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芋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1.1病害种类调查经现场调查与室内鉴定,魔芋病害有魔芋软腐病,魔芋白绢病,魔芋根腐病,魔芋枯萎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病毒病,魔芋轮纹斑病,魔芋炭疽病,魔芋线虫病,魔芋白纹羽病,魔芋紫腐病,魔芋叶烧病。其中魔芋软腐病、根腐病、枯萎病、白绢病等为当前主要病害。1.2主要病害发生特点①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造成危害,是造成魔芋倒苗及贮藏期烂种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危害特点为出苗期芋尖弯曲,或叶片、种芋腐烂,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有…  相似文献   

2.
魔芋病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魔芋病害是影响魔芋高产栽培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害魔芋的主要病害种类为细菌性软腐病和叶枯病,由真菌导致的白绢病和根腐病。其中尤以软腐病和白绢病为害普遍而严重。软腐病除了在田间流行外,并可在贮藏窖中继续为害。本文对导致上述几种病害的病原以及病害的侵染流行规律作了初步调查,并提出了以栽培管理为中心环节,以及贮藏容和播种前处理,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魔芋软腐病俗称"魔芋癌症",是危害魔芋产业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软腐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危害程度不断加重,轻者造成减产,重者连种芋也难以收回,已成为汉中魔芋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1发病症状魔芋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在大田生长期和贮藏期周年危害。1.1苗期发病出苗后苗尖弯曲,叶片不能完全展开,叶柄种芋均发病。1.2生长期发病叶片正面出现暗绿色小斑,  相似文献   

4.
<正>细菌性穿孔病是桃树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桃树叶片和枝梢,发病严重时也会侵害果实,造成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变差。2020年和2021年夏秋,陕西汉中降雨较多,光照不足,部分地势低洼的桃园枝条繁茂,通风条件较差,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严重,果农损失较大。为有效防控该病害,减轻果农损失,笔者连续两年在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镇域内丁元、三花石、汉群3个村200余亩桃园实地蹲点,  相似文献   

5.
菜豆病害症状识别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豆病害主有细菌性疫病、灰霉病、炭疽病和菌核病等,是为害我县菜豆产量不稳、品质下降、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病害发生是提高莱豆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保证。了解菜豆病害症状识别、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1病原和发生症状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果实和果柄,番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斑,有黄色晕圈。叶片染病由下部老熟叶片先发病。再向植株上部蔓延,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圆点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丁舜之 《广西园艺》2002,(6):J008-J009
白果叶枯病是白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于每年6~ 9月发生 ,严重影响白果树的生长、产量和果品质量。受病严重的果树叶片提早脱落 ,种核小粒 ,浮水果多。次年产量低 ,或出现隔年结果现象。1 白果叶枯病的症状春季叶片薄 ,之后略显黄色 ,叶片先端由黄色变褐色 ,由叶尖扩展到整个叶缘 ,呈现褐色或红褐色的叶缘病斑 ,病斑呈波状 ,病健交界部分较明显 ,外缘还有宽窄不等的鲜黄色线带。以后病斑逐渐向叶基延伸 ,使整张叶片变为褐色或灰褐色而提早脱落。据有关资料报道 :引起白果叶枯病有三种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与孢子在染病落叶等处越冬 ,次年 6月…  相似文献   

8.
<正>桃穿孔病是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核果类果树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多雾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核果类果树叶片大量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  相似文献   

9.
正西瓜作为蔬菜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而在传统种植及生产管理中,主要重视白粉病、病毒病、黑星病、蔓枯病等病害的防治,忽略了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导致细菌性病害发病率不断升高,为害加大,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质量。有些菜农不认识这些细菌性病害,误以为是真菌性病害或其他原因所致,使用药剂和防治方法不对,不能做到对症下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和防治经验,将主要细菌性病害的为  相似文献   

10.
<正>姜瘟病即生姜的腐烂病,是生产上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汉中南郑生姜面积逐年扩大,该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一般损失产量10%~20%,重者可达50%以上,尤其是雨水较多的年份,危害更重,对种姜农户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县生姜的生产和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1主要症状姜瘟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青枯假单孢杆菌,这种病菌不仅侵染生姜,还侵染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等茄科作物。在生  相似文献   

11.
<正>桃细菌性穿孔病,又称细菌性黑斑病、细菌性斑点病,是桃树上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全国各桃产区都有发生,在湖南省益阳市,该病为桃树的常发性病害,特别是降水偏多的桃园常年发生。该病分布甚广,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枝梢和果实,桃树受害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削弱树势,生长衰弱,产量、质量下降(图1),严重时,可导致减产50%以上。在生产上应注意正确识别,在叶片上的表现应与真菌性霉斑穿孔病相区别。果实上的发病症状应与疮痂病相区别。另外,在立地条件不良的果园或容易感病的桃树品种,一旦发生,再用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12.
魔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云  冯小俊 《中国蔬菜》2004,1(5):56-57
湖北省恩施州是全国四大魔芋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在湖北省居第一位,被誉为全国魔芋第一州。2003年全州魔芋种植面积达2万hm^2,总产量40万t,总产值3.5亿元。但是近年来随着魔芋规模化种植,适合魔芋生长的半阴半湿环境诱发了许多魔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且有不断发展蔓延的趋势,发病后产量损失30%-50%,甚至造成大面积绝收。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恩施州魔芋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进行了调查,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病毒病、黄白化病(缺素症),尤以软腐病、白绢病为害最为严重。害虫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甘薯天蛾、豆天蛾,以及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同时对魔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桃穿孔病是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核果类果树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多雾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核果类果树叶片大量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3种。1细菌性穿孔病1.1病原物(细菌)核果黄单胞杆菌。1.2发病症状1)叶。先出现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有一圈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背面溢出黏性菌  相似文献   

14.
正番茄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疮痂病,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番茄的主要种植生产区域,番茄疮痂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1发病原因番茄疮痂病病原物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Doidge)Dowson,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链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褐斑病和细菌性腐烂病是平菇栽培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一旦发生则很快蔓延,造成平菇严重减产,解决好这一问题是高温条件下平菇栽培成功的关键。1 病害症状1. 1 细菌褐斑病 又称细菌性锈斑、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为托拉斯假单孢杆菌(Pseudo  相似文献   

16.
春大棚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舂季大棚黄瓜发生普遍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有些年份或局部发生枯萎病、黑星病、细菌性缘枯病和叶枯病。  相似文献   

17.
崔秀荣  张海平 《蔬菜》2005,(9):26-26
细菌性斑点病,包括细菌性角斑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是大白菜生产上普遍发生,为害较严重的细菌病害。1988年和1996年北京地区大白菜黑斑病大发生中,混发有50%的细菌性斑点病,严重的地块绝收,一般地块损失30%。发病率达100%,病指在30~50,几年来该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对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园艺》2019,(23):171-172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已经成为温室黄瓜种植的一大病害,该病害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极强,对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以及效益都有严重的影响。主要介绍了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由此引起幼苗或座果期植株萎蔫或死亡。起初下部叶片萎凋下垂、叶片卷缩,似缺水状,当细菌侵染达到顶稍后,有时一侧或部分小叶萎凋,其余叶序正常,后期茎秆上现出狭长条斑,且向上下扩展,髓部变褐、变空,长达一节或几节,病部增粗,茎秆上常产生大量气生根,病原细菌  相似文献   

20.
黄瓜黑星病是目前白山地区黄瓜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以保护地黄瓜发生最为严重。1996~1997年对八道江区的大棚黄瓜调查,发病率达到70%以上,产量损失超过50%,个别大棚甚至造成绝收。成为我地区仅次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一种危险性病害,给保护地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威胁。1 症状黄瓜黑星病在黄瓜的不同生育期及植株的不同部位均可发生。幼苗染病,叶片上产生黄白色正圆形病斑,后干枯呈黄白色,易穿孔,病斑呈星状;嫩茎染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后变暗色,凹形龟裂,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黑色霉层,为病菌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