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扩大甘蓝型油菜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以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白菜型亲本保持系Ageva、甘蓝型亲本保持系105B及相应不育系105A、8个新型甘蓝型保持系B1~B8(105B×Ageva的种间杂种回交后代)及相应不育系A1~A8、4个甘蓝型恢复系R1~R4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分析保持系与恢复系材料间的遗传差异,用R1~R4与甘蓝型保持系进行NCⅡ双列杂交,测定其杂种表现,并对甘蓝型保持系相应不育系进行花瓣张开度和结实性调查。结果表明:保持系B1、B2、B3、B4、B5和B8与恢复系R1~R4的遗传距离均大于105B与这些恢复系的遗传距离;新型甘蓝型保持系与恢复系所配组合中,有22个组合(占总组合数的68.8%)的单株产量均高于甘蓝型亲本保持系105B与恢复系R1~R4所配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新型不育系A1、A3的花瓣张开度和结实性与105A接近,存在花瓣张开度大、结实性较好的新不育系材料。结论认为,导入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的新甘蓝型油菜保持系应用潜力大,表现在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遗传差异大,所配组合产量高,所对应的不育系结实性好。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导入禾本科作物DNA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守恩  陈严 《杂粮作物》2004,24(6):337-338
试验选取向日葵保持系HA89B、恢复系4433-2-1、4433-2-3和72-2-10各10株,于开花期罩上隔离网袋,当花盘上的众多小花有3/5开花时,从保持系HA89B中选2株,3个恢复系各选取1株,用各自品种的姊妹株花粉为它们授粉,5 h后,割除已授粉的柱头,分别涂抹制备好的玉米、高粱、小麦DNA溶液.3个恢复系产生的种子在下一代与原品种没有明显差别,而导入高粱、玉米DNA的2株HA89B分离出了不育株,用有正常花粉的姊妹株回交4代后,育成了比原品种含油率高3.79%的新的不育株.  相似文献   

3.
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系POD、CAT、SOD活性及POD酶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C478及其保持系478、恢复系H01为材料,对叶片以及雄穗小花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叶片在生长过程中,不育系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叶片中的POD活性有明显差异;CAT活性在抽雄期相差不大;不育系每个时期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保持系。玉米雄穗发育过程中,不育系雄穗小花的POD活性高于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雄穗小花刚开始孕育穗长不超过5 cm(时期I)时CAT的活性显著高于保持系与恢复系,不育系雄穗小花孕育完全但没抽出(时期II)时SOD活性明显低于其保持系。玉米抽雄期和开花期的不育系与保持系、恢复系叶片中的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属间杂交获得的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蕾期剥蕾授粉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新疆野生油菜野油2000-1和甘蓝型油菜Parol属间杂种。杂种F1育性极低,自由授粉条件下获得少量F2种子。在F2群体中成功选择到一株雄性不育株,用Parol做轮回亲本与不育株回交,BC1、BC2和BC3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均呈1﹕1分离。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恢复系、681A的保持系和恢复系、隐性核不育86A的保持系及其它33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与BC2群体中的不育株测交,测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5﹕3分离的组合有20个,呈1﹕1分离的组合有14个,呈3﹕1分离的组合有3个,有一个组合的后代完全可育,表明该雄性不育材料可能为显性核不育。  相似文献   

5.
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是用纯的珍汕97A、V20A、V41A三个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三个纯的保持系珍汕97B、V20B、V41B。试验方法:首先,鉴定不育系原种植株群体的育性,调查其杂株率。其次,在隔离的条件下,让不育系自交结实,其后代植株分为A型(株型及育性同不育系)、B型(株型及育性同保持系)、AB型(株型及育性介于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C型(株型及育性同恢复系)、AC型(株型及育性介于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和大青棵(不抽穗)。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Ledos字兴?号后代材料中发现5株雄性不育株,经与中双2号自交系212B保持,育成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和保持系212B.通过人工套袋自交、剥蕾授粉自交及镜检观察,认为不育系212A属稳定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产生的原因可能与低温时期的死蕾现象有关.恢保关系的研究表明,212A胞质雄性不育系与pol CMS、陕2A CMS恢保关系相同.遗传研究表明,测交F2育性为可育与不育3∶1分离;用恢复系回交(BC1)后代全可育,无育性分离;用保持系回交,后代育性为可育与不育1∶1分离.初步认为控制不育系的基因为S(rr),保持系基因为N(rr),恢复系基因为N(RR)或S(RR),属1对核基因控制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同核不同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之间酯酶同工酶的异同,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T型、Q型、AL型三种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等合计35个材料的孕穗期旗叶和幼小穗中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持系与恢复系在旗叶和幼小穗的酯酶同工酶上未发现明显差异。但不同不育系(TA92-8、QA92-8、AL92-8)之间以及与其同核保持系(绵阳92-8)之间存在差异。其中,Q型不育系在旗叶和幼小穗酯酶同工酶上与同核保持系一致,但T型、AL型不育系比其保持系多2条旗叶期酯酶同工酶谱带(ESTa-8,9)。上述结果说明,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谱带差异可能与特定核质互作有关。本研究为T型、Q型、AL型不育系的区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与雄性育性正常的栽培稻“Gamb-iaKa”和以它们为质供体育成的不育系W-珍汕97A、G-29矮A,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不育系×恢复系F_1、保持系×恢复系F_1等,12份水稻材料的剑族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1.两种类型的质供体育成的不育系都表现出线粒体内嵴发育不完全,内部出现很大的空洞;叶绿体不同基粒间的片层排列方向不一致,呈现一定程度的杂乱。这两种异常现象可能与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相联系。但是,不育系的叶绿体基粒片层数未见变化。2.当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F_1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全部从原来的异常现象恢复正常,并且更为发达,基本上类似保持系和恢复系杂交F_1线粒体和叶绿体。3.野败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少,珍汕97B的片层数多,但两者的质与核共处了23代之久的珍汕97A,其片层数未见变化,当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F_1代的片层数却大为增加。可见,水稻的质核关系应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优质籼粳交水稻恢复系Q恢10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恢108是用粳稻材料IR17494-32-1-1-3-2与籼型恢复系蜀恢527杂交后再与绵恢725复交选育的籼粳交恢复系。该恢复系生长势旺,茎秆粗壮,株叶型好,生育期长,米质优,恢复力和配合力强,所配杂交组合庆优108(Q3A/Q恢108)和Q优108(Q1A/Q恢108)于2006年分别通过重庆市和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的目的是(1)确定昆虫传播不同的基因型的棉花花粉是否是随机的,如果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原因。(2)弄清比马棉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花粉在受精作用方面是否同样有效。资料表明,陆地棉或者比马棉基因型的花粉不存在着选择传播的现象。在陆地棉的柱头上,陆地棉保持系的花粉较比马棉类型的花粉更为有效。此外,比马棉恢复系的花粉较比马棉保持系的花粉有效性差。本文强调了杂交制种田必须安全隔离及亲本CMS 和恢复系纯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云南紫稻细胞质无花粉水稻三系及杂种F1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构建与比较分析。从14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具有明显多态性的引物。天香018(天香A×珞恢018)材料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扩增出179条带,其中有52条多态性谱带,占总带数的29.05%,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扩增出6.50条多态性谱带;天香806(天香A×珞恢806)材料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扩增出177条带,其中有50条差异带,占总带数的28.25%,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扩增出6.25条多态性谱带。特别明显的是在引物对E ATG/M CAC的扩增中,在AFLP指纹图谱中出现两条特征带(a带和b带),为保持系所特有,能够明显区别于不育系、恢复系和F1。在另外一些引物对中也观察到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差异带。  相似文献   

12.
用4个雄性不育系(外引系 CK60A,外引种×本地种的衍生系2219A、36A 和1202A)及其保持系按全部可能的组合互交,产生12个不育单交种。用这些不育单交种再和5个恢复系(285、PD3—1—11、168、IS84、CS3541)杂  相似文献   

13.
三系杂交水稻F1是由不育系与恢复系配组而成的,而稳定的不育系又是由相应的理想的保持系回交转育而来,是保持系的同核异质体,其性状主要由核基因决定,而且保持系能结实各性状完整。因此,用不育系配组,对应的保持系为对比材料遗传效果是一致的。本试验的目的是为有效地选育保持系进而转育成不育系及配制强化新组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材料和方法用野败型的珍汕97A、V20A、龙特甫A、福伊A、地谷A、黄菲A、宇菲人、天谷A、亩伊人等9个税稻不育系,与强优恢复系明恢63配制相应的9个杂交水稻组合:汕优63、威代63、特优63、福优63、…  相似文献   

14.
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atp6基因的RNA编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的atp6-3基因保守区中均发现2个编辑位点,但互不相同,并且导致了氨基酸的不同变化;mtDNA 序列分析显示,atp6-3基因转录本保守区在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间存在1个碱基的差异;另外还发现atp6-1、atp6-2和atp6-3的表达在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类型异质雄性不育小麦的易恢性差异和不同恢复系的恢复力差异,采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及醇溶蛋白的A-PAGE检测方法对5种类型同核异质不育系(K706A、Va706A、Ju706A、C6706A、U706A,分别为K、Va、Ju、C6和U型)、保持系(706B)及恢复系(6521-2、LK783、1321、223原-9、9023晚、X 197、宿7078、宿968、中国春、WM5-5)进行1B/1R类型鉴定,同时对不同杂交组合F1(不育系/恢复系)的自交结实率进行异地(杨凌和三原)分析。结果表明,Va706A、Ju706A、C6706A、U706A、706B为 1BL/1RS易位纯合体,宿968、宿7078、LK783 、1321、6521-2、WM5-5、X197、223原-9为非1BL/1RS易位材料,K706A、9023晚为1BL/1RS易位杂合体。5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K型的易恢性最好,Ju型和U型居中,C6型恢复能力最差。10个恢复系中,LK783和中国春在三原和杨凌恢复度均较高,宿968的恢复能力最弱,但LK783的变异幅度较大,中国春的变异幅度较小,说明中国春恢复能力好且稳定。此外,不育系与恢复系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复合油葵杂交种LD06 F1选株自交,在其F2中,有粉株和不育株成对杂交后,用菊芋(H.petiolaris)的全DNA加渗透液的混合液按时涂抹已授粉的葵盘柱头。经多代分离选育,育成了不育系CMSUA5-1和相应的保持系UB5-2。CMSUA5-1与现有不育系CMSPET-1的恢复系杂交多代试验中,不能被CMSPET-1的恢复系所恢复,证明现有的恢复系与新选出的恢复系不同,新选出的恢复系UR5-3只能恢复CMSUA5-1,说明UR5-3是一个新型栽培向日葵的恢复系。  相似文献   

17.
六优3-2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82年用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与恢复系宁恢3-2配组育成的中粳新组合。其母本六千辛A是以BT型矮秆黄A为母本,中粳品系691/千重浪//Zenith(简称六千辛)为父本,回交转育成的中粳不育系,1981年定型,现为B18F1,不育性稳定,可恢复性好。恢复系宁恢3-2为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向日葵野生种菊芋和油葵自交系7718B杂交幼胚的培养,获得了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514A及其不育保持系CMS514B。通过对其根尖生长点切片的观察,发现其染色体数为2n=34; CMS514A、B 与其它60个试验材料的杂交、自交试验的研究,其保持系与属于CMS PET-1的10个不育系的杂交组合在开花后均有花粉,且自交后代在开花后呈大致3:1的分离比例;CMS514A与属于CMS PET-1的30个保持系和恢复系所做杂交组合在植株开花后均无花粉;CMS514A与包括自交系、常规种、群体品种和其它不育源的保持系、恢复系等育种材料所做的20个杂交组合在开花后也没有花粉。结果表明CMS514为不同于CMS PET-1、CMS-CMG1-CMS-CMG2、CMS-CMG3等不育源的新的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其不育性受一对基因控制,遵循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9.
杂交香稻的香味遗传模式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川香28A和川香84A与无香味的恢复系CDR22、成恢177等杂交,研究F1和F2单粒稻米的香味遗传特点。结果表明F1稻米无香味,恢复系的无香味表现胚乳直感现象;杂种稻米(F2)无香味∶有香味符合15∶1的遗传分离比。川香28A与香稻恢复系636杂交,F1和杂种稻米(F2)的每粒米都有香味。结合过去的有关研究,提出杂交香稻香味遗传的双基因模式。介绍了运用香稻亲本转育香味基因,选育香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交香稻的育种方法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杂交粳稻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杂交玉米二环系选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杂交粳稻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研究,以4个不育系泗稻8号A、57A、67A、69A和3个恢复系LH422、C418、R89为材料,比较了单交(不育系/恢复系)、双交(不育系1/恢复系1∥不育系2/恢复系2)、三交(不育系/恢复系1∥恢复系2)、对照(CK,恢复系1/恢复系2)4种组配方式选育恢复系的效率,分析了基础群体与育成的同质恢复系的配合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交方式选育同质恢复系的效率较高,容易育成优良恢复系;选用高产的单交组合作为同质恢复系选育的基础群体,容易育成配合力优良的同质恢复系;基础群体中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对育成的同质恢复系的产量及其测交F1产量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