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种质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培育持久性抗条锈病小麦品种提供抗源,利用此前温室鉴定的48份小麦抗病种质于2006~2010年利用多个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在陕西杨凌进行分小种、混合小种人工接种抗条锈病鉴定,并在甘肃天水自然发病条件下进行了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26份有较好的成株期抗性;结合农艺性状和白粉病抗性的综合表现以及天水自然发病鉴定圃的抗病表现,筛选出16份具有成株期广谱抗条锈性的小麦抗源,其它部分农家种和国外引进种质虽然具有良好的成株期抗条锈性,但其农艺性状、生育期及抗白粉病等需要进一步改造。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抗锈病及白粉病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我国小麦核心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我国262份小麦微核心种质进行了抗秆锈、条锈和白粉病鉴定。结果表明,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对秆锈、条锈和白粉病的抗病频率不高,在262份微核心种质材料中,抗秆锈病的材料有40份,占全部材料的15.3%;抗条锈病的材料有59份,占全部材料的22.5%;抗白粉病的材料有20份,占全部材料的7.6%;其中,选育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对秆锈病的抗性较好,而对条锈和白粉病的抗性却较差,地方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较好;同时,发现部分材料分别兼抗两或三种病害,这些兼抗多种病害的材料是小麦抗病育种中很好的抗源亲本,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微核心种质材料中抗白粉病材料出现的频率较低,在抗病育种中急需发掘和引进新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3.
云南小麦品质改良亲缘材料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改良与种质创新中获得抗奈锈病的后代材料,采用条中31、条中32、水源11—14、Hybrid46—7和Hybrid46—8等条锈菌多小种混合菌系,对18份由不同省份引进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63份云南地方小麦分别进行3年和2年的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并对其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丰优2号、鲁植79—1、辽春10号、新春5号、皖麦18、安农2号、小偃6号和中优16号等8个国内引进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表现出高度慢锈特性,可作为云南小麦育种与地方小麦品质改良的优异抗源亲缘材料;63份云南地方小麦中,33份表现免疫,1份表现高抗,1份表现中抗,27份表现高度慢锈,1份表现中度慢锈。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云南省地方小麦种质资源中发掘优异抗条锈材料,采用近年来国内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1、条中32、水源11—14及Hybrid46—7、Hybrid46—8等,对37份高蛋白地方小麦(普通小麦)和23份特有小麦(云南小麦,俗称“铁壳麦”)种质的抗条锈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不同程度地具有很强的抗条锈性,全生育期表现免疫的占48.33%,仅成株期表现免疫的占18.33%,成株期表现中~高抗的占6.67%,具有慢锈性的占26.67%,说明这批优异抗锈种质可作为云南省小麦抗条锈育种的宝贵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鲁资号多抗型新种质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黄淮麦区推广良种抗源单一化问题。开展了非1B/1R血缘的多抗型种质创新研究。以冬杂1249为母本,用V.P.M×Moisson9、9、1、2、4、28、11作父本(抗源亲本),育成了兼抗条锈,叶锈,白粉病的4个鲁资号多抗型新种质。它们比父本抽穗期提早11 ̄14天,茎秆降低15 ̄40cm,单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高。在目前黄淮麦区育种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苗期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二粒小麦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资源库之一。为了了解野生二粒小麦对我国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抗性表现,通过接种试验对采自以色列16个不同地区的152份野生二粒小麦材料进行了白粉病和条锈、叶锈病的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其中有86.8%的材料对小麦白粉菌15号小种表现高抗,对小麦条锈菌小种条中29、31、32的抗性主要集中在来自Mt.Hermon地区的材料上。所有鉴定材料均不抗小麦叶锈菌小种THT和PHT。由于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比较容易,因而其抗病性可通过杂交和回交向普通小麦转移,可进一步丰富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的抗源。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绵麦37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品种绵麦37在当前生产和抗病育种上的利用价值,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该品种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的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苗期接种的846份采自甘肃省不同地区及邻近周边麦区的条锈菌样中,51份菌株对绵麦37具有致病性,占总菌样数的6.03%;所用的条锈菌样中,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包括CYR33、CYR32、Su11-2、Su11-3、Su11-4、HY8、HY9、HY4、G22-9和G22-14,这些小种及致病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及陕西等地,尤以四川、甘肃陇南等地出现频率较高。在成株期随着以G22-9和G22-14为代表的贵农类群出现频率的进一步升高,绵麦37已逐步在甘肃陇南田间丧失抗条锈性,但对白粉病抗性表现较好,尚可作为抗源材料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东北,华北,西北等不同地区的20个小麦根腐病菌标样进行致病力差异测定表明,不同地区的小麦根腐病菌其致病力不同。连续2年利用致病力不同的根腐病菌接种,并根据田间小麦叶片症状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初步筛选出对20个病菌标样均表现抗性的小麦品种有碱麦,北农大BPM5和ZM2637。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多点的抗病鉴定和评价,CI12633、TP114、MarisHuntsman、MarisDove和Ulka在我国大多数麦区表现高抗小麦白粉病,是很好的抗源供体材料,但由于生态不适应性,农艺性状差,不能直接利用。本研究应用当地优良农艺亲本对这些抗源进行改良,先后创造出一批包含多个抗白粉病基因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源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小麦品种潍麦8号抗叶锈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利用EST标记对潍麦8号2AS染色体上的抗叶锈病QTL进行检测和分子作图。2011-2013年,对抗病品种潍麦8号×感病品种郑州5389杂交得到的179个F2:3家系及其亲本进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得到表型数据。前期研究已利用SSR标记在潍麦8号2AS染色体上检测到一个主效QTL,为了寻找与该QTL距离更近的标记,本试验通过35个位于2AS染色体上的EST标记检测亲本及其F2:3家系,结果表明,4个EST标记与抗叶锈病QTL连锁,该QTL位点被定位在BE444541和CD452782之间,区间距离为11.3cM,3年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63.59%、62.48%和62.43%。  相似文献   

11.
为给小麦品种贵州98-18在抗条锈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分子标记对贵州98-18的抗条锈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3DS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抗条锈基因,暂命名为YrG98。该基因与SSR位点Xgwm161和Xcfd79的连锁距离分别为3.9和4.2cM,很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基因。  相似文献   

12.
152个黄淮地区小麦主要品种(系)的多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抗病抗虫育种提供依据,于2004~2006年在山东济南对152份来自黄淮地区的小麦主栽品种(系)进行了抗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及蚜虫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系)中表现高抗条锈病的品种(系)占46.71%,中抗品种占25.66%;高抗叶锈病的品种占23.68%,中抗品种占24.34%;高抗白粉病的品种占28.29%,中抗品种占55.92%;高抗蚜虫的品种(系)占5.26%,中抗品种占13.16%.综合来看,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品种(系)47个,占30.92%;兼抗(中抗以上)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麦蚜的有5个品种(系),占3.29%.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陕西省科企联合体小麦区试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9—2023年度连续5年参加联合体区试的114份品种,采用大田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等5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14份品种对鉴定的5种病害抗性程度差异较大,表现为对条锈病抗性水平较高,对白粉病和赤霉病抗性水平最差。供试品种中,对条锈病表现免疫-中抗的品种61份,占供试品种的53.51%;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中抗的品种27份,占供试品种的23.68%;对赤霉病表现抗-中抗的品种21份,占供试品种的18.42%;同时鉴定出2份对5种病害均表现抗病的品种,分别为西农968和金麦207。对21份高感条锈病的品种均按陕西省区试品种试验要求终止了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为给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筛选有效抗源,对203份来自ICARDA的小麦种质,利用杨凌人工病圃和天水、江油自然诱发病圃进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利用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条中34(CYR34)在温室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利用 Yr5、 Yr9、 Yr10、 Yr15、 Yr17、 Yr18、 Yr26等抗条锈病基因已开发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203份材料中107份具有稳定的成株期抗性,31份苗期表现为专化抗性。从这些具有稳定抗病性的材料中,检测到抗条锈病基因 Yr9(51份)、 Yr10(2份)、 Yr17(30份)和 Yr18(56份),未检测到 Yr5、 Yr15、 Yr26;有12份抗条锈表现良好的材料未检测到任何基因,推测其可能携带未开发分子标记的已知基因或新基因。因此,这107份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可用于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其中12份可能含有未知基因的材料有待进一步的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土耳其小麦种质条锈病抗性评价和抗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177份土耳其小麦种质对中国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病性水平,分析其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存在情况,在杨凌人工诱发病圃(CYR32、CYR33、CYR34)及江油和天水自然诱发病圃对供试材料进行了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选用小麦条锈菌致病型PST-Lab.1、PST-Lab.2、PST-V26.1在温室进行苗期分小种抗病鉴定,利用 Yr5 Yr7 Yr9 Yr10 Yr15 Yr17 Yr18 Yr26 Yr29 Yr30 Yr32 Yr36 Yr46 Yr76、和 Yr81共15个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筛查。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抗病材料有10份,其中7份由已知基因介导,3份未检测到已知基因;对部分致病型失去抗性的全生育期抗病材料有40份,其中36份由已知基因介导,4份未检测到已知基因;成株期抗病材料有47份,其中37份由已知基因介导,10份未检测到任何已知基因。初步明确了供试土耳其小麦种质的条锈病抗性水平和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17份可能含有未知新基因的材料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将多个不同的抗病亲本及优良农艺亲本进行复合杂交,选育出抗病且农艺性状较好的小麦新品系观4.为了明确观4的抗病性及品质状况,对该品系的抗病基因及品质性状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观4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其白粉病抗性主要来自亲本92R179中的Pm21基因,而条锈病抗性则主要源于YW243中的抗条锈病基因YrX;辽春10号中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7+8也遗传到新品系观4中.因此,观4可作为优良小麦亲本应用于小麦品质和白粉病、条锈病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西藏青稞、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水平,以合理利用抗病品种防控条锈病,采用常规接种法,利用当前西藏大麦条锈菌的流行菌系PSH1和PSH2、小麦条锈菌的流行小种CYR33和CYR32,分别对供试的15个青稞、26个小麦品种在温室进行苗期、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分析其抗性水平与抗性类型。结果发现,15个供试青稞品种中,仅喜马拉21号对大麦条锈菌菌系PSH1、PSH2兼具苗期和成株期抗性,15个均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3、CYR32表现抗病。26个供试小麦品种中,19个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3和CYR32兼具苗期抗性和成株期抗性,所有供试小麦对大麦条锈菌菌系PSH1、PSH2均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南农92R系列小麦种质在甘肃陇南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表现及其利用价值,本研究以南农92R系列小麦种质92R137、92R178为供试材料,以铭贤169为对照小麦品种,于2009年和2018年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人工接种鉴定,于1999-2019年进行条锈病和白粉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发现,人工接种鉴定试验中,两个种质在2009年对条锈菌供试小种(菌系)在苗期、成株期的反应型均为0型,抗病性表现为免疫,2018年对条锈菌供试小种(菌系)CYR32、CYR33和中4的反应型为0型,抗病性表现为免疫,对CYR34及G22-14和混合菌的反应型为3~4型,表现为中感或高感; 2009年和2018年两个种质对白粉病均保持免疫到中抗水平。自然诱发试验中,自2012年始,两个种质对条锈病的反应总体上均呈感病趋势,反应型最高为4型;但两个种质对白粉病的抗性表现稳定,一直保持免疫到中抗水平。这些结果表明,92R137和92R178在甘肃陇南已不能作为抗条锈病种质资源利用,但仍可作为抗白粉病一线资源材料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