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低温处理萝卜干种子、萌动种子及幼苗,以期从中筛选出更适合短叶13号萝卜加代研究的材料,寻找更快、更方便的萝卜加代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两类材料,萝卜干种子不易完成春化而开花;而在萝卜萌动种子及萝卜幼苗两类材料中,前者加代操作相对简便且低温处理定植后开花比例较高。因此,将萌动种子作为萝卜加代材料可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属十字花科根茎类蔬菜,在春季栽培中极易通过低温春化而抽薹开花。该研究以樱桃萝卜为试材,研究了低温春化对其种子萌发及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化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低温春化时间越长,萝卜现蕾、抽薹及开花所需的时间就越短。成花过程中樱桃萝卜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盛花期之前逐渐升高,之后逐渐下降。盛花期,春化处理20d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处理5d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开花进程逐渐上升,春化时间的长短对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无显著影响。成花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但在现蕾期和抽薹期,春化处理20d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5d。成花过程中,玉米素(ZT)含量逐渐降低,20d处理的ZT含量显著高于5d处理。吲哚乙酸(IAA)含量随着抽薹开花逐渐升高,但5d和20d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试验说明,樱桃萝卜抽薹开花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ZT含量、IAA含量等的变化相关,春化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乌塌菜的加代繁殖,针对冬性不同的材料,找到其适宜的春化时间,将萌芽的种子在4℃低温条件下分别处理15、20、25 d,调查不同春化处理时间对乌塌菜各材料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常丰乌塌菜’冬性最强,春化25 d,播种至现蕾始期时间为35.6 d,播种至开花始期时间为45.8 d,现蕾开花最早,开花期反应植株大小与健壮程度的株幅、花薹直径、叶片数与春化20 d处理差异不显著;‘中八叶’和‘精选乌塌菜’春化20 d,开花期植株生长健壮,株幅、叶片数、花薹直径显著优于春化25 d处理,开花率接近100%,现蕾开花也较早。综合分析得出‘常丰乌塌菜’春化25 d最适宜,‘中八叶’‘精选乌塌菜’春化20 d最适宜。  相似文献   

4.
以"胭脂红1号"萝卜为试材,在人工光照培养箱内对萝卜幼苗进行6个不同的昼夜温差处理(白天5℃/夜间5℃;白天10℃/夜间5℃;白天15℃/夜间5℃;白天20℃/夜间5℃;白天15℃/夜间10℃;白天15℃/夜间15℃),研究了萝卜最适宜的低温春化和抽薹的条件,以期为萝卜加代繁殖或防止萝卜先期抽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昼夜温差和春化处理时间,对萝卜的抽薹、现蕾和开花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温昼夜温差春化处理可促进萝卜抽薹、现蕾、开花以及植株花芽分化,还可以促进腋芽萌发成枝,处理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白天10℃/夜间5℃、处理18d是"胭脂红1号"萝卜最适宜的低温春化和抽薹条件。低温抑制了植株的营养生长,春化处理时间越长,腋芽越容易萌发成枝,但随着开花结荚,花荚的质量明显降低,花薹相对矮小,对萝卜的茎粗、最大叶长叶宽的抑制作用也愈加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控制萝卜抽薹开花、提高萝卜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光温处理,对24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进行人工春化。试验结果表明,根据供试材料平均现蕾天数长短,以19 d间隔为单位,将其分为易抽薹、抽薹居中、耐抽薹、极耐抽薹4组。易抽薹组萝卜抽薹开花,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受低温处理时间的影响较大。耐抽薹萝卜的人工春化最佳条件,应至少达到4℃低温处理30 d,日光照时数16 h,长光照天数45 d。长期4℃处理不利于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的正常生长,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6.
二年生蔬菜,都要经过一段低温才能通过春化,完成开花结实的生育周期。这类蔬菜又分萌动种子低温春化和绿体植物低温春化两个类型。在大白菜育种和良种繁育的工作中,利用萌动种子低温春化理论,可以省去营养生长阶段(叶球)而直接开花、结籽,有效地缩短了生育周期,加快了育种进程。用于珍稀种质资源的扩繁、加代或进行亲本秋繁以解决来春大面积杂交制种亲本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秋繁亲本种子,可以省去春繁空间隔离的许多麻烦和解决了械具隔离成本过高的弊端,还能保证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7.
种子春化对不同品种大白菜当年现蕾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夏大白菜品种催芽至露白的萌发种子为试材,在4℃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的春化天数处理,研究不同品种和不同春化时间对大白菜当年现蕾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春化时间越长,现蕾率和开花率越高;3个供试品种在春化处理时间相同时,现蕾率和开花率也有一定的差异,最佳春化时间均以25~35 d为佳。  相似文献   

8.
以4种不同生态类型的萝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种子春化及种子春化结合幼苗春化两种处理方式对萝卜抽墓开花的影响,以探讨在北京地区如何实现不同萝卜品种冬季温室加代繁殖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耐抽薹即春性强的的萝卜品种,单一的种子春化处理即可实现加代目的;但对于耐抽薹即春性弱的萝卜品种,必须将种子春化与幼苗春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加代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3个在生产上表现优良的黄心菜品种为试材,将萌动种子置于4℃低温处理6、12、18、24 d,研究了种子春化处理对黄心菜植株抽薹开花的影响,以期为黄心菜种子繁育、单倍体育种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低温春化处理后,3个黄心菜品种的抽薹、现蕾、初花期、盛花期均显著提前,处理时间超过18 d以后,尽管植株抽薹开花更早,但植株及花薹表现更瘦弱;处理时间与各个表型性状均显著相关,处理时间与叶片数、叶片宽、叶柄长、株幅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片长、叶柄宽、薹粗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处理6、12 d抽薹开花时间较晚,而处理24 d虽开花较早,但植株及花薹表现瘦弱,不利于花粉或种子培育,处理18 d植株抽薹开花时间显著提前且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自育耐抽薹大白菜品种‘黔白5号’的耐抽薹亲本为试材,通过人工提早低温春化处理、施用外源赤霉素处理的方式对其开花期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有显著的促进植株提早开花及提高繁种产量的效果。人工提早低温处理的开花期平均提早22 d,施用外源赤霉素处理的提早20.5 d;繁种产量以施用外源赤霉素处理的最高,其次是人工提早低温春化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61.26%的53.06%。两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幼苗春化对低温、光照和苗龄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鲁刚  孔小平  惠麦侠  张明科 《园艺学报》2008,35(11):1676-1680
 以不同冬性的6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幼苗在4~5 ℃低温下分别处理0、8、15、22、29、36、43 d后植株的现蕾开花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幼苗春化对低温的需求不同,冬性弱的品种需要较短的低温过程, 冬性强的品种需要较长的低温过程,其范围从8 到29 d以上;随着春化时间的延长,不同冬性品种都表现开始现蕾的时间提前,全部现蕾需要的持续时间缩短,即向现蕾早而集中发展。在黑暗条件下的连续低温处理29 d的幼苗没有现蕾,说明光照对幼苗通过春化是必需的。不同冬性的大白菜不同幼苗于4~5 ℃下春化25 d后观察,表明4~5叶期幼苗对低温最敏感、2~3叶期的次之,7~8叶期最不敏感,其中冬性弱的品种开始现蕾的时间以4~5叶期现蕾最早,2~3叶期的次之,7~8叶期最晚;不同冬性品种完全现蕾的持续时间以4~5叶期持续时间为最少,2~3叶期的次之,7~8叶期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2.
春化对白菜DNA 甲基化、GA含量及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普通白菜‘油冬儿’为试材, 研究了低温对白菜开花的诱导效应, 并分析了萌动种子和幼苗春化诱导后DNA 甲基化水平、赤霉素(GA) 含量和蛋白质种类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论萌动种子还是幼苗, 4 ℃低温处理30 d 均可完成春化。春化处理后, 两处理植株茎尖组织DNA 甲基化水平都较对照下降;但GA 含量明显上升, 为对照的2~3 倍; 低温诱导植株产生了一种分子量为58 kD 的特异蛋白质, 同时也使一种蛋白质消失。说明低温可能通过降低DNA 甲基化水平或增加GA 含量而诱导植物开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白菜品种春化采种效应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大白菜品种春化采种情况,确定了我省栽培的二牛心、牡丹江一号、矬菜四号品种种子春化处理的适宜日数,为进一步了解各品种的冬性。苗期取样镜检观察了不同品种、不同春化处理时间、不同苗令花芽分化的快慢、为大白菜春化采种和配制杂交组合提出一定理论依据。试验设计系采用与春化有关的三因素各设置三个水平的正交试验,重复三次,小区长5米,面积14平方米。苗令分别为28、33、38天;种子春化处理日数分别为35、25、1S天。通过对不同处理组合的种子产量、生育期等经济性状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调查分析.以选取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以2个洋桔梗品种"雪莱香槟"(‘Ceremony Orange’)和"露西塔I白底粉边"(‘Rosita I Pink Picotee’)为试材,研究了育苗期种子低温(10℃)春化处理天数(35、28、21、14、0d)及栽培期赤霉素处理对解除洋桔梗莲座化的影响,探寻了生产上解除洋桔梗莲座化技术。结果表明:2个品种低温春化处理28d均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定植60d后,低温春化处理35d洋桔梗‘Ceremony Orange’抽薹率最高,达72.9%;低温春化处理28d‘Rosita I Pink Picotee’抽薹率最高,达89.6%。栽培期对未经种子低温春化处理的洋桔梗‘Ceremony Orange’莲座化苗进行赤霉素处理(处理浓度为0、50、100、150mg·L~(-1)),100mg·L~(-1)赤霉素处理对促进洋桔梗节间的伸长有明显作用,抽薹率达70.5%,可以有效打破莲座化。比较2种解除莲座化的处理效果,生产上解除洋桔梗莲座化方法可首选种子低温春化处理,该方法上花时间比栽培期赤霉素处理提早2个多月;栽培期赤霉素处理可以作为种子低温春化未打破莲座化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1温度对蔬菜植物开花的影响1.1春化作用对于有些蔬菜作物,它们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结实,这种现象称为春化作用。如果人工施加低温处理,代替自然界的低温,促进植物通过春化,这种处理称为春化处理。在蔬菜植物中,大部分二年生蔬菜,如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蔬菜及芹菜等绿叶菜类蔬菜,都要经过一段低温春化,才能开花结实。春化过程是诱导性的,本身并不直接引起开花,在春化过程完成以后,植株处于较高温度下才分化花原基,并且在许多  相似文献   

16.
春化和赤霉素对大白菜抽薹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在温室补充光照条件下,研究了低温春化时间和GA3浓度处理对早熟和晚熟大白菜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春化时间的延长,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缩短,叶片数减少,株高增加。GA3处理也随着浓度的提高表现出与低温春化处理相似的结果。在大白菜加代繁殖中,春化处理15d(天),然后用300mg·L-1GA3处理幼苗是促进大白菜抽薹开花的最佳因素组合。  相似文献   

17.
绿色食品蚕豆人工春化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Vicia faba L.)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大多数冬性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在其种子萌动期或营养生长初期都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春化处理才能开花[1,2],因此蚕豆需通过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荚。用经过人工低温春化处理的蚕豆芽苗移栽,不需要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植株在达到现蕾开花的积温后直接进入现蕾开花阶段,缩短了蚕豆在大棚内的春化时间,早熟效果明显[3]。  相似文献   

18.
以100个大白菜品种的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芽春化和绿体春化两种春化方式对大白菜现蕾时间、开花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芽春化处理的100个大白菜品种的平均现蕾时间、开花时间比绿体春化处理分别提前了15.0d和11.5d。其中春泉大种芽春化不能使其现蕾和开花,而绿体春化则可以使其现蕾,这可能是因为参与两种春化方式调控的分子机制不同。不同冬性的大白菜品种在两种春化处理方式下,其现蕾时间、开花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两种春化方式对大白菜不同品种的影响具有通用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夏优1号萝卜是针对短叶13早萝卜存在耐热性欠佳、不抗病毒病等问题而选育的耐热萝卜一代杂种。其母本R010108A是利用江苏正大公司的耐热萝卜夏长白2号作不育源,利用地方品种火车头的高代自交系R010108为转育材料,经多代转育而成的稳定不育系;父本1199034—5—3—3一l是以耐热萝卜常规品种短叶13为原始材料选育出的高代自交系。该品种的选育方法已于2003年9月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为03158253.2。该品种可于5月底~7月播种,在蔬菜伏缺及早秋蔬菜淡季期间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20.
以3个不同抽薹类型的普通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低温处理萌动种子+低温长日照处理幼苗,模拟低温长日照春化过程,研究不同春化天数对普通白菜营养体、抽薹开花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抽薹、中等抽薹和晚抽薹类型普通白菜植株开展度最大的处理分别是最小处理的17.1、6.3、6.5倍,单株质量最大的处理分别是最小处理的5.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