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6月,潍坊临朐某养鹅场饲养的2月龄朗德鹅不断出现发病和死亡,剖检可见内脏器官、脂肪、肌肉出血。为确定发病原因,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发病鹅内脏器官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该分离菌对头孢拉定、米诺环素高敏;显微镜检、生化试验、微生物质谱仪检测、16 S rRNA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确定该分离菌为凝固酶阴性的缓慢葡萄球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分离菌可以引起雏鹅发病死亡,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89%,死亡雏鹅以肝脏肿大出血、肺脏出血等内脏器官出血为主要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一致。研究首次在鹅上分离出缓慢葡萄球菌,为鹅的缓慢葡萄球菌病的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对某肉鸡养殖场蛋鸡死亡病因诊断过程中,从病死鸡肝脏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对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致病性试验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菌感染7日龄雏鸡,雏鸡死亡率为100%。分离菌对诺氟沙星表现中敏;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6类11种抗生素类药物耐药。研究为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禽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确诊田东县某鸡场20日龄雏鸡发病死亡的原因,无菌采集病死鸡脾脏、肝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均出现与大肠杆菌一致的生长特征,生化试验鉴定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致病性试验表现为较高的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安普霉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高度敏感。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从保定市某养鸡场发病死亡雏鸡采集了病料,通过微生物学的病原分离鉴定,最终确定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并用11种药物做了药敏试验,结果该鸡场分离的鸡多杀性巴氏杆菌除对蒽诺沙星、环丙沙星两种药物敏感,对氟派酸中介外,对其余的8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明青海省大通县某鸡场病鸡发病原因,为奇异变形杆菌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无菌采集病鸡肝脏、脾脏和泄殖腔拭子等样品,接种普通琼脂和SS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培养,挑取平板上生长的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再将分离的菌落接种生化鉴定管进行生化鉴定,同时通过PCR扩增16S rDNA和tuf特异性基因并测序。将分离菌接种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评价分离菌对2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分离菌为短杆、长杆状多形性杆菌,生化特性与奇异变形杆菌相符。PCR成功扩增出1 400 bp的16S rDNA,序列比对显示与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最高,为99.9%。雏鸡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奇异变形杆菌对雏鸡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和头孢噻肟等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奥格门汀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头孢唑啉有耐药性,提示该菌对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结论] 分离到的一株奇异变形杆菌对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多种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1996年9~10月,豫北某鸡场自产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陆续出现死胚,统计死亡鸡胚3256只,死亡率达17.58%;孵出的一批罗曼褐雏鸡共7856只,3日龄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3日内共死亡IO85只,死亡率为13.8%。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确定造成该鸡场孵化厅内鸡胚和雏鸡死亡的主要病因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分析造成传染的原因,主要是孵化厅内卫生条件不好,由于进行连续作业,孵化器内不能进行彻底消毒,鸡场未采取沙门氏菌净化措施,种蛋也缺乏严格消毒,造成沙门氏菌垂直传播与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经药敏试验证实,该两种细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硫酸新霉素极为敏感,用此四种药物之一种对雏鸡群进行药物防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1羽发病雏鸡中分离到1株溶血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初步分离鉴定后经攻毒试验能够造成小白鼠和雏鸡死亡,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多种药物均表现耐药性,仅对庆大霉素、青霉素、氧氟沙星敏感。通过BLAST软件分析该菌株的16S rRNA序列,确定该致病性细菌为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8.
为查找广东某鸡场竹丝鸡雏鸡发病原因,对疑似鸡白痢沙门菌病残鸡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鸡场共分离获得2株鸡白痢沙门菌(S1、S2),鸡白痢沙门菌是鸡场此次疫病的主要病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等抗菌药为2株分离株的首选药物,临床治疗建议避免使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链霉素。试验表明,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治疗应重视多重耐药性问题,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对长春市某鸡场送检的10只2日龄疑似患大肠埃希菌病死亡的雏鸡进行了实验室诊断。无菌采集病死鸡的心、肝、脾、肺、肾等组织,通过细菌检测、PCR鉴定、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等系统鉴定,确定其为大肠埃希菌。分离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敏感,对丙氟哌酸、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左氟沙星等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0.
鸡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采自发病或死亡肉雏鸡关节炎性渗出物、肝和脾等病料中分离到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该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致病性。回归试验中,能使雏鸡在48h内发生严重的关节炎病变,最终全部死亡。从而证实本病的病原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菌必治和百菌净高度敏感,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防控某鸡场70日龄肉鸡出现发病死亡的情况,对发病鸡群进行临床诊断、细菌分离及PCR鉴定以确定病原体;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以确定病鸡药物治疗方案。结果表明:鸡群存在大肠杆菌感染;分离菌对人用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B、阿米卡星、头孢曲松比较敏感,对人用阿莫西林不敏感,对鸡场提供的兽药庆大霉素不敏感,对兽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呋钠、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敏感;通过使用敏感兽用抗菌药物并提高鸡舍温度、更换新的垫料成功控制了发病情况。说明兽医在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评价时,用人用药敏纸片和商品化的兽药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说明了使用药物的同时结合改善环境对于成功防控鸡群大肠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四川成都某大型养鸡场发病雏鸡的肝脏中分离到2株细菌,并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16SrRNA扩增和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证实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抗性,并且呈现多重耐药性;人工感染试验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病例,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脑炎,并从肝、脑等实质器官回收到奇异变形杆菌,证明该菌是引起雏鸡发病的主要原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国内鸡源的奇异变形杆菌分为不同的两大支,本试验从同一鸡场分离的2株菌聚在两个不同的分支,表明同一鸡场的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也存在着遗传多样性,同时与人、牛、鹅等其他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存在密切的遗传关系,其公共卫生学意义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3.
东莞地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某镇一养殖场内部分10日龄雏鸡发病死亡,无菌操作采集组织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结合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确诊雏鸡死于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分离菌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敏感。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安西县某鸡场饲养的明星肉鸡群中,暴发一种以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病原分离与鉴定、动物试验、敏感药物防治结果等综合诊断,确诊为鸡葡萄球菌病。现将资料报道如下。发病情况该场从外地购进1日龄明星肉鸡商品代雏鸡2000只,进场后两天共死亡155只,其后  相似文献   

15.
初生雏鸡葡萄球菌病感染一例孙义东王翠梅陈克卫(烟台市夹河养鸡场264002)某鸡场从上海引进种鸡3000套,当天晚上死亡50余只。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和脐炎,经诊断为孵化后期雏鸡感染葡萄球菌病。现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该鸡场从上海引进祖代鸡3000套到...  相似文献   

16.
为对发病雏鸡群进行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雏剖检观察及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小白鼠接种观察,证实鸡群发生了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禽副伤寒和禽伤寒,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病原,感染率高于鸡伤寒沙门氏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西清徐县某养鸡场发生的雏鸡死亡且死亡率不断升高的情况,笔者通过观察发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并对分离菌使用K-B试纸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集组织样品使用新城疫的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可见其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PCR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确定有新城疫病毒感染。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疫苗和敏感药物联合使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鸵鸟新城疫病毒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鸵鸟养殖场发病死亡的鸵鸟肝脏和脾脏用鸡胚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新城疫病毒,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对雏鸡有较强的致病性.同时分离到一种细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及生化试验等一系列鉴定,确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表明该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19.
1995年7月,湖北某种鸡场从北京引进1200只AA种雏,从运输途中至入雏后第4天,雏鸡开始发病及死亡。共死亡186只。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绿脓杆菌病。用分离的细菌做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很快平息了疫情。 1 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 从运输途中至入雏后4d内,雏鸡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不佳,多数病鸡卧地不起,腹部膨大,皮下水肿,尤以接种MD疫苗部位严  相似文献   

20.
对胶州某种鸡场孵化19d出现的死亡鸡胚无菌采取尿囊液和肝脏,集中进行了常规菌的分离与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溶血试验和药敏试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批鸡胚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并产生溶血现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美福仙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先锋V中度敏感,而对其他几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为该种鸡场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