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指出了湿地与湿地生态旅游日益受到重视,盐城湿地是西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它具有科学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分析了盐城推进湿地生态旅游的基础上,探讨了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新思路,以期对盐城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SWOT定性定量分析法,对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应采取增长型战略区的实力型战略:合理保护湿地动植物资源;注重历史文化开发;丰富生态旅游业态,满足大众旅游需求;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客源市场;杜绝污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找准形象和定位,增加景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湿地旅游资源的利用原则,并以辽宁省朝阳市凉水河湿地公园的旅游资源利用为例,来介绍湿地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并对辽宁省朝阳市凉水河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进行了预测,最后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10项对策,能够为湿地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状况分析入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的现状和潜在优势,并将其应用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中。针对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生态旅游原则,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性措施和旅游开发的主要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5.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 ,保护区内旅游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析了旅游景观资源的组成及其特点 ,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及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同时对本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自然保护、扶贫与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泉州湾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刍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泉州湾湿地是我国东南沿海典型湿地类型之一,其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和人类长期活动形成独特的湿地旅游资源,湿地多样性明显,但也伴随人为强度干预导致的景观脆弱性。为此,本文提出泉州湾湿地的保护和开发思路:①进行泉州湾湿地资源的本底调查,申报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②制定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服务网络体系;③政府决策与社区参与相结合;④加强湿地旅游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总之,泉州湾湿地旅游开发必须定位在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改变以往只重视其生产功能而忽视其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倾向,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海西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与周边景点竞争、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等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机制、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要素整合等措施实施,促进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铜川玉皇阁湿地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皇阁湿地地处渭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是铜川市重要的水源补给地和湿地保护区.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保护好湿地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当地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水源供给提供保障;通过多重手段利用湿地资源,增加湿地产出,取得直接经济收入;通过综合开发旅游资源,点线面结合,形成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旅游承载力理论,对南矶湿地的旅游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矶湿地旅游生态承载力盈余较大,生态旅游发展空间较为充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为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湖南省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分类描述了高望界的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森林动植物景观、气象天象景观、人文景观等景观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尝试界定湿地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湿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并依据湿地资源本身的属性、常见湿地景观的类型和湿地旅游活动的属性对湿地资源的分类进行探讨。分类结果应用于我国微山湖湿地的分类,能有效地指导当地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湿地生态旅游被认为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科学地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利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本文在实地考察武汉东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园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盐城滨海湿地是江苏省重要的滩涂湿地,在珍稀动植物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滩涂湿地的过度开发利用,盐城滨海湿地正面临严重的破坏,生态功能逐渐退化.湿地植被恢复是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该文基于盐城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和退化原因,提出了盐城滨海湿地植被恢复需遵循的生态学原则,包括:生态系统完整性、自然演替、优先...  相似文献   

14.
藏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了开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文章通过对该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背景和条件的分析,阐述了藏东南地区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应遵循的原则,并针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措施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鸡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提出了在该地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征对生态旅游项目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根据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开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度较高,独特性较强。对西双版纳生态旅游资源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进行分类。按照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其生态旅游资源的生物多样性、风情独特性、区位优越性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争取政策倾斜,编制旅游规划,做好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打造西双版纳旅游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内蒙古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突显出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文章着重介绍了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并对其风景资源质量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分析德化县森林、山水人文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等森林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提出了森林旅游业适宜开发的项目 ,并探讨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