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为了给蛋鸡产蛋数和蛋品质性状选育改良提供依据,根据80周龄产蛋数量将668只褐壳纯系蛋鸡分为4组,分析了80周龄产蛋数量与36周龄、72周龄和80周龄蛋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组之间蛋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80周龄产蛋数量与72周龄、80周龄蛋壳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72周龄哈氏单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余周龄蛋壳颜色、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个别组间72周龄和80周龄蛋壳厚度差异显著(P0.05),但是4组蛋鸡各周龄蛋壳强度、蛋壳颜色和哈氏单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蛋鸡的产蛋数量与蛋品质相关性较低,对蛋鸡进行提高产蛋数量的持续选育不会影响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2.
高产蛋鸡100周龄产500个蛋是蛋鸡产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开展高产蛋鸡品种100周龄的生产性能观察,为开展100周龄产蛋量选育做可行性研究。观察群体为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白来航鸡父母代种鸡、洛岛红鸡A系和洛岛红鸡B系,这3个群体都是开展新杨蛋鸡配套系生产的高产蛋鸡。在种鸡群生产周期后分别保留240只母鸡继续饲养,洛岛红鸡B系保留30只公鸡。白来航鸡、洛岛红鸡A系和B系100周龄存栏鸡产蛋量分别达到481.8、433.8个和449.5个,入舍母鸡产蛋量分别达到456.8、389.9个和421.1个。全同胞家系配种99周种蛋受精率为87.8%~89.5%,家系受精蛋孵化率73.6%~84.9%。99周龄种鸡与47周龄种鸡的后代雏鸡48日龄体重没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高产蛋鸡100周龄产蛋量与蛋鸡的健康状态相关,种鸡100周龄的种蛋孵化性能和雏鸡生长发育性能可以满足纯系鸡选育留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选育改良国产高产蛋鸡产蛋中后期蛋品质,确定合理的饲养周期。本研究选取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13世代Y1、K1品系蛋鸡,测定56、66、72、80周龄蛋重、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采用DMU软件估计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蛋鸡周龄增大,Y1、K1系蛋重显著提高(P0.05),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极显著下降(P0.01);Y1系和K1系56~80周龄各性状遗传力在0.03~0.52;品系内同一性状不同周龄之间高度遗传相关(0.57~0.99),同一周龄不同性状之间遗传相关(-0.39~0.43)和表型相关(-0.049~0.122)均较低。本研究表明高产蛋鸡纯系产蛋后期蛋品质随周龄增加有所下降,同一性状不同周龄之间高度相关,可以通过前期的选育提高后期蛋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分析纯系蛋鸡育种群体的品系特性,以新杨绿壳纯系蛋鸡和洛岛红纯系蛋鸡为研究对象,比较两个纯系3个产蛋周龄(26、40和60周龄)的蛋品质。结果:(1)新杨绿壳纯系蛋鸡除了蛋壳比例以外,其他指标均受产蛋周龄的极显著影响,蛋重和蛋黄比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而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和蛋壳强度随着周龄增加而下降;40周龄蛋壳厚度和蛋壳重显著高于其他周龄(P0.01)。(2)洛岛红蛋鸡的蛋黄比、蛋白高度、蛋壳重和哈夫单位与前者相同;40和60周龄蛋黄颜色极显著低于26周龄(P0.01);40周龄蛋重和蛋壳比例显著大于26和60周龄(P0.01);26周龄蛋壳强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周龄,40周龄蛋壳强度最低。综上,纯系蛋鸡26周龄内部蛋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分析VIPR-1基因的SNP位点与产蛋性能和蛋品质之间的关联性。实验以如皋黄鸡为素材,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VIPR-1基因内含子2第+1063位碱基(PA位点)的G-T突变和第+3522位碱基(PB位点)的T-C突变进行单位点和多位点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PA位点的多态性与产蛋性状中的开产日龄(AFE)和40周龄总产蛋数(EN40)呈显著相关(P<0.05);与蛋品质性状中的蛋壳强度(ESS)、蛋黄比率(YR)和蛋黄蛋白比(YAR)呈显著相关(P<0.05);等位基因T有利于产蛋量和蛋品质的改善。PB位点与本次实验所测的5个产蛋性状相关均不显著(P>0.05),与蛋品质性状中的蛋重(EW)、蛋形指数(ESI)、蛋壳厚度(EST)和蛋比重(ESG)相关显著(P<0.05)。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产蛋性能,GTTT和TTTC组合基因型个体的组合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午粉1号配套系中A、C、D纯系蛋鸡体重及体增重与产蛋数的关系。试验分析开产体重、18周龄体重、43周龄体重、18周龄至43周龄体增重(以下简称体增重)与开产至43周龄累计产蛋数(以下简称43周产蛋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纯系体增重不同范围与43周产蛋数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纯系的体增重均与18周龄体重、43周产蛋数呈负相关,而与43周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个纯系的43周产蛋数均与18周龄体重呈正相关,与43周龄体重呈负相关;A系蛋鸡的体重和体增重明显小于C系蛋鸡和D系蛋鸡的体重和体增重,但各纯系蛋鸡的体增重变异系数之间的差异比较小;A系体增重集中在100~500 g,其中体增重范围在100~400 g时的43周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体增重范围内的产蛋数(P0.05);C系和D系体增重集中在200~700 g,其中体增重范围在200~400 g时的43周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体增重范围内的产蛋数(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峪口褐壳蛋鸡B系开产日龄与体重、生产和蛋品性状的关系,指导蛋鸡纯系选育,试验以峪口褐壳蛋鸡B系11世代第二批次1 502只母鸡为研究对象,记录蛋鸡的开产日龄,根据蛋鸡开产日龄划分为1,2,3,4,5,6,7,8组,测定各组蛋鸡开产体重和蛋重;28,36,56周龄体重和蛋重;38,56周龄产蛋数和39~56周龄产蛋数;36,56周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分析各组鸡开产日龄对开产体重、开产~56周龄体重、蛋重、产蛋数、蛋壳强度、蛋壳强度等指标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开产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5),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开产体重呈增加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开产蛋重、28周龄至56周龄蛋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蛋重呈增加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38周龄和56周龄产蛋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产蛋数呈降低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56周龄蛋壳厚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但相关系数小。说明峪口褐壳蛋鸡开产日龄在127~154日龄之间的鸡只其开产体重、生产和蛋品质等性状指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评估饲喂唾液乳杆菌SNK-6对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产蛋品质及蛋壳表面微生物的影响。以4栋鸡舍的19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其中2栋为对照组,另2栋为实验组,2组实验鸡只均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鸡只饮水中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3.12E+7CFU唾液乳杆菌/羽)。结果表明:1)饲喂唾液乳杆菌提高蛋鸡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1月、第3和第10月的月存栏死亡率显著下降(P<0.05),第6月和第8月的月存栏鸡死亡率极显著下降(P<0.01)。2)饲喂唾液乳杆菌提高蛋鸡所产蛋的蛋壳强度。实验组鸡只38、60周龄所产蛋的蛋壳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提高0.20kg/cm-2。3)饲喂唾液乳杆菌减少蛋壳表面变形菌门微生物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蛋壳表面变形菌门细菌丰度降低22.40%(P<0.05),其中沙门菌属降低55.70%(P<0.01)。综上所述,长期饲喂唾液乳杆菌SNK-6可明显提高蛋鸡成活率和蛋鸡所产蛋的蛋壳强度,降低鸡蛋表面致病菌丰度。  相似文献   

9.
石粉粒度与饲喂时间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壳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3 个试验, 用以探讨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不同粒度石粉(6 ~8 目,8 ~10 目,10 ~12 目和50 目) ,采用不同饲喂时间( 单饲或混饲) ,对产蛋鸡钙表观存留率、生产性能、蛋壳质量、胫骨灰分与胫骨钙含量及蛋壳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1 周龄褐壳蛋鸡208 只,随机分为13 个处理,测定钙表观存留率,结果表明石粉粒度对其无显著影响。另选用54 周龄蛋鸡624 只,测定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及胫骨灰分与胫骨钙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蛋量、采食量、料蛋比等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间平均蛋重、蛋壳百分率及蛋壳厚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胫骨灰分及胫骨钙含量有极显著差异。试验二:选择61 周龄褐壳蛋鸡96 只,随机分为6 个处理,测定钙表观存留率,结果表明各处理蛋鸡钙表观存留率无显著差异。另选54 周龄鸡288 只,分为6 个处理,测定其生产性能、蛋壳质量、胫骨灰分及钙含量。结果表明,石粉粒度与饲喂时间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对蛋壳强度、蛋壳重、单位面积蛋壳重及钙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胫骨灰分及钙含量有极显著影响。试验三:试验二结束时,每处理取4 枚蛋作为样品,从蛋壳中间取一小块样品,经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并拍照。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林甸鸡蛋品质性状的选育效果,实验选择300日龄林甸鸡,基于动物模型利用REML方法对蛋重(EW)、蛋黄重(YW)、蛋黄比例(AY)、蛋壳重(ESW)、蛋壳强度(ESS)、蛋壳厚度(EST)、蛋白高度(AH)、哈氏单位(HU)、纵径(ELL)、横径(ESL)和蛋形指数(ESI)等11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除ESS性状的遗传力较低外(h~2=0.15),其余蛋品质性状都属于中等或高等遗传力性状;EW与描述鸡蛋内部特征的YW、AH,以及描述鸡蛋外部特征的ESW、ELL、ESL等性状存在显著的正遗传相关(P9.1E-4),且遗传相关较高;ESW、ESS和EST 3个性状间呈显著正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持续选育改良"峪口京红1号"配套系纯系后期蛋品质,以该配套系纯系为研究素材,通过连续测定3个世代56周龄蛋品质相关指标,检验该配套系3个纯系品系的选育进展。结果显示,所测定的5项蛋品质指标中,3个纯系品系的蛋壳强度均随世代进展显著提高(P0.05),蛋白高度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蛋重、蛋壳颜色基本维持不变。表明经过3个世代的持续选育,3个纯系鸡群产蛋后期蛋重保持稳定的同时,蛋壳质量显著提高,内容物品质进一步提升,为"峪口京红1号"配套系后期蛋品质的持续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峪口褐壳蛋鸡纯系A系鸡群的体重、体增重与产蛋性能的关系,试验对开产至28周龄、29~36周龄、37~56周龄三个阶段内体增重与产蛋性能以及各阶段不同范围体增重与产蛋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阶段的体重、体增重与产蛋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开产至28周龄的最佳体增重比例是21%~25%,29~56周龄的最佳体增重比例是6%~10%。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红(660nm)、绿(560nm)、蓝(480nm)3种发光二极管(处理组)和白炽灯(400~700nm)(对照组),对180羽海兰褐蛋鸡进行人工光照,研究了单色光对蛋重、蛋形指数、蛋长径、短径和蛋壳质量的影响。试验期为19~52周,光强度均为15lx,光照时间为16h。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白光组蛋重最高(61.1g),红光组最低(59.2g),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38~52周龄,蓝光组蛋长径显著小于其他组,而其短径显著(P<0.05)小于白光组,另外,红光组蛋短径极显著(P<0.01)小于其他组;19~37周龄,绿光组蛋形指数(1.303)显著大于其他组,而38~52周龄,红光组蛋形指数(1.343)极显著(P<0.01)大于其他组;21~45周龄,绿光组蛋壳强度(3.54kg/cm2)极显著(P<0.01)高于白光和蓝光组而绿光组蛋壳厚度(0.368mm)显著(P<0.05)大于其他组;蓝光组蛋壳颜色值(31.6)显著(P<0.05)小于白光组(33.1)。结果提示:蓝光使蛋长、径变短而红光使蛋短径变短,从而使蓝光和红光组蛋重随产蛋周龄而增长的趋势小于白光和绿光组。单色光可影响蛋壳质量,其中绿光组的蛋壳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大蒜素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蛋壳超微结构的影响。选用600只体况相近、健康的35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茶皂素(茶皂素组)、150 mg/kg大蒜素(大蒜素组)和200 mg/kg茶皂素+150 mg/kg大蒜素(联合组)。预试期1周,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茶皂素组蛋鸡产蛋率高于对照组(P<0.05),茶皂素组和大蒜素组平均蛋重高于对照组(P<0.05),茶皂素组蛋鸡料蛋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蛋鸡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高于3个试验组(P<0.05),对照组蛋鸡血清中总胆红素高于茶皂素组和联合组(P<0.05),对照组蛋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低于联合组(P<0.05);试验组蛋壳横截面致密性和平整性较好,外表面角质层光滑,内表面纤维纹路清晰,层次分明有序。由此可见,在蛋鸡的日粮中添加200 mg/kg茶皂素和150 mg/kg大蒜素均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健康状况及蛋壳超微结构,而茶皂素和大蒜素联合使用可更好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海兰粉蛋鸡在国内主流养殖模式下的生产性能,尤其是长周期饲养时产蛋后期的产蛋持续性和蛋品质,研究以500只海兰粉商品代蛋鸡为试验群体,测定60、66、72、78、84、90、96、100周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结果显示:海兰粉90%产蛋率一直持续到76周龄,在此期间产蛋率均高于标准上限;100周龄累计死淘率为8.36%,平均入舍母鸡累计产蛋数达到475个,蛋重随着周龄的增加平缓增长,100周龄时蛋重66.91 g,蛋壳强度38.93 N,哈氏单位75.09,具有较好的蛋品质;蛋壳强度与蛋形指数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0。研究表明:海兰粉蛋鸡适应我国主流的笼养模式,特别是产蛋后期保持了较高的产蛋率和较好的蛋品质,是适合未来长周期饲养的优良蛋鸡品种。  相似文献   

16.
蛋重受遗传影响较大。刚开产、产蛋高峰(30周龄)、产蛋后期(65周龄),蛋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3、0.6、0.3。蛋重与产蛋量在遗传上呈负相关(-0.4)。不同品种和品系蛋的大小不同。一般中型蛋鸡比轻型蛋鸡产的鸡蛋大,褐壳蛋系的蛋重大于白壳蛋系。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永年县某鸡场选用同日龄两栋鸡舍的2000只罗曼粉商品蛋鸡,以每栋1000只为一组分为两组,随机确定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试验组的蛋鸡于150日龄开始换用添加植酸酶的饲料并终生不变,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26~35周龄和64~73周龄的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死淘率、蛋壳破损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产蛋后期,两组在产蛋率、蛋壳破损率上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蛋壳颜色鸡蛋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蛋壳颜色蛋品质的比较研究,探讨蛋壳颜色与蛋品质的关系。连续3 d收集新扬州鸡蛋,从中随机选取120只,测定其蛋壳颜色、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白重、蛋黄重、蛋壳重和蛋壳厚度,分析蛋壳颜色与蛋品质各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蛋壳颜色的蛋品质间存在着一定差异。不同蛋壳颜色组间蛋重、蛋白重、蛋黄重、蛋形指数、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颜色为30~34.9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蛋壳颜色与蛋壳强度、蛋壳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蛋壳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了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后期钙的适宜需要量,旨在为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52周龄的京红1号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喂玉米-豆粕-植酸酶型基础日粮,4个处理的钙水平分别为2.91%、3.94%、4.38%和4.98%,试验期6周。试验期间每天记录蛋鸡产蛋数、蛋重和不合格蛋数,每周以重复为单位统计采食量。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取3枚鸡蛋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①不同钙水平对蛋鸡平均日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3.94%处理组料蛋比和平均日采食量相对于其他处理组都有所降低;3.94%处理组的破损蛋率显著低于4.38%和4.98%处理组(P<0.05);②不同钙水平日粮对蛋壳厚度影响显著(P<0.05),4.38%处理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2.91%和4.98%处理组(P<0.05),3.94%处理组显著高于4.98%处理组(P<0.05);3.94%处理组的蛋壳强度最大,蛋壳比例最适宜,但二者在各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通过建立蛋壳厚度与日粮钙水平间的回归关系估测日粮最佳钙水平为3.84%。综合本试验结果,在饲喂玉米-豆粕-植酸酶型基础日粮条件下,3.84%~3.94%钙水平日粮能改善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蛋壳厚度、提高蛋重、降低破损蛋率,有利于其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不同周龄母鸡鸡蛋及不同蛋壳质地鸡蛋的蛋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同一品种不同周龄(26、40周龄和64周龄)母鸡所产蛋的蛋壳品质和蛋品质,包括蛋重、蛋壳相对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蛋黄指数、蛋黄比率、哈氏单位、蛋清pH值。之后,还比较了该鸡种不同蛋壳质地鸡蛋(正常蛋和砂壳蛋)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母鸡所产蛋之间,蛋重、蛋黄指数、蛋黄比率、哈氏单位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蛋壳厚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蛋重、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黄比率随着母鸡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蛋壳强度、蛋壳相对重、哈氏单位、蛋黄指数、蛋清pH值呈下降趋势。最后,蛋壳质地不同的鸡蛋(正常蛋与砂壳蛋)之间,蛋重、蛋壳相对重、蛋壳强度、蛋清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其他参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