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盐山县千童镇、盐山镇对冷棚黄瓜、芹菜、茄子一年三茬种植,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黄瓜亩产3500~4000公斤,产值3500元左右;芹菜亩产6500~7000公斤,产值7500~8000元;茄子亩产3500~4000公斤,产值2000元以上;三茬总产值1.3万元以上,扣除冷棚每年折旧,投资共计2800元,每亩年纯收益1.02万元以上。其栽培技术是:1 种植模式及接茬时间  相似文献   

2.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18):32-33
大棚番茄、露地黄瓜模式在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种植面积较多,2005年该村29组陈伟采用这种种植方式,每亩收获黄瓜4500公斤,番茄6000公斤左右,取得了亩产值近2万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摸索出一套大棚黄瓜、夏豇豆、秋冬芹菜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一年三种三收,亩产早熟黄瓜3200公斤、夏豇豆3000公斤、芹菜3500公斤,产值14920元,扣除3500元成本,亩净收入11420元,经济效益显著。一、茬口安排黄瓜于1月15日左右育苗,2月底至3月初定植,4月上旬至6月  相似文献   

4.
李晓明 《河北农业》2006,(10):19-20
秦皇岛地区日光温室番茄、架芸豆栽培模式,秋冬茬种植番茄,亩产6000公斤,亩效益9000元。冬春茬种植架芸豆,亩产3000公斤,亩效益11000元。全年每亩收入可达17000元,效益显著。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梁兰 《河北农业》2005,(11):16-17
日光温室两瓜三菜即黄瓜、芹菜,生菜、丝瓜、小白菜,一年五种五收立体种植模式效益高,其中黄瓜8月初定植,10月中旬拉秧,亩产3000—4000公斤,亩收入3000元;芹菜10月中旬定植,2月底收完,亩产5000—6000公斤,亩收入6000元;生菜2月底定植,4月上旬收完,亩产2000—2500公斤,收入3500元;丝瓜3月下旬定植,5月初开始采收,7中下旬拉秧,亩产600—7000公斤收入6500元;小白菜4月初旬种植,5月初开始采收,亩产2000公斤,收入1000元,亩效益达2万元。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大棚茄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在瑞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大棚里进行多年试验,探索出茄子—扁豆—花椰菜—芹菜1年4作4收周年栽培模式,每亩(1亩=1/15公顷)可收获茄子3000公斤(产值6000元),扁豆400公斤(产值1000元),花椰菜1100公斤(产值2000元),芹菜2000公斤(产值2000元)。采用该模式栽培,年总产值超万元,深受菜农欢迎,目前在瑞安地区推广应用面积达1500亩以上。一、茬口安排1.茄子10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初定植,7月上旬采收完毕。2.花椰菜6月25日前后育苗,7月底定植,…  相似文献   

7.
抚宁县五王庄村民通过几年的实践,在日光温室内成功的进行了番茄、架芸豆两大茬生产,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模式秋冬茬种植番茄,亩产6000公斤,产值达9000元。冬春茬种植架芸豆,亩产3000公斤,产值达11000元。全年亩产值可达20000元,扣除生产成本4000元,亩纯效益达16000元。  相似文献   

8.
一、茬口安排 大棚草莓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2月底开始采收至翌年5月末,亩产量1500公斤,每亩收入15000元;6月上旬随后播种夏芹菜,8月中旬采收上市,每亩产量2500公斤,收入6000元,扣除成本6000元,亩纯收入15000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早稻-茄子-莴笋种植模式,实行水旱粮经轮作,可改变土壤质地,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从2005年开始南通镇泽苗村推广这种模式,种植面积达100亩,莴笋每亩产量4500公斤,早稻每亩产量500公斤,茄子每亩产量5000公斤,产值1.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瓜、豇豆、榨菜模式亩产黄瓜3000公斤左右,产值达1450元;秋豇豆2000公斤,产值2600元;榨菜3500~4500公斤,产值达700~900元,扣除三季农本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比常规种植油一稻模式亩增效300%。  相似文献   

11.
<正>夏季种植热芹菜,一般在6月中旬育苗,7月下旬移栽,9月下旬开始上市,每亩产量可达3500~5000公斤,产值超过5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6,(16):39-40
"番茄—黄瓜—芹菜"一年多熟的高效种植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增加了蔬菜的单位产量,大幅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蔬菜的供应结构,丰富了市场供应。本文总结了"番茄—黄瓜—芹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大力发展春辣椒种植,至今已形成2000亩的青椒生产基地,其中大棚春辣椒、秋黄瓜(其他蔬菜)模式种植面积近50%。据调查,每亩大棚春辣椒产量达3865kg,产值4727元,大棚秋黄瓜产量达2800kg,产值3360元,总产值8087元,物化成本2025元,用工80元,净收入6062元,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4.
武云东 《新农业》2014,(3):27-27
北票市蒙古营乡科技示范户王景喜于1993年开始从事温室蔬菜生产,2009年冬季至2010年5月,他采用黄瓜嫁接育苗、秸秆生物反应堆、膜下软管微喷、后墙张挂反光幕、吊绳落蔓等综合配套生产技术,利用0.67亩改良式温室,进行黄瓜越冬栽培。黄瓜于2009年10月8日播种,11月23日定植,1月8日开始采收,5月下旬结束,黄瓜产量6050公斤,折亩产9171公斤,产值达29040元,折亩产值44022元。夏秋茬种植番茄,产量4400公斤,折亩产6670公斤,产值17600元,折亩产值26680元,全年合计亩产蔬菜15841公斤,亩产值达70702元,成为全市温室蔬菜高产高效典型。现将其丰产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莲都区莲城镇过去是重点产粮乡之一,全年种植水稻面积近2万亩,产粮达公斤。但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莲都区联城镇根据近郊优势,调减种粮面积,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大面积推广“花生单季晚稻”的种植模式,至2004年全镇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经调查验收,上半年每亩收花生公斤,产值1450元;因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地力,又使单季稻产量每亩增产40—50公斤,增加产值75元左右,比纯种两季水稻每亩增加产值元,农户的种植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栾城县南陈村示范推广地膜土豆、玉米、萝卜三种三收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种植模式土豆每亩(1亩=667平方米)产量为1700千克,玉米每亩产550千克,萝卜每亩产3500千克,折每亩产值为2500元,比单种小麦、玉米每亩产值多150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7.
<正>邯郸市磁县磁州镇南开河村有着多年的种植大葱传统,该村土质属于沙壤土,适合大葱生长。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亩左右。近几年该村农民在当地技术人员的建议指导下,改进种植模式,改为脱毒马铃薯和大葱复种,取得显著的种植效益,每亩马铃薯产量1500—2000公斤,亩产值4000元以上;每亩大葱产量在4000公斤以上,亩产值7000—8000元。每亩全年产值在11000元左右。除去2500元投入成本,亩效益在85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育荣 《福建农业》2004,(3):10-10,4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力发展烤烟和蔬菜生产。烟—稻—菜栽培模式是随之发展起来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改革了原来一年只种一季或两季水稻为“烟—稻—菜”三熟制。早季烟叶每亩产量125—150公斤,产值1250—1500元,烟后晚稻每亩产量550—600公斤,产值715—780元,菜(甘蓝)每亩产量3000—4000公斤,产值1200—1600元,全年每  相似文献   

19.
早熟番茄套种冬瓜复种芹菜三种三收种植模式,投入省生产成本低,是当前广大菜农增加收入,获得高产,提高收益的有效途径.一般每1/15公顷土地可生产番茄3000千克,冬瓜5000千克,芹菜6000千克,经济收入4000余元.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于5月初育秧,6月上旬移栽,10月上旬收获。冬芹菜于8月下旬遮阳育苗,10月上旬定植,翌年1-2月份收获上市。此模式水稻亩产量650公斤左右.产值1000-1200元;冬芹菜亩产量5000-6000公斤,产值3500-5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