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鱼类增殖放流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土著鱼类生长缓慢、性成熟晚并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近年来,受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渔业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是恢复当地渔业资源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西藏鱼类增殖放流概况、苗种来源、放流实施、效果评估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基础研究不足、苗种来源不稳定、缺乏技术规范、效果评估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增殖放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建立西藏鱼类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技术规范、重视放流后的管理与评估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渔业资源评估原理,结合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特点,提出一套计算群体生物统计量进而评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方法。选用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估算未建立生长方程的增殖放流种类的生长参数及其自然死亡系数,以及增殖放流种类的合理放流数量。提出确认渔获物中来自放流种苗数量的方法。推导了计算捕捞死亡系数和按时间序列计算放流群体残存量、回捕量、回捕率和回捕效益等的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8年3月下旬,天津市水产科研机构发布《2007年度天津市渤海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报告》,渤海人工增殖放流效果明显。2007年度天津市共向本市海域放流2.4亿中国对虾,放流三疣梭子蟹、牙鲆、梭鱼、海蜇、毛蚶等1700万尾(粒),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海洋与渔业》2007,(10):17-19
一、2006年广东省增殖放流实施情况和监测评估对象 (一)增殖放流点和放流效果监测评估点的设定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6年在全省沿海设置惠州市澳头点、茂名市水东点、揭阳市惠来点和饶平县柘林点等4个放流投放点进行增殖放流,选定惠州市澳头点和茂名市水东点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跟踪监测评估(放流点位置见附图1),其中在惠州市澳头点开展黑鲷标志放流研究.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2008,29(3):11
3月下旬,天津水产科研机构发布《2007年度天津市渤海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报告》,渤海湾人工增殖放流效果明显。根据该报告,2007年度天津市共向本市海域放流2.4亿尾中国对虾,放流三疣梭子蟹、牙鲆、梭鱼、海蜇、毛蚶等170万尾(粒),经济和生态效果非常明显,对加快修复渤海生态环境和增加渔民收入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增殖放流是增殖受损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效果评估是增殖放流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引入EnhanceFish模型,从生态容量、种群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广东省中山市南朗水域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估,探讨了EnhanceFish模型在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中山市南朗水域黄鳍棘鲷最大的放流数量为160万尾,最佳放流规格为全长6 cm,可获最大净现值6.2万元,可适当提高捕捞努力量,增加渔民人均收入;EnhanceFish模型能弥补其他评估方式功能单一的劣势,在生态容量评估中结果更精确,在种群结构评估中考虑更全面,在经济效益评估中更节约成本。因此,EnhanceFish模型在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活动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增殖放流是推动渔业资源恢复的有力措施,可有效保护鱼类种群,促进水域生态平衡以及渔业资源尽快恢复,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文章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的进展和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存在放流效果评估不充分、忽视放流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群众动员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借鉴国外增殖放流实践和经验,提出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推进辽宁省渔业增殖放流产业化,是辽宁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增殖放流产业化发展理论含义和法律依据以及辽宁省推进增殖放流产业化的基础条件,提出推进辽宁增殖放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政府加大对人工增殖放流的投入和引导、加强对人工增殖放流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人工增殖放流产业化理论和实践研究、辽宁的渔业增殖放流产业化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9.
浅析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流是20世纪养殖业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商业目的,或者想人为地改变水域生态环境,向某一水系中大量投放人工养殖的水生动、植物。但增殖放流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很完整的定义,笔者认为,增殖放流就是人类为了实现某一区域渔业增产、保护渔业水域环境和修复生态的目的,人为的向这一水系投放在池塘和相对静水环境中培育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湖泊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加上水工建设、环境污染.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濒危物种不断增加,生物群落的演替时常造成灾害和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湖泊渔业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促进渔业资源再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湖泊人工增殖放流品种的选择与放流技术进行比较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大中型湖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长江口、杭州湾海域2004—2006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前后调查、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增殖放流种类对放流海域总资源补充量的增加有显著作用,放流种类的资源密度指数呈上升趋势,放流种类的资源补充量逐年增加;三疣梭子蟹、海蜇等放流种类在增殖放流区附近形成了区域性渔场,说明资源增殖、修复的效果非常明显;增殖放流整体的经济效益明显,3年总的苗种放流资金与捕捞经济效益的投入产出比平均达到1∶5,连续放流3年以上时增殖的累积效应得以逐渐体现;增殖放流使渔民的收入明显增加,促进了渔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2009,(7):18-18
近日,在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组织指导下,日照市水产研究所成功举行了“日照市首次海蜇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将1000余万只优质健康的海蜇苗放流在石臼湾海域。这是日照市历史上首次进行人工海蜇增殖放流活动。至此,日照市人工增殖放流水产品种已增加至11个。  相似文献   

13.
汕头市着力发展海洋增殖渔业,于7月份在濠江区企望湾、潮阳区海门港、南澳岛等地海域相继开展南方鲎、黑鲷、黄鳍鲷、花尾胡椒鲷等品种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已成功放流南方鲎200只,开创了我国增殖放流南方鲎的先例;增殖放流优质鱼苗168万多尾。这是该市历年来渔业增殖放流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河北渔业》2011,(5):F0004-F0004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在完成河北省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技术研究,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黄渤海生物资源调查与养护技术研究”的课题“渤海湾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示范”和农业部种质资源养护项目,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在胶州湾进行海蜇的增殖放流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海蜇的回捕率达到2%,投入产出比为1:6.8,放流投资利润率520%,对渔业资源的恢复及渔业经济的增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齐鲁渔业》2010,(7):61-61
潍坊 为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宣传力度,唤起公民踊跃参与义务放流的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实现人、海(河)、渔和谐发展,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首次在全市开展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苗种公众认购公益活动,欢迎社会各界、单位和个人通过认购放流苗种、  相似文献   

17.
浙江象山港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回顾与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大黄鱼增殖放流工作起步于1998年,目前这项工程对浙东沿海和象山港海区大黄鱼资源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沿海渔民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和综合管理方面,正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科学的放流苗种招标、检验检疫、公证公示、标记放流及成效评估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长效管理机制。为了更科学地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真正实现我省海洋经济水生动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对大黄鱼增殖放流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一、增殖放流工作开展之背景我省是海洋与渔业经济大省,但…  相似文献   

18.
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增殖群体利用方式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回捕渔获重量和对繁殖群体的补充能力为评价指标,借助标志放流-回捕实验,利用模型模拟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浙江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增殖放流效果;同时,结合其增殖目标定位,探索构建生态高效的增殖群体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的捕捞死亡系数为1.31,在该捕捞强度下,11055尾增殖放流鱼苗可产生737 kg回捕渔获收益,同时还向增殖水域补充了554尾初次性成熟个体,增殖放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复象山港黄姑鱼资源、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效果。结果表明,捕捞强度过大是制约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功效发挥的重要因素,捕捞死亡系数应降至0.46,同批次黄姑鱼增殖放流所能提供的回捕渔获重量和性成熟个体尾数可分别较现行捕捞强度提升41.49%和326.90%。综上述,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的生态和经济功效较为显著,合理降低对增殖群体的捕捞强度是进一步提升其增殖放流效果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河北渔业》2011,(5):F0003-F0003
<正>"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一直承担河北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任务,以重点海洋经济品种放流海域的生态环境调查、跟踪调查和社会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政府和渔业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安排中国对虾放流的海域、放流数量、规格及时间提供科学依据,使增殖放流事业科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7月21日上午,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主题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李祥春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开展渔业放流增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闽江流域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已是第三个年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