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选用两种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中等毒力IBD疫苗,将试验分成12组,分别在12日龄和19日龄两次免疫商品鸡,同时在10日龄时用低聚异麦芽糖饮水,连用7d,二免后13d人工接种vvIBDV,连续观察14d。根据血清学检测指标、囊指数、BBIX值、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保护率和病理保护率结果,都充分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对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而且对提高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及疫苗对其损伤后的修复作用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低聚异麦芽糖对IBD中等毒力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两种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中等毒力IBD疫苗,将试验分成12组,分别在12日龄和19日龄两次免疫商品鸡,同时在10日龄时用低聚异麦芽糖饮水,连用7d,二免后13d人工接种vvIBDV,连续观察14d。根据血清学检测指标、囊指数、BBIX值、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保护率和病理保护率结果,都充分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对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而且对提高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及疫苗对其损伤后的修复作用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文利  高崧 《中国家禽》2004,8(Z1):52-56
选用两种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中等毒力IBD疫苗,将试验分成12组,分别在12日龄和19日龄两次免疫商品鸡,同时在11日龄时用低聚异麦芽糖饮水,连用7天,二免后13天人工接种vvIBDV,连续观察14天。根据血清学检测指标,囊指数,BBIX值,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保护率和病理保护率结果,都充分表明低聚异麦芽糖对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而且对提高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及疫苗对其损伤后的修复作用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用两种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中等毒力IBD活疫苗,将240只试验用商品鸡随机分成12组,分别在12日龄和19日龄两次免疫,同时在儿日龄时用复合中草药提取物饮水,连用7d,二免后13d人工接种vvIBDV,连续观察14d。结果表明,无论从抗体水平、囊指数、BBIX值、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素(ANAE)阳性率、红细胞(RBC)免疫黏附功能,还是从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保护率、病理保护率等指标来看,都充分表明该复合中草药提取物对中等毒力IBD活疫苗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而且对提高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及疫苗对其损伤后的修复作用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选用两种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中等毒力IBD活疫苗,将240只试验用商品鸡分成12组,分别在12日龄和19日龄两次免疫,同时在11日龄时用复合中草药提取物饮水,连用7 d,二免后13 d人工接种vvIBDV,连续观察14 d。结果表明,无论从抗体水平、囊指数、BBIX值、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红细胞(RBC)免疫黏附功能,还是从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保护率、病理保护率等指标来看,都充分表明该复合中草药提取物对中等毒力IBD活疫苗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而且对提高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及疫苗对其损伤后的修复作用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氐囊病“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的致病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两种国产IBD“中等毒力”疫苗分别对有母源抗体的1,7,14或21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观察免疫二周后的法氏囊/体重比和法氏囊等组织学病变以及免疫一周后对新城疫免疫的HI抗体应答情况,结果发现,雏鸡早期免疫IBD“中等毒力”疫苗对法氏囊有明显的损害作用,但尚未出现对新城疫免疫明显的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7.
选用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两种中等毒力IBD疫苗,分别在12和19日龄两次免疫SPF鸡,二免后13d人工接种vvIBDV,连续观察14d。结果表明,这两种疫苗均能有效地保护SPF鸡对vvIBDV的感染,而且还证明,这两种疫苗免疫SPF鸡后,均能对SPF鸡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伤,并且这种损伤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B87对SPF鸡289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日龄SPF鸡经点鼻途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1BDV)的中等毒力疫苗B87株免疫后14d,再以200个ELD50超强毒IBDV株GX8/99点鼻人工攻毒,所有鸡都没有发病死亡。而对照鸡有10/10发病和6/10死亡,并有典型的病理变化。这表明,对SPF鸡用中等毒力的IBDV疫苗免疫可诱发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能完全抵抗超强毒IBDV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中等母源抗体水平京红雏鸡,同时免疫1日龄SPF雏鸡作对照,免疫后第9天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第28天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第9天,免疫复合物疫苗组SPF雏鸡和京红雏鸡法氏囊均正常,BX株活疫苗组SPF雏鸡法氏囊出现了萎缩病变;免疫后第28天,对照SPF雏鸡和京红雏鸡的免疫复合物疫苗组、BX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log2、8.5log2和 7.2log2、4.4log2,攻毒保护率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1日龄中等水平母源抗体雏鸡效果很好,能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用两种国产 IBD“中等毒力”疫苗分别对有母源抗体的1、7、14或21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观察免疫二周后的法氏囊/体重比和法氏囊等组织学病变以及免疫一周后对新城疫免疫的 HI 抗体应答情况。结果发现,雏鸡早期免疫 IBD“中等毒力”疫苗对法氏囊有明显的损害作用,但尚未出现对新城疫免疫明显的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刘文利  高崧 《中国家禽》2004,26(13):9-12
本试验选用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两种中等毒力IBD疫苗,分别在12和19日龄两次免疫SPF鸡,二免后13开人工接种vvIBDV,连续观察14天。结果表明,这两种疫苗均能有效地保护vvIBDV对SPF鸡的感染,而且也进一步证明,这两种疫苗免疫SPF鸡后,均能对SPF鸡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伤并且这种损伤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鸡法氏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的病毒载量及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于免疫后7d、14d、21d、28d、35d、42d采用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ELISA方法及中和试验检测免疫鸡法氏囊和PBMC中IBDV载量和免疫鸡血清中IBDV抗体滴度,并攻毒,计算两种疫苗的保护率。结果显示,活疫苗免疫7d时IBDV在法氏囊和PBMC中的载量均比其它时间点的高,在14d时到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两种疫苗刺激产生的IBDV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在免疫后7d攻毒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0,其它时间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本研究结果表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后病毒在鸡体内开始大量复制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免疫效果基本相同。本实验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养鸡户饲养柴鸡500只,室内散养。2007年7月23日,鸡苗10日龄时,欲用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但所去兽药门市部无法提供新城疫Ⅳ系,取回中等毒力法氏囊疫苗3瓶(500羽/瓶)进行饮水免疫。免疫3d后,鸡群个别出现发呆、拉白稀粪、甚至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将鸡传染性法代囊病病毒(IBDV)BX株抗原和IBDV高免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初步制备了无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分别含有32、8、4、0.5及0.125单位IBDV中和抗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及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后9 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28 d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9 d,复合物疫苗1~3免疫组鸡法氏囊正常,复合物疫苗4、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分别有2/10、4/10和5/10的试验鸡法氏囊出现了病变;免疫后28 d,复合物疫苗1~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8.34log2、9.60log2、9.21log2、7.88log2、9.50log2和9.12log2,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80%、90%和80%。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2、3(分别含8、4单位IBDV中和抗体)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效果最好,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猪源CD2配体协同新城疫(ND)Ⅳ疫苗免疫18日龄鸡和绵羊源CD2配体协同法氏囊(IBD)中等毒力疫苗免疫25日龄鸡,采用β-微量法和琼脂扩散法测ND抗体及IBD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两种CD2配体均能促进鸡体内特异性抗体的提前产生,并且试验组鸡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杨恒东  刘学贤 《中国家禽》2005,27(12):10-12
用A、B、C三种IBD中等毒力商品化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9日龄首免、22日龄二免。并于二免后2、9、21d,每组扑杀5只,测定法氏囊的囊/体重比、囊指数,同时观察病理变化,综合评价3种疫苗对免疫鸡法氏囊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A、B、C三种中等毒力IBD活疫苗于二免后2d,试验鸡法氏囊均处于轻微肿胀状态;二免后9d,试验鸡的法氏囊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二免后21d,试验鸡的法氏囊组织已基本恢复。这表明,试验用3种中等毒力IBD活疫苗对鸡法氏囊组织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在损伤的程度上,A苗为最大、B苗次之、C苗最轻,且这种损伤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17.
选用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两种中等毒力IBD疫苗,分别在12和19日龄两次免疫SPF鸡,二免后13 d人工接种vvIBDV,连续观察14 d.结果表明,这两种疫苗均能有效地保护SPF鸡对vvIBDV的感染,而且还证明,这两种疫苗免疫SPF鸡后,均能对SPF鸡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伤,并且这种损伤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18.
用鸡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疫苗(IBDV-Icx)和常规IBD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商品鸡和SPF鸡,进行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比较.免疫后8d检测,IBDV-Icx免疫组鸡的法氏囊未见明显萎缩,而传统弱毒疫苗免疫组鸡的法氏囊萎缩明显;免疫后28d各组用IBDV标准强毒株进行攻击,IBDV-Icx免疫组鸡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10,常规IBD活疫苗对照组分别为8/10及9/10.免疫后3个月,IBDV-Icx免疫组血清抗体可达AGP1∶32,攻击强毒仍为10/10保护,而常规IBD活疫苗免疫后2个月抗体AGP为0,攻毒保护率为1/10,免疫后3个月时攻毒10/10发病.  相似文献   

19.
使用SPF和百免疫雏鸡分别对连续3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罐培疫进行了安全试验和效力试验。10倍剂量接种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在21d观察期中,接种鸡均无任何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征特性症状出现,健康存活,剖杀观察无异常,平均囊脂数为0.76以上。1/5剂量免疫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14d后中和抗体达371.5(GMT)以上,21d时中和抗体为977.2以上,攻击标准I型强毒GJ801F15代囊毒的保护率为90%以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也说明Vero细胞罐培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囊素对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囊素按不同剂量与法氏囊弱毒苗混合滴鼻接种雏鸡。对接种后7,14,21和51日龄的鸡进行抗体琼扩效价检测、抗体转阳率检测和囊指数测定。结果显示:中等剂量(10μg/羽)囊素添加的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组抗体效价产生和持续时间高于其他剂量组和疫苗对照组(低毒力),囊指数值也高于其他组;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中等毒力)接种试验鸡,能长时间维持较高抗体,但对鸡的法氏囊损伤较大。试验证明,适当剂量的囊素对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减少法氏囊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