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适用于制备干旱地区生物菌肥的解钾菌,以钾长石粉作为唯一钾源,研究5株解钾菌(LG1、LG8、WG33、WG36和WG40)的解钾能力,将5株解钾菌的发酵液接种到玉米幼苗,模拟干旱,研究其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株菌株都具有一定的解钾能力,大小顺序为WG33LG1WG40WG36LG8,WG33的解钾能力最强,经过发酵培养后其上清液中可溶性钾含量达到7.73mg/L。接种5株解钾菌后,进行干旱处理,玉米幼苗株高增幅均大于对照,丙二醛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说明5种解钾菌均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将采集的常年施用磷肥和钾肥的土壤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分别涂布于难溶无机磷和难溶无机钾的固体培养基上,分别获得24株解磷菌和15株解钾菌。将获得的解磷菌和解钾菌分别接种到含有难溶无机磷和解钾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和可溶性钾含量,筛选出5株高效解磷菌和3株高效解钾菌,其中溶磷效果最好的菌株为P-6-1,培养7d后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增加量达33.07μg·mL~(-1);菌株K-1-1的解钾效果最好,发酵液中可溶性钾增加量可达0.081g·L~(-1)。为获得兼具溶磷和解钾能力的菌株,将24株解磷菌接种到解钾液体培养基中,同时将15株解钾菌接种到难溶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通过分别测定解磷菌的解钾能力和解钾菌的溶磷能力,成功筛选出2株兼具溶磷和解钾能力的菌株,分别为K-1-1和K-6-4。其中解钾菌K-1-1可使含磷培养基中可溶性磷增加量达6.81μg·mL~(-1)。与目前报道的解磷或解钾菌株相比,菌株K-1-1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烟叶钾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结合烟草凝集素的筛选方法从烟草根际筛选高效解钾菌株,并分别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估菌株对促进烟草生长及钾素吸收的效果。共筛选获得6株烟草根际解钾菌株,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LK26菌株具有较优良的促生长特性。盆栽试验表明LK26菌株可显著提高烟草叶片和根系重量,提高烟草根际土壤钾含量及烟叶钾含量。田间试验表明,与施加减钾肥20%、未接种菌液及施全肥、未接种菌液的烟草植株相比,接种LK26菌株的烟草植株其根际土壤钾含量分别提高27.71%和10.25%;其下叶、中叶和上叶钾含量分别提高17.80%和5.30%,40.59% 和24.48% 以及15.69% 和5.36%。该菌株是一株潜在的烟草用生物钾肥优良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从水稻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较强解钾能力的细菌,同时研究其与丛枝菌根真菌复配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筛选微生物钾肥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本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解钾菌,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盆栽试验验证解钾菌在缺钾条件下对水稻的促生效果。共分离获得5株解钾菌,其中JK4的解钾圈最大,可溶性指数达3.37。经鉴定,JK4为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JK4处理后水稻的籽粒和秸秆的全钾含量分别提高0.15 g·kg-1和5.70 g·kg-1,土壤中有效钾含量提高64.6 mg·kg-1。但JK4与具有促磷效果的丛枝菌根真菌复配后,其促生效果显著受到抑制,说明两者间存在竞争关系。以上研究将为菌株JK4开发为生物菌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解钾菌的分离、鉴定及解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高效微生物解钾肥,利用解钾菌选择培养基,从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园农田土壤中分离出具有解钾能力的菌株共计12株,通过纯化培养,筛选出1株高效解钾菌JK3。利用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该菌株的分类信息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胶质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并通过试验确定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初始接种量1.5%,摇床转速200 r/min,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为7,最佳碳源为糖蜜,最佳氮源为麸皮。试验结果可为解钾菌JK3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石林,建水采取烟草根部土样,按10-4、10-5梯度稀释并涂布平板,在28℃培养条件下,从硅酸盐固体培养基上初步筛选得到77株解钾菌株,具有透明圈的65株.采用液体培养法(火焰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解钾能力作进一步复筛,获得34株具有较高解钾能力的菌株,其有效钾活性为0.4~10.6 mg/L,同时采用高温筛选出一株耐70℃高温,且具有较好解钾能力的菌株K77,经初步鉴定为侧孢芽孢杆菌(Bacillus Lateraporus),该菌解钾活性达到10.6 mg/L.  相似文献   

7.
秦岭山区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以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秦岭周至县不同生境的土壤进行硅酸盐细菌的分离与筛选,对20株生长较好的硅酸盐细菌进行摇瓶培养,测定其发酵液的水溶性钾含量,挑选出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并使用传统生理生化特征试验和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两种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QL21为1株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解钾率为25.1%,该菌为G+革兰氏阳性,菌体为长杆状,产生椭圆芽孢以及椭圆形肥大荚膜,其生理生化特征与芽孢杆菌很接近,经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并鉴定具有解钾活性假单胞菌。[方法]以农田土壤为样本,在钾长石粉为唯一钾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并纯化解钾菌,并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结果]经梯度稀释涂布和平板划线分离,经初筛获得8株生长良好并具有解钾透明圈的细菌。将初筛后获得的细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上清液中的速效钾含量,从中筛选出解钾能力较强的1株假单胞菌K3。通过形态观察发现,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荧光假单胞菌F113亲缘关系最近,初步确定该菌株属假单胞菌属。[结论]该研究为微生物钾肥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试材。  相似文献   

9.
我国耕地土壤钾元素严重匮乏,亟须解决我国北方山区土壤缺钾的现状,寻求钾肥替代技术。从各地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高效解钾菌32-2,在含钾矿石的复筛培养基中发酵15 d,发酵液中可溶性钾含量达到37.77 mg/L,是对照的16.22倍,经鉴定为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通过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2-2对黄瓜种子、幼苗有显著的促生效果,其中发芽率提高13.33百分点,发芽势提高8.08百分点,株高、地下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壮苗指数、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5.83%、13.95%、7.45%、5.19%、9.46%、38.52%;同时,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黄瓜产量增加8.50%,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6.82%、2.78%、43.21%、20.90%。今后32-2可用于微生物肥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根际解钾菌对烟草生长及钾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前期从烟草根际筛选的4株烟草特异性解钾菌TK5、TK37、TK57和TK89菌株,考察这些菌株对烟草生长及钾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解钾菌对烟草生长及钾素吸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TK89菌株效果最佳,接种TK89的烟草植株其上部叶鲜重、中部叶鲜重、下部叶鲜重、根系鲜重、上部叶干重、中部叶干重、下部叶干重、根系干重、叶片含钾量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较未施菌的烟草植株提高64.99%、27.16%、54.22%、54.70%、67.78%、27.56%、54.20%、50.81%、33.60%和15.79%,各项指标较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4株解钾菌对烟草根系生长及叶片含钾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解钾菌可促进烟草对土壤钾素营养的吸收,促进烟草生长,提高烟叶含钾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植物对其根际解钾菌解钾活性的影响。[方法]从环境相似度较高的红壤生境选取6种植物,筛选根际解钾菌并以钾长石为底物进行摇瓶解钾试验。[结果]分离得到6株解钾菌,6株菌株经4 d摇瓶培养,基础培养基解钾量为(16.875±3.173)mg/L,加富培养基解钾量为(242.878 3±142.851)mg/L。[结论]来源于不同种类植物根际土壤的解钾菌解钾能力不全相同,植物水浸液对相应根际解钾菌解钾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植物水浸液与根际解钾菌协同解钾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根际微生物分解有机磷的能力,明确其优势解磷菌的分类学地位,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为开发微生物肥料提供基础。采用蒙金娜有机磷平板法筛选小白菜根际有机磷分解菌,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分析菌株解磷能力;进一步观察优势解磷菌的菌落形态,并通过16S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和邻近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优势菌株FG5的分类学地位;最后,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一步探讨菌株FG5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小白菜根际共分离筛选出解有机磷菌3株,其中菌株FG5解磷效果最佳,接种菌株FG5培养3 d后,培养基中游离磷质量浓度高达165.20 ug·mL-1。FG5菌落圆形,表面干燥,微微隆起,边缘波状的米白色,16S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其为特基拉芽孢杆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显示菌株FG5最佳培养条件为:甘露醇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培养温度27℃,转速180 r·min-1,接种量1.5%(V/V)。在该条件下FG5的解磷量达到307.25 ug·mL-1,相较于培养条件优化前,解磷能力...  相似文献   

13.
烟草根际解磷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植烟区土壤及烟草磷、钾缺乏问题,从长势较好的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解磷解钾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长势较好的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解磷解钾菌株YC4,其对无机磷、难溶性钾的溶解量分别达到286.33、17.90 mg/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的盆栽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比未接种该菌株处理(对照)提高了6.81%、4.72%;接种菌株处理烟草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和根尖总数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5.33%、55.96%、78.00%、28.30%,鲜质量约为对照的2倍,株高增幅达21.03%,干质量、SPAD值及植株的磷、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1.55%、14.03%、18.29%、29.57%。综上,该菌株可提高植烟区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促进烟草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玉米根际解磷和解钾细菌进行筛选、鉴定,并分析其生态适应性,以期为丰富解磷和解钾微生物资源库以及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优良菌株。【方法】利用平板稀释法从玉米根际筛选具有解有机磷和解无机磷能力的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其种类,随后挑选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最强的菌株,分析其解钾能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在玉米根际筛选获得9株解有机磷细菌和2株解无机磷细菌,其对应培养液中速效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18~4.479和5.383~6.242 mg/L。由系统进化树可知,这些菌株分别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贪铜菌属(Cupriavidus)、勒克氏菌属(Leclerci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解有机磷最强的菌株P4-5与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 frederiksbergensis)聚为一支,解无机磷最强的菌株CP4-12与非脱羧勒克菌(L. adecarboxylata)聚为一支。菌株P4-5和CP4-12从含钾长石培养液中分解出的速效钾质量浓度分别为8.100和1.333 mg/L。菌株P4-5耐盐性强,不耐强酸、强碱以及中度以上干旱和高浓度农药;而菌株CP4-12耐盐性、耐旱性及耐药性均较强,但不耐强酸和强碱。【结论】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了2株兼具解磷和解钾能力的细菌,均具有耐酸碱、耐盐、耐干旱和耐农药能力,为微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溶磷解钾微生物在植烟土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优化施肥方式、更换栽培模式和微生物溶磷解钾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对于提高烟草的土壤磷钾利用率的主要方法,提出高效溶磷解钾菌株和复合菌群的筛选、菌株和菌群对植烟土壤溶磷解钾有效性的大田试验验证等是今后溶磷解钾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分别可固氮、解磷、解钾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它们生产微生物肥料。[方法]从供试土壤中分离出目的菌,测定其代谢能力,分别进行16S rDNA测序菌种鉴定,并进行液体培养正交试验,以及尝试固体培养生存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结果]分离得到代谢能力较强的固氮、解磷、解钾菌N2、P1、K5;鉴定分别为Klebsiella oxytoca、Bacillus cereus和Bacillus mucilaginous;培养条件对有效活菌数的影响大小程度为温度>C/N>pH>转速,最佳培养条件温度32℃,C/N比30,pH 7.0,转速140 r/min,在最佳条件下48 h达到1.78×1010CFU/mL;尝试利用该复合微生物进行固体发酵生产复合微生物有机肥,96h得到有效活菌数2.23×109CFU/g。[结论]筛选出了固氮、解磷及解钾菌株,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为进行生物有机肥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具有拮抗病原真菌功能的固氮菌,研究菌株的固氮酶活性、nifH、生理生化特征、菌株抗逆性与接种效果等,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为微生物肥料生产筛选菌种资源。【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富集、筛选固氮菌,用对峙法筛选拮抗菌;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PCR扩增16S rDNA和nifH;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采用温室盆栽小白菜试验接种效果。【结果】筛选到1株固氮菌GD812,该菌株固氮酶活性达到30.661 nmol C2H4/h•mg蛋白,同时具有拮抗麦类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和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功能,抑菌率分别达到59.5%和49.3%;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GD812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该菌株的nifH基因长度300 bp,与Paenibacillus sp. Bs57 nifH基因序列相似性98%;GD812可以利用35种供试碳源中的20种,耐酸碱pH4—11,在4—50℃均可生长,盆栽试验接种比对照小白菜鲜重增加52%。【结论】固氮菌GD812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该菌株利用碳源广泛,抗逆性强,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和拮抗病原真菌能力,盆栽试验显示较好的接种效果,可望进一步研发成为优良的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解钾活性较强的细菌,缓解土壤缺钾状况,从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到5株解钾活性较强的钾细菌SK1-7、SK2-3、SK2-7、SK3-3、SK3-10。经形态学、生理生化比较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SK1-7鉴定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SK2-3为黏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SK2-7为新加坡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ingaporensis),SK3-3为黄杆菌(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SK3-10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5株钾细菌在解钾培养基中培养7 d后,发酵滤液中钾离子含量分别为42.70、50.40、49.70、41.50、45.23μg/mL,且pH值也大幅度降低。5株钾细菌对番茄的促生长试验表明,SK1-7、SK2-3、SK2-7发酵滤液能促进番茄种子发芽率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SK1-7、SK2-3、SK2-7菌株处理番茄植株40 d后,番茄的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有所增加。生物活性差异检测显示,5株钾细菌均能分泌生长素;SK2-7和SK3-10发酵液具有抑菌作用;SK1-7具有分泌蛋白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对小白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 ,通过测定小白菜的株高、叶片长、叶比重、叶面积和产量 ,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 ,研究不同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对小白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可以促进小白菜生长、增加其产量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 ,以有益微生物组合链霉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加菌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钾肥对蔬菜生长及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探明大棚小白菜合适施钾量,通过在主推配方基础上增减钾肥用量处理,研究钾肥用量对大棚小白菜产量构成、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大棚种植的小白菜,在主推配方(K_2O 75 kg/hm~2)的基础上减钾20%、40%或增钾20%3个处理的小白菜产量无显著降低,但是钾肥偏生产力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减钾20%处理土壤速效钾水平无显著变化,减钾40%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而增钾20%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减钾20%、40%2处理的钾肥投入和吸收失衡,不能满足持续生产需求,其钾素亏缺分别达32.8、53.1 kg/hm~2。因此,根据小白菜生长期需求设立的主推配方施钾量(K_2O 75 kg/hm~2)可以满足当季小白菜生产需求,但考虑钾肥投入和吸收的平衡,在主推配方的基础上增施20%的钾肥(90 kg K_2O/hm~2),可维持土壤速效钾水平,满足小白菜可持续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