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果病分布于我国棉产区 ,多危害棉铃。近几年来在华东、华南、华中的油、李果实上发生较普遍 ,常引起黑果。影响果实外观 ,降低果品质。1 为害状 洁白的果粉是果色泽的固有标志 ,受黑果病的为害 ,油果面布满烟煤引起黑果。选成着色不佳 ,使果失去商品竞争力与经济效益。2 病原菌 油黑果病原菌Diplodiagossypina俗称烟煤病。为害油果实 ,引起黑果 ,病果上密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黑色 ,球形或卵形 ,有乳状突起的孔口 ,直径 30 0~ 4 0 0 μm ,散生或聚生 ,着生在果实表面或部分埋在果皮组织中。分生孢子梗细 ,不分枝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煤污病在福建省明溪县油园危害严重 ,由局部发生变为成片发生 ,且有加重趋势 ,尤其在果实近成熟期使果面蒙上一层煤污 ,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 ,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上升为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煤污病是一种着生在枝、叶和果实表面的一类暗灰色或黑色烟霉状的真菌性病害 ,一般在 5月上旬开始发病 ,初为小圆点 ,继而向四周扩展成一薄膜 ,呈煤烟状 ,菌丝层下的叶片组织呈正常颜色 ,一般不危及果皮和果肉。笔者经过调查发现 ,该病的发生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为害密切相关 ,如蚜虫、粉虱、蚧类等 ,该真菌以这些害虫分泌物为营…  相似文献   

3.
近年,在云南省丽江、昆明等地苹果垢斑病和煤点病发生严重,发病率达90%。于1995~1998年对两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1症状垢斑病主要在果实成熟期发生,一般从干部果实开始,在果面产生墨绿色、不规则的煤污状病斑,由果柄周围或紧靠果枝及两个果实接触部位开始发生,蔓延达果实大部至整果变成青绿色。菌丝层薄,上有小黑点,为菌丝团结成的小粒体,直径80~100μm,可以发展成分生孢子器。病斑边缘不清晰,无粘液,污斑不易擦搓脱落。病部仅局限于果皮,不侵害果肉,严重时稍变褐,但不引起腐烂,病害严重时核销也…  相似文献   

4.
梨叶枯病是甘肃省梨树上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病害 ,仅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定西和天水等地。发病梨园病叶率多为 6 0 %~ 10 0 % ,病情指数 4 0~90 ,病叶上布满病斑 ,引起叶枯早落 ,树势早衰 ,严重影响梨树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直径 0 5~ 1mm的紫褐色小斑 ,后扩大为 2~ 4mm近圆形病斑 ,病斑周围有宽窄不等的紫色边缘。病斑中部初为黑色后变灰褐色 ,微下陷 ,并有大量黑色小颗粒 ,即病菌子座。叶片背面病部多呈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 ,病部产生灰白色霉层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一片叶上有病斑 30 …  相似文献   

5.
砀山酥梨贮藏期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关键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贮藏期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1 1 轮纹病 :病原为梨生囊孢壳菌PhysalosporapiricolaNose真菌。梨果染病初期果面产生水渍状、浅褐色、近圆形的小斑点 ;随着斑点扩大 ,逐渐形成暗黄色的同心轮纹 ;后期病斑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轮纹病以菌丝、分生孢子及子囊壳在梨树病部越冬 ,次年 4— 6月形成分生孢子 ,7— 8月分生孢子大量散发 ,借风雨传播 ,落到果实上 ,从皮孔侵入 ,至成熟期或贮藏期发病。高温多雨年份发病较重。贮藏初期由于窖温偏高 (日均温 1 8℃以上 ) ,带菌果实迅速发病 ,1 0天左右整果全部腐烂。1 2 褐腐病 :病原为果生链核盘…  相似文献   

6.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1 症状及病原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叶片染病,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枯焦或幼叶上卷;果实早期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与红色果实呈鲜明对比。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为Sphaerothecaaphanis(Wanr)Braun称羽衣草单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北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温室、大棚里越冬;…  相似文献   

7.
枇杷蚁粉蚧是枇杷上一种重要害虫。其群集在枇杷根部 ,与一种隔担子菌共生 ,并连成一体。菌丝形成乳黄至灰白色的菌丝层 ,把粉蚧包在里面 ,状如“根瘤” ,在枇杷的根部吸食造成根部皮层干枯 ,叶片小而少 ,枝条枯瘦 ,果实减少 ,果小而酸 ,或枯干挂于树上 ,常在 3~ 4年后造成树体死亡。 10年生以上的树发生较多。枇杷蚁粉蚧是一种土栖粉蚧 ,主要栖居在土表下 5~ 2 0cm的枇杷须根至直径 1~ 2cm粗根上群集为害。 4~ 10月枇杷上为害严重 ,10月后随气温下降 ,虫口密度也随之下降 ,冬天较少发现该虫为害。雨量多时也会抑制菌丝的生长 ,使虫…  相似文献   

8.
果煤烟病又称烟煤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黑盘 孢属真菌,在南方高湿地区发生普遍,成为影响果商 品价值的重要病害之一。 1 症状 果煤烟病主要侵染橡树的果实、枝条和叶 片。果实染病后,在表面先产生暗绿色不规则的病斑,随 后颜色变深,形成黑色小粒状小点即分生孢子器,上附一 层黑灰色霉状物,酷似煤灰,故称煤烟病。病菌一般不深 入果肉。叶片和枝条染病后症状与果实相似,叶片光合作 用受阻,因缺乏养分早落。病斑附着较紧,不易擦去。  相似文献   

9.
杨凯  史娟  袁玉涛  王立婷 《草业学报》2021,30(10):92-104
为了揭示白三叶草和白粉菌互作的细胞学机制,明确白三叶草白粉菌的分类地位,为牧草抗病育种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白粉菌侵入白三叶草叶片感染白粉病的细胞生理特征.通过传统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对白三叶草白粉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采用水琼脂玻片法观察了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白粉菌在白三叶草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交界处直接侵入,菌丝侵入表皮细胞壁与寄主接触部分的胞壁组织被降解且颜色加深,对应的细胞内侧产生大量胞壁沉积物,细胞壁不再完整气孔通道变形,保卫细胞发生质膜分离;进入表皮细胞的吸器被寄主质膜包围形成交界面,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肿胀,由椭圆形变为近球形聚集,淀粉粒由长条形变为椭圆形,嗜锇颗粒增多.接种到叶片的分生孢子4 h萌发长出初生芽管,10 h形成附着胞,12 h附着胞一侧形成侵染钉,48 h次生菌丝形成,96 h时形成大量菌丝并分化出成熟的分生孢子梗,叶片显症;144 h时分生孢子梗分化出2~3个分生孢子,顶端最先成熟,168 h时粉层扩展至叶片的2/3,240 h时达到90%以上,且粉层加厚,叶片卷曲.依据分生孢子的形态,结合ITS序列鉴定,将宁夏地区白三叶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豌豆白粉菌.该菌在25℃、pH为7.0时生长最好,光照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褐斑病、灰斑病、黑斑病和褐麻斑病 ,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几种叶部病害 ,全国人工栽培区几乎均有发生。危害后常导致叶片大量枯焦或提早脱落 ,影响果实产量与品质。1 褐斑病1 1 症状 :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 ,初期在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 ,后病斑顺叶缘或向内扩展 ,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条件下 ,病情扩展迅速 ,病斑由褐变黑 ,引起霉烂。正常气候条件下 ,病斑四周深褐色 ,中央褐色至浅褐色 ,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即病原分生孢子器 )。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 ,易破裂 ,后期干枯脱落。叶面中部的病…  相似文献   

11.
桑椹菌核病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3月上中旬温湿度条件适宜时,从越冬菌核上开始长出子囊盘,并产生子囊孢子。此时正值桑树开花期,子囊孢子通过风力传播,侵入桑树雌花花器,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菌丝形成菌核,危害果实——桑椹。  相似文献   

12.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 ,属双翅目 ,瘿蚊科。我镇梨瘿蚊是 1999年从外地引进梨苗木时随苗木传播进入的新害虫 ,该虫在我镇吴庄果园造成很大为害 ,梨树长势差 ,产量低。笔者从 2 0 0 2— 2 0 0 4年在该园进行了防治试验。1 为害情况 以幼虫为害梨树幼嫩叶片 ,为害叶纵向向内卷曲 ,叶片硬脆不能展开 ,最后变黑枯死脱落 ,有的形成秃枝。叶片大量脱落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到很大影响 ,果实小 ,品质差。树上开秋花长秋叶 ,消耗了树体的营养积累 ,第二年少花甚至无花 ,最终有的树不结果 ,大部分树结果少 ,产量低 ,品质差…  相似文献   

13.
胶孢炭疽菌侵染柱花草叶片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胶孢炭疽菌在柱花草叶片上的侵染进程和植株接种病原菌后的反应,用胶孢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接种生长6周的热研2号柱花草幼苗,显微观察接种后炭疽菌在柱花草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统计植株病情指数。结果表明,接种4h时孢子开始萌发、少量形成附着胞;6h孢子大量萌发,12h时大量附着胞形成并形成侵染钉;36h时开始产生菌丝;48h时菌丝大量产生纠结成网状;60h时开始形成分生孢子梗;72h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接种72h部分病原菌完成了一个侵染循环。同时柱花草发病症状为:叶片24h黄化,有侵染点细胞膜破裂,48h出现褐色病斑,72h病斑出现黑褐色坏死线、点状菌核、绒毛状菌丝,96h细胞崩解死亡,组织液外流。8d病情指数为54.52,11d有55%的接种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4.
梨瘿蚊Contariniapyrivora双翅目 ,瘿蚊科 ,别名梨红沙虫、梨芽蛆。 2 0 0 2年 ,梨瘿蚊在龙泉驿区零星发生 ,被害叶片变黑脱落 ,造成秃枝 ,严重影响梨树生长。 2 0 0 3年 3月下旬至 6月上旬 ,先后在成都的龙泉驿区 ,双流县 ,四川省达川和南充等地均有发现 ,对梨树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在丰水、金花、金水、黄金等品种上较多 ,苗圃尤为突出 ,特别是没有实施早春清园或当年春季高换梨园普遍存在。1 为害特点 :以幼虫为害梨树幼嫩叶片 ,初期与梨蚜虫为害状很相似 ,不易区分。叶片被害 ,呈葱状向内纵卷 ,从此不能展开。被害叶片由嫩黄绿色逐步变为紫红色 ,被害部分向内纵卷且凸凹不平 ,叶质硬脆 ,最后变黑枯死并脱落。严重时 ,树冠上部新梢落叶后变成秃梢。成年果树春梢、夏梢嫩叶被害发黑脱落后 ,影响当年的枝梢生长和树体光合作用 ,被害梨树果实变小 ,糖度降低 ,被害枝条第二年不能形成花芽 ,也有部分形成秃枝。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1~ 2mm ,黑灰色 ,幼虫长约 2~ 3mm ,初孵化时乳白色 ,后变为桔黄至深红色 ,扁平 ,细长椭圆形。卵长约 0 2mm ,长椭圆形 ,乳白...  相似文献   

15.
桑白绢病发生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衷远 《四川蚕业》2003,31(1):37-37
1 桑白绢病发生为害趋势及症状、菌态。桑白绢病 ,在我县已开始发生和为害。据调查 ,1 997年到 2 0 0 2年在速成高产桑园中连续发生病株 ,病原可向四周扩散 ,为害周边桑树。其症状是在桑株接近地面干基部3~ 7厘米处有白色丝状物围绕干基周围。被害部皮层表面出现带光泽的白色菌膜。然后变质腐败 ,菌丝向下生长为害根部直至全部根被害 ,桑苗或 1~ 1 0年生树龄段产桑被害 ,叶片突然凋萎呈青枯状 ,或枝叶纤细 ,叶小发黄 ,突然枯死 ,叶片青枯状。桑白绢病的病桑株 ,在室内观察 ,被害干基与土壤处 ,产生白色丝状物 ,后生黑色菌核 ,病菌初为白…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在海南省乐东、东方、三亚等芒果主要产区,发现一种芒果生长期的新型果实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对叶片、果柄等也有影响,严重影响海南芒果品质,制约芒果产业发展。为明确致病菌,以期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保障芒果产业发展,观察其田间发病情况与症状,并依据科赫法则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回接试验,结合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症状表现为芒果果实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表面开裂突起斑点,有时渗出透明的粘液,粘液流经斑点处出现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合并呈不规则形,病斑未深入果肉。该菌培养菌落初期呈灰白色放射状圆形,后期产生黑褐色色素,菌丝变为黑色;培养皿背面颜色由蓝黑变为黑色。未成熟的孢子无色、单孢、近卵形,分生孢子大小为(1.7286~9.8785)μm?(1.5937~6.6502)μm;成熟的孢子暗褐色、双孢,分生孢子大小为(9.5235~14.4462)μm?(2.2137~6.1555)μm;分生孢子器扁圆形,产孢体褐色。将其rDNA-28S和rDNA-ITS序列经BLAST搜索比对,结合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Botryosphaeriaceae科Lasiodiplodia sp.。该病原菌致芒果生长期病害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我园 1997年垦地建园 ,荒坡地 ,坡度较大 ,平均海拔高度 160 0m左右 ,pH值 7 9~ 8 3。 2 0 0 0年 6月中旬 ,石榴树成片出现叶片黄蔫 ,失绿 ,部分枯死 ,平坦台地较山坡地严重。经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 ,确认为石榴白绢病。1 症状 首先叶片变黄 ,新梢生长停止 ,地下根颈部出现褐色病斑。以后叶片脱落 ,根颈病斑逐渐向主根蔓延 ,并产生白色绢状菌丝体 ,有时周围土壤中也有菌丝。后期形成黑色菌核 ,由于根部失去生理功能 ,导致植株死亡。2 病源与发病条件 有性世代为担子菌亚门 ,非褶菌目 ,阿太菌属 ,无性世代为半知菌…  相似文献   

18.
枇杷作为南方填补淡季的特产水果 ,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面积。但对于其病虫害及其防治 ,果农比较陌生。 2 0 0 1年 6月初新邵县酿溪镇畔田村 12 0多株枇杷树叶片出现较为密集的赤褐色斑点 ,病情发展较快。据诊断 ,枇杷叶片上赤褐色病斑是叶斑病为害所致。该病过去主要在广西、福建等省 (区 )分布 ,近年来由于苗木调运等原因 ,呈扩散趋势。叶斑病为害易导致枇杷生长势减弱并大量落叶 ,有时还为害果实。枇杷叶斑病一般有 3种。该地主要以灰斑病为主 ,斑点病和角斑病掺杂其中。灰斑病 :叶片受害 ,病斑圆形 ,直径 2~ 4mm ,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  相似文献   

19.
桑卷叶枯病是桑树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试验方法观察病原菌桑单胞枝霉菌(Hormodendrummori Yendo)的形态并研究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白色圆形凸状菌落,并能产生大量的暗蓝褐色分生孢子梗和淡灰色分生孢子;菌丝的生长温度为8~40℃,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10~38℃,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55℃,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适合菌丝生长的pH为4.5~11.0,最适pH为6~7;相对湿度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连续光照可促进产孢。以上结果信息可供研究桑卷叶枯病病原菌的危害特点和建立病害的有效防治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
梅州市的台湾青枣栽培面积已有一定规模 ,但白粉病的危害却逐年加重。该病为害幼嫩枝条、叶片和果实 ,造成树势衰退 ,果实品质、产量下降 ,甚至全园失收。1 发生现状本病主要为害嫩枝、叶片和果实 ,在染病部位先出现一些分散的白色粉状小斑块 ,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连接 ,形成一层苍白色的粉层。若嫩叶染病 ,多在叶背发生白色病斑 ,病叶扭曲皱卷。较老叶片也可染病。幼果受害后白粉层常布满果面 ,发病较轻果实可继续生长 ,仍未脱落后病部果皮带褐色 ,粗糙无光泽 ,失去食用价值 ,严重时全果病变脱落。嫩梢发病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枝条布满白粉 ,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