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养殖环境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健康、体重中等的1日龄樱桃谷鸭400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00羽/组。实验组禽舍不清洁、不消毒、自然通风;对照组禽舍定期清洁、常规消毒,采用排气扇通风换气。定期检测两组鸭舍内空气载菌量、氨气浓度、生产性能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中皮质酮含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21日龄~49日龄,气载需氧菌及真菌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氨气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生产性能降低(P<0.05)、死亡率增高(P<0.01);胸腺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28日龄~49日龄,实验组血清皮质酮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养殖环境对樱桃谷鸭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影响,提供良好的饲养设施条件,是健康养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罗斯308商品肉鸡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腿部健康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母1:1混合雏240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立体笼养、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3个处理,每个处理24个重复,立体笼养每个重复30只,网上平养每个重复36只,地面平养每个重复34只,每种饲养模式的饲养密度均为12.5只/m2。试验期36 d。结果显示:(1)不同饲养模式对肉鸡全净膛率、胸肌率、翅重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等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影响,但地面平养组胸肌率有升高的趋势(P=0.06)。(2)不同饲养模式对肉鸡胫骨长度、胫骨钙含量、胫骨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立体笼养组与网上平养组间肉鸡胫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胫骨磷含量。(3)不同饲养模式对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饲养模式间为地面平养组>网上平养组>立体笼养组(P<0.05)。(4)地面平养组、立体笼养组和网上平养组间肉鸡脚垫评分与步态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立体笼养会降低鸡群的行走能力,地面平养易引起脚垫损伤。综上,本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育雏方式对黄羽肉鸡育雏效果的影响,分别选用桂凤鸡(试验1)和882黄鸡(试验2)1日龄公雏各1 080只,设网上平养组、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进行饲养比较试验。结果:1桂凤鸡网上平养组成活率显著高于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P0.05),882黄鸡网上平养组成活率显著高于立体笼养组(P0.05)、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1);2桂凤鸡网上平养组和立体笼养组体重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5);882黄鸡网上平养组体重显著高于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P0.05);3桂凤鸡和882黄鸡网上平养组料重比分别显著低于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P0.05);4桂凤鸡和882黄鸡网上平养组相比较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能减少疾病发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小规模黄羽肉鸡养殖场适宜采用网上平养育雏。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70日龄海兰褐蛋鸡300只,随机分成2个组,笼养组蛋鸡采用笼养,平养组蛋鸡为地面平养,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两组蛋鸡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间测定150日龄和180日龄的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结果显示:笼养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平养组蛋鸡(P<0.05);笼养组蛋鸡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平养组蛋鸡(P<0.05);笼养蛋鸡蛋黄颜色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50日龄笼养蛋鸡蛋白高度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80日龄笼养蛋鸡鸡蛋哈夫单位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50日龄笼养蛋鸡血清IgA、IgG和IgM含量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笼养蛋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结果提示:笼养模式下蛋鸡的产蛋性能最佳,但平养模式有助于增强蛋鸡免疫机能并提高蛋品质。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饲养模式对商品肉鸡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影响。试验共设3种饲养模式,分别3层笼养、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结果表明,笼养模式的肉鸡出栏时间显著早于平养模式的肉鸡(P0.05);与平养肉鸡相比,笼养肉鸡平均出栏重、料肉比和药费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笼养肉鸡的平均料肉比也显著低于网养肉鸡(P0.05);与网养和地面平养肉鸡相比,笼养肉鸡只利润和欧洲效益指数略有提高(P0.05)。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网上平养舍内不同环境及与传统饲养对樱桃谷鸭生长、血清生化和胸肌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通过风向、光照、栏舍位置等在肉鸭网上平养舍内选取了A、B、C、D、E 5个不同的栏舍,每栏260羽为试验组,50羽传统饲养为对照组,试验期为28d(14~42日龄)。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各个阶段体重及日增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B组屠宰率高于试验D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B组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C、D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B、C、D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血清生化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E组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8种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网上平养舍内不同环境栏舍之间对樱桃谷鸭生长、血清生化和胸肌营养成分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不显著。网上平养总体效果优于传统饲养。  相似文献   

7.
随机选取封闭式群养和笼养模式下28日龄塔里木乳鸽各30只,进行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的测定,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塔里木乳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群养模式下乳鸽各检测指标标准差较大,个体差异大。乳鸽体重笼养模式极显著高于群养模式(P<0.01)。体尺指标中除了胫长和胫围外,其他指标均是笼养模式比群养模式高,且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屠宰指标中腹脂重和腹脂率笼养模式低于群养模式,其中腹脂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屠宰指标均是笼养模式比群养模式高,除腿肌率外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器官指标中除了腺胃,其他器官指标2种模式存在差异显著性,其中肝脏指数和肺脏指数群养模式高于笼养模式,其他指标均为笼养模式高。相关性分析显示,笼养模式下,以心脏重与屠宰性状相关性最高,与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屠体重和胸肌重相关性达到0.6以上;群养模式下,以肝脏重与体重的相关性最高,为0.54,心脏重与其他屠宰性状相关性最高,与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屠体重达到0.7以上。综上,群养模式下乳鸽个体发育差异较大,笼养模式下乳鸽发育群体一致性较好;饲养模式对塔里木乳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山麻鸭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在不同季节条件下笼养与平养蛋鸭生产性能的差异,以筛选出不同季节条件下蛋鸭适宜的饲养方式.结果表明,春季,平养组的产蛋率与总蛋重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1),而平养组的料蛋比和畸形蛋率极显著低于笼养组(P<0.01);夏季,笼养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平养组(P<0.05),而笼养组的畸形蛋率极显著低于平养组(P<0.01),但笼养组的总蛋重与料蛋比与平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笼养组的产蛋率极显著高于平养组(P<0.01),而笼养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平养组(P<0.05),但笼养组的总蛋重与畸形蛋率与平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平养组的产蛋率和总蛋重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P<0.01),而平养组的畸形蛋率极显著低于笼养组(P<0.01),但平养组的料蛋比与笼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春、冬季节对山麻鸭采用平养方式,可提高蛋鸭的产蛋性能;夏、秋季节对山麻鸭采用笼养方式,有利于蛋鸭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分别于夏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春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144只,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地面平养和笼养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笼养AA肉鸡2~4周龄日增重低于地面平养(P<0.05),5周龄时高于地面平养(P<0.01);春季笼养AA肉鸡2周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但笼养对AA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末体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笼养北京油鸡表现为3~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笼养对北京油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鸭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480只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F300、F500和F700)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500、700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雏鸭,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樱桃谷鸭末重(F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提高(P<0.01),F/G降低(P<0.01);F500组樱桃谷鸭胸肌水分含量高于F300组和F700组(P<0.05),胸肌红度(a*)值高于F700组(P<0.05);F500组的总蛋白(TP)以及球蛋白(GLB)含量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F500组和F700组总抗氧化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高于F300组和对照组(P<0.01),丙二醛(MDA)浓度低于对照和F300组(P<0.01)。由此可见,樱桃谷鸭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樱桃谷鸭生长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饲养方式对南川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8日龄、体重大小基本一致的南川鸡2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采用笼养与地面平养方式进行饲养,饲养至80日龄时进行屠宰性能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地面平养南川鸡8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笼养(P0.05),料重比显著高于笼养(P0.05);笼养南川鸡80日龄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瘦肉率均高于地面平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重、脾脏重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南川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消耗有显著影响,对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地面平养模式下不同饲养密度对蛋鸡行为、外观、血液应激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筛选保证蛋鸡福利状况及生产性能的最大饲养密度,为我国推广地面平养模式蛋鸡福利养殖奠定理论基础。将780只苏禽绿壳蛋鸡按舍内密度分为四组,其中地面平养分为低密度组(6只/m^2)、中密度组(8只/m^2)、高密度组(10只/m^2),笼养组为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18~27周龄,蛋鸡行为学数据均采用视频录像收集,在27周龄末进行翅静脉采血和福利外观评价,统计分析24~27周龄生产性能。结果显示:笼养蛋鸡的产蛋率,攻击、刻板等非福利行为均显著高于平养组(P<0.05),脚垫损伤、羽毛评分、应激激素浓度(CORT、ACTH)显著低于平养组(P<0.05)。地面平养各组间,高密度组蛋鸡料蛋比显著高于低、中密度组(P<0.05);低、中密度组蛋鸡行走和休息时间比例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低密度组蛋鸡啄羽行为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但与中密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中密度组蛋鸡脚垫损伤、背羽损伤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蛋鸡血清中CORT和ACTH浓度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0.05)。由此可见,平养蛋鸡比笼养蛋鸡行为表现更积极,羽毛覆盖度更好,但应激水平和足部损伤较高、生产性能较低;在试验场地模式下,推荐8只/m2为最佳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高生产性能的蛋鸭饲养模式,以替代传统饲养方式,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饲养方式(网上平养、笼养和散养)对山麻鸭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31 d的饲养试验,笼养组每只山麻鸭的产蛋量和总蛋重分别为179.3枚和11.95 kg,极显著低于散养组(189.9枚和12.75 kg)和网上平养组(192.2枚和12.54 kg)(P〈0.01),散养组与网上平养组差异不显著(P〉0.05);网上平养组全期料蛋比为3.68,与散养组(3.58)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极显著低于笼养组(4.56,P〈0.01);网上平养组畸形蛋率为3.21%,极显著低于笼养组(5.44%)和散养组(4.12%,P〈0.01),而笼养组极显著高于散养组(P〈0.01)。说明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不仅不影响山麻鸭的产蛋性能,而且能降低饲料消耗,可以替代传统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藏鸡最佳饲养模式,试验选择5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藏鸡4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采用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圈养、散养方式饲养,测定其产蛋性能、常规品质和常规组分,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蛋重指标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圈养均显著高于散养(P0.05);产蛋率笼养和圈养高于其他模式,散养最低;破蛋率笼养、网上平养和圈养较低,散养最高;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地面平养、圈养和散养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蛋白高度地面平养与其他模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鸡蛋组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蛋壳比例地面平养、圈养、散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蛋清比例散养最高,地面平养最低;蛋黄比例笼养和网上平养最低,地面平养和圈养最高;粗脂肪含量笼养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散养最低;粗蛋白含量散养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而笼养最低。说明不同饲养方式下藏鸡蛋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7日龄的Ross 308白羽肉鸡504只,3种饲养方式分别为地面厚垫料平养、笼养和网上平养,2个饲养密度分别为12(正常密度)和16只/m2(高密度),共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显示:1)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7~28日龄和29~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 P<0.001)。7~28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为垫料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平均日增重为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笼养,料重比为网上平养<垫料平养<笼养。29~42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垫料平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平均日增重笼养显著高于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 P<0.05),料重比笼养<网上平养<垫料平养。在7~28日龄,高饲养密度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在29~42日龄,高饲养密度则有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且垫料平养的高饲养密度肉鸡的腿肌pH1最低。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都会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中提高饲养密度会对腿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番鸭作父本与北京鸭作母本的种间杂交后代──骡鸭进行鸭肥肝生产性能研究,测定了骡鸭在笼养和地面平养条件下对肥肝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笼养组骡鸭的肥肝重极显著地高于地面平养组(490.0g与391.1g,P<0.01),料肝比笼养组也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组(25.45:1与44.48:1,P<0.01),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对三组肉狗分别实施了圈养、立体笼养和拴养的不同养殖方式的研究,对增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立体笼养的试验一组和采用拴养的试验二组在生长期和育肥期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试验组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试验组间的日增重和料重比都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优质型京海黄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血清抗氧化和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240日龄优质型京海黄鸡400只,分为4组,比较4种不同饲养方式(笼养、平养、果园林下全价料、果园林下稻谷)对京海黄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血清抗氧化和应激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笼养组和平养组试验鸡屠宰率和腹脂率均高于两个果园林下养殖组;两个果园林下养殖组的盲肠长度极显著高于笼养组和平养组(P0.01)。果园林下全价料组心脏重及心脏比率高于其他组,平养组肝脏重高于其他各组。笼养组和果园林下全价料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果园林下稻谷组(P0.01),平养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平养组和果园林下稻谷组皮质酮(CORT)含量极显著高于笼养组和果园林下全价料组(P0.01),果园林下全价料组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说明笼养和平养可以提高京海黄鸡的屠宰性能,而果园林下养殖可以增加胸肌率、腿肌率,降低腹脂率。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立体网养模式与笼养模式樱桃谷肉鸭的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的差异。立体网养模式选取山东A企业某肉鸭养殖场,该场共有10栋鸭舍,单栋饲养量为25 900只;笼养模式选取河北B企业某肉鸭养殖场,该场共有5栋鸭舍,单栋饲养量为26 000只,收集两个肉鸭场各批次肉鸭养殖数据,分析其成活率、料肉比、只鸭投入成本、出栏毛重及只鸭毛利润与毛利润率,并对比两种模式的鸭舍空间利用率。结果显示:两种模式下肉鸭体增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立体网养只鸭出栏毛重为3 280 g,笼养肉鸭为3 070 g。立体网养肉鸭的成活率、料肉比、只鸭投入成本、只鸭毛利润与毛利润率分别为98.6%、1.78∶1、20.17元、3.17元/只和18.7%,笼养肉鸭相对应的指标为97.5%、1.83∶1、19.99元、2.42元/只、12.1%。鸭舍空间利用率立体网养模式为144%,笼养模式为114%。由此可见,立体网养模式肉鸭出栏毛重高于笼养肉鸭,立体网养肉鸭在成活率、料肉比、只鸭毛利润与毛利润率上较笼养肉鸭有优势,且有更高的鸭舍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种鹅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繁殖性能差异,将2 700只"江南白鹅"父母代种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旱养、小水池、大水面三种饲养模式,记录种鹅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等。结果显示:池塘组和小水池组的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极显著高于旱养组(P0.01),旱养组活胚率极显著低于池塘组(P0.01),三种饲养模式间种蛋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组死胚率极显著低于旱养组和小水池组(P0.01);旱养组孵化率显著低于小水池组(P0.05),旱养组孵化率极显著低于池塘组(P0.01),小水池组与池塘组间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节水饲养模式下,还需要研究配套的饲养技术,减少死胚率,提高种蛋活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