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慢羽品系贵妃鸡体尺性状及屠宰性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周龄的6只快羽贵妃鸡与6只慢羽贵妃鸡的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系间的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均为慢羽鸡大于快羽鸡,且髋宽、半净膛率两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两品系间的内脏器官的体积大小和骨架结构大小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骨架指数与睾丸重慢羽鸡均大于快羽鸡,器官指数则是慢羽鸡小于快羽鸡.  相似文献   

2.
如皋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体尺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0~12周龄如皋鸡的体重生长规律及12周龄体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12周龄公母鸡间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公鸡的体重整齐度较差;②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鸡体重生长模式(R2>0.996),其生长拐点在6~7周龄,如皋鸡成熟体重和生长高峰体重的遗传力均为0.09,初生重估计值、平均生长速率、生长高峰周龄的遗传力分别为0.21、0.32、0.37;③用全同胞和半同胞2种遗传模型估计的体重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有明显差异。用全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明显高于母鸡(都是高遗传力),体重遗传力总体上随饲养周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随周龄增加母本效应越来越小,并且公鸡受母本效应的影响明显大于母鸡,用半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7周龄前小于母鸡,8~9周龄等于母鸡,10~12周龄大于母鸡;④12周龄体尺性状中除胸角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胫色显著黄于母鸡(P<0.05)外,其他性状均为公鸡极显著大于(红于)母鸡(P<0.01);⑤12周龄胸角与其它体尺性状表型相关都不显著(P>0.05),其余绝大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⑥活重、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冠长、冠高、冠色、胫色、胸角、胸宽的遗传力分别为0.53、0.11、0.64、0.92、0.42、0.16、0.15、0.52、0.25、0.16、0.40。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揭示威宁鸡体尺和屠宰性状的性别差异情况及体尺与屠宰指标间的相关性,参照中国家禽体尺和屠宰性状测定标准对65只(♀:33;♂:32)180日龄公、母威宁鸡的体尺和屠宰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威宁鸡体斜长在公、母鸡之间呈现显著差异,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 0.05);冠高和胫长公鸡极显著高于母鸡(P< 0.01),体尺和屠宰性状均呈性别差异,较国内其他地方鸡种,威宁鸡表现出了优异的体形外貌特征,体质健壮,肉用性能好,抗逆性强,其中,公鸡较母鸡表现为体形结构大,肉用性能更佳;另外,威宁鸡各体尺性状、多数屠宰性状及多数体尺与屠宰性状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多数指标间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 0.05;P< 0.01),这对今后威宁鸡的选育尤其是早期选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抗热应激品种麒麟鸡(卷羽鸡)的肉用开发价值,试验对12周龄麒麟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并构建简单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2周龄麒麟公鸡龙骨长和胫长显著高于母鸡(P<0.05);12周龄麒麟公鸡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腿肌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腹脂重和皮脂厚显著低于母鸡(P<0.05),其余指标公、母差异不显著(P>0.05);麒麟鸡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绝大多数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并建立了主要屠宰性状的回归模型,为通过麒麟鸡活体的体尺测量结果预测屠宰性能指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同时加速了麒麟鸡的遗传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国地方鸡的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笔者对我国107个地方鸡品种的繁殖性状的5个变量,体尺性状的8个变量,屠宰性状的8个变量采用典型相关分析(CCA)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性状与体尺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740(P0.01),贡献率为62.448%;第2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516(P0.01),贡献率为18.666%;第3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434(P0.05),贡献率为11.954%。说明这2组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反映了胫长越长平均蛋重越大,体斜长越长年产蛋数越多,龙骨长越长鸡的平均开产日龄越晚。繁殖性状和屠宰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646(P0.01),贡献率为69.758%;第2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392(P0.05),贡献率为17.662%。说明这2组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反映了平均蛋重随屠宰重的增加而增加,年产蛋数随宰前活重增大而增多。  相似文献   

6.
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粗蛋白(CP)水平(14%和20%)和5个苏氨酸水平(0.50%、0.58%、0.66%、0.74%、0.82%)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羽毛发育的影响.480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试验期为0~21 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和苏氨酸水平均极显著影响北京鸭产毛率,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羽长(P<0.01).高CP水平下,日粮苏氨酸水平从0.74%增加到0.82%对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朵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低CP水平下,苏氨酸极显著增加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朵长度(P<0.01).因此,苏氨酸在羽毛早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羽毛发育需要高水平的苏氨酸.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重庆地方优质鸡武隆黑鸡的肉用开发价值,试验选择武隆黑鸡的3个品系[武隆青脚黑鸡快羽品系(A系)、凤羽黑鸡快羽品系(B系)、凤羽黑鸡慢羽品系(C系)]进行杂交(AB、BC),在150日龄时进行体重和体尺性状、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50日龄时,AB杂交组合体尺性状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胸宽均显著高于BC杂交组合(P0.05),屠宰性状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腹脂重显著高于BC杂交组合(P0.05);且二者的屠体性能与体尺性状绝大多数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并确定了相关指标的最佳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鸡冠面积大小与体重、体尺等性状间的关系,试验以南丹瑶鸡为研究对象,分别于6,10,13,17,20周龄测量鸡冠高、鸡冠长、鸡冠厚、体重、体尺等性状值,并采用常规测量及Photoshop 2020软件处理两种方法求得鸡冠面积,同时对两种方法求得的不同周龄鸡冠面积及其与体重、体尺等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17,20周龄公鸡的鸡冠长及母鸡的鸡冠厚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中均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求得的鸡冠面积的相关性较高且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6周龄的母鸡鸡冠面积与鸡冠厚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周龄的鸡冠面积与鸡冠高、鸡冠长、鸡冠厚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6周龄母鸡鸡冠面积与胫围、体斜长、体重,10,13周龄母鸡鸡冠面积与体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6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胫长、体重,17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胫长、体斜长、体重,以及20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体斜长、龙骨长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生产中测量鸡冠长和鸡冠高可有效估测实际鸡冠面积,鸡冠可为体重、体尺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大骨鸡快羽和慢羽2个群体(133日龄)进行体尺性状分析.结果 表明:慢羽群体的主要体尺和体重指标显著高于快羽群体(P<0.05);公鸡的胸围、体斜长、龙骨长和胫长等变异系数较大,体型差异较大;体重与体斜长的正相关性最高(0.776),体重选择以选择体斜长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萧山鸡、仙居鸡、江山乌骨鸡、丝羽乌骨鸡、龙游麻鸡、灵昆鸡和白耳黄鸡7个地方鸡种的蛋品质差异,本研究选取199~201日龄7个品种鸡的鸡蛋各30个,检测其蛋品质相关指标并对繁殖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仙居鸡平均蛋重低于其他6种地方鸡的平均蛋重(P<0.05);龙游麻鸡的蛋白高度高于丝羽乌骨鸡(P<0.05);丝羽乌骨鸡蛋黄颜色高于仙居鸡和白耳黄鸡(P<0.05);龙游麻鸡鸡蛋哈氏单位高于白耳黄鸡、江山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P<0.05);仙居鸡、丝羽乌骨鸡和萧山鸡的蛋黄比例高于灵昆鸡和白耳黄鸡(P<0.05);7个地方鸡品种的蛋品质在蛋壳强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仙居鸡平均产蛋量最高。仙居鸡垂体相关基因(如GNRH1、FSHβ和PRL)的表达高于除乌骨鸡外的其他鸡种,这可能与其较高的产蛋能力有关。本实验结果表明蛋品质性状在不同鸡种间差异显著且地方鸡种在蛋品质性状上有优异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1):24-26
为了加速青花鸡这一地方品种的遗传育种进程,并为申报该品种进入畜禽资源库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随机选取剑川县300日龄健康青花鸡120只,公母各半,对其体重、体尺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公、母鸡体尺之间相关性存在差异。母鸡体斜长、髋骨宽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胸深和胫长、胸角与髋骨宽相关性显著(P0.05)。而公鸡仅有胫长和体斜长相关性显著(P0.05),其他体尺指标相关性较小。青花鸡的体重、体尺作为表型性状较一些鸡品种有一定的优势,为入选畜禽资源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丝羽乌骨鸡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相同的饲养管理下对60只300日龄丝羽乌骨鸡(公母各30只)的体尺性状(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胸围)及屠体性状(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进行测定和分析,对丝羽乌骨鸡体尺指标与屠宰性能进行相关分析,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测算出各性状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公鸡的体尺性状与屠体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母鸡。试验表明,公母丝羽乌骨鸡体型差异显著;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本试验结果为丝羽乌骨鸡的活体表型性状预测屠宰性能、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测定了5周龄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体重与体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旨在了解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其选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各50只,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母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5周后,对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白羽麒麟母鸡胫长变异系数较大,黄羽麒麟母鸡胫围变异性较大,选育潜力大;白羽麒麟母鸡体重与胫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相关系数为0.931;黄羽麒麟母鸡体重与胫长为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相关系数为0.944,体重与胸骨长、胫围,胫长与胸骨长均为显著正相关(P < 0.05)。不同羽色麒麟母鸡的7个体尺性状均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累计贡献率分别占信息总量的94.784%和94.809%,且简化的4个主成分所占信息的侧重各不相同,均能反映出麒麟母鸡的体型外貌特征。综上所述,自由采食条件下不同羽色麒麟母鸡体重和体尺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筛选出的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4个主成分均能反映出麒麟母鸡的体型外貌特征,可为不同体型特征麒麟母鸡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鸡种、日粮能量和日粮蛋白质对体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两种能量水平、三种蛋白质水平组成的6种日粮饲喂7周龄至12周龄的7个鸡种(含4个组合),研究有关因素对82日龄鸡体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三个纯种鸡间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胸宽、头宽差异显著,表现为隐性白羽鸡高于固始鸡,并都优于仙居鸡。②公、母鸡的体尺各性状间差异极显著,除胸角外,均表现为公鸡高于母鸡。③日粮能量对体尺各性状的影响不显著。④18.0%日粮蛋白质组的体斜长、龙骨长、胸宽均显著高于21.0%或15.1%日粮组。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究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不同剪切体表达对不同胚龄快慢羽太行鸡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生长影响。采集18和19胚龄太行鸡肝脏DNA、左翅皮肤组织RNA、右翅主翼羽和覆主翼羽,测量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通过PCR鉴定鸡胚羽型和性别、检测PRLR基因不同剪切体在鸡翅皮肤组织的表达变化,分析羽型、胚龄和性别对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影响和PRLR剪切体表达变化,明确PRLR基因剪切体类型表达量与快慢羽鸡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间关系。结果显示性别对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长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胚龄和羽型对两种羽毛长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18胚龄时快羽鸡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19胚龄时快慢羽鸡间主翼羽长度仍然保持显著差异(P0.05),而覆主翼羽的长度显著差异消失(P0.05);18胚龄两种羽型鸡的主翼羽均长于覆主翼羽(P0.05),而19胚龄慢羽鸡的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间长度差异消失(P0.05)。鸡胚皮肤组织共发现PRLRS1和PRLR_(S2)两种剪切体,胚龄和性别对二者的表达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羽型影响PRLR_(S2)的表达(P0.05),19胚龄时慢羽PRLR_(S2)表达显著高于快羽(P0.05)。本试验推断快慢羽太行鸡18胚龄时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长度差异,以及两种羽毛长度在快慢羽鸡间的差异已经凸现,但19胚龄慢羽鸡覆主翼羽生长速度增加,两种羽型鸡的覆主翼羽长度差异以及慢羽鸡两种羽毛间长度差异消失;慢羽鸡19胚龄PRLR_(S2)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其覆主翼羽生长。该研究结果为揭示快慢羽鸡主、覆主翼羽长度差异的形成以及PRLR_(S2)在调控羽型形成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乌仁套迪  巴拉  宝迪 《中国家禽》2013,35(14):50-51
为了阐明与斗鸡打斗性能有关的皮肤厚度、羽毛密度和普通肉鸡的区别,为开发应用斗鸡肉用性能打下基础,本试验对河南斗鸡和艾维茵肉鸡颈、背、胸、腹和腿5个部位皮肤厚度及羽密度进行测量,对所得数据做统计分析,用SPSS软件分析其显著性。结果显示,河南斗鸡和艾维茵肉鸡皮肤厚度差异显著,颈部和腹部差异极显著,背部差异显著,胸部、腿部差异不显著;羽密度差异显著性:颈、背、胸、腹和腿部正羽和绒羽差异均极显著,结果为斗鸡后续综合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优质鸡目前一般以活鸡上市,消费习惯对其外观性状有较高的要求,华南地区的优质黄羽肉鸡就形成了以玉林地区三黄鸡为代表的相对完善的感官标准。符合外观要求的肉鸡售价比有外观缺陷的肉鸡售价高1~1.8元/千克,每羽鸡的收益多2.5元。如一家养殖公司年出栏2000万羽优质鸡,即使只有10%的肉鸡达不到外观要求也会造成500万元的损失。优质鸡外观性状包括羽毛、冠头、黄度、皮肤和呼吸状况等,其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隐性白鸡(32周龄)和海大香特Ⅱ号鸡(42周龄)四个品系10项体尺指标(体重、体斜长、胸深、胸骨长、胸围、髋宽、胸角、胸宽、胫长、胫围)的测定,研究快慢羽基因对成年优质肉鸡体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慢羽基因影响成年优质鸡的体型发育,且呈现出品系间的差异性.其中,隐性白慢羽公鸡的胫比快羽公鸡的长但较细,胸部肌肉丰满,隐性白慢羽母鸡比快羽母鸡体型大,胫长而粗,整个胸部发育好;海大香特Ⅱ号快慢羽公鸡间的体型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比慢羽母鸡体重大,体型长、宽、深,但胫部并不长,而且胫比慢羽母鸡还要细.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徐海鸡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间的内在相关性,以280日龄徐海鸡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公鸡、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徐海鸡公鸡体重与胫长、胸宽、胸角、体斜长和龙骨长极显著相关(P0.01),与胫围显著相关(P0.05);胫长与胫围、胸宽极显著相关(P0.01),与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胸宽与胸角和体斜长、胸角与体斜长显著相关(P0.05)。母鸡体重与胫长极显著相关(P0.01),与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胫长与胸宽、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公鸡、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都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指标,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6.113%、80.137%,体重、体斜长、胫围、龙骨长和胸角是对主成分贡献最大的性状,反映了徐海鸡的体型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对徐海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威宁鸡体尺性状和肉用性能及其相关分析,为选种提供依据,项目组采用现场测定方法开展了威宁鸡体尺性状和肉用性能测定工作,并进行了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公鸡冠高、胫长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体斜长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他指标高于母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指标中除公鸡腿重显著高于母鸡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活重和胸宽与部分肉用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体斜长和胫长与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呈负相关,胸深、冠高和胫围与肉用性能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因此在选择威宁鸡肉用品系时可以不考虑胸深、冠高和胫围这三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