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梳理我国关于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化及其体系间关系的已有研究,发现现有森林文化体系未能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阶段的客观需求,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现有森林文化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据此进一步归纳出现有森林文化体系的缺陷;基于三维管理金字塔理论重构面向生态文明的森林文化体系,形成森林文化“内涵层次—活动领域—文明过程”三维体系,分析各维度的递进规律;提出在生态文明阶段应着力构建更能适应生态文明时期的森林文化内容,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2007年初,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构建三大体系的总体思路,第一次把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与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并列一起,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生态文化体系的框架确立了,但生态文化包含内容和外延广而繁,作为林业工作者来讲,开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活动应从何做起呢?笔者认为要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当从发展森林文化入手。  相似文献   

3.
在21世纪,“生态文化”渐渐成为一个高频词,而林业文化作为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一个主要方面,必将对林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提出了“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上升到了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族人民福祉,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新疆林业的主要任务是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承担着建设美丽新疆的重任。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着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东升 《林产工业》2012,39(1):59-64
围绕利用新疆现有生态资源环境,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分析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具有的优越条件和制约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抓好示范试点工作,以点带而;构建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广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内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总结了广州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生态文化建设的成就,分析了其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生态体制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广州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不但俺现了“岭南文化”的内涵,同时具有的“广州城市性格与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广州城市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文化、旅游文化及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定义,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下,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对石林县生态文化中的森林生态文化、花文化、虎文化、石文化、火文化、祖灵文化、酒文化作了论述,认为其综合特性是:多元与融合、封闭与开放、自然与粗犷.对弘扬和传承石林生态文化的路径和方式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马嘉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3):99-105
介绍了昆明市现代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范畴及现状,阐述近年来昆明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扩大媒体网络传播渠道、开展生态文化专项活动、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教育基地建设不完善、人才队伍不健全,生态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生态文化产业底子薄等问题。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传播教育力度、丰富文学艺术创作、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提高保障能力等现代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娜 《新疆林业》2013,(4):23-26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构建内涵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是新疆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升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林业文化、生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明确提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他说,林业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林业工作者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识别文化生态区域范围与格局,厘清区域、文化与生态的关系是文化生态全域保护的首要问题。结合海南岛黎苗文化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文化、生态、经济3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黎苗文化生态指标体系,并运用引力模型测算城市文化生态发展联系度,界定海南岛黎苗文化生态区范围为以五指山、三亚、东方为核心的海南岛中南地区的9座城市,进而划分为中部核心区、南部优化发展区、西部整合提升区3个亚区。并综合文化生态区域内部发展支撑能力和区域要素分析,发现海南岛黎苗文化生态区域内存在明显的资源分布与支撑能力失衡、发展联系强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萍  许玉萍 《绿色科技》2014,(7):201-203
针对大运河扬州段城市水系的特殊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了以生态和文化相结合对水环境进行修复和提升的理念。根据各水系特色,提出了对河床、驳岸、滨河绿化、沿岸历史遗存等进行修复与提升的建议,形成和谐统一的水环境人文生态景观,以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3.
森林文化体系与生态、产业体系并列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在广泛涉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森林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森林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开启生态思想,有8种文化形态和4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提出了弘扬森林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的生态酒店的规划运用自然界中的共生原理,为人们展示了一个融入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于一身的餐饮娱乐新环境,充分满足人们接触自然、融入自然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绿道理论,从整个区域的生态、游憩、文化、美学及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多重目的进行快速路景观设计,着力体现"城市大园林"构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绿地体系,针对公路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实施课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以民族生态文化的视角,从自然与社会、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的互动关系入手,综合分析云南藏文化在滇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个人、政府、企业通过对森林物质文化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响应而产生的生态法律法规、生态行为守则、生态机构组织和管理机制等组成了森林生态制度文化;森林制度文化是森林管理文化的核心,是国家管理森林的主要工具;研究森林制度文化,分析其薄弱环节、落后因素,并加以改进,有助于建设先进、和谐、科学的森林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个人、政府、企业通过对森林物质文化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响应而产生的生态法律法规、生态行为守则、生态机构组织和管理机制等组成了森林生态制度文化;森林制度文化是森林管理文化的核心,是国家管理森林的主要工具;研究森林制度文化,分析其薄弱环节、落后因素,并加以改进,有助于建设先进、和谐、科学的森林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和条件。生态旅游活动与生态文化建设结合的十分密切,是展示和传播生态文化的平台。对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木兰围场林管局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其价值引领功能。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和协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高校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理科学等专业教育体系的必修课程之一。以生态学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评价等进行了探讨,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思路,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