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5):27-28
2鳜鱼的人工繁殖2.1亲鱼的选择和培育2.1.1亲鱼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湖泊、水库、外荡等水体收集 ;二是从江河中捕捞天然鳜鱼进行单独培育 ;三是从外地池塘、网箱等人工养殖的水体中选择 ,与本地亲鱼配组。严禁选用近亲交配的后代。选择的鳜鱼应是无病无伤、体质健壮 ,雌性个体体重在1.0kg以上的2~4龄鱼 ,雄性个体应是体重不小于0.75kg的2~4龄鱼。2.1.2亲鱼培育是鳜鱼人工繁殖的重要的环节。亲鱼培育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鳜鱼性腺的成熟度、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以及鱼苗培育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  相似文献   

2.
草鱼早繁及一年二次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老八 《水利渔业》1999,19(6):19-19
国内不同地区受气候影响,家鱼繁殖时间有较大差异。草鱼的适宜催产季节东北地区为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为5月中旬,重庆地区多在4月下旬。同时,人工繁殖过程中,天气突然变化,草鱼的催产效果及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将受到影响。对此,重庆市江津长冲热带鱼养殖场利用温泉水,对草鱼强化培育促其早熟,并提前在3月中旬进行人工繁殖,减小了天气变化的不利影响,亲鱼产后精养1个月可进行第2次繁殖,草鱼早繁和二次繁殖提供了大批的草鱼鱼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 材料和方法1-1 亲鱼及培育亲鱼27尾,其中雌鱼13尾,雄…  相似文献   

3.
鳜鱼养殖(二)鳜鱼的人工繁殖一、亲鱼的采运和培育目前亲鱼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冬春季节从天然水域中捕获,二是来自池塘养殖。繁殖季节来临前,从天然水域捕获直接用于生产的,其催产成功率很低,最好在鳜鱼越冬前捕捉,延长其强化培育时间,可提高繁殖效果。从天然...  相似文献   

4.
二、人工繁殖1.亲鱼来源目前,用于人工繁殖的史氏鲟亲鱼都是来源于黑龙江干流中下游的抚远江段,在其繁殖季节的5~6月份,从三层流刺网的渔获物中选购。选购时,视亲鱼性腺的发育程度、伤势情况、水温情况予以取舍,适合催产的亲鱼,立即在江边拴养催产或经短途运输,到达人工繁殖场所再进行催产,对于鱼体伤势严重、性腺发育不好等不能马上用于催产的亲鱼,一般不予选用。2.亲鱼的鉴选史氏鲟的雌雄个体,在外形上一般差别不大,但生殖季节接近产卵的雌鱼,一般鱼体消瘦、吻部尖突、尾部较细、骨板不锋利、体表粘液多、腹部柔软、腹壁较薄,雄鱼…  相似文献   

5.
鳜鱼人工繁殖的几个问题鳜鱼是一种深受欢迎的名特优品种,目前虽然已能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但催产率、孵化率、出苗率及苗种成活率还比较低,苗种远不能满足生产所需。如何提高鳜鱼苗的产量,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一、亲鱼培育是关健鳜亲鱼来源于冬季捕捞的体重...  相似文献   

6.
我场在几年来的鳜鱼育苗中,总结了鳜鱼育苗中的关键技术措施,现根据育苗实践,提出以下几点体会。1适时催产鳜亲鱼性腺发育好坏,直接影响到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适时催产是保证育苗成功的关键。经验证明采用专池强化培育、流水刺激等生态催熟方法,亲鱼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96的在简阳市进行了南方大口鲶秋繁试验,经100天培育,催产繁殖,获受精率90.4%,出苗率80.5%的结果,强化培育春季人工繁殖过的亲鱼,改用新催产药物,提供适宜催产条件,可成功进行秋季繁殖。  相似文献   

8.
亲鱼培育是家鱼人工繁殖的基础,是最重的一个生产环节。亲鱼培育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催产率、鱼卵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下面究亲鱼性腺发育中的物质代谢规律与亲鱼培育的关系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计3个温度16.0~17.0℃、18.5~20.5℃和22.0~24.0℃,采用3种催产剂组合催产,对花[鱼骨]人繁子代亲鱼进行催产试验。试验表明:用HCG1000IU/kg+LRH—A21.2μg/kg、DOM5.0mg/kg+LRH—A21.2μg/kg、PG3.0mg/kg+LRH—A21.0μg/kg组合均能成功催产人繁子代花[鱼骨]亲鱼。其中,在18.5—20.5℃和22.0—24.0℃催产中,DOM5.0mg/kg+LRH-A21.2μg/kg具有较短的催产时间和较高的催产率、受精率。人繁子代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催产,花[鱼骨]可以像“四大家鱼”一样进行全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0.
魏国  韩玉林 《水产科学》1997,16(2):34-35
为了探讨北方地区团头鲂亲鱼的早熟早产,我们在月亮泡水库苗种繁育场,利用室内鱼池进行团头鲂亲鱼早春强化培育。于5月17日亲鱼早产成功,比室外池塘培育早产了20天以上,催产率89.5%,受精率57%,孵化率71%,得苗24.2万尾,为北方地方团头鲂亲鱼早繁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翘嘴红Ba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翘嘴红鱼白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计3个温度16.0~17.0℃、18.5~20.5℃和22.0~24.0℃,采用3种催产剂组合催产,对花人繁子代亲鱼进行催产试验。试验表明:用HCG 1000 IU/kg LRH-A21.2μg/kg、DOM5.0 mg/kg LRH-A21.2μg/kg、PG 3.0 mg/kg LRH-A21.0μg/kg组合均能成功催产人繁子代花亲鱼。其中,在18.5~20.5℃和22.0~24.0℃催产中,DOM 5.0 mg/kg LRH-A21.2μg/kg具有较短的催产时间和较高的催产率、受精率。人繁子代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催产,花可以像“四大家鱼”一样进行全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4.
梁政 《科学养鱼》1996,(1):10-10
鳜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要把好五关鳜鱼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上普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苗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我所近年来在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展开了大胆的研究和探讨,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下:一、把好亲鱼培育关1.亲鱼选择:鳜鱼中以翘嘴鳜生长快、个体大...  相似文献   

15.
匙吻鲟亲鱼培育及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阶段培育方式培育匙吻鲟亲鱼,后备亲鱼(5~6龄)在水库及坝下池塘培育,催产用亲鱼在流水池中强化培育,各阶段通过控制水流速度、水温、水质和饵料条件,满足其性腺发育需求。2008年至2010年共培育后备亲鱼1017尾,性腺发育成熟亲鱼110组,并逐尾包埋电子标签,建立不同年龄段亲鱼种源库。采用B超结合体形观察判断早期性别,结合挖卵检查准确判断亲鱼的成熟度,依据成熟度确定催产剂量,并通过控制水温、水流速度、挤卵排精时间等催产和孵化条件,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提高,年均分别达到95%、95%、78.3%,三年共孵化匙吻鲟鱼苗1246.6万尾。实现了匙吻鲟规模化人工繁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亲鱼培育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亲鱼培育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我场各年从事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工作,在亲鱼的更新换代、秋春季的重点培育、亲鱼的催产方法、催产剂的配合使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分述如下:一、亲鱼的更新换代认真开展“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研究工作,首先逐步淘汰老亲鱼,不断引进原种新亲鱼,使亲鱼群体保持在青壮年状态,其次应大小归一、年龄相仿、专池培育,使性腺发育能保持同步。并且在引进亲鱼时要避免近亲血缘,使亲鱼保持优良性状。二、产后培育亲鱼催产结束后,在短期内抓…  相似文献   

19.
长吻鮠养殖技术讲座(二)第二讲人工繁殖1.亲鱼人工繁殖用的亲鱼来源有三:一是在繁殖季节从江河天然产卵场及其邻近江段选购渔民用网具或小滑钩捕获的,体重在3千克以上的鱼,根据其性腺发育情况、伤势轻重和当时的水温、气候条件,能催产的立即催产,不能催产的可在...  相似文献   

20.
长江大鳍Hu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长江鳍Hu亲鱼的池塘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1994年期间,采用池塘混养技术,将长江野生大鳍Hu引入池塘进行驯化和培育,连续2年获得成熟亲鱼并进行人工繁殖,在池塘环境中,大鳍Hu雌亲鱼成熟率分别为81.8%和70.6%,雄亲鱼分别为100%和93.5%,采用多种催产药物混合注射的催产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催产率,大鳍Hu人工繁殖适宜的催产剂量是雌鱼每g体重注射LRH-A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