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其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权向量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在其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经过7所体育院校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根据目前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的建设现状,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效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层教研室是高校承担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其教学工作运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质量,为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进行基层教研室教学评价。因此,文章探讨了高校构建教研室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基本原则,并以A财经院校K学院为例,构建了基于AHP分析的教研室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并以C教研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教研室教学组织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加强基层教研室建设,推动基层教研室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教研室是按照专业和课程设置形成的基本教学研究组织,是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基点,是教学和刊研工作的枢纽,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抓手。本文从上海农学院教研室建设工作的实践出发,提出了积极发挥高等学校教研室六大功能、努力促成教研室建设工作的六大转变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建立的教学组织,是隶属于学院,直接组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基层教学单位.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教学任务完成得好坏,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学科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学校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落实,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研室的工作.因此,加强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我们把教研室建设作为院党政工作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教研室工作的落实,较好地发挥了教研室的业务核心作用,并探索和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我系生物统计教研室承担了本校近10个专业的本、专科生的生物统计教学工作。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工作呢?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探讨,取得了初步成效,生物统计课程连续两次获校课程评估一等奖。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6.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持有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着组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教研室建设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和加强教研室建设,就为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抓牢了基础。 一、当前教研室建设的主要工作。 1.抓好教研室的组织调整 首先应当明确,教研室是学校中学术性很强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也是学校最重要的基层组织。因此,教研室建设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提上学校的议事日程。对于教研室的设置划分、教研室负责人的遴选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是落实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增强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研究全面分析了教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视教研室研究,实现教研室定位准确化、设置合理化,完善教研室管理制度,明确教研室职能,促进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以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教研室承担着学校基层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建设对学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的信阳农林学院高度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大力推进优秀教研室创建工作。动物生产教研室根据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研室作用和建设任务,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9.
PDCA循环理论由于管理层次多样、运行程序科学严谨,广泛适用于各项管理工作甚至是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其引入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培训教研室制度建设工作中,通过PDCA循环四阶段进行管理,包括科学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制度建设工作、及时检查结果、积极反馈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培训教研室制度建设和管理质量,使培训教研室制度建设和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教研室是按照专业和课程设置形成的基本教学研究组织,是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基点,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枢纽,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抓手。本文从上海农学院教研建设工作的实践出发,提出了积极发挥高等学校教研室六大功能,努力促成教研室建设工作的六大转变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