秸秆焚烧污染,中国科学报、中国畜牧业杂志等媒体,近两年来连续报道了由河北农业大学朱宝成教授率领的团队,经近十年潜心研究创发的秸秆(草类)多功能特种复合菌剂发酵优化秸秆技术(以下简称菌剂发酵技术),使秸秆变废为宝的成果,意义重大。科技创新。复合菌剂发酵秸秆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突破了迄今为止秸秆粉碎、青贮、氨化、微贮等加工方式不能有效降解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不能把无机氮转化为蛋白质,不  相似文献   

5.
<正>"四壮"牌秸秆发酵饲草菌剂是河北众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河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家共同研制开发出的通过发酵农作物秸秆来生产畜禽饲料的微生物菌剂。本产品是通过采用独特的菌种筛选方法、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和先进的离心浓缩、喷雾干燥工艺而生产出的高活性秸秆发酵菌剂。该产品在研制期间,得到了"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多项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高活性秸秆发酵菌剂在201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众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ebei Zhongbang Biotechnology Co.,Ltd."四壮"牌秸秆饲草发酵菌剂是河北众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河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家共同研制开发出的通过发酵农作物秸秆来生产畜禽饲料的微生物菌剂。本产品是通过采用独特的菌种筛选方法、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和先进的离心浓缩、喷雾干燥工艺而生产出的高活性秸秆发酵菌剂。该产品在研制期间,得到了"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多项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高活性秸秆发酵菌剂在201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正##"四壮"牌秸秆饲草发酵菌剂是河北众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河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家共同研制开发出的通过发酵农作物秸秆来生产畜禽饲料的微生物菌剂。本产品是通过采用独特的菌种筛选方法、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和先进的离心浓缩、喷雾干燥工艺而生产出的高活性秸秆发酵菌剂该产品在研制期间,得到了"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多项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高活性秸秆发酵菌剂在201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经检测,农作物秸秆经菌剂发酵后可显著提高秸秆饲草的营养价值。玉米秸秆经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可达12%-20%、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为40%左右、并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在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同时还改善了适口性。  相似文献   

8.
全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信息交流协作网专栏秸秆发酵活干菌和秸秆微贮饲料技术秸秆发酵活干菌是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出的一。种现代生物技术产品。该产品是由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干菌剂。农作物秸秆经秸秆发酵活干菌发酵贮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复合菌剂发酵玉米秸秆粉饲喂肉仔鸡的效果,试验采用粗饲料质量评定的康乃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法统计分析了发酵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用发酵玉米秸秆粉饲喂肉仔鸡。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发酵后不可利用的物质含量降低,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高,更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日粮中添加5%发酵秸秆粉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肉仔鸡日增重提高了15.79%,料重比降低了13.78%,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秸秆饲料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没有影响,但通过添加发酵秸秆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每只鸡出栏时可节约成本1.75元。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益生菌协同复合酶发酵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高产纤维素酶、拮抗致病菌的益生菌与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复配成复合生物发酵剂。设添加复合生物发酵剂、添加对照菌剂、自然发酵3个试验组发酵青贮,每组3个重复。青贮20 d后,测定饲料成品的发酵品质、营养水平以及霉菌和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生物发酵剂制备的青贮感官品质评分为优,对照菌剂组和自然发酵组评分为良。应用复合生物发酵剂的青贮饲料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菌剂组和自然发酵组(P < 0.05),ADF含量较自然发酵组减少31.61%,粗蛋白质(CP)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菌剂组和自然发酵组(P < 0.05),CP含量较自然发酵组增加10.29%,乳酸含量较自然发酵组增加10.25%。自然发酵组和添加对照菌剂组在表层都检测到霉菌,相同部位处霉菌毒素含量均高于添加复合生物发酵剂组。综上所述,使用复合生物发酵剂可改善玉米秸秆青贮品质,还可抑制和杀灭多种病原细菌和霉菌,延长青贮成品保质期。 [关键词] 益生菌|复合酶|玉米秸秆|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南方农区开发玉米秸秆养羊是解决山羊圈养饲草问题,增加收入的有效办法。我县于近年在有条件的山羊户中应用推广了玉米秸秆微生物发酵养羊,并选择一个大户开展了EM原露发酵玉米秸秆饲喂效果观测。试验表明:试验Ⅰ组(发酵玉米秸秆+精料)比对照组(未发酵玉米秸秆+精料)日增重高34.8克,提高39%[差异极显著(p〈0.01)],只平获利比对照组多28.8元,提高50%,效果十分显著。试验Ⅱ组(青料+精料)只平增重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高,但增重成本比试验Ⅰ组高,只平获利比试验Ⅰ组约低。未发酵玉米秸秆单独喂羊利用率低,发酵玉米秸秆饲喂山羊适口性好,利用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多肽饲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分泌蛋白酶降解基料中的蛋白质,使其分解成小肽;利用米曲霉将淀粉和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类物质;利用酿酒酵母分解糖类,产生醇香味,增加多肽饲料的适口性。以高温豆粕为原料,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组成、接种菌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豆粕中多肽得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豆麸比为8:1(m:m),加蜜量为2%,混菌菌种比(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酿酒酵母)为5:1:1(V:V:V),加水量为120%,接种量为25%,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96 h。最终发酵物中多肽得率达54.89%,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为21.47%(干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菌种固态发酵、复合菌种固态发酵以及不同配比的复合菌种固态发酵试验,对能够将芦笋老茎转化为反刍动物饲料的微生物菌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由青霉(Penicillium sp.)F-5、暗孢毛壳(Chaetomium atrosporum)F-21、曲霉(Aspergillus sp.)F-25菌株组成的配比为2:2:3的复合菌种是效果最好的菌种组合。芦笋老茎生料培养基经该复合菌种5 d固态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4.80 mg/g,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9.94%;粗蛋白含量达到11.18%,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8.54%;纤维素由22.74%降低到22.32%,降低了1.85%;木质素由12.90%降低到10.53%,降低了18.37%。这些结果证明芦笋老茎经微生物发酵后能转化为良好的高蛋白反刍动物饲料。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饲料玉米(Zea mays)为原料,采用绿叶汁发酵液1.0%、1.5%、2.0%作青贮添加剂,并与传统青贮工艺添加1%、3% NaCl做比较,在实验室条件下贮藏60 d。测定其青贮品质(包括微生物群落结构、pH值、粗蛋白、干物质、纤维素含量、有机酸含量)及体外消化率,并与传统青贮工艺做比较。结果显示,添加绿叶汁发酵液可以明显改善青贮品质,pH值显著降低,干物质、粗蛋白及有机酸含量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经体外消化试验可知,与对照相比,添加绿叶汁发酵液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消化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微贮稻草饲料的制备及其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为贵州乳业发展和饲料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试验选用干稻草切碎至3 cm左右,添加微生态制剂密封厌氧发酵,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成稻草微贮饲料.选取16头泌乳期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试验组日粮中添加微贮稻草10 kg,对照组日粮中添加不发酵的稻草秸秆10 kg,每天分早、晚2次饲喂,预饲期15 d,正试期30 d,记录产奶量并采集牛奶样品进行奶品质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微贮稻草的试验组日均产奶量增加1.46 kg,提高6.9%(P<0.05);乳蛋白含量提高7%(P<0.05),乳糖含量提高6.8%(P<0.05),乳脂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筛选、鉴定能高效降解缫丝蚕蛹蛋白的菌株,用于提高缫丝蚕蛹生产食品和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从蚕蛹储藏车间及周围的土壤中收集细菌,经富集培养、干酪素平板初筛和发酵蚕蛹蛋白复筛,获得一株产蛋白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命名为CY21。该菌株在32℃、pH 7.0条件下培养60 h后所产蛋白酶的比活力可达到272.7 U/mg。通过形态学观察、经典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加工和贮存过程对9株益生菌活性的影响,最终淘汰活性低的益生菌。将9株实验室分离选育出的有益益生菌分别制成单一的菌制剂添加到仔猪料中,混合机内充分混匀后,并进行制粒,最终将混合机内获得的粉料和制粒机内获得的颗粒料分别贮存60 d。结果表明,无论在饲料加工还是贮存过程中,5株芽孢杆菌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存活率,因此,实验室分离选育出的5株芽孢杆菌适合饲料加工和贮存;而4株乳酸菌在饲料制粒后存活率较低,其中,嗜酸乳杆菌已检测不出活菌数,嗜热链球菌、屎肠球菌、鸡肠球菌与嗜酸乳杆菌相比在饲料混合和贮存过程中存活率较高,但活性不如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作用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能提高秸秆饲草品质的微生物发酵菌剂,本研究在前期获得2株具有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基础上,将两者混配成复合菌剂,考察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作用,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扫描电镜(SEM)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等技术对玉米秸秆的微观结构及降解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复合菌剂可以有效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在发酵24 d时,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8.4%,30.5%和41.4%。FTIR和1H-NMR谱图中能观察到木质纤维素分子结构中主要连接共价键,如木质素单体间的β-O-4和β-β键、木质素与碳水化合物连接键以及碳水化合物中糖环内的价键等明显断裂,木质纤维素被部分降解;SEM扫描电镜图则显示发酵后秸秆的组织结构出现松散和破坏。发酵后秸秆中小分子物质的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包含苯丙胺和苯丙酸等保留苯丙烷结构单元的木质素单体衍生物以及苄醇和苯甲酸酯类等木质素单体被进一步降解后的芳香族化合物。玉米秸秆中碳水化合物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可将玉米秸秆中的结构性多糖等大分子碳水化合物降解成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及乳糖等还原性单糖。并利用这些还原性单糖生长代谢,进一步产生乙二醇、丙三醇及短链脂肪酸类等代谢产物。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可有效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在玉米秸秆饲草化利用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粗饲料日粮对西门塔尔繁殖母牛瘤胃液pH值、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繁殖母牛18头,按同质原则分为3组,每组6头。日粮1组粗饲料为干玉米秸秆,日粮2组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日粮3组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采集试验牛的瘤胃液和血液样本,进行瘤胃液pH值、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含量及血液指标测定。[结果] 3组繁殖母牛的瘤胃液pH值差异不显著(P> 0.05)。全株玉米青贮组的瘤胃内乙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干玉米秸秆组,全株玉米青贮组和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的瘤胃内丙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干玉米秸秆组,全株玉米青贮组的瘤胃内正丁酸和异丁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干玉米秸秆组的血清SOD活力和T-AOC活力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GSH-Px活力显著(P<0.05)低于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干玉米秸秆组血清中的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P<0.05)低于全株玉米青贮组,干玉米秸秆组和全株玉米青贮组血清中的硒(Se)含量显著(P<0.05)高于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干玉米秸秆组血清中VD和VE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结论] 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或者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日粮,西门塔尔繁殖母牛的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优于饲喂以干玉米秸秆为主要粗饲料的日粮。结合饲养成本和农区粗饲料供给情况,生产中推荐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的粗饲料饲喂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粉碎的饲料桑按15%比例与玉米秸秆共同发酵后制成混合发酵饲料,分析发酵产物的营养成分,评价饲喂混合发酵饲料对羔羊采食量、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3月龄断奶肉羊100只,随机分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试验羊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混合发酵饲料(含15%饲料桑)、15%发酵玉米秸秆、15%饲料桑、15%玉米秸秆。试验期45 d。结果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相比,DM、Ash、EE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总量、CP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饲料桑相比,CF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相比,NDF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相比,ADF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Ⅲ组、Ⅳ组及对照组相比,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组的只均增重、平均日增重、粗饲料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的DM、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NDF、ADF、Ca、P表观消化率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由15%饲料桑与玉米秸秆制成的混合发酵饲料,营养价值较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有所提高;与饲喂基础日粮相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混合发酵饲料,可以提高肉羊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