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前胃弛缓最佳诊疗方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胃弛缓是牛的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食物在前胃内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从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见于中兽医之胃火、胃寒、脾虚慢草、脾胃不和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或不吃,前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反刍减少或停止。本病在牛内科病中所占比例很大,据我院门诊1985年不完全统计,共治牛病748例,前胃弛缓占50%。  相似文献   

2.
瘤胃积食是耕牛常见多发病之一,中兽医称其为宿草不转,据镇宁县兽防站门诊统计,1981年6月—1983年5月,共收治本病126例,占门诊内科病总数的9%,占消化系统疾病总数的15%。在临诊中,笔者共收治本病31例,其中胃腑实结型23例,脾虚食滞型5例,兼有外感型3例。依据六腑多实多满,以通为用,以通  相似文献   

3.
牛前胃弛缓的衷中参西证治杨致礼,沈国伟,徐庚全,史向园(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兰州730070)前胃弛缓是牛的常见多发病之一,据甘肃农业大学武威家畜病院1983年5月~1984年4月门诊病例统计,共收治该病501例,占门诊总数的14.6%,占牛病总数的5...  相似文献   

4.
前胃驰缓是牛的多发病。笔者3、4月于江苏省铜山县兽医院实习期间统计:40例门诊牛病中,消化系统病为16例,占牛病总数的40.0%,其中前胃驰缓10例,分别占消化系统病的62.5%,内科病的47.6%,可见有较高的发病率,给畜牧业生产带来较大危害。为了给防治提供有力数据,对该病的病因进行分析,这对减少前胃驰缓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耕牛前胃弛缓是常发病之一。它在内科病中发病率较高,根据我们7年来门诊病例的统计,前胃疾病占内科病总数的60%,而前胃弛缓又占前胃病总数的70%。这种现象在国内外文献中均有类似的报导。因而给农  相似文献   

6.
前胃弛缓是奶牛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腐熟、消化,从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按中兽医辨证属脾胃虚弱或脾虚不磨范畴。该病占奶牛内科病的60%以上,临床上以食欲、反刍减退,前胃蠕动减弱甚或...  相似文献   

7.
前胃弛缓是前胃机能紊乱,兴奋性降低,收缩减弱或缺乏,导致临床上表现以食欲不定、反刍和暖气紊乱、瘤胃蠕动减弱或异常等为主征的一种较常发生的前胃疾病. 1病因 接诊大量的前胃驰缓的病例中,其中以原发性前胃驰缓病占多数且病症较轻.患牛多因饮喂失调,或饲料过于单一,或饲喂霉变草料,或患病前劳役过度等,致使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较弱,久则日渐消瘦,出现"脾虚慢草"证.但门诊常因轻视和误诊而耽误治疗,导致预后不良.随意大剂量投服盐类泻剂导致瘤胃炎症加剧,导致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8.
正前胃弛缓是反刍动物易发的消化道疾病,中兽医称为脾虚慢草或脾虚不磨,主要因支配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运动机能减弱,收缩性下降,前胃平滑肌收缩机能减退引起的以采食、反刍减少,瘤胃蠕动次数减少和前胃蠕动减弱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消化障碍、食欲紊乱的一种疾病。笔者就在乡镇工作中治疗牛产前胃弛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1发病原因1.1原发性。主要因平时饲养管理差所造成,如长期饮料  相似文献   

9.
关节扭挫伤是平战时军马(骡)常见多发病之一。据1974年全军军马卫生工作会议材料统计,四肢病占发病总数的17.6%,每年因四肢病退役者占退役总数的80%左右,其中关节疾病占20~40%,而关节扭挫又占关节病的38.2%。三年(1978~1980)来,据本所门诊病例统计,关节扭挫占关节病的52.3%,且往往由于得不到及时诊治而转为慢性,使作业能力降低或丧失而退役。  相似文献   

10.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迟滞所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征。中兽医称前胃弛缓属于中兽医"脾虚慢草"的范围,是奶牛常发病之一。本病多因饮喂失调或劳役过度,耗损气血,致使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腐熟,精微不能运化,久则日渐消瘦,形成脾虚慢草之证。  相似文献   

11.
在下城州,牛的胃肠病每年平均发生170998头,约占动物内科疾病总数的47.2%。在患病家畜总数中,成年动物占20.3%,其中约有85%(29405头)的牛诊断为前胃弛缓。兽医实践中牛前胃弛缓的治疗到目前为止主要有:药物治疗(藜芦酊、乳酸)、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的真胃疾病比前胃疾病少见得多,且诊断、治疗都较棘手。据我站门诊统计,真胃病约占耕牛消化系统疾病的3%左右,而真胃溃疡则更鲜见。笔者在近20年的兽医临床上,遇真胃溃疡或类似病约40头以上,以失笑散为基础方加减施治,收效颇佳。1病因机制真胃溃疡是...  相似文献   

13.
正牛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为脾虚不磨,多因牛采食大量不易消化饲料、突然变换饲料或长期饲喂单一粗劣难以消化饲料,导致胃内的食物停滞或阻塞,瘤胃蠕动减弱直至停止,前胃机能障碍,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疫病。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前胃弛缓和继发性前胃弛缓。除因饲养不当、饮水不足等引起原发性前胃弛缓外,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酮血症等也可继发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和冬季多发,舍饲牛易发。2015年5月份我区  相似文献   

14.
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为脾虚慢草或脾虚不磨,是因支配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前胃平滑肌收缩机能减退引起的以采食、反刍减少,瘤胃蠕动次数减少和前胃蠕动减弱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以牛、骆驼多见,山羊和绵羊等亦可发生。全年都可发生。1病因1.1原发性主要与饲养管理不良有关,如长期用粗、老、干、硬、营养低劣并难以消化的饲料饲喂:饲料中混有多量泥沙,或用冰冻、霉烂、变质的饲料饲喂:食用酸败的豆菜、粉浆,发热的酒糟,霉变玉米、饼粕等;青贮饲料喂量太多。  相似文献   

15.
正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正常消化和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在前胃内产生了大量发酵和腐败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本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多发病,特别是舍饲牛群更为常见。中兽医称之为脾虚不磨、脾虚慢草。1病因前胃弛缓的病因较为复杂,原发性前胃弛缓  相似文献   

16.
前胃是指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网胃和瓣胃而言。所谓前胃弛缓 ,是指前胃神经和肌肉机能紊乱 ,使其兴奋性降低 ,收缩力减弱 ,饲草料在前胃内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 ,使其腐败分解 ,产生有毒物质 ,从而引起消化机能发生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病多属于中兽医的脾虚慢草、脾胃不和等病证。严重时也可引起别的疾病。主要是因长期大量饲喂粗硬难以消化的饲料 ,或因长期饲喂单一饲料 ,缺乏运动 ,或因瘤胃积食等病继发所致。该病约占牛内科疾病的5 0 %~ 6 0 %以上。临床上常以食欲、反刍减退 ,前胃蠕动明显减弱 ,或蠕动反刍废绝为主要特征。现…  相似文献   

17.
37例牛前胃弛缓的证、病结合诊断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了以中兽医辨证分型与西兽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对牛前胃弛缓进行综合诊断。具体做法是在中兽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再按西兽医的诊断方法对体温、脉搏、呼吸、可视粘膜、粪尿、血象和瘤胃内容物的pH值、纤毛虫数、生物发酵等进行检查或测定,然后对二者加以综合分析。共收较系统的诊疗病畜37例,其中,原发性前胃弛缓19例,继发性前胃弛缓18例;脾虚腑实型前胃弛缓29例,脾肺气虚型前胃弛缓8例。初步结果表明,脾虚腑实型前胃弛缓与脾肺气虚型前胃弛缓比较,在体温、脉搏、呼吸、口色、粪尿、血象及瘤胃内容物的测定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他型前胃弛缓,因病例数少,未作统计。所见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等继发的前胃弛缓,据其临床症状、血象变化、瘤胃内容物的测定,均属脾虚腑实证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饲草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运送,引起的消化不良的疾病。在中兽医属于脾虚不磨、脾虚慢草的范围,为奶牛的常见病之一。临床上表现反刍减少或停止,吃少量优质干草或停止草料,精神沉郁,前胃蠕动弱。会宁县城周边散养奶牛从几头到10几头不等,大多数养殖场环境卫生差,饲草料单一,露天堆放干草,个别奶牛年龄比较大,奶牛前胃迟缓病时有发生。笔者前后治疗奶牛前胃迟缓36例,  相似文献   

19.
北京鸭胃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定位——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HRP(Horseradish peroxidase)蒸馏水溶液注入北京鸭前胃和肌胃的肌层及浆膜下,取两侧颈十五(C_(15))到腰二(L_2)交感干神经节、两侧内脏神经节和肠系膜前神经节,经BDHC法成色,明视野下观察。前胃注射区,在两侧胸1-8(T_(1-8))交感干神经节、两侧内脏神经节及肠系膜前神经节内存在有酶标细胞。在交感干神经节,酶标细胞集中在T_(1-5)各节出现,T_(1-2)节出现最多。标记细胞总数,交感干神经节内最多(占59.06%),内脏神经节次之(占37.36%),肠系膜前神经节内最少(占3.48%)。肌胃注射区,在交感干神经节、内脏神经节及肠系膜前神经节内均观察到酶细胞。标记细胞总数,内脏神经节内最多(占73.85%),交感干神经节内次之(占19.08%),肠系膜前神经节内最少(占7.07%)。在交感干神经节,标记细胞出规范围是T_(1-9)。前背薄肌集中出现在T_(1-5),后背厚肌、前腹厚肌及后腹薄肌集中存在于T_(2-6),在T_(3-4)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20.
牛的前胃驰缓,中兽医称之为脾虚慢草、脾虚不磨或脾胃不和等,病因复杂症状不一。但以前胃兴奋收缩减弱,蠕动次数减少,食欲逐渐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为主要特征。是兽医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研制的中药“兴胃散”二年来治疗原发性前胃驰缓42例全部治愈,效果很好。较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