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森林的特性,阐述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提出了森林资源资产界定的方法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方法。对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的合理流转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森林资源资产的概念,对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目的,评估主、客体,评估原则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在福建、浙江和四川,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已建立,并进行规范化运作。文章对四川省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的对策:继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的研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风险防范和加强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性,对不同评估方法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运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将森林资产作为整体进行评估的观点,进而为准确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的特性,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界定的方法及评估办法。这对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的合理流转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核查是森林资源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森林资源信息的有效统计合理管理,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发展效果。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核查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核查方法应用的重要性,并对其方法应用进行了总结,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为例探讨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核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森林资源作为资产 ,其流动与产权重组日益频繁 ,所有这些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本研究以河北省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的试点 ,探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在河北省国有林区具体运用 ,在森林资源核查的基础上 ,把构成森林资源资产分解为林地、林木、森林旅游资产 ,根据具体林分状况 ,提出了不同的评估方法 ,形成了一套适合林情、地位级评价、地利级划分等可操作性强的技术系统 ,完成了林区上千个小班的森林资源资产和林区的旅游价值的测算 ,为保护区进行资产化管理和森林资源资产经营、优化配置 ,提供了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底数。本研究对国内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多重性和专业性较强,只有结合其特有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才能得出具有说服力的评估值,从而使得森林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其价值。文章重点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准确的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各类森林资源资产的适用评估方法分析,结合海南省森林资源的特点,提出了海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并应用该技术体系对海南省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了实际的评估应用.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国家富强、人民昌盛的重要物质财富。本文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方法进行了探索,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确立了符合实际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陆地卫星TM影象,判读各地类面积成数,配合少量地面固定样地,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编制森林分布图,从而快速准确地查清以县为总体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摸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的技术和方法.解决了我国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成图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1世纪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监测体系、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手段和技术装备。从林业数字测绘技术、遥感信患传输机理和森林资源与环境信息提取技术、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信息系统开发、3S技术的森林资源与环境定量估测、森林与环境可视化技术几方面对未来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研究建立了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森林资源评价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结合,分析并设计了基于G IS的森林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G IS基本功能、数据管理、森林资源评价等功能服务,实现了直接在数据库中获取评价指标,进行计算机化的森林资源评价.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地与实际的地理信息相联系,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构建适合德化葛坑国有林场森林采伐作业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林场杉木人工林为对象,依据实验小班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国内外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成果,利用最近资源清查资料、伐区设计资料及社会公共数据,估算了杉木人工林采伐作业对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量。当森林经理调查获得小班各林分因子及相应生态指标数据后,建立的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森林采伐作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从经济价值角度,给出一个评估值,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采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林业其他生产经营项目上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中,针对按龄组选择评估方法经常出现评估值连续性差、差异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依据林龄选择评估方法的观点。其从科学、公正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出发,通过评估实例计算、分析,初步探讨了利用对比分析法确定林龄临界点,并进一步选择评估方法,力求使评估值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同时指出了林龄临界点选择法与标准林分模式相结合在批量资产评估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Statistically-designed inventories and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programs are gaining relevance for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Mandated periodic surveys provide unique opportunities to identify and satisfy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needs. However, this is not an end in itself but rather is the beginning of a process that should lead to sound decision-making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orest inventories are currently evolving towards multipurpose resource surveys and are broadening their scope in several directions: (i) expansion of the target population to include non-traditional attributes such as trees outside the forest and urban forests; (ii) forest carbon pool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estimation; (iii) assessment of forest health; and (iv) inclusion of additional variables such as biodiversity attributes that are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imber assessment and wood harvesting.There is an on-going debate regarding the role of forest inventories in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n the topic that aims at providing updated knowledge on the current contribution of forest inventories to the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of forest biodiversity conditions on a large scale. Specific objectives are fourfold: (i) to highlight the types of forest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that can be estimated from data collected in the framework of standard forest inventorie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indicators; (ii) to outline current possibilities for harmonized estimation of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in Europe from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iii) to show the added value for forest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of framing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into ecologically meaningful forest type units; and (iv)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of forest inventory sample data for estimating landscape biodiversity metrics.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森林认证在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逐步成为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森林认证的要求主要涉及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估指南或操作规范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我国森林经营单位在开展森林认证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对环境影响评估的步骤、方法不了解和缺乏实践操作指南的问题。文中以国际、国内森林认证标准关于森林经营环境影响评估的具体要求为出发点,认为森林经营单位的日常环境影响评估包括总体评估和针对特定经营活动的评估,阐述了2类评估的具体内容及应评估的要素,指出在评估时应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减缓负面环境影响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森林经营单位开展营林活动环境影响快速评估提供可操作的应用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森林资源状况的评价与分析可知,热林中心林地与林木资源丰富,林地生产力较高,但存在林种结构、树种结构不合理以及林地利用不合理的状况。根据森林资源现实状况,采用系统工程的决策分析方法,对热林中心2006—2020年的森林资源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四川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0年川东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对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及林区生产生活设施的危害特点、受损类型,分析了林业经济损失评估的前提,评估对象与定义,系统提出了自然灾害林业经济损失评估的技术与方法,为其他自然灾害林业损失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