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冷水鱼网箱养殖过程中的附着藻类污损问题,本实验从网衣性质、附着基底及防污涂料等方面开展了冷水鱼养殖网箱附着藻类防控方法研究。结果显示:附着藻类更趋向于附着在网孔直径小、网线股数大、附着基底颜色深、网衣材质粗糙的网衣表面;附着藻类在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附着过程存在差异,光滑表面的藻类附着量及附着藻类体积均明显小于粗糙表面;涂覆防污涂料对藻类附着影响明显,以环氧树脂效果最佳。结果表明本实验提出的拼接网衣法、网衣围裙法等适用于冷水鱼养殖网箱藻类防控。  相似文献   

2.
张俊波  孙名山  万荣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1):1489-1503
海洋生物附着一直是世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渔业装备长期整体或局部与海水接触, 生物附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 影响正常使用。因此, 深入研究生物附着现象,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抑制或降低海洋生物附着, 对实现渔业装备的长效使用以及提升海洋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海洋生物附着的危害和附着机理以及中国沿海渔业装备生物附着情况, 并对现今世界生物附着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 着重分析了自抛光共聚物及防生物附着涂料在海洋渔业船舶和海洋网箱系统中的应用, 为今后生物附着控制技术在海洋渔业装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邵跃  杨光 《河北渔业》2013,(11):13-14,49
<正>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面临着防除海洋附着生物的问题。生物污损是人们从事海事活动以后才引起的一种生物现象,它会加速金属的腐蚀;增加船舶行进的阻力,影响设施的正常使用,使航行速度下降,油耗增加;另外还会造成管道的阻塞、换热效率降低,海中的仪表及转动机构失灵,影响声学仪器、浮标、网具、阀门等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还会影响养殖网箱的水交换,并与养殖贝类争夺附着基和饵料,影响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1-2]。  相似文献   

4.
高温季节网衣附着藻类的大量附着是北方网箱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物清除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作为网衣附着藻类生物清除的工具种,于2015年6-11月,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桑沟湾楮岛海域网箱养殖区不同水层网衣附着藻类生物量的月际变化、黄斑篮子鱼对优势藻类的摄食能力及对网衣藻类的清除效果.结果显示,同一月份不同深度附着藻类生物量的日均增长量有一定差异,且不同水层在8月7日-9月14日时间段内的藻类附着日均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各个月份海头红(Plocamium telfairiae)均为该区域的优势种类.构建了适温条件下黄斑篮子鱼对海头红的碳收支方程:100摄入碳=11.69生长碳+10.82粪便碳+6.06排泄碳+71.43代谢碳.初始体重为(1.44±0.61)g的黄斑篮子鱼经过152 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5.38±4.22)g,日均增重0.26 g.海区网箱内有无黄斑篮子鱼的对比实验显示,其对不同月份网衣附着藻类的清除率在80.28%-90.15%之间.研究表明,黄斑篮子鱼对网衣附着藻类有较高的清除效率,可以作为清除网衣附着生物的工具种.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海洋防污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航  王鲁民 《海洋渔业》2003,25(3):116-119
海洋中有2000多种污损生物,多数生活在海岸和海湾等近海海域。污损生物的幼虫和孢子能够漂浮游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附着定居下来,污损海上设施,例如船体、浮标、桥墩、码头、网箱及网具等。海洋防污技术是用于防止海洋生物对海上设施的附着污损,起步于舰船防污涂料的研究,并以毒料释放型防污为主要技术途径,通过涂料中可释放的铜、锡、汞、铅等防污剂,在材料周围形成对海洋植物孢子  相似文献   

6.
根据鲍的生活习性,总结国内外养鲍设施特点,自行研发新型竖排式网箱。通过在港湾海域进行新型竖排式网箱的养鲍试验,对养鲍过程中网箱内饵料分布、附着生物情况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挂笼养殖模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网箱养殖过程中采用平潮点倾倒法投喂龙须菜或海带,鲍匍匐基内的饵料占比分别为:龙须菜约30.4%,海带约36.7%,均高于其它投喂方式。经过9个月的养殖,网目为1 cm的竖排网箱中的鲍最终体重为(29.1±6.17)g,存活率为60.5%,传统挂笼中鲍体重为(22.8±7.93)g,存活率为33.5%,新型网箱养殖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挂笼(P0.05);不同网衣规格的网箱表面附着生物附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传统挂笼组(P0.05),进入夏季后,网箱中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和丰富度都有显著增加。与传统挂笼相比,新型竖排式网箱具有水体交换好、操作简单、节省劳力、存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新型网具     
新型网具彩云养殖用网具,因海藻、藤壶等海洋生物附着堵住网眼使养殖水体缺氧,结果不得不每7天换1次网或进行防污染加工,大大提高了养殖成本。最近,日本协和商会为此研制出一种新型网具,其材料采用聚乙烯和铜粉混合。这种网具用于海水养殖,能释放具有灭菌效果的铜...  相似文献   

8.
海水养殖网具污损生物的防除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污损生物也称海洋附着生物(marinefoulingorganism),是生长在船底和海中一切设施表面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很大,当污损生物大量繁衍后如不及时清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如增加船舶阻力、堵塞管道、加速金属腐蚀、使海中仪表及转动机件失灵、危害水产养殖等。全世界每年因为生物污损所造成的损失难以精确计算。一、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网具的危害海洋污染生物对网养和笼养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对网具本身使用寿命的影响上。因污损生物的大量附着会造成网孔堵塞,水流不畅。使得网箱及网笼在自然海区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增…  相似文献   

9.
高温季节网衣附着藻类的大量附着是北方网箱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物清除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作为网衣附着藻类生物清除的工具种,于2015年6–11月,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桑沟湾楮岛海域网箱养殖区不同水层网衣附着藻类生物量的月际变化、黄斑篮子鱼对优势藻类的摄食能力及对网衣藻类的清除效果。结果显示,同一月份不同深度附着藻类生物量的日均增长量有一定差异,且不同水层在8月7日–9月14日时间段内的藻类附着日均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各个月份海头红(Plocamium telfairiae)均为该区域的优势种类。构建了适温条件下黄斑篮子鱼对海头红的碳收支方程:100摄入碳=11.69生长碳+10.82粪便碳+6.06排泄碳+71.43代谢碳。初始体重为(1.44±0.61)g的黄斑篮子鱼经过152 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5.38±4.22)g,日均增重0.26 g。海区网箱内有无黄斑篮子鱼的对比实验显示,其对不同月份网衣附着藻类的清除率在80.28%–90.15%之间。研究表明,黄斑篮子鱼对网衣附着藻类有较高的清除效率,可以作为清除网衣附着生物的工具种。  相似文献   

10.
养殖网箱、定置网及渔船的船底,一旦附着了藤壶等海洋生物,就会阻碍海水流动,使网具变形、渔船航行阻力增大等问题。以往,为解决此类问题一直使用有机锡合化物作为有机成分的防污剂,由于有毒性不安全,现已被禁止使用。现在普遍使用非有机锡类的替代防污剂,由于这种替代防污剂防止附着效果持续时间短,需要反复涂刷,故造成投入劳动力的大幅度增加,费用加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附着生物的问题,有必要开发不用化学物质的防附着技术。因此,最近开发了利用微电流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