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是速生的针叶树种之一。它是能忍耐一定寒冷和干旱气候条件的树种。天然分布于日本岛富士山山区。在日本大约于19世纪40年代开始营造人工林。据报道,人工林的造林密度,每公顷多为2500~3000株,林分年生长量,每公顷高达14立米。欧洲诸国家,从19世纪中期就开始引种造林。苏联是于19世纪末期开始引种的。美国近年来也开始重视日本落叶松的引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浑江市地处长白山西麓,属于吉林省东南部山区。该地区林业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总面积的78.6%,其中:无林地及灌木林占10.5%,是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良好基地。建国以来全市利用无林地和灌木林地营造许多人工林,其中落叶松人工林占人工林面积的78.5%。在各种落叶松中,日本落叶松在印象中是较好的树种,为了对其作出客观的科学评价,我们结合森林资源复查,对日本落叶松生长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结果初报如下: 一、日本落叶松的引种历史及方法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ts "siebetzuce" Gordon),原产日本本岛,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5°20′~38°10′,东经136°45′~140°30′的范围内,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2500米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引种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 ( Larix kaempferi)原产地日本 ,落叶乔木 ,高达 35m,胸径 1 m,适应范围广 ,前期生长较快 ,抗病性较强 ,在我国引种栽培已有 88年历史。日本落叶松的天然分布区为北纬 35°2 0′~ 38°1 0′。东经约为1 36°4 5′~ 1 40°30′的范围内 ,垂直分布于海拔高 90 0~ 31 0 0 m之间。日本落叶松是喜光树种 ,根系较浅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 ,在年平均气候 2 .5~ 1 2℃ ,年降水量 50 0~1 40 0 mm的气候下都能生长。日本落叶松较华北落叶松有萌动迟、封顶及落叶晚、生长期的顶端优势强等特性 ,是良好的建筑材料。根据日本落叶松的生物…  相似文献   

4.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本州岛中部山区,属温带喜冷湿树种,广泛分布于北纬35°08′-38°05′的寒冷和高海拔地区。湖北省建始县从1957 年引种日本落叶松,1958年育苗, 1960年开始造林,至今已经历40多年。实践表明,日本落叶松在建始具有速生、抗雪折、抗病虫、木材耐腐蚀等优良性状,适合于在海拔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日本落叶松的播种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大量优质良种壮苗来满足各项生态工程建设。建始县长岭岗林场(位于北纬30°48′、东经110°03′)于1957年引种日本落叶松,并长期开展对日本落叶松育苗技术的研究。从几十年的育苗和实践看,日本落叶松主要采用种子繁殖。1圃地选择日本落叶松圃地应选择中性或酸性、土层深厚、疏松且有一定的肥力的壤土,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地下水位在1cm以下,排水良好,半阴半阳,病虫害少、杂草少的生荒地。菜园子、农田、盐碱地、涝洼地、重粘土地和砂石地以及风口和病虫害严重的地方等都不宜作苗圃地。2整地及…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Pimis sylvestris rar.mongolica Litv)自然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哲盟从60年代开始,在沙地引种该树种。截至到1987年止,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9万余亩。早期栽植的樟子松已蔚然成林、成材,充分显示了适应沙地,生长快的特性。在哲盟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树种。一、自然概况与调查方法引种林地区位于北纬42°14′40″~43°42′,东经120°19′40″~123°43′,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5.8℃以上,年降水量338mm~446.8mm,多集中于6~8月份,蒸发量大,是降水量的3~6倍;全年八级以上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吕梁山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长规律,更好地为合理经营该地区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对吕梁山林区引种30年的日本落叶松进行了样地调查及树干解析,并以华北落叶松为对照,建立起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林龄下日本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比华北落叶松大。(2)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在吕梁山区的初始间伐期应在第10年左右。(3)日本落叶松的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13~14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7年。(4)日本落叶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约在7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9年。(5)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还处于材积生长期,没有到达数量成熟期。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外引种情况日本落叶松是速生针叶树种之一,天然分布于日本富士山山区。在日本大约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营造人工林,造林密度每公顷多为2500—3000株,林分生长量每公顷高达14立方米。由于生长快,产量高,能抗病虫害,受到世界很多国家重视和引种栽培。综合国外报导,欧洲在北纬56度以北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对解决日本落叶松种子供需矛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日本落叶松的地理分布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我国引种已有70余年的历史,于1932年引入辽宁省,主要分布于长大线以东的辽宁东部山区,包括抚顺、本溪全部,以及丹东、铁岭大部地区。黑龙江、吉林东部,山东烟台、青岛,河南、湖北也有引种。我省日伪时期营造的日本落叶松,现存有十几万亩,已成为我国日本落叶松主要人工林区和种子产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属松科,落叶松属,为落叶乔木,树干通直,树形美观,适应性较强,在陕西省秦岭、黄桥林区及渭北部分国营林场有引种栽培。我们从山西林木种子公司调入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种子,育苗后,用3年生苗木进行造林。目前幼树生长健壮,能安全越冬,未发现有病虫害。一、引种地自然条件引种地位于延安市城北杨家湾的延安树木园,地处东经109°61′、北纬36°36′,属  相似文献   

11.
五、落叶松落叶病落叶松落叶病,原名为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 (一) 分布及为害该病在1895—1896年发现于德国。1924年起,长期在日本流行,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在1945年最早发现于辽宁省草河口林场,至1958年已蔓延到辽宁省东部林区。我省于1953年在漫江林区发现该病,至1960年,在通化、吉林等东部林区开始流行。1964年时,东北三省落叶松人工林受害面积已达41.2%。现在,在东北三省,凡有落叶松人工林的地方,几乎都有该病的分布。此外,在华北、西北的局部地区也有该病的发生。这种病害除为害人工林外,也为害天然林。感病的林分提早落叶约50天,春季放叶时间也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引入我省的时间较久,早在1940年前后,即引种于通化、延边、吉林、四平、长春各地。由于日本落叶松幼、中令阶段生长较快,特别是比长白、朝鲜落叶松抗病性强(落叶病),目前已成为我省中、东部地区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日本落叶松是日本原产树种,广泛分布于日本的中、北部地区、形态上有较大的变异。为了给今后落叶松的选、育工作提供一些辅助参考,对我省早期引种的日本落叶松林分,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就其形态特征,初步的区分了类型,概略的调查了生长特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引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龙江县、讷河县和克东县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试验点,营造兴安、长白、华北、日本和西伯利亚5种落叶松引种试验林21hm2,日本落叶松示范林50hm2,经18年观察比较,以及对当地早期人工林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是:华北落叶松能成活成林,但材积生长量远不如当地树种兴安落叶松,不宜引种造林;长白落叶松适应能力强,已引种栽培多年,其生产力高,木材产量超过兴安落叶松1倍以上,应大力发展,作为营造落叶松林的主要树种;日本落叶松引入北纬48°13′,降水量500mm左右的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尚属首次。实验证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林分稳定,18年生平均胸径145cm,平均树高129m,蓄积量比兴安落叶松大1倍以上,比长白落叶松大50%至1倍,生长好于辽宁、山东引种的日本落叶松,引种是成功的,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引种造林;兴安落叶松是乡土树种,适应当地寒冷干旱的环境条件,生长正常,能成林成材,为使造林树种多样化,可适当用于营造一般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选择要与优良种源选择相结合,以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生产力。日本落叶松引种最好使用经中国大陆性气候驯化过的人工林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西北部,在北纬30°15′—31°57′,东经109°56′——110°58′之间,属比较冷湿的气候,年降水量1441毫米,年平均气温7.9℃,最高气温28.6℃,最低气温-20℃。神农架林区自一九七六年引种落叶松(属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的实践证明,落叶松在这里生长快,两年生苗高可达70厘米,地径0.5厘米,三年生苗高可达157厘米,阳坡、阴坡、高山、半高山均能生长。用两年生苗造林成活率都在百分之九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Sarge)原产日本国本州中部的山岳地带,天然分布的北界在北纬38.5。的官城县神山国有林,南界为北纬35.8°的静岗县山住山国有林,四十年代初由日本引种于我省的通化县、东丰县及九台县的土门岭等地。日本落叶松与长白落叶松相  相似文献   

16.
日本落叶松 Larix kaempferi(Lamb)Carr(L.Leptolepis(sieb et zucc)Gord)是速生优质的大乔木,高30米,胸径1米,原产日本,天然林仅散生在本州中部北纬35°—38°,海拔900—2800米区域的224平方公里面积上。但尽管日本落叶松原分布区很窄小,由于它具备速生优质的特性,现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引种,欧州19世纪中期开始引入,在北纬56°以南沿海地区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扩大种植范围,帮助更多的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作者与湖南衡阳县农林开发办合作,于2002年开始将黄骅冬枣引种至衡阳县樟树乡罗洪村种植,经3 a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成果简报如下: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湖南省南部,东径111°59′~112°45,′北纬26°52′~27°23,′海拔80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开始在敦化市高寒山区引种日本落叶松,并对其生长情况、抗自然灾害能力进行观测。11年生日本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年生长量分别比长白落叶松高出12~40%、17~53%、30~37%;苗期和初植幼树分别表现有中、轻度冻害,但造林后第二年冻害现象明显降低,抗寒指数可达96,与长白落叶松无明显差别;对落松叶落叶病、枯梢病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8.4和0.4;落叶松鞘蛾的危害也明显低于长白落叶松。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下旬,日本人民赠给我国人民一批三年生的日本唐松(又称日本落叶松)一千株,中央给辽宁三百株,其中有256株省革委会责成我处把它栽好。因为它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象征,为此,我们把它栽植在沈阳北陵公园内,称为日本唐松园(已开放)。几年来,我们对这批友谊之树——日本唐松,不论在栽植前的运输、假植,还是在栽后的抚育管理上均采取了科学的技术措施。因此,唐松的成活率为96.2%,生育健壮,枝叶茂密,树型丰满,现已郁闭成林,保存率达百分之百。现将其生长情况初报如下:日本唐松:Larix kaempferi Sargent.为日本原产,其天然分布区为北纬35°20′—38°10′,东经136°45′—140°31′,海拔500—1100米。我国早期就已有引种,南到江西庐山(北纬29°35′,东经115°55′),北到黑龙江林口县青山林场(北纬45°15′,东经130°50′),在辽宁各地引种栽培的尤多。总的看来,生长的比较好。日本唐松是浅根性喜光树种,适应性强。一般在年平均温度2.5—12℃、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的气候条件下均可生长。但由于光周期及低温的交互作用,1—5年生  相似文献   

20.
日本落叶松(L arix kaempf eri(L amb.)Carr)原产地是日本本州岛中部山区,属温带喜冷湿树种。该树种在欧州和北美一些国家均有引种,我国也是最早引种日本落叶松的国家之一。目前,在全国北起黑龙江省、南至四川省,共计14个省(区)均有引种栽培。20世纪70年代末期,该树种引种至黑龙江省西部的克东、龙江、讷河等县,经过20多年的生长观测,生长量等各项指标均大于乡土落叶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