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TPS基因家族在葡萄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在生物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以‘鄞红’葡萄(Vitis vinifera ‘Yinhong’)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利用RT-qPCR技术检测了盐胁迫和光胁迫处理对葡萄TPS家族基因成员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葡萄TPS基因家族有9个成员,可分为3个亚族,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通过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发现葡萄(Vitis vinifer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 TPS家族基因都存在G-X-FLH-X-PFPS-X-E-X5-P-X-R和X-F-X-T-X-D-X-ARHF-X2的特征序列。motif分析发现,VvTPS06和VvTPS07两个基因含有相同的氨基酸保守序列。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葡萄TPS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中,其中VvTPS06、VvTPS07、VvTPS09定位于叶绿体中可能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二级结构表明,葡萄TPS蛋白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基因芯片表达显示,VvTPS02、VvTPS03、VvTPS05、VvTPS07在葡萄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2.
葡萄风信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风信子是风信子家族里小巧玲珑的一员,小而精致,小而可人。一串串紫色或白色的花序像极了成熟的葡萄。真是让人又爱又怜!葡萄风信子(Muscari botryoides),又名蓝壶花、葡萄百合、葡萄水仙、葡萄麝香兰,是百合科葡萄风信子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同属植物约有50余种,很多已用于观赏栽培。葡萄风信子的花葶自叶丛中抽出,每一花序着小花12~40余朵,小花碧蓝色,花被联合呈壶状或坛状。小花在花序上密生下垂,似串串葡萄,也有一些园艺品种开白色、肉红色或淡蓝色花。园艺栽培常见的还有亚美尼亚蓝壶花(M.armeniacum)、丛毛葡萄风信子(M.comosum)、阔叶葡萄风信子(M.latifolium)等。葡萄风信子原产欧洲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分析热激蛋白在温度锻炼诱导的交叉适应性形成过程中的保护功能,本文以葡萄(Vitis vinifera L. cv. Jingxiu)幼苗为试材,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技术,定位观察了HSP70在葡萄叶片中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低温锻炼预处理可增强其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细胞核和叶绿体中代表HSP70的免疫金颗粒密度比相应的对照细胞明显增多,尤其是胁迫处理3h时。与低温锻炼相似,高温锻炼预处理增强了葡萄叶片在高温胁迫下细胞核和叶绿体中HSP70的表达量。这一结果为HSP70参与温度锻炼诱导的交叉适应性提供了更直观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改进了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方法,在柱温25℃、电压25kv、40mMpH8.4磷酸二氢钾-硼砂缓冲液的电泳条件下,7min内实现了7种水溶性维生素(VB1、VB12、VB2、VB6、VC、烟酸和叶酸)的良好分离。利用上述的毛细管电泳法对复合B药片中7种水溶性维生素进行了检测,其迁移时间重现性为0.0625%~1.2224%,峰面积重现性为1.82%~4.70%,回收率为96.2%~105.3%检测限为0.03μg/ml。  相似文献   

5.
葡萄及其制品营养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其果实和种子中富含糖、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多酚类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功能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在葡萄鲜果及葡萄制品中的分布、含量、种类均不同。本文论述了葡萄果实及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功能,简要介绍了葡萄干、葡萄汁、葡萄酒中的各营养成分情况,旨在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这几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有增无减,在葡萄生产中,葡萄黑豆病几乎年年发生,该病名副其实地成为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进入6、7月份,随着高温多雨天气的到来,该病更容易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控制,将对葡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是葡萄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危害部位有一个特点,一般只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  相似文献   

7.
无核鲜食葡萄是消费者喜爱的商品。为了改良植物结果和营养生长的各个方面,在葡萄中已广泛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GA3)是在葡萄浆果发育期间影响细胞分裂和增长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已在葡萄栽培中广泛应用。内源赤霉酸会促进无核葡萄浆果的早期发育。目前普遍担心环境污染,并且农化产品使用的安全标准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8.
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种植葡萄,是黑龙江地区葡萄生产中常见和主要的一种模式,其充分利用了黑龙江的气候特点和葡萄品种特性,将适宜葡萄品种进行密植栽培,并与肥、水、温控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结合,起到增加产量和获得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葡萄多酚类物质是葡萄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葡萄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其抗氧化性在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很多应用。就葡萄多酚的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条山野生葡萄醋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条山野生葡萄酒(PL2、PL4为复叶葡萄两个株系)进行醋酸发酵,研究葡萄醋在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变化,获得不同发酵温度、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对醋酸发酵的影响,同时对葡萄醋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两种葡萄醋的品质特征;通过液液萃取法等处理,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葡萄醋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中条山野生葡萄醋在发酵温度30 ℃左右、接种量12%、发酵时间5 d时最适宜;PL2、PL4中中条山野生葡萄醋中总酸含量分别为3.74、4.25 g/100 mL,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03.21、231.17 mg/100 mL,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42.31、46.42 mg/100 mL;PL2有24种香气成分,PL4有29种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热激蛋白在低温锻炼诱导的耐热性形成过程中的保护功能,进一步分析葡萄幼苗对温度逆境产生交叉适应性的细胞学机制,试验以葡萄(vitis vinifera L.cv.Jingxiu)幼苗为试材,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技术,定位观察了小分子热激蛋白17.6(sHSP17.6)在葡萄叶片中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低温锻炼预处理可增强其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细胞核和叶绿体中代表sHSP17.6的免疫金颗粒密度比相应的对照细胞明显增多,尤其是胁迫处理3 h时.这一结果为sHSP17.6参与低温锻炼诱导的耐热性提供了更直观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15份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15份葡萄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07条带。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数为4~22,多态率为75%~100%。根据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15份葡萄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0~0.9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39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29处,15份葡萄材料可分为2大类群。第一类包含7份山葡萄资源,2个山欧杂交品种,第二类包含3个欧亚种品种、2个欧美杂种品种和1个美洲杂种品种。由此可见,山葡萄与欧亚种、美洲杂种的亲缘关系较远,欧亚种与美洲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此外,引物Vmc9a2.1、VMC4F3、VMC4A1、Scu14vv分别在欧亚种‘无核白’、‘山葡萄雄株’(雄1-2,雄1-3)、山葡萄‘左山二’、山葡萄‘双丰’扩增出一条特性条带,这为利用SSR标记鉴定葡萄品种或品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巨峰与红地球葡萄贮藏特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果实解剖结构、呼吸特性、采后主要理化指标以及果实对SO2的忍耐性等多方面,对巨峰和红地球葡萄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与巨峰葡萄比较,前者角质层和表皮厚度大,亚表皮细胞和果肉细胞平均直径也大,微管束数量多,呼吸强度低;还原糖、粗纤维、总果胶含量和果柄耐拉力显著高于巨峰葡萄,但PG酶活性、果肉组织电导率、果实对SO2的忍耐力显著低于巨峰葡萄。室温下短期存放,红地球的耐藏性明显好于巨峰葡萄,但由于红地球生长期抗病性相对差,贮藏期对SO2很敏感,所以低温下长贮的效果并不一定优于巨峰。  相似文献   

14.
葡萄多酚类物质是葡萄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葡萄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其抗氧化性在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很多应用.就葡萄多酚的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性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1834年在美国野生葡萄中首次被发现,我国1899年开始记载本病的发生。发病严重时削弱树势,果穗不能正常发育而品质变劣,甚至不能成熟,致使减产20%左右,同时影响下一年产量。发病原因:葡萄霜霉病的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的葡萄霜霉菌(图1),以卵孢子在病组织或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在12℃左右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区盛传着一件新鲜事——一位葡萄种植户,跟着一款手机软件,"傻瓜式"种葡萄,今年多收入20万元。2016年12月21日,在武鸣区城厢镇大皇后村的一片葡萄地里,记者见到了故事的主人公陈元格。陈元格说,装在他手机上的这款软件,叫做"葡萄管家"。一款手机软件,怎么指导种葡萄的呢?记者进行了体验。用手指轻点陈元格手机上的"葡萄管家"图标,进入工作平台,再点击屏幕下方任务栏,就能  相似文献   

17.
在鲜食葡萄中,通常认为红地球葡萄是耐贮运的品种。但是,随着该品种在我国的迅速推广和采后大量的贮运保鲜,果实腐烂、干梗和漂白等现象屡屡发生,损失很大。这也进一步说明,该品种具有“耐贮不好贮”的特点。有些人单纯误认为是某一种措施所致,这是一种偏见。现就影响红地球葡萄贮运保鲜的主要因素、解决途径与方法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种葡萄的人越来越多,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一些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在调整农业结构时,多选择增加草莓、葡萄等经济作物的比重。方向没错,但要知道,葡萄种植的技术含量比种粮要高得多。也就是说,技术上若没"两把刷子",想种出优质高产的葡萄是很难的。在这里记者向大家介绍一位葡萄种植高手——朱礼军,看看他有啥"秘籍"。7月15日,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的主力军葡萄园里弥漫着浓浓果  相似文献   

19.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业害虫,以刺吸口器取食植物的叶片、花和果实等器官的细胞内容物,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并造成严重的经济 损失。我国作为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和消费国家,在自1992年国内首次报道绿盲蝽对葡萄造成危害以来,绿盲蝽在葡萄上危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且目前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本文综述分析了我国葡萄园绿盲蝽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趋势的变化及造成变化的原因,并从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角度分析了绿盲蝽防控方面研究进展。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绿盲蝽是一种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兴害虫,在进行葡萄绿盲蝽的研究时,特别是防控方面的研究,应该以农业防治为主,尤其是葡萄抗绿盲蝽品种的选育,然后通过研究新型农药和防治 技术以及筛选驱避和诱集物等技术建立有效的综合生态调控技术,以期有效的控制葡萄绿盲蝽。  相似文献   

20.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果实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前期我们对葡萄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基因VvRR2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VvRR2转录本受到多种因素的诱导调节。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在葡萄中克隆了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基因VvRR2启动子,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发现VvRR2启动子序列富含CAAT-box和TATA-box基本元件,还有与光响应、激素应答、组织特异和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VvRR2启动子连接至pC0390GUS载体,转化烟草叶片,GUS酶活性分析显示VvRR2启动子具有活性。用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处理转化烟草叶片后VvRR2启动子活性没有改变;用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处理后VvRR2启动子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