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徽省常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达3 535万t,稻草、麦秸和油菜秸三者占3/4以上,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各自特点。目前安徽省秸秆利用率仅为53.04%,还有近一半的秸秆未被利用,成为新的污染源。在现有的秸秆处理方式中,秸秆还田占28.2%,秸秆粗饲料占23.9%,秸秆资源化和工业原料化利用效率低。分析了安徽在现行技术、经济条件下应采取的秸秆利用策略,重点阐述了现阶段的综合利用可行途径,并设计了到2015年安徽省秸秆开发利用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广德县委县政府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引导企业和农户围绕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多措并举,成效显著。2014年秋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15年午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9%。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资》2009,(11):9-9
山西省太原市农业局近日宣称,2009年至2015年,太原市将投资约7.76亿元规划建设39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项日建成投产后各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64.44万吨,将确保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农户及企业秸秆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摸清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量、利用途径、地区分布,并对各地区秸秆利用潜力进行分析,为本省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总量为2564.01万t,利用率达74.58%,其中,燃料化利用总量1479.06万t,利用率43.02%。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19.59%、11.70%和1.87%,基料化利用率最低,只占0.18%。长春市秸秆利用率最高,白城市、吉林市、通化市秸秆综合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肖荣  乔敏 《河南农业》2013,(1):19-19
沈丘县现有耕地面积7.6万hm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13.33万hm2以上,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80万t以上,每年可产农作物秸秆117万t。近年来,沈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秸秆能源综合利用工作,将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改善农村环境、落实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目前,沈丘县年转化利用秸秆100万t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6.
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了湘西自治州连续4 a(2014—2017年)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区域内秸秆资源总量和种类结构、还田量和还田率、资源化利用总量和利用率、浪费总量及其比例等情况。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中以还田为主,存在着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焚烧和丢弃等问题。提出区域内探索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的运行机制、加速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良玉  李兰  蔡良俊  沈超  杨新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132-1133,1135
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成都市特殊的盆地地理特征,污染物不易扩散,秸秆禁烧工作更显迫切。近年来,成都市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引导农户围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并与地域周边联手联防,诸多举措形成合力,逐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秸秆综合利用经验。201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大、小春秸秆禁烧期间,成都市未出现一次因焚烧秸秆而导致的大气污染,实现了“不见火光、不见黑斑”的秸秆综合利用预期目标,取得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历年来最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张芳 《河南农业》2020,(7):31-31
内乡县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的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比较丰富。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20万hm2,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花生等,其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2017年全县农作物秸秆可利用总量为65.87万t。一、秸秆综合利用量从利用数量来看,2017年,内乡县秸秆总产量77.16万t,利用量65.8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5.4%,其中,夏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达到96.2%。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临邑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临邑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89万公顷,年产玉米秸秆约51.17万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7%。小麦种植面积为5.3万公顷,年产小麦秸秆约48.72万吨,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8%。  相似文献   

10.
近期安徽省提出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并在《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7年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利用总量的25%以上,力争肉牛养殖量达300万头以上。在此新政策新形势下,秸秆综合利用对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秸秆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五料化”(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技术模式,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探索性思路,旨在为推动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和“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到2010年,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周边、机场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将基本实现秸秆禁烧,力争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较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运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还田和产业化综合利用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2月19日,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上述目标。《意见》提出,各地区尤其是农业主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指明了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向,包括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分别从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等角度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保障、组织管理保障、经济保障、技术保障、建立产业示范园区几个方面,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叶波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297-1299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防止露天焚烧,是当前农业生态能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秸秆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嘉善县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技术,利用率不断提高。本文重点分析嘉善县推广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技术特点和典型案例,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深化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湖北省秸秆综合利用情况,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走访两种方式,对湖北省部分地区秸秆种类、数量和综合利用展开调查.湖北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占农作物种植总量的60.39%,其次是小麦、玉米和油菜.2019年湖北省秸秆资源量初步预测为4613万t,水稻是秸秆的主要来源,占秸秆资源总量的53.47%.湖北省秸秆处置方式中,还田占比40.61%,焚烧占比25.10%,饲料化占比30.84%,燃料化占比3.45%,现阶段秸秆首选处置方式为还田.分析调查问卷发现,现阶段存在着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认识欠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以及技术设备不够充分等问题,结合调查结果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副产品,但是传统生产方式造成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等现象,既浪费了农业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对此,宁夏石嘴山市农牧局、市环保局联合开展了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项目,开展了秸秆禁烧宣传,建设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试验、示范,并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秸秆收集处理、秸秆还田肥化处理、秸秆饲料化利用等,为石嘴山市治理环境污染、重现丽日蓝天、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科技》1999,(3):39-40
[本刊记者述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秸秆是一种有待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我国每年约生产6亿吨秸秆,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江总书记和朱总理多次就秸秆处理与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各级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科技部为了搞好秸秆的综合利用,专门于1998年12月召开了"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大会认真总结了全国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筛选出了70多项先进适用成熟技术,为进一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最终达到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寿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寿县近年来农作物秸秆量及综合利用情况,总结了机械化还田、收储加工、基质化、饲料化、基料化、沼气化等多种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途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杜绝露天焚烧为基本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大力推进秸秆“五化”利用,2016年浙江省秸秆年综合利用率达 92%,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占比 12.56%。分析秸秆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天水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专用品种示范,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建立大型沼气生产车间,促进沼气综合利用;推广尾菜处理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尾菜利用率;破解果枝收集难题,提高综合利用率;扶持草编企业发展,提高秸秆附加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引导和宣传教育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促进秸秆资源最大化利用,总结了国内外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从燃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几方面,探讨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对我国未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