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验通过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大黄酸的亚抑菌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考察大黄酸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作用;以木糖葡萄球菌谷氨酰胺酶缺失株和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缺失株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亚抑菌浓度药物大黄酸对各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考察药物在生物被膜不同形成时期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探索大黄酸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大黄酸对木糖葡萄球菌的MIC为64 mg/L;亚抑菌浓度的大黄酸具有抑制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且随着大黄酸浓度增加,其干预作用越明显,抑制效果越好;以木糖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作为参照,谷氨酰胺酶缺失株、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缺失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极显著下降(P<0.01);在各亚抑菌浓度大黄酸中谷氨酰胺酶缺失株抑制率均显著降低,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缺失株在低浓度大黄酸中抑制率也显著降低;药物大黄酸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干预主要在6 h与12 h发挥显著作用,谷氨酰胺酶对生物被膜的抑制时间也在6 h和12 h。研究表明,亚抑菌浓度大黄酸可以显著抑制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通过谷氨酰胺酶、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为靶点发挥干预作用;且大黄酸对生物被膜的干预时期在生物被膜形成的早期阶段,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菌黏附发挥干预生物被膜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广东省宠物源伪中间型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seudintermedius)的携带和耐药情况,从小动物临床采集皮肤、耳部和鼻腔等部位的样品,分离鉴定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并采用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伪中间型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结果表明,从898个样品中共分离到144株伪中间型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0%,皮肤、耳部和鼻腔的伪中间型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0%(64/319)、17.8%(64/359)和7.5%(3/40)。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和mecA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有89株(61.8%)为耐甲氧西林伪中间型葡萄球菌(MRSP)。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对利福平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8%,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替考拉宁均敏感。大部分(>69%)MRSP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泰乐菌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表现耐药。本研究结果表明宠物源伪中间型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且MRSP的检出率高,应高度重视宠物源细菌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3.
乳酸环丙沙星与其它抗菌药联用体外抗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酸环丙沙星和其它4种抗菌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先用试管2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乳酸环丙沙星与硫酸庆大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头孢噻肟钠、四环素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MIC值,然后用肉汤稀释棋盘法分别进行乳酸环丙沙星与这4种抗菌药的联合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乳酸环丙沙星敏感,对四环素耐药,对庆大霉素、泰乐菌素、头孢噻肟钠中度敏感;金黄色葡萄菌对乳酸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四环素耐药,对泰乐菌和头孢噻肟钠中度敏感。在联合用药上,乳酸环丙沙星与泰乐菌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累加作用,对大肠杆菌为无关作用,而环丙沙星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联用对两种菌均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4.
泰乐菌素是由弗氏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抗生素,主要有酒石酸泰乐菌素和磷酸泰乐菌素,具有抗菌谱广、临床应用范围广、促生长作用明显、毒副作用小、残留量低等特点。在兽医临床上,泰乐菌素对支原体有特效,是治疗畜禽支原体疾病的首选药物。在畜禽饲养业,泰乐菌素广泛应用于鸡、猪、牛的饲料中,能明显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生长速率,缩短饲养周期,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1. 泰乐菌素的使用方法(图1) 2. 使用泰乐菌素的注意事项 1.配伍禁忌 泰乐菌素一般不与杆菌肽锌、北里霉素、维吉尼亚霉素、黄霉素、喹乙醇、…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11):82-84
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市售猪肉的污染情况及其耐药水平,试验采集了山西省市售猪肉样品共126份,采用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4789.10-2010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并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126份猪肉样中检出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66.67%。检出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为: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69.05%,阿莫西林57.14%,克拉维酸3.57%,头孢噻吩13.10%,头孢噻肟3.57%,头孢噻呋2.38%,甲氧西林46.43%,苯唑西林48.81%;对大环內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红霉素53.57%,阿奇霉素57.14%;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环丙沙星17.86%,诺氟沙星8.33%;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庆大霉素7.14%,卡那霉素35.71%;对四环素类的耐药率为四环素79.76%,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1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6种抗生素(组合)共产生了43种耐药谱,主要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內酯类抗生素表现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6.
爱乐新(Aivlosin)是由英国伊科动物保健公司生产的全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药———酒石酸乙酰异戍酰基泰乐菌素的商品名称。该药现已在世界60多个国家注册销售。2003年该药首次在中国上市。防治猪喘气病的药物多沿用泰乐菌素或枝原净(泰妙菌素)。泰乐菌素也是大环内酯类药物,上市之初,其杀灭支原体的效果极好,但多年大量的应用使得支原体对泰乐菌素的抗药性增加了数十倍,甚至使泰乐菌素对某些抗性菌株失去了作用。枝原净是泰妙菌素的商品名称,属杂环类抗生素。经英国、日本、阿根廷、墨西哥等国的抑菌及临床试验,证实爱乐新对猪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7.
泰乐菌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为广谱抗菌药,2002年发布的《农业部发布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中有残留最高限量的明确规定,欧盟规定泰乐菌素禁止作饲料添加药物使用。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浊度法、ELISA等分析法已被用于泰乐菌素的含量测定。近几年来,化学发光分析法以高灵敏度、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在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测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未见利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泰乐菌素的报道。笔者等试验发现,酸性条件下,泰乐菌素对Ce(Ⅳ)-Na2SO3-H^+微弱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很强的增敏作用,根据这一现象,建立了用静态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泰乐菌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阿司匹林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干预作用的研究,为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结晶紫染色法(CV)、XTT分析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研究阿司匹林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及生物被膜下活菌和死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对木糖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并且对其生物被膜的干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2010年从贵州省猪肉和牛奶样品中分离鉴定出73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差异。结果显示,动物性食品源葡萄球菌耐药较严重,对临床上常用药物耐药率较高,且为多重耐药,其中乳源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较猪肉源葡萄球菌严重;猪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类、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耐药,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克林霉素、泰妙菌素及利福平耐药;猪肉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和泰妙菌素耐药,乳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谱与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类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兽医临床的细菌耐药现象,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了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泰地罗新对兽医临床常见的15种共74株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对于革兰阳性菌,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对乳房炎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优于泰地罗新;泰地罗新对肺炎链球菌抑菌效果较强。对于革兰阴性菌,如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致病菌,替米考星的抑菌效果比泰乐菌素强1~64倍,泰地罗新比替米考星强2~32倍。对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泰地罗新亦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活性,效果优于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本试验为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控以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王立琦  王忠 《养猪》2010,(4):78-78
目前国内在动物生产中使用较广泛且效果良好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用药不规范,很多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泰拉霉素(Tulathromycin)是美国研发的动物专用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广谱抗菌药,药效强于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等,胃肠外单次给药即可达全程治疗的目的,在兽医临床上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鉴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猪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了解其致病性和耐药性。[方法]从阿拉尔市某规模化养殖场收集6份新鲜猪乳样本,采用甘露醇高盐琼脂(MSA)培养基分离乳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表型鉴定方法及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鉴定,检测分离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利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利用PCR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结果]经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从6份乳样中获得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33.33%(2/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利福平敏感,均对青霉素、头孢西丁、四环素、红霉素、替米考星、克林霉素和磺胺甲噁唑耐药;在检测的5种耐药基因中,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携带ant(4)基因和mecA基因;在检测的20种毒力基因中,共检测到6种毒力基因,其中,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携带seg、sei、hlb、fnbA、clfA基因,有1株携带hla基因。[结论]该养殖场猪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表现为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阿奇霉素的兽医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奇霉素--第二代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与泰乐菌素相似,但与泰乐菌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抗菌谱更广,药理更全面同时,阿奇霉素对酸稳定,半衰期长,在机体病灶部位的药物深度高于同一器官正常部位的3倍以上,因此被称为"导弹霉素".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我国奶牛乳房炎奶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情况,以便为该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本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从北京、山西、内蒙古、新疆、浙江5省区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分离的1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北京、山西、内蒙古分离株的临床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对头孢西丁、多西环素、四环素敏感或中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严重耐药,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有地域性差异,66%~100%的菌株同时对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新疆86株分离株和浙江20株分离株的临床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除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外,对多西环素和四环素完全耐药,86%以上的分离株对5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同时还发现头孢西丁耐药株。调查结果显示,5省区乳房炎奶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头孢类(头孢西丁)敏感外,对其他类型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尤其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林可胺类(克林霉素)、青霉素类(青霉素)、磺胺类(复方新诺明)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对3~5种以上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也较为普遍。调查表明,牛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广泛存在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形成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5.
红霉素与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中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临床分离的48株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分布,用微量稀释法测定48株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β-内酰胺类及头孢类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建立PCR方法对耐药菌株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B/C、mefA/E、msrD、mphB、23S rRNA,L4,L22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O、tetL、tetK及与Tn916转座子相关的int和xis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1株2型猪链球菌中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为3.23%,17株9型猪链球菌红霉素耐药率为88.24%,泰乐菌素、磷酸替米考星、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为70.59%。48株猪链球菌对四环素均耐药,但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氨苄西林均敏感。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主要以ermB为主,占75%(12/16),mefA/E、msrD占25%(4/16),16株红霉素耐药菌株中,tetM、tetO、int、xis的检出率分别为25%(4/16)、62.5%(10/16)、31.25%(5/16)和31.25%(5/16),没有检测到ermA、ermC、mphB、tetL、tetK。所有红霉素耐药菌株均未检测到23S rRNA、L4和L22突变。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正基因突变导致禽源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为研究上海地区禽源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状况及其耐药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了209株弯曲菌(空肠弯曲菌84株,结肠弯曲菌125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错配PCR方法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弯曲菌的23S rRNA基因突变情况。药物  相似文献   

17.
泰乐菌素系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抗生素,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由支原体、巴氏杆菌、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呼吸道、肠道和运动系统感染。而该药对鸭疫里氏杆菌的抑杀作用未见详细报道,为此,我们进行泰乐菌素对鸭疫里氏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菌株5株鸭疫里氏杆菌是本中心从本省发病鸭场病死鸭中分离鉴定的菌株,分别用RA1、RA2、RA3、RA4、RA5简称之。其中RA1、RA2是从同一鸭场间隔1个月分离的2个菌株。1.2试验药物、药敏纸片及培养基酒石酸泰乐…  相似文献   

18.
吕惠序 《养猪》2009,(4):69-71
大环内酯类是由链霉菌产生或半合成的一类弱碱性抗生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G+)菌、某些革兰氏阴性(G-)球菌及支原体有良好抗菌作用。因具有14-16元环内酯结构,故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自1952年发现红霉素以来,已有竹桃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及它们的衍生物问世。近年来又开发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新品种。动物专用品种有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大环内酯类对很多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菌株有较好疗效,毒性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本类抗生素之间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1 药理作用 泰地罗新抗菌作用与泰乐菌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泰地罗新的抑菌作用机理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相同,能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50S亚基相结合,抑制核蛋白肽链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泰地罗新特有的两种哌啶成分的相互作用使这种药物作用机理有别于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20-哌啶...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吉林省某养殖场导致猪群死亡的病原菌,本研究从病死猪胸腔积液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经16S r DNA检测该株优势菌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株对猪、小鼠均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大环内酯类的麦迪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呈显著耐药,并通过PCR检测到分离菌株的大环内酯耐药基因呈显性表达。本研究首次从猪体内分离到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并为该条件致病菌的临床诊疗、免疫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